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4836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8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三化学

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35个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本答题卡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本试卷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含义相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12N—14O—16Mg—24S—32Cl—35.5Ca—40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冰雪融化C.燃放烟火D.铜丝弯曲

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2B.H2OC.H+D.2H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高锰酸钾C.液氧D.氯化钠

5.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B.泥水C.医用酒精D.食盐水

7.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D.核外电子数为22.99

8.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9.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B.2HC.2H+D.2H2

10.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约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四氧化三铁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元素

11.下列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铁丝C.硫磺D.红磷

1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变大了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变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

13.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酒精C.石油D.天然气

14.下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氯化钠固体

D.加热固体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2B.P+O2

P2O5

C.2H2O==2H2↑+O2↑D.3Fe+2O2Fe3O4

16.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2B.8C.10D.18

17.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Cl―和Cl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它们的电子层数不相同D.它们都是氯元素

1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闻气体的气味

C.加入澄清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1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

C.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0.某校同学提出下列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垃圾分类;④垃圾减量;⑤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⑥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⑦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你认为

可以采纳的是

A. ①②③④⑥⑦ B. 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⑤⑥⑦ D. 全部

21.化学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B.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一定相等

C.酒精和水混合前体积之和与混合后的总体积一定相等

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22.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76个原子

C.卟啉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23.“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

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燃烧等

C

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

D

危害

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24.某有机物M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M+13O2===8CO2+10H2O。

则M的化学式为

A.C4H10B.CH4C.CH4OD.C2H4O2

25.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

R+3O2====XO2+2SO2,

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1分。

26.(7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图1图2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

A.汽水B.蒸馏水C.矿泉水D.水蒸汽

(2)上图1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对从下口流出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蒸馏水B.可直接饮用C.比较澄清D.可能还含有杂质病毒等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需加消毒剂。

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二氧化氯是由______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组成。

一个二氧化氯分子是由__________个原子构成。

(4)有关电解水实验(如上图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试管甲中的气体可以燃烧

B.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8

D.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

27.(6分)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

(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

,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

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

(3)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件羊毛衫。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的方法检验。

(4)妈妈说,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鲜牛奶加工得到的,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5)包装蛋糕的塑料袋属于材料,用后如随意丢弃会造成。

28.(5分)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ABCDE

①图中共有种原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内不同。

②D图可表示5个(填“分子”或“原子”)。

③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

(2)

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29.(5分)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废/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填“饱

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

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

应是右图中的(填

“甲”或“乙”);

(3)80℃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

方法是。

(填三种方法)

(4)80℃时,配制一定量甲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

(填“有”、“没有”或“不确定”)。

30.(8分)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

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

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AlCu②AlCrCu

③AlCu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填表中空格)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___________________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问题】

(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归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8分。

31.(6分)初中化学学习气体的知识很重要。

(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A~E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32.(7分)小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ABCD

(1)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

(2)装置B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是,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

可观察

到的实验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33.(5分)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

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

测定新买的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新买的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新配制的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果味饮料

苹果汁

梨汁

0.04%的Vc溶液

滴加得滴数

40

10

20

5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新买的饮料中Vc含量最高的是,含量

为(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

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

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

在做探究二时,下列情况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A.量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不同

B.新鲜黄瓜汁是其他班级用剩下的,而放置一周的黄瓜汁是当时榨的

C.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3分)10g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SO4==MgSO4+H2↑)

 

35.(3分)取25g石灰石样品与一定质量的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所得混合物蒸干得到固体27.2g(不含结晶水)。

设该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试计算: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2)所加的盐酸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A

A

D

B

D

B

B

D

B

C

B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D

D

A

C

B

B

A

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1分。

26.(7分)

(1)BD

(2)吸附水中的杂质CD(3)+4O、Cl3(4)C

27.(6分)

(1)酒精分

子在不断运动

(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灼烧(或燃烧或点燃)(4)蛋白质(5)有机合成材料,白色污染(或环境污染或污染)

28.(5分)⑴①2质子数②分子③BC⑵BCD

29.(5分)

(1)饱和3︰10

(2)乙(3)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4)不确定

30.(8分)

实验现象:

无现象

结论:

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Al Cr Cu(或“②”)

回答问题:

(1)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或污物)

(2)Cr+H2SO4=CrSO4+H2↑

(3)无法比较铬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4)A1、CrSO4溶液、Cu(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归纳:

①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8分

31.(6分)

(1)①试管②AD2KMnO4==K2MnO4+MnO2+O2↑

(2)①3CO+Fe2O32Fe+3CO2②点燃尾气,防止CO排入空气造成污染

32.(7分)

(1)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

(2)瓶子变瘪,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3)小花干燥的一半无变化,湿润的一半变为红色CO2+H2O==H2CO3

(4)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33.(5分)

(探究一)苹果汁0.02%

(探究一)【设计方案】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

刚好褪色,记录滴数。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结论】(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的汁液所用的滴数不同。

(与方案对应合理即可)

【实验反思】ABC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3分)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1分

242

10gx………

24/10g==2/x…………1分

x=0.8g…………1分

答:

生成氢气的质量0.8g。

35.(3分)(每个

过程和结果1分。

(1分)

(计算过程略)

(1分)

(1)8.8g

(1分)

(2)100g

(3)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