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4398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docx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

从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图林博客

秦亚欧/史秋雨

2012-9-2715:

25:

00  来源:

《现代情报》(长春)2010年9期

  【英文标题】AnAnalysisofLibraryBloginChinafromthePerspectiveofInformalTransmissionofLibraryAcademicInformation

  【作者简介】秦亚欧(1960-),男,馆员,研究方向: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及图书馆史,发表论文数篇。

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长春130032

  史秋雨吉林动画学院图书馆,长春130012

  【内容提要】博客作为一种具有个性化、交互性、开放性等众多特点的信息传播工具,为人们进行更便捷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受到图书馆学界的青睐。

本文通过对图林博客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国内多个图书馆人的博客内容进行比较研究,结合综合性博客、专门性博客和潜水者博客评论这3种博文类型,分析了图林博客中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内容丰富,语言平民化、个性化,传播不受时空限制,意见领袖影响传播等鲜明特点,进而论证了其对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作用。

  Theblogasapersonalized,interactiveandopeninginformationtransmissiontool,providespeopleaplatformofconvenientcommunicateinformation,andisfavoredbytheacademiccirclesoflibraries.Throughcomparingthecontentsofdifferentlibrariesinourcountry,thisarticleevaluatedthreekindsofblogs:

integratedblog,specializedbloganddivers'blogcomments,analyzingthefeaturesofinformaltransmissionofthelibraryacademicinformationinlibraryblog:

richcontent,simplelanguage,individualization,time-and-space-limitation-freetransmissionandopinionleaderinfluencingtransmission;andfurtherexploredtheinfluenceoflibrarybloguponinformaltransmissionofthelibraryacademicinformation.

  【关键词】图林博客/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Libraryblog/Libraryacademicinformation/Informaltransmission

  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方式,是指信息在信息源和信息用户间以灵活快速的方式进行的除正式传播以外的直接或间接的传递,可分为传统的和网络环境下的两种非正式传播方式。

前者包括面对面交流、书信交流、电话交流等。

但这种方式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往来速度或高成本等制约,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正好弥补了其缺陷。

  博客属于非正式的传播范畴,是一种新的高效的网络信息传播工具。

它通过使个人面向大众的方式来营造一个宽松的新网络环境。

对于博客创建者来说,博客是个人知识的管理工具,是记录个人信息的载体,是网络时代的个人出版物;对于受众者来说则是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升个人学术水平的重要渠道[1]。

博客不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在现实社会中,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博客用户人数的持续增加以及博客规模的不断扩大,则令人们惊呼,博客时代已经来临。

博客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乃至各个角落[2],同样,图林中人也开始认识与接受博客。

  1、图林博客概论

  1.1图林博客概念及在学术交流体系中的定位

  图林不是一个确切的地域概念,它是图书馆学研究学者和实践者对图书馆事业和工作总和的一种昵称,表达的是他们对图书馆学的向往与热爱。

从一定意义上说图林是图书馆学同仁寄托美好向往的福地,是他们心中的天堂,图林博客是以探讨图林中的事为基本特色和取向的博客的统称,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新角色,是网络图书馆学的直接实践者[3]。

  博客的盛行是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在互联网上的延伸[4],因此图林博客也可以说是一种非正式信息传播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方式。

图林博客学术信息交流具有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参与人员的普遍性、发布内容的广泛性、讨论交流的互动性等特征,在学术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5]。

其最大特征是以自己为主,别人围绕自己的话题进行讨论,并通过链接实现自己同相关学术群体的信息交流,他除了具有一般博客的所有特征外,还具有学术价值[3],注重人与人之间以网络为媒介的面对面的接触并共享知识[2],因此图林博客就是一种学术性信息非正式的交流方式。

  1.2国内图林博客结构功能

  以新浪图林博客为例,其结构主要包括个人资料、文章分类、评论、留言、友情链接等几个模块。

其中个人资料可以让其他博友们了解到该博主的基本信息;文章分类中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下设多个分类目录,这样就有利于文章的聚合以及方便人们浏览需要的信息;评论与留言功能是博客最大的特色所在,通过它,博友们可以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互动,从而加快知识信息的交流;友情链接能够将博主喜欢的其他博客网站链接显示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就使有着相同主题的博客联系到了一起,形成了知识的聚类。

  1.3国内图林博客发展状况

  我国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同其他专业的博客相比,起步较晚,开始于2003年厦门大学图书馆技术部Sogg先生的“闲来无空”(http:

//www.sogg.name),此后,图林博客的队伍不断壮大,比较知名、人气较高的有,“老槐也博客”、“超平的博客”、“游园惊梦”、“图谋博客”、“数图研究”、“编目精灵”等,这些博客有的依托博客网、E线图情,有的依托网络图苑、数图之家等,后来,程焕文老师率先在新浪博客网开博,并起名“程焕文如是说”,紧接着有一大批的图林中人到新浪网创建自己的博客。

至此,新浪图林博客圈形成,并且其成员在不断的扩大,可以说,图林博客已从星星之火演变成燎原之势。

  2、国内图林博客内容分析

  国内的图林博客按其内容可划分为综合性的、专门性的以及潜水者的博客3种类型。

  2.1综合性的博客

  此类博客发表的文章,几乎涵盖了和图书馆有关的所有信息,既关注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也重视了图书馆工作实践、图书馆界动态、图书馆人员的生活等方方面面。

由于其所包含的内容多样,新颖,所以受众面较大。

  具有代表性的博客如下:

  2.1.1“程焕文如是说”(

  竹帛斋主作为新浪博客圈的圈主,其博客内容涉及了图书馆领域的方方面面,如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故事,图书馆札记,图书馆疑惑等,斋主总是能将图情界的最新动态以及自己对其看法第一时间发表出来,而且所发博文语言生活化,敢于说出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的不满,许多图林中人就其文章进行回应、探讨、互动,从而促进了图书馆信息的交流。

  2.1.2“老槐也博客”(

  虽然槐师现在已归隐,但其在博客上所发表的众多文章,仍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其博客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博文主要围绕着图书馆学主题,传递的专业信息及学术思想绝不亚于专门的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参与讨论更使“老槐”博客的人气不断上升[1]。

  2.1.3“蓝天白云”(

  博主的文章不仅包括对图书馆学学术的思考、随笔、讨论等,还包含对社会,对教育,对技术的观察研究,作者还在文章分类中设立了奇思异想,说说笑笑的类别,来保存个人心情日记或生活记录。

  2.1.4图林论剑()

  武林大师论剑认为论坛虽然好玩,但过于严肃,严肃得如同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一样,不爽,于是起笔名论剑,以武林比图书馆学界,以武功比图书馆学术,写了些帖子,其博文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并且语言幽默,现代感十足,学术理论问题在大师的笔下不再呆板、无趣,读其博文让人放松,使人娱乐,余口留香,回味无穷,同时又学到许多独特的学术观点。

  2.2专门性的博客

  此类博客专注于图书馆学某一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5],常常吸引了一大批钻研相同内容的专业人士聚在一起,共同探讨感兴趣的学术话题,交流该领域的最新咨询等。

  具有代表性的博客有:

  2.2.1“书丛老蠹鱼的BLOG”(

  程焕文老师称其为最强劲的古籍学术博客,他发表的多篇博文都配有古书的原版图片,平时是很难看到这么珍贵的资料的,老蠹鱼让我们有了一睹古籍风采的机会。

许多同行都活跃在此,共同探讨古籍学术的各种问题,学术氛围浓厚。

  2.2.2“数图研究”(http:

//www.kevenlw.name)

  其博主为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所长,主要专注于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系统跟踪国外数字图书馆研究进展,其关于国外数字图书馆研究进展的介绍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6]。

  2.2.3“编目精灵Ⅲ”()

  一个关注于研究编目工作的博客,博主紧密跟踪国内外文献编目研究领域的进展,并且系统介绍国内学术期刊很少关注的国外编目研究报告[6],所发文章新颖及时,是图书馆编目人员学习的好去处。

  2.3潜水者的博客评论

  潜水员在网络环境下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是指那些喜欢看别人灌水自己不灌水的家伙,本文在这里所说的潜水者是指在博客圈中,不一定拥有自己的个人博客,但是却喜欢浏览他人的博文,并时常进行评论,他们的评论往往具有极大的深度与专业性,引人思考,独具特色,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另外,还有一些十分具有特色的博客,如:

博客评论拾萃()是一个专发图林的精彩转贴的博客。

其转贴的基本原则是,转载自己没有博客的网友写的一些长贴子。

这样的好处是,将来查找、引用这些转贴时有一个清晰的网址。

这些帖子的版权,属于那些作者,并欢迎他们建好博客后取回这些帖子,并通知转贴者删除。

  3、国内图林博客中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特点

  3.1传播内容丰富、无限制

  图林博客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专业科学领域而是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

博客可以涉及各个有知识存在的领域,使各领域相互交叉交流更为方便。

因此在网络环境日益优越的基础上,作为新的交流工具,博客开辟了无边界性学术交流新渠道[4],图林博客以其更为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促进着图书馆学及其相关信息的传播[7]。

并且由于博客具有匿名性,每一个博主都是自己的主人,不需要受到国家、政府、等级的限制,可以自由畅谈,自由发挥,将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无法展示的“本我”表现出来。

每一个图林中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博客上自由、无束地发表有关图书馆的各种信息、最新动态或者是对图书馆领域的思考、评论、新的思想等等,其他的博友可以对此进行留言,评论,在这个图林圈中,人们进行高频率的互动讨论与反馈,从而促进了图书馆学学术信息的传播。

  3.2传播语言平民化、个性化

  由于博客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每个博客都属于一个特定的用户,对于博客的拥有者,博客就是一个拥有充分话语权的独立空间。

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博客最大的信息源就是博客的拥有者,这导致博客在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2],在图林博客中,众多的图书馆学专家学者和一大批草根们在写博时都不再像平时写文章那样拘泥于形式的单一,内容的严谨,语言的死板严束,更多的是以一种轻松,亲切,贴近生活的语言来传播学术信息,这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专业信息。

  3.3传播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更新内容

  博主只需要一台联网的电脑登陆博客,还可以利用手机上网写博,博客还具有即点即发即收的特点,不需要像传统发表论文那样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审查,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正是由于博客如此方便,使得博主可以及时的发表出自己的思想,甚至是脑中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也许记载下的这一点思想火花,就会在众多同行的参与互动下,形成燎原之势,为图书馆学注入新的内容。

  3.4传播受意见领袖的影响

  博客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从一个博客传播到另外一个博客,或者从一个看博客的人传给另一个看博客的人,并存在及时的反馈,比较有影响力的博客往往被众多的博客所链接,其文章被众多的博客所转载,表现出一种有价值的信息在人群中传播的形态。

因此,博客往往形成一个有效的人际传播网络[2],在这个网络圈子中,就存在着意见领袖,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

图林博客中也存在着意见领袖,他是在博友们长期的写博,评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出现的,并不是人们刻意选出来的某一个代表,他们对图书馆学学术信息的态度、意见,往往影响着一大批图书馆学人士对此问题的看法。

  网络上博客数量众多,对图书情报学学术交流的影响力也各不相同。

不同的博客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影响力可以从其被引用次数得到反映。

经统计,被期刊论文引用在3次以上的博客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被引用次数较多的博客站点都是图书情报学博客界非常知名的站点,这些博客上发表的内容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价值,他们就属于图林博客中的意见领袖[5]。

  4、国内图林博客在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中的作用

  从前面所述的博客鲜明的特性中,可以看出其在图书馆学学术信息交流领域将是不可替代的,表2是笔者对国内比较有名的图林博客进行调查分析得到的。

  表2中,博客的文章总数最高竟达3484篇,访问总数最高达到了912756次,并且这些数据还会不断地增加,这足以说明图林博客在图书馆学学术信息交流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1利于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就是打破不同知识所有者之间的壁垒,实现知识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自由使用[9]。

博客的注入为图书馆学术信息实现知识共享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博客中,读者与博客或在博客之间不仅进行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共享,也可通过交流达到高度的思想共享[10],不管是基层馆员,还是高层管理者,不管是专家教授,还是在校学生,都可以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这就使得许多由于专业学术刊物的种种限制而无法与他人分享的观点,经验能够得到自由传播[11]。

  4.2加快学术交流

  由于博客具有强大的评论功能,图书馆人可以将自己对某一文章的意见发表评论,并与许多相关领域的人们进行即时的讨论与互动,就各种话题展开深入的交流探讨乃至争鸣,从而促进理论、学科和事业的完善与发展。

同时,由于博客具有时效性,想到什么就能马上发表出来与他人共享,使原来科研成果从构思到为社会所知之间短则数月长则一年多的时滞不复存在,大大缩短了理论和技术成型的周期,降低了不必要的科学研究的重复率[11]。

  4.3交流最新资讯

  博客文章是即时的,在这方面,其特点类似于新闻的时效性[12],而且只要有一台电脑或一部能够上网的手机就可以登陆博客,因此,图林博主们可以及时的记录下关于图书馆的各项活动的自身体验和感受,所描述的信息往往比新闻媒本更迅速,更真实,为当下发生的热门事件增加热度,扩大人们对热门事件的讨论,如近几年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新年峰会、青年论坛等业界的主要会议以及一些地方性的会议都有许多参加了会议的个人博客从各个角度对会议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而图书馆业内发生的各种事情也能在网上得到迅速传播[11]。

  4.4促进新思想产生

  博客主要从3个方面促进了图书馆学新思想的产生。

首先,博客对写博的人没有任何的身份等级限制,并且有些博客平台完全免费开放,对于技术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你会上网即可,因此,博客的如此开放简单,大众化,为图书馆学的学术信息平民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平台,作为图林中人,只要你的想法有创意、有深度,你就可以在博客上发表你的观点、看法,就会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关注,这必然会为图书馆学的推陈出新创造良好的条件[2]。

其次,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用博客来记录学术信息,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写博文,哪怕是脑中一瞬即逝的小灵感,也可以马上发表出来,这样新的思想就有了可以及时贮存的空间。

最后,由于博客具有评论的功能,博主既可以是传授人,也可以是接受人,其就某个特定问题而发表的文章,其他的博友可以对此观点进行评论或对评论作出相应的回复,人们对图书馆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互动,相互交流,从而产生新的思想。

  4.5扩大交流范围

  博客的个性化,互动性等优势,吸引了人们的全面参与,我国内地图书馆人更是不甘寂寞,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在其上面发表图书馆学界的各种动态、信息以及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工作的体会等等,众多博友都可以通过博客进行交流,不再受到传统交流媒介的限制,比如在过去开一个学术研讨会议,这就要求人们亲自到达会议现场,才可以互相讨论,得知业内最新的动态,但是博客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传播方式,我们可以将要分析的问题发表到博客上,人们利用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多方进行互动,或者与会人员也可以及时的将会议所畅导发布的学术信息上传到博客上,其他不能去现场的朋友也能同样了解到会议的内容,因此说,博客扩大了图书馆学学术信息交流的范围。

  4.6知识聚类

  我国内地图书馆人的博客记录的文章内容大多是关于图书馆领域的,并且每个博客都会进行相关主题的链接[12],如图林老姜的博客友情链接下链接了图林博客圈、厦门大学聚合、建中读书(新浪)、程焕文@竹帛斋博、只谈风月、数图研究笔记、学林望道等,这就为博客按内容进行知识聚类提供了方便。

不仅如此,博客网站本身也提供按主题的文章分类[12],博主可以将全部博文分成多个模块,对自己所写文章进行归类,其他的博友就可以有针对性、选择性的快速浏览到感兴趣的内容,而且,每篇文章都允许人们对其进行评论,从而实现交互性的知识聚类。

博客的这一知识聚类功能,使图书馆学学术信息的交流更加有序,快捷。

  5、结语

  图林博客不仅加快了知识的传播、交流与共享,更促进了新思想的产生,图林博客的众多优点,有利于图书馆学人士积极地加以利用进行学术交流与沟通,并不断的挖掘其潜在力量,扩大专业博客的队伍,使其可以成为促进图书馆学交流的一种工具。

  【参考文献】

  [1]马爱芳.国内图书馆学人学术性博客浅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5(28):

527-529.

  [2]李瀚瀛.谈博客在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中的作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4(26):

22-24.

  [3]李修波.浅议图林博客[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28(9):

32-37.

  [4]江亮.学术博客的“无形学院”交流模式探析[J].情报科学,2006,24

(2):

296-299.

  [5]吴钢.博客对图书情报学传统学术交流影响的实证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9,(3):

71-73.

  [6]刘景宇.我国内地图书馆学个人博客特点分析与发展建议[J].图书馆,2008,

(1):

60-62.

  [7]林忠.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差异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8,

(1):

41-44.

  [8]田洁.我国图情博客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8,(5):

91-93.

  [9]陆俊,陈能华.图书馆应用博客的价值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4):

70-74.

  [10]赵燕,梁秋霞.基于博客平台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09,29(6):

143-149.

  [11]朱恒.我国图书馆学专业博客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4(27):

53-55.

  [12]王欣妮.基于博客的图书馆学学术交流系统思考和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09,1(53):

93-96.

  [13]金洁琴.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理论及模式探讨研究[M].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2005:

20-26.

  [14]刘允.我国图书馆人博客的现状与展望[J].新世纪图书馆,2005,

(2):

73-75.

  [15]蔡红.对图书馆学界博客现象的观察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

(2):

19-23.

  [16]孔庆杰,王红波.图林博客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7,(9):

14-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