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7344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doc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目录 I

摘要 I

1前言 1

2企业信用管理的概况 2

2.1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 2

2.2企业信用管理的特点 3

3企业竞争力的概况 5

3.1企业竞争力内涵 5

3.2企业竞争力层次模型 6

3.3企业竞争力与信用管理内在关系 7

4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8

4.1企业经营理念对信用管理的影响 8

4.2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缺失 9

5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思路 11

5.1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11

5.2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11

5.3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11

5.4建立内部授信制度。

12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5

论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如何通过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引发了我国企业界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因为游戏需要规则,企业间的竞争,营造诚信的氛围是企业遵循游戏规则的前提。

在中国加入WTO后,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首先面对的挑战是全球化的全新的游戏规则。

从目前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所暴露出的问题看,企业的恶性竞争,不讲商业道德,坑蒙拐骗,信用危机,拜金主义等愈演愈烈导致了企业信用整体水平下降,从而造成一种很难治愈的社会创伤。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主要论述信用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它要求人们在商务活动中讲究“道德”、“商德”,有信无欺。

就宏观而言,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

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

改善企业信用状况,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改善企业融资条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对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扶持优强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没有良好的信用,将难以保证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难以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

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竞争力,道德,研究

1前言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跻身世界一流公司的行列十分困难,而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并百年不衰更非易事。

从2001年安然公司破产案、安达信会计事务所信用危机到02年世界通信虚报利润案,引起了美国和世界企业界的轩然大波,同时也印证了最近美国兰德公司调查报告中的结论:

“是公司责任的崩溃、企业伦理的泯灭、贪婪和欺诈、企业诚信荡然无存,使安然、安达信、世界通信等公司丑闻不断。

为了谋求生存,一个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没有高度内外一致的、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舞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如何通过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引发了我国企业界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因为游戏需要规则,企业间的竞争,营造诚信的氛围是企业遵循游戏规则的前提。

在中国加入WTO后,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首先面对的挑战是全球化的全新的游戏规则。

从目前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所暴露出的问题看,企业的恶性竞争,不讲商业道德,坑蒙拐骗,信用危机,拜金主义等愈演愈烈导致了企业信用整体水平下降,从而造成一种很难治愈的社会创伤。

这些现象更深层的原因与地方保护主义、政府职能的错位以及体制上的不完善有关。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诺思说过:

“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或社会,“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那么就存在着“失败基因”,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市场经济秩序失控。

由此可见,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要在全社会树立信用观念,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吴邦国先生曾经在一次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说:

“加强信用体制建设,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是今后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

2企业信用管理的概况

2.1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

2.1.1企业信用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者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狭义的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授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而我提到的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也就是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企业信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对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保障、应收帐款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以保障应收帐款安全和及时回收的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的目的是对各种对摸的企业,在力求达到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而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

2.1.2进行企业信用管理的意义

近15年来,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邀请8000余名高级管理者、非执行董事及金融分析家对年销售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300家企业作企业信用和企业业绩相关度的评估和研究。

评估的内容包括管理质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创新能力、希望长期投资的价值、金融状况的可靠性、吸引开发并留住人才的能力、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商誉和企业信用带来的企业形象状况。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认为最重要的企业信誉所涵盖的内容。

从以往的调查结果看,80%的利益相关者认为管理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但是,近年来选择“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商誉和企业信用带来的企业形象状况”已上升为首要指标,而且这个指标与企业经营业绩呈正函数关系。

所以,信用管理问题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信用销售的能力。

也就是说,要更多地采用信用结算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

与现汇结算方式相比,信用结算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购买方可以凭借自身良好的信用充当交易媒介先收货后付款,从而大大提高购买方的购买能力和销售商的营业额。

在西方国家,所有商业贸易的90%都采用信用方式进行,只有不到10%的贸易采用现汇结算,信用结算方式已经成为商品交易中的绝对主流。

而在我国,由于企业信用的缺失和不足,企业间信用交易方式仅占所有交易的20%左右,现汇交易到达80%,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地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

很多国外厂商因为无法接受我国企业的现汇结算方式转而去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已处于和国外企业同台竞争的环境中,而据上述分析,同样规模的企业,西方企业的信用销售能力是我们的4倍。

如此大的差距,我们根本无力与国外企业竞争。

我国企业必须大大提高赊销比例,才能在销售上与国外企业竞争。

提高赊销比例的前提是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2.2企业信用管理的特点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发展历程考察中国企业信用管理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的初始期,从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的启蒙期,以及近三四年的发展期。

初始期的企业信用管理特点是信用思想朴素、信用管理形式简单、企业对信用管理的需求很小。

企业信用管理必然伴随着企业赊销和信用风险的诞生而诞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们内贸交易的赊销量极少,企业销售基本采用现汇形式,因此在内贸企业中没有信用管理的概念。

但是,这个时期我国国际贸易中开始出现赊销行为。

信用中国打造中国信用监督平台当时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除了信用证结算外,付款交单、承兑交单和挂账等信用结算形式已极为普遍。

我国外贸企业与欧美企业洽谈出口时,经常被要求赊销货物,中国外贸企业既感到新奇又疑惑不安。

于是,在那个时期外贸企业信用管理的第一个需求——了解外国企业的信用状况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而90年代初期外贸出口赊销的盛行,也使坏账大量出现,外贸企业的账款追收也逐渐增多,这也是信用管理初始期的一个现象。

启蒙期的企业信用管理特点是外贸经济活动信用管理需求平稳、内贸经济活动信用管理需求上升、内贸企业开始尝试试用一些信用管理服务,信用需求逐渐进入到经济交易的主体企业——内贸企业中。

进而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家对外贸出口赊销的严格控制,赊销行为逐渐减少和萎缩,外贸企业对信用管理需求下降,由于国家对外贸出现赊销的惨痛经验教训使外贸企业对信用管理工作仍然重视,在这个时期,外贸企业和三资企业仍然是企业资信调查的主力军。

而这个时期更显著特点是,内贸企业开始对信用管理提出要求。

内贸企业自96、97年以后竞争开始加剧,商品过剩态势越来越明显,内贸企业向下游客户赊销开始出现,信用风险在内贸业务中逐渐增大。

为了防范风险,内贸企业朴素信用管理意识上升。

内贸企业信用管理主要集中在追讨账款上,很多内贸企业在这个时期专门成立了“追账部门”或“清欠部门”。

启蒙期企业信用意识仍是朴素、自发和零散的,没有对信用管理形成系统认识,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的层次很低。

从2000年以后,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进入到大发展时期。

无论是内贸企业还是外贸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均开始重视信用管理工作。

而且,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已经由单一、零星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信用管理的层次和地位明显上升。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拥有信用管理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的三资企业已经达到80%,是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典范,而我国外贸企业这个比例为37%,5000万以上销售规模的民营企业这个比例超过20%。

3企业竞争力的概况

3.1企业竞争力内涵

3.1.1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企业竞争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争夺、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创造有利于自身的竞争条件以与其对手持续抗衡而进行的争夺活动。

企业竞争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有明确直观含义但又难以准确定义的综合概念,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予以阐述:

  传统的经济学家把企业竞争力视为企业占有基本要素——劳动力、资金和自然资源方面所拥有的相对优势;增长经济学家则根据大量统计分析结果指出传统要素在当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甚微;认为企业内部革新与效率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经济历史学家则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史研究结果,认为企业竞争力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例如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可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界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内容。

3.1.2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内外影响因素主要有七类:

(1)市场因素 市场是企业竞争的场所,市场发育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竞争的公平性、持久性,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市场又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越能够适应市场、影响市场、控制市场的企业,其竞争力就越强。

  

(2)管理因素 瑞士经济学家肯德曾经说:

“19世纪是工业世纪,20世纪则作为管理世纪载入史册”。

管理一方面可通过决策活动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管理通过组织协调诸多影响因素,减少内耗而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

  (3)技术因素 现代企业竞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竞争的优势。

技术变革(技术创新)通过改变产品的相对成本地位及通过产品的异质化而使企业获得较高的利益,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地位得以加强。

  (4)人才因素 现代商品经济社会日益知识化,人才的作用愈显得重要。

人才因素可以影响其他生产要素发挥的方向和程度,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归根到底是由人才决定的。

  (5)信息因素 信息有助于企业科学决策。

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可使决策者根据环境变化制订科学的战略规划,使企业避开风险、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

  (6)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道德规范、传统作用等精神因素。

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使员工的行为准则得以规范,更有助于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文化是塑造持久竞争能力的企业之魂。

  (7)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其竞争活动必然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直接(微观)环境及间接(宏观)环境。

3.2企业竞争力层次模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三级层次系统模型,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第一层为表现层,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具体体现,主要由一些与市场相关的指标来衡量。

第二层为影响层,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外关键因素,决定着企业竞争态势变化的趋向。

这些要素必须通过协调作用才能起到影响效果。

第三层为决定层,即企业文化。

这是企业竞争力的泉源及灵魂,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最终目标及最高层次——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3-1 企业竞争力的三级层次模型

企业竞争力的层次模型是我们进行竞争力评估指标设计的理论基础。

3.3企业竞争力与信用管理内在关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跨国公司竞争力》课题组在研究世界500强时发现:

它们树立的企业核心理念几乎很少与商业利润有关。

在惠普公司1999年的年度报告中,专门有一节讲到惠普的核心价值观:

为了公司的发展,我们努力地创造和革新,但是有些东西是恒古不变的,这就是我们企业的价值观:

我们对人充分信任和尊重,我们追求高标准的贡献,我们将始终如一的情操与我们的事业融为一体,我们通过团队通过鼓励灵活和创新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

摩托罗拉公司把“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的每个经理人员和员工“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尊重。

”福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中有一项是:

让每一个人都用得起汽车。

福特对这个理念进行了说明——“我将为一个伟大的目标建造每一辆汽车,它要很便宜,使得那些没有很高收入的人也能买得起,从而使他们能与家庭一起分享上帝赐予我们的快乐时光,那时每个人都能购买,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为此,我们要为大量的工人有更好的收入而工作。

”这些公司提出的理念似乎与自己的商业利润毫无关联,更强调的是一种诚信对待用户和员工的情节。

在这些公司看来,这个世界外在的东西——无论是钱、权力,还是法律制度,都不可能为人提供持续不断的力量源泉。

你可以将你的成功建立在员工暂时对金钱或权势的屈从上,但是你不可能从屈从中得到真正的创造力和对企业远景的忠诚。

企业短期的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力量却只能从人类几千年来价值公理中获得。

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从盈利能力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成败。

他认为,产业竞争的5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会反应在产业或企业的盈利能力上。

企业的战略是否成功也主要通过利润大小来判断。

但是,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它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共有价值观——诚信的理念才是企业竞争力的动力源。

而诚信追根刨底离不开企业的信用管理。

4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国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扩大市场占有,提高销售额,加强竞争力,大量采用了赊销方式。

但是我国企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内部管理并未到位,缺少信用管理制度和控制手段,以至应收账款逾期率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这一比率高达60%左右。

逾期应收账款有可能转化继呆账、坏账,将给企业造成损失,带来了巨大的信用风险,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和盈利水平。

应收账款逾期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表面上看是市场环境不良、客户缺少诚信所致。

其实,其直接和根本的原因却在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的缺陷。

据调查,信用管理较完善的企业其坏账占销售额的比率为3%左右。

而信用管理不完善的企业这一比率实际达到8%以上。

事实上,我国企业在匆忙进入市场经济体系后,并未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调整和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而是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简单地采取以赊销方式来打开市场,扩大销售,而忽略了其中巨大的信用风险。

形成企业信用管理现状的原因非常复杂。

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原因。

除了企业经营环境中客户有欺诈、不讲诚信、政府有关政策不到位、执行不力外,从企业本身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经营理念不当和信用管理制度的缺失两个方面原因。

4.1企业经营理念对信用管理的影响

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当对信用管理的影响,是造成企业信用管理危机、增大信用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

以下一些经营理念会加大企业信用风险。

(1)盲目利用赊销扩大市场份额。

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往往以优惠的赊销条件,吸引客户,扩大市场,增加销售,导致应收账款大量增加,质量下降,致使逾期应收账款率大幅攀升。

(2)企业经营重市场、轻管理的理念。

一些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只注重销售业绩,账面利润,而缺乏全面管理能力,尤其是对资金管理能力,应收账款逾期过多。

信用风险过大。

(3)企业经营中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由于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的缺失,使很多企业在经营中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出现大量短期行为,致使企业长期利益受损。

(4)企业经营中业绩评价不当。

许多企业在营销中将业绩评价只与销售业绩挂钩,促使销售部门重销售而轻收账。

4.2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缺失

我国企业管理是从行政管理模式中转化而来,缺少应有的信用管理制度,即使建立了也是比较简单的,不完善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

企业未建立系统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无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的判断,同时对客户信用状况的变化也缺乏了解,没有科学确定授信额度,以便将企业信用风险限定在一定程度之内。

发生逾期应收账款后,又不能及时采用适当的收款政策将损失降到最小。

(2)企业各管理部门信息不畅通。

在企业销售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涉及部门有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

但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往往存在障碍。

销售业务员与客户的实际接触较多但对客户还款记录和欠款情况了解不全面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往往不知道何时和采用什么方式去收款。

(3)客户资信资料不完整,信用决策和控制缺乏信息支持。

我国企业很少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的大量资料只是零散地分布在企业各职能部门,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有效的分析。

企业的信用决策和控制无法得到相应的信息。

(4)应收账款管理人为的割裂。

应收账款管理在许多企业由于管理模式的影响被人为地割裂为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

造成对应收账款控制的责任不清楚,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5)信用管理的资源和要素配置不齐全。

一般来讲,信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信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上还大量缺少这类人才,因而企业很少有这类专业性人才进行管理工作。

此外,信用管理由于企业管理阶层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所需要的资金不能及时满足,致使许多管理工作滞后或者不足。

5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思路

5.1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无所不在,信用关系普遍存在于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

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足够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知识。

由于信用管理工作涉及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因此单靠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往往不能起有效的作用,需要公司领导给予全面的协调和支持。

如将信用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信用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各部门根据其业务范围承担不同的信用管理工作,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并把其列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5.2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实施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用风险管理,首先必须在原有的业务管理体系中,增加信用风险管理职能。

其中,大型企业可设立专职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小企业则考虑设置信用监理。

一套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信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业务流程和方法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对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

在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的直接领导和协调下,信用管理目标必须超越任何一个部门局部的管理目标,要从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和利益考虑问题,从而有效地协调公司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

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但信用管理部门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要远远大于其管理支出,这不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证实,而且也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所证实。

5.3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

客户资信管理制度是指以客户的信息资源和资信调查为核心的一套规范化管理方法,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开发制度”、“客户信息管理制度”、“资信调查制度”、“客户信用分级管理制度”等。

客户资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要求企业全面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随时修订、完善,实行资信调查制度,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

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既可由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完成,也可委托专门的征信机构完成。

调查的内容包括:

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客户自身的信誉、融资能力、偿债能力等。

客户资信管理的核心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价。

通过对客户所有相关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客户的偿债能力估评。

它需要运用专门的信用分析技术和模型,并结合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完成。

5.4建立内部授信制度。

这项制度是指企业在交易决策过程中执行一套科学的信用审批方法和程序,包括“信用申请审查制度”、“信用额度审批制度”和“交易审批制度”。

内部授信制度的核心是对客户赊销条件的审查及信用额度控制。

授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工作,在企业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信用时,应根据与客户以往的交易记录,履行情况和企业的信用风险政策,由专门的客户审查部门来决定其信用额度。

如同意赊销,就意味着要承担客户的信用风险,为此对于新客户或其他信誉不高、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必须要求提供其相应的担保。

如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订金等,对特定的担保物,必须要求向有关部门办理登记后,合同才能生效。

结束语

信用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它要求人们在商务活动中讲究“道德”、“商德”,有信无欺。

就宏观而言,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

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

改善企业信用状况,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改善企业融资条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对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扶持优强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没有良好的信用,将难以保证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难以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

就微观来说,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管理的变革。

而对于企业来说,转变工作重点和职能,面向企业加强服务,加强对当前国际贸易和市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就成为一项核心的工作任务;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已成为提高企业信用,增强企业低御风险能力的迫切要求。

如果说,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展的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运动,使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在21世纪之初,我国加入WTO后推动企业信用管理的全面改革,将使我国企业更快地深入到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并真正步入一个健康、稳定的成长之路。

我相信,中国企业全程信用管理促进工程将随着我国企业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