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4454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docx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叶嘉莹事迹材料精选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1

  2021年,关于叶嘉莹的纪录片?

掬水月在手?

开拍。

拍摄前,导演陈传兴做了大量关于诗词的功课,他想探讨“叶先生跟中国诗词史、中国诗人的大的生命河流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照应〞。

  陈传兴“每次都要背着一大袋的书,随时要翻开〞。

拍摄有时不按提纲走,叶先生会即兴提到某一首诗,现场的工作人员开始手忙脚乱地翻资料,担忧犯错出丑,为难又窘迫。

“每次拍摄都非常紧张,感觉就是‘上战场’。

  1954年,只有中学语文教学经历的叶嘉莹受聘于台湾大学。

假设以论文著述为录用标准的话,她不够资格。

  时任台大中文系主任台静农后来回忆,当年邀聘叶嘉莹到台大任教,是因为看到了她“所作的旧诗,实在写得很好〞,所以“就请了她〞。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的北平,从小被关在悬着“进士第〞匾额的大门里长大,家里保存着满族的“花盆底〞和“阿玛〞的称呼。

  女孩儿玩的荡秋千、溜冰、踢键子、抓子儿,她都不会,有的根本没见过。

她不识字的时候就开始背诗,“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读书了〞。

?

论语?

是她“背诵的最熟的一本经书〞。

  11岁时,她跟着伯父学作诗。

庭院中的竹子、石榴花、枣花、落日、月影是她写诗的主要题材。

“迦陵〞的别号也是她从与伯父聊天中得来——清朝的陈维崧,是中国词人里写得最多的,号迦陵。

  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后,她遇见了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顾随。

  顾随讲课,她埋头一字不落地记笔记。

听了6年课,她记下8大本笔记,此后的50余年,她在台湾、美国、加拿大漂泊,只有这些笔记她随身携带。

顾随当年评改的习作旧稿、信件、赠诗,都被叶嘉莹作为书法装裱起来,带在身边。

  受顾随的影响,她一改善感的诗风,写下“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70多年后,迦陵学舍在南开大学落成,这两句分挂在月亮门两侧。

  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候确实无处可逃。

1945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第八年。

敌寇占领下的北平,人们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穿打补丁的旧衣裳。

师生在课堂上用诗句相互慰勉。

顾随在课堂上将雪莱?

西风颂?

里的诗句〞ifwinter

  comes,canspringbe

  farbehind〞改写成中文诗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叶嘉莹模仿顾随的风格,用这两句诗写成了一阕?

踏莎行?

  12年后,顾随同样用词牌?

踏莎行?

填了一阕词。

但此时,师生二人已失去联系多年。

  1977年叶嘉莹从加拿大回国,开始整理顾随文集。

一向不喜欢麻烦别人的她为此事托关系找朋友。

“内行〞人看出来,叶嘉莹讲课、为文与为人都深受顾随影响。

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郑骞曾评价她,“走的是顾先生的路子,传了顾先生的衣钵〞。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2

  叶嘉莹1923年生于北京察院胡同,1948年跟随身为国民党军官的丈夫迁往台湾。

最初她任教于台湾彰化女中,之后受台静农先生赏识,1954年至1969年先后被聘于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

1969年,叶嘉莹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2021年她回到祖国定居,并受邀在天津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这是1974年,叶先生申请回国探亲,写下洋洋洒洒近2000字的?

祖国行长歌?

中的长词节选。

在陈传兴看来,叶先生对祖国的深情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和使命感,是最打动他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没回国定居前,她都是自费往来于祖国和加拿大之间,为大陆的公众讲授诗词、传授吟诵的方法,2019年她向执教的南开大学捐赠1700余万元的个人版税和稿酬,成立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我觉得是时候,把叶先生的故事、把她的精神世界,通过影像语言,讲给观众听。

〞诗词、家国、血缘,在叶嘉莹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织,陈传兴希望用影像语言,把自己和叶嘉莹先生同样从中国诗词文化中获取的人生滋养,分享和传递给更多的两岸观众。

  在电影中,陈传兴也完成了一次大胆的实验:

“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中国自己的电影美学表达方式〞

  敦煌壁画、晋祠、五台山佛光寺……长短句、慢词、小令,2个小时的电影中,陈传兴试图用最中国的元素,写意悠缓又注意留白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以及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结。

  陈传兴说,他相信在诗的国度里,大家可以一起翱翔,消弭所谓语言、文化、国家、时间的隔膜,同时通过诗词,为两岸民众翻开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之门。

  遗憾于在台湾,已经鲜有年轻人知道叶嘉莹先生、热爱古典诗词。

拍摄?

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

实际也是在了陈传兴他自己的一个心愿,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的社会使命。

  随着?

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

的公映,陈传兴“诗人三部曲〞终曲。

谈到为何要消耗10年的时间,以漫长的生命时光,去探寻诗人的精神世界陈传兴给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诗人的人生,想表达和述说的,其实是中国文化在经历不同历史时期中,一直在保存的核心精神。

  用10年的时间,专注拍摄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派诗人,好似有陈传兴没有明说的私心。

他希望用诗歌重要的黏合剂,把中华文化和历史以及整个华语世界中的人凝聚在一起。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3

  九月十日教师节,南开大学举办?

掬水月在手?

影片首映式。

叶嘉莹先生是国际儒联荣誉参谋,我衔命陪同王念宁副会长专程赴南开致贺,有幸在南开礼堂聆听九十六岁高龄的迦陵先生与白岩松共话诗意人生。

迦陵先生坐在轮椅上娓娓道来,鬓发皤然,声如洪钟,风华绝代。

  首先,“弱德之美〞是一个词体美学的概念。

叶嘉莹先生将此种美感定义为:

“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状态的一种美〞。

词体美学的“弱德之美〞,是一种敬畏、节制、内敛、隐忍的美感,是“感情上那种承受〞,是“在承受的压抑之中自己的坚持〞。

  再者,“弱德之美〞不仅是词体美学的意蕴,更有人格风骨的美感,是一种在承受压力时坚持理想、坚韧不拔、外圆内方、一以贯之的美,是代表儒家至大气象的美。

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

“弱德是我们儒家的传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我在承受压抑之时坚持我的理想、我的持守,坚持而不改变。

  进而,追问“弱德之美〞因何而生乃是因为词人追求理想境界而受挫不得,曲笔叙说“难言之处〞。

面对压力,词人可以保持沉默,但却选择了用折笔言之——苏轼、辛弃疾、朱彝尊莫不如是,那是因为他们皆受内心生发的理想情怀、美好情感所驱使。

从这个意义而言,“弱德之美〞追求的是天池、蓬山、瑶台这样的诗意胜境,是陈寅恪先生笔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研读?

迦陵诗词稿?

,我发现叶先生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五种意象:

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皆能表达“弱德之美〞的意蕴。

  叶嘉莹先生是在农历六月出生的,六月又称为荷月,叶先生的小名就叫小荷。

也正因此,荷花在迦陵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

叶先生十六岁时初学作诗,就写了一首?

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自此,荷花的意象伴随叶先生的诗词人生。

“花开莲现莲落成,莲月新荷是小名〞“昨夜西池凉露满,独陪明月看荷花〞“一任流年似水东,莲华凋处孕莲蓬〞“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柔蚕的意象出现在两首迦陵诗词当中。

二〇〇〇年,叶先生作?

鹧鸪天?

一阕:

“似水年光去不停,长河如听逝波声。

梧桐已分经霜死,幺凤谁传浴火生。

花谢后,月偏明,夜凉深处露华凝。

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

〞二〇〇七年,叶先生用此阕词韵作七言绝句: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从“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到“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相隔七年光景,迦陵诗词同样的意象,风格一变,由戚婉到豪健,由忧思惆怅到雄心万丈,仿佛杜甫笔下“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迦陵心态可见一斑。

  二〇〇〇年,叶先生读到美国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Ackerman)著作?

鲸背月色?

(TheMoonby

  WhaleLight),说远古时期海洋未被污染以前,蓝鲸可以隔洋传语,受此意象感发,创作一阕?

鹧鸪天?

“广乐钧天世莫知。

伶伦吹竹自成痴。

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

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

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时隔十七年后,叶先生又受此意象感发,创作绝句:

“来日难知更几多,剩将余力付吟哦。

遥天如有蓝鲸在,好送余音入远波。

  鲲鹏是?

庄子·逍遥游?

中出现的意象。

叶先生年少时即熟读?

庄子?

,生平所作第一首诗作?

秋蝶?

,就有“三秋一觉庄生梦〞之语。

鲲鹏的意象在迦陵诗词中多有显现: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

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

天池假设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

  叶先生少年时从伯父习诗词,始知清代词人陈维崧别号“迦陵〞、郭麐别号“频迦〞,迦陵与频迦合起来,迦陵频迦就是一种鸟的名字。

后来叶先生在辅仁大学从顾随先生学诗,选择与“嘉莹〞发音相似的“迦陵〞作为别号。

迦陵频迦是佛经中描绘的一种栖息在雪山或极乐净土的人首鸟身的神鸟,向人间传递美妙声音,又被称为妙音鸟,在梵文中称为Kalavinka。

迦陵频迦经常作为乐舞的形象,出现在各种讲经说法盛会上。

在敦煌莫高窟的多幅唐代壁画上,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柱头斗拱上,在正定隆兴寺大悲阁观音基座上,甚至在法门寺地宫金银器和日本正仓院漆器上,都能看到迦陵频迦的婀娜身姿。

妙音鸟的意象在迦陵诗词稿中也出现了两处:

“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称。

偶往佛庐话陶令,但尊德性未依僧。

〞“迦陵从此得所栖,读书讲学两相宜。

学舍主人心感谢,喜题短歌乐无极。

  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是迦陵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五种意象。

柔蚕虽然纤小,但却是坚韧不拔、九死不悔的精魂。

小荷与妙音鸟,一为先生乳名,一为先生别号,此二者身形小巧,甚至不失柔弱,却亭亭玉立、卓尔不群。

蓝鲸与鲲鹏,身形不复娇弱,但却遗世高蹈,雍容华瞻,是天国人间美妙高洁的象征。

此五种意象在某种意义上皆为迦陵自况,具有不折不扣的“弱德之美〞。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4

  1948年春,叶嘉莹离开北平南下结婚,之后便再没时机见到顾随。

叶嘉莹在思念顾随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离开北平)三十年来我的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谒先生于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回国探亲,她才得知顾随早于1960年在天津病逝。

  关于婚姻,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可能是人生的全部或者说绝大局部,但是对于叶嘉莹来说,只是不愿提起的一小段往事,尽管她不愿提起,然而这段婚姻还是给她带来了太多的不幸,1948年,叶嘉莹在上海和赵钟孙结婚,对于这段婚姻没有爱情的根底,婚后也没有产生任何的爱情,两人的结合不过是叶嘉莹一时错误的选择,这一错,便错了一生。

  婚后两人没有住所,借住在大姑姐家,生下大女儿后,初为人母的快乐还未来得及享受,丈夫就因思想问题入了狱,刚刚安下的家也被抄了个干净,叶嘉莹后来也连母带子的被抓入狱,后来她找到警察局长写了自白书出来,带着四个月大的孩子居无定所,借住在朋友家的过道上,晚上不敢早睡,白天不敢晚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为了生活她到处去找工作,同时去很多所学校任教,夜以继日的像个机器一样工作,勉强能够养活女儿和自己,丈夫出狱后,叶嘉莹还未来得及欢喜,另一个阴影立马笼罩上来,丈夫性情大变样,心理扭曲,对叶嘉莹屡次实施家暴,在千难万险中都坚强的走过来的叶嘉莹,看见自己遍体鳞伤的那一刻陷入了绝望,她屡次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却为了孩子不得不活下去。

  随着在教育界的成就越来越大,对诗词的研究愈加深刻,叶嘉莹的教学事业也逐步上升,由中学转到台湾大学任教,后来作为交换教师去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任教,受到了很多外国诗词爱好者的喜欢。

  1966年,叶嘉莹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哈佛做交流者,她打算回国把父亲接到美国,在美国定居,不料遭到阻击,无法返回美国,只得去加拿大,再把女儿丈夫都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那段时间,叶嘉莹一个人承受了很多压力,几乎要把她压垮。

  首先是语言关,加拿大的UBC大学要求叶嘉莹用英文给学生们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虽然之前在美国的时候已经接触了英语,但是要用它来授课谈何容易,但是为了生计,她只得容许下来;

  第二个是生计,改居家拿大是突然之举,两个女儿要从美国接来加拿大,父亲也要接来加拿大,丈夫也要来加拿大,于是叶嘉莹单独一人到处找适宜的房子,添家具和生活用品,这些繁杂的工作在对于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弱女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是家庭关系,错的人永远不能指望他会改变,尽管叶嘉莹无数次的容忍,宽容,沉默,丈夫既无用又大男子主义的恶劣性情丝毫都不知收敛,家内家外什么都做不好,那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和存在感怎么保卫那就家暴好了,通过对妻子发威来显示做丈夫权威的作风。

这让叶嘉莹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的苦闷都写进了诗里:

  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

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

忍吏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

行前一卜言真验,留向天涯哭水湄。

  独木危倾强自支,多么无助,多么无力又多么无可奈何呀!

  因为在授课方式和学术成就得到了UBC大学的肯定,不到半年时间,叶嘉莹就被授予了终生聘约,本以为一生的苦难已经结束,不料人生最大的痛苦还在后面,

  1971年,父亲因病去世,叶嘉莹悲哀万分,从此叶嘉莹的人生就没有了来处,写下一首挽诗?

父殁?

后,开启了自己的欧洲之行。

  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

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

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

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

  好不容易走出了痛失慈父的痛苦,好景不长,1976年春天,她的大女儿又出事了。

在送母亲去机场参加亚洲学会回来的路上,夫妇俩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出了车祸,双双身亡。

  女儿的骤然离去,让叶嘉莹的人生猝不及防,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见任何人,她知道:

  人与人的理解谈何容易,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

那切肤之痛旁人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所有劝慰的话都是那么的乏力。

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

她宁愿自己忍!

  她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哭女诗,在她人生最痛苦之际,又是诗歌给了她光明和抚慰,或许是一个人一生要经历的灾难也是有限的,叶嘉莹之后的人生倒是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再有什么也只是一阵小风罢了。

  1990年,叶嘉莹从UBC大学荣耀地退休了。

得知叶嘉莹退休后,国内不少大学,包括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都先后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但叶嘉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在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决定建立一个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由叶嘉莹担任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开始雷厉风行的去海外筹款,还把自己在美国领到的九十多万人民币退休金捐赠出来,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

她由衷地希望领到奖学金的同学,所看到的不仅是这一点微薄的金钱,而是透过“驼庵〞的名称,了解到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南开大学也对这个一生漂泊,半世艰辛的老先生做出了回报,为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校园里修建了一座以她的号为名的四合院式的书院——迦陵学舍,以此作为叶嘉莹的归宿,庭院种满了莲花,莲心不死,先生永在!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5

  多少年过去了在风雨中吟啸、在花雨中徐行、在诗词里观照人生,叶嘉莹先生走过来的是一路坎坷,似乎应验了王国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句话。

先生历尽生活的百难,一生有多少说不出的苦,幸好诗词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

  最近先生看完我发表在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一篇写她的长文?

欲将修短争天地?

后,她便告诉我一个小小的秘密:

其实“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体会,过乐观的生活〞,是在她的大女儿与女婿刚因车祸去世后,她在悲哀痛苦中挣扎起来时,曾经写下的两句自我勉励的话,只不过因为当时,她觉得不好意思说这样洞观人生的话是她自己的体悟,所以曾经托名说是她老师顾随先生说的,但现在她年事已高,所以她成认了这是她自己的话。

如今想来,这两句话不正是先生在中国诗词道路上一路坚毅走来的写照!

“剩得书卷解沉哀,弱德持身往不回〞,先生以为“词人是处在弱势的地位,不能够表白,也不能够言说,但是他有一种持守的品德。

我处着一个弱者的地位,……在我保持一个弱者的姿态之中,我有我的持守……就是你的品格跟理想,不应该为外界的环境所左右而改变〞。

所以先生首倡这“弱德之美〞,即使自己处在艰难苦痛之中仍旧终身持守。

  今年先生的传记电影?

掬水月在手?

是未上映先轰动,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线售票时,5秒钟全部售罄,后来还得了电影金鸡奖。

而每个看过电影的人,在山河唯美空灵的镜头上,在佐藤聪明?

秋兴八首?

的配乐中,在先生吟唱诗词柔美的嗓音里,一同经历先生传奇的一生,无不感动不已。

  导演陈传兴先生说:

“叶先生与诗词的关系,已经深到生命里面,她就像一个水月观音一样,让人渡过诗词的大河,到河的此岸。

〞先生曾有两句诗“要见天孙织锦成〞和“柔蚕老去丝难尽〞,先生把自己比作一条吐丝的蚕,因她从小热爱中国古典诗词,70余年从没有停止过教书,她希望她的学生和所有像她一样热爱古典诗词的年轻人,能够把她所吐的丝织成美丽的云锦,就像顾随先生早年对她的勉励和郑重的托付一样。

  在今年庚子初夏,扬州广陵书社印了一部?

驼庵迦陵师生酬唱集?

,顾名思义,内容就是顾随先生和叶先生的诗词唱和。

书是传统的木板手工雕版,用上等贡纸手工印刷,并作经折装,并配以宋锦函套,限量印成红、蓝、黑三色,可谓尽善尽美。

这折子先生曾握在手中摩挲良久而不能释,那是文字因缘骨亲,更是他们师生传承永继的见证。

  2021年,我想从台北飞天津探望先生,先生在里头说:

“我实在太忙,一般很少跟人聚首见面,我已经太老了,自己有很多事情要收拾和整理都来不及……〞先生这么一说,听来是拒绝我的探访。

然我不死心,过了一段时日,又致电先生,不意先生竟容许11月19日早上与我相见,我便在前一天清晨直飞北京,转车天津,航空陆路,抵达先生家已是黄昏五点半了,我这突然提前到达,一下子似乎打乱了先生的生活节奏。

  然先生还是和我聊了许久,说起了上回在台北与周梦蝶先生的晤面,谈及痖弦先生曾在电影院外面看到她的往事。

在先生为我带来的书一一签名后,我打算离开之际,照顾先生的阿姨突然问先生说炸酱有多煮,要不要留我下来吃炸酱面

  因阿姨这么一问,先生就没有让我这万里而来的客人离开,说:

“我实在太忙,我要去准备明天下午的讲稿,今期?

中国文化?

中有我?

要见天孙织锦成?

的演讲整理稿,你自己坐着看。

待会一起吃饭,没准备,只有简单蔬菜,炸酱面不知道你是否吃得习惯我吃得简单。

〞而阿姨一边煮面,一边对我说:

“先生只要有演讲,都一直做准备,常常到晩上两三点都不睡觉……〞

  不久,阿姨端出了两碗面、一大碗炸酱、豆芽、毛豆和菠菜,先生便每样分出半碟给我,然后我们各自舀了炸酱拌面,食不言,我就厚着脸皮静静地陪着先生吃了一顿晚饭。

我猜先生平日是不留客人在她家用饭的,这次应算是特例。

我现在偶然想起这一件事时,还是觉得非常得意,因为能和先生一起吃饭,此生难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