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6261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完美版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拼音基础

1.看拼音,写词语。

shāowēirìkòuqínjiàntuírántáozuì

kāngkǎidàngyàngjiàngyóugānzhetáixiǎn

2.看拼音,写词语。

pùbùdǒupengtáixiǎnyīxiù

ɡānzhejiànɡyóuchǎorǎnɡbènɡtiào

3.读拼音,写词语。

xiǎofànzhǒngzhàngqīnxíkōngxū

móguǐcánbàojiēduànkǒngbù

4.看拼音写词语。

nuóyípáihuáipìjìnɡchèdǐyīwēi

cánbàofěitúzhànjùbōxuēmóɡuǐ

5.看拼音,写词语。

chóuchàngkòngzhìqīxīróucuō

yǐxuénóngchóunuóyíxìnì

正确读音选一选

6.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掺和(cānchān)栖息(qīxī)机杼(shūzhù)僧人(sēngzēng)

翡翠(fēifěi) 吞噬(shìsì)唾沫(chuítuò)肿胀(zhōngzhǒng)

7.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勾勒(lèlēi)2.蒙(ménɡměnɡ)古3.直奔(bēnbèn)

4.笨拙(zhuōzhuó)5.参(cāncēn)差6.蜷(quánjuǎn)缩

7.势不可当(dāngdǎng)8.豁(huōhuò)开9.叱咤(chàzhà)风云

8.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流淌(tǎnɡtānɡ) 自作自受(zuōzuò)废话(huìfèi)  

势不可当(dànɡdānɡ)飞溅(zhànjiàn) 喃喃自语(nánlán)

熄灭(xíxī)  不假思索(jiǎjià)兴旺(xīngxìng)

追悼(dàodiào)受苦受难(nánnàn)压迫(bōpò)

9.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人场券(juànquàn)彻底(chèqiè)奴婢(bìbēi)

莱茵河(yīngyīn)霎时(shàchà)虚拟(nǐyǐ)

10.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入场券(quàn juàn)纯熟(shú shóu)飞奔(bēn bèn)

尽开颜(jìnjìng)恬静(tián qià)坠落(duòzhuì)

句子强化

11.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

(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写句子。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是那么清鲜,是空气那么明朗。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桑娜一定要这样做。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进森林公园,我看到了清亮平静的海水,高大茂盛的树木,清脆悦耳的鸟鸣。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辞藻的作品,并没有任何阅读价值。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天早晨下着大雨。

我们班同学没有一个迟到的。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的梦想。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用加点词语造句子。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填空

16.课内外阅读积累与收获。

1.这学期,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高尚的人,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他们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的鲁迅____________的老支书____________的五壮士

亲爱的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你认识的人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中写红军过五岭、越乌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红军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启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回顾课本,根据提示,填写有关的内容。

1.《七律·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涉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整首诗的中心句。

2.《草原》一文中点明中心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描写由雨转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西江月”是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点明了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__,事件_________。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少年闰土》选自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写出了“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

2.由《伯牙鼓琴》这个故事所引申出的成语是“___________”。

这个故事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知音。

3.《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___。

该文讲述了蜀中的___________喜爱戴嵩画的___________,最后得出___________的结论。

1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马诗》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主要写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主要写诗人希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2.《十六年前的回忆》歌颂了______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揭露了反动军阀_______的本质,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_________之情。

3.《为人民服务》一文,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先写了革命队伍的宗旨,而后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正确对待生死、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对待牺牲。

20.按照要求回答。

1.《少年闰土》一课,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2.《开国大典》写的是_______年_______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其中,写“阅兵式”场面时,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

3.《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____________》,表现了鲁迅的怅惘和失望,而课文对梦境里“好的故事”的描绘,则表现了鲁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

七八个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5.写出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写成现代汉语“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②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在柏林》节选)

1.“身体虚弱而多病”可以用一个成语___________来表达。

2.概括第①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属于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奇特的举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说)。

5.第①段和第②段都写了“静”,说说你对这两次“静”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①段最后一句“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说说此刻老兵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苦瓜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种些花草和蔬菜。

这些活儿,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

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

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儿给母亲种,并对她说:

“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瓢和籽儿是红的!

”我喜欢苦瓜,()它里边的瓤和籽儿格外吸引我。

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

越老,它里边的瓤和籽儿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盘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儿时,母亲总是眯缝着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很好吃。

()做汤,还是炒肉,()有一种清苦味。

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给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我喜欢上了苦瓜这种食材。

每到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珠的苦瓜,给我炒上一盘苦瓜青椒肉丝。

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

除了头几次,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

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

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上一盘。

“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有删改)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下列词请的意思。

经久不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围绕着苦瓜,写了关于母亲的三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老,它里边的瓢和籽儿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为什么要以“苦瓜”为题?

作者想以此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课外阅读。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

他到过很多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

八十岁时,儿子好奇地问他:

“您觉得您一生做过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托斯卡尼尼回答说:

“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个橘子。

在医学院教书,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上课都不看我,他们一直忙着抄笔记。

他们很努力、很认真地写,但我从不认为他们是“好学生”,因为他们对考试的兴趣远超过对学习的兴趣。

他们或许能从笔记中得到考试时所需要的知识,但他们无法全然地了解。

片片断断地抄下来,知道的也只是片片断断,当他们把我的话写下来,我已经又讲了其他的东西,他们将一再错过。

你必须全心全意地融入,尽你所能地投入,仿佛此时此地世上只有此人唯有此事……然后才会有真正的了解。

这必须变成你的人生态度,变成你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在上课、吃饭、聊天、跳舞、画画……

有人问凡·高:

你的画里面哪一张是最好的?

他说:

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

几天之后那个人再问。

凡·高说:

我已告诉过你,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

是的,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

1.“橘”是_______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再查______画,第七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__。

2.读划横线的句子,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学习状态。

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提到的医学院的学生托斯卡尼尼不认为他们是“好学生”,这些学生错在哪里?

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填一填。

托斯卡尼尼认为自己一生中做过最重要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高认为自己一生最好的一张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的,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再见闰土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

闰土哥,——你来了?

……”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

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请描述一下中年闰土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想说的话是什么?

“我也说不出话”。

“我”在当时没有说,当时“我”想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课外阅读。

鲁迅宽容文盲保姆

在上海时,鲁迅家里用了一个善良而又淳朴的老女工。

凡工人有错误,鲁迅是不加呵斥的。

老女工对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很慈祥,鲁迅要海婴叫她姆妈,从来不许直呼其名。

每逢鲁迅和许广平去饭厅吃饭的时候,姆妈就来到鲁迅写作兼卧室的一间房间里,做清洁工作,或带着海婴在这里玩耍。

有一天,鲁迅吃完饭到房里一看,她和海婴玩得正欢,在朝马路的三楼阳台上和海婴一页页地吹纸片,说是放风筝。

海婴看到纸片飞舞,忽上忽下,高兴极了,总是要求再来一个。

看到二人如此欢乐,鲁迅走了过来。

可走近了,却发现那纸片正是自己书架内的一本书,被撕去大半本做蝴蝶和风筝放飞。

鲁迅连忙拦阻,才把后小半本收回。

姆妈是文盲,不懂得鲁迅视书如命的脾气,又想博得小海婴的欢喜,就没顾得那么多。

但鲁迅体谅她,没有加以责备,只告诫以后不可再做了。

另一次,鲁迅写完稿子还没来得及收起就去吃饭了,稿子就摊放在桌子上。

姆妈来打扫房间,擦桌子时顺手把稿子扫到地下,当废物扫掉了。

鲁迅回到房间一看:

稿子为什么不见了?

追问起来,才知是当废物扫掉,倒在楼外放垃级的箱里了。

许广平赶紧跑到楼下,打开垃圾箱的门拾了回来。

鲁迅也是笑笑,叹息了事。

不过,不认字的姆妈也曾帮鲁迅找到过一本好书。

3年某天,鲁迅邻居搬走了,姆妈照往常习惯,仍然领着小海婴去玩,回来手内带着一本人家遗下不要的破书,准备给海婴玩。

鲁迅接过来一看,被那精美的莱勒孚50多幅插图和原作者马克·吐温迷住了,爱不择手地翻了又翻。

后来,鲁迅又托人翻译了全书,那就是《夏娃日记》。

1.选文主要围绕“____”词,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

2.当鲁迅看到飞舞的纸片是他的书的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画线句子是对鲁迅的______描写,写出了鲁迅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海婴叫女工姆妈,不直呼其名,看出鲁迅对女工的尊重。

B.许广平“赶紧”下楼去找,写出了鲁迅非常节约,一点纸都要留着。

C.别人遗留的破书,鲁迅视如珍宝,表现出他对书的极端热爱。

5.文章题目是“鲁迅宽容文盲保姆”,为何多次写鲁迅视书如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26.作文。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你喜欢在这个季节里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或者这个季节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请你根据以上提示,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写作时注意写出这个季节的特点来,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字迹端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