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7433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docx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

2021年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全集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拼音词组

1.看拼音,写词语。

xuèyèmàoshèngzīrùnnìshuǐbēicǎn

měngshòunìàifènnùhuǎnmànpèifú

2.看拼音,写词语。

xífùxīnniángguàngàishōuchéng

guǎnlǐgānhànyíngjiēqiúráo

3.看拼音写词语。

kàngyánkūlonglěngkùyángyìshēnmíng

huāngliángwéiqiángxuānnàoqīngjìngchànà

4.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要美观。

shènzhòngbódòuyījīnbènzhuō

xiànmùqīngxīxīshǎoyíhuò

5.读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得正确、漂亮。

nùhǒubīngxiāngxiāosǎqiāngshuān

cànlànjièshàoyāoguàichāichú

形近字词

6.我会给形近字组词。

驾(_______)峰(_______)蝇(_______)均(_______)辟(_______)

架(_______)锋(_______)绳(_______)钧(_______)劈(_______)

7.辨一辨,再组词

憾(_________)倔(_________)妨(_________)吭(_________)

撼(_________)掘(_________)防(_________)炕(_________)

徽(_________)慌(_________)匀(_________)端(_________)

微(_________)谎(_________)均(_________)瑞(____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徐(_________)脂(_________)掘(_________)鹃(_________)

涂(_________)指(_________)倔(_________)绢(_________)

漫(_________)栓(_________)伦(_________)矩(_________)

慢(_________)拴(_________)轮(_________)拒(_________)

9.辨字组词。

茅(______)赖(______)媪(______)蓬(______)蛱(______)

矛(______)懒(______)温(______)篷(______)侠(______)

10.比一比,再组词。

绮(_______)酒(_______)仰(_______)账(_______)

骑(_______)洒(_______)抑(_______)帐(_______)

课内填空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海啊!

____________,哪一朵花没有香?

____________,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2.《繁星(七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

3.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4.《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诗中描写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2.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

2.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惟有蜻蜓蛱蝶飞。

3.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雨送春归,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3.课文精彩内容回放。

1.《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__。

词中通过描写茅檐、青草、翁媪、三个儿子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乡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天窗》叙述的是孩子们借助自家的那一方______观看屋子________________,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接触和了解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3.《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____________图,文章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来描写“水之美”和“生活之美”,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中作者描写儿童在花丛中捕捉蝴蝶的欢乐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孩子顽皮、淘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我还积累一些描写儿童的诗句,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_______。

它在花盆里_______,抱着花枝_______,所到之处,_______。

你见了,绝不会_______它,它是那样_______,天真可爱!

(3)_________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

如果说20世纪是_______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________的世纪。

15.日积月累。

1.我们有时会有这样的感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2.《雪梅》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非常相似。

3.《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蟋蟀的住宅》是____国著名的昆虫学家________写的一篇观察日记。

文中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和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5.请积累两句与秋季的天气相关的谚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训练

16.按要求做题。

1.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害怕”:

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着急”)

写“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在读书。

(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

他整理好了房间。

房间被他整理好了。

他把房间整理好了。

他准确地读出了一连串的英语单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日的校园里,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练习。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山、大树、大道和小路。

(体会例句的表达方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子成熟了,田野里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你见了,怎么会责打它们呢?

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雨来不是一个小英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不是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志向

李大钊还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情。

当时八国联军的一部分队伍,曾经从乐亭县沿海登陆,到处杀人劫财,老百姓纷纷起来反抗。

在那时,李大钊胸中就埋下了仇恨帝国主义,仇恨腐败的清政府的种子。

随着他渐渐长大,当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在他的心灵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一天天在他的心田里萌发。

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入神凝神)。

黄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

“你听了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

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

“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

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

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法政学校读书,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得到(增加增长)。

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

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乐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只想糊里糊涂混日子。

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

他胸怀大志,(寻求寻找)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

他和同学们在一起交谈,用自己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

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钊一尘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

“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

”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

“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

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

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准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萌发”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尘不染”一般指___________,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是对李大钊______的______和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三件事,请你读一读,填一填,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很小的时候,李大钊的心田里就萌发了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

②读小学时,李大钊对老师说,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志向是什么?

你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

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

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

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

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

(    )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

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

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

“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颐(    )的面容,说:

“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    )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3.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杨时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23.认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

“爸,什么事?

”老王连忙问:

“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

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

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

“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

“知道了,知道了。

”说完就放下电话。

||

||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

“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

”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一个大喷嚏。

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

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

“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

”老人回答道:

“雪还在下呢!

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1.给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急忙——(______)到达——(_______)

3.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

A.拉B.牵涉C.挂念

4.短文已用“||”分成三段,第一段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填序号)

A.母亲的电话B.父亲的唠叨C.牵挂D.电话

6.文中表现老王和老母亲说话时共同特点的一个词语是______。

7.“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训练。

长白山,与你相约那一秋的天池

胡雪漫

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之巅。

远跳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千米,水面海拔高达2150米,面积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

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青铅一样的色泽,使得天池犹如镶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

湖周峭壁百丈,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万顷碧池之中,天水相连、()。

大部分是湛蓝,少许泛着黄绿。

天池水面偶尔有大风拂起的微波,煽动着一圈圈激情的涟,像绿色绒布上充满着巧克力般丝滑质感的纹理,如梦如幻,浮浮动在碧泉湖幽灵静谧的世界里。

长白山天池的美是独特的,它神奇壮美、绚丽多姿。

怀着()之情,从天池

而下,大片的原始森林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呈深绿色,而有阳光的地方呈浅黄色。

眼前的视野是那样苍茫,像一个老人长满老茧的手,保护着这绝美的缥缈仙境。

我不禁在想,倘若是赶上春天来,春风乍暖,山下万树含烟,百花齐放,山顶却依然白雪皑皑,天池必将宛如一位()、粉腮凝眉的仙女,()在茫茫白雪中。

那一夜□思绪只在天池荡漾□天池□生来就是天外圣物□如修炼千年的神秘精灵□被大自然深情相拥□一池震撼心灵的生命之水□豁然洞穿了我稚嫩天真的灵魂□倏地,在幽蓝静谧的天池上优雅起舞……

1.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写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恋恋不舍色彩缤纷亭亭玉立玉骨冰肌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短文第1自然段按照由_____及_____的顺序描写了天池。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__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描写了远望天池的样子。

(2)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在全段起___________的作用,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描写了天池独特的美。

(3)第3自然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_____,作者把天池比喻成____,表达了对天池的______之情。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__。

我也来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结尾写道:

“倏地,在幽蓝静谧的天池上优雅起舞…”除舞蹈,如果让你用语言来赞美一下天池,你会说些什么呢?

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逾越一朵花的距离

香子兰是一种豆科植物,它在花落后会结出豆荚形的果实。

成熟的香子兰果实晒干变黑后,就会成为散发浓郁香味的香料,这种香料被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

由于产量低,香子兰的价格仅次于藏红花,是世界上第二昂贵的调味“香料之王”。

最初,香子兰只生长在墨西哥,因为只有墨西哥特有的长鼻蜂才能给它授粉。

因为香子兰果实的珍贵,当地的印第安部落经常为争夺它发生武力冲突。

1793年,南印度洋留尼汪火山岛上的居民引进了香子兰和为之授粉的长鼻蜂。

那年春天,香子兰在岛上生长茂盛,并开出了淡黄色的花朵,这令留尼汪人很高兴。

但令人们想不到的是,那些长鼻蜂竟然出了问题:

它们无法适应火山岛上的生活,最后都死去了,而当地蜜蜂对这种外来的植物毫无兴趣。

香子兰的花期短暂,每朵花只开一天。

没有授粉者,就意味着这些花将全部凋谢却结不出一颗果实。

人们(),却只能眼看着花谢而绝望。

一天,一个()的留尼汪人偶然用手捻了一朵香子兰花的花蕊,没想到这一捻竟捻出了奇迹:

不久以后,这株香子兰结出了香喷喷的果实。

这样,岛上的人们才知道,香子兰是雌雄同体的植物,没有长鼻蜂,人工也可以为它授粉。

这个发现,使得香子兰的足迹开始遍及世界。

如今,每当香子兰开花时,人们只要随身带一根长长的针,刺一下花蕊,就完成了授粉任务。

香子兰的故事告诉我们:

有时,希望与我们只相隔一朵花的距离,有些人因为()、消极等待而与其失之交臂,而有些人只是动了一下手指,奇迹就出现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心有不甘无动于衷心急如焚

2.按短文内容填空。

(1)香子兰香料特别珍贵是因为_________,而且最初只生长在____________。

(2)留尼汪岛上的香子兰将无法结出果实是因为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

(3)留尼汪人用手捻出奇迹是因为香子兰是_____________的植物,________也可以为它授粉。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香子兰的果实成熟后就是一种散发浓郁香味的香料

B.香子兰香料是世界上第二昂贵的调味“香料之王”,只用于食品调味

C.香子兰在留尼汪岛上结不出果实是因为引进的长鼻蜂都死去了,岛上再也没有蜜蜂了

D.人工授粉的方法让香子兰在墨西哥以外的地方也结出果实

4.画“”部分中的“动了一下手指”在文中指_______,“奇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26.写作天地。

题目:

游_________

要求:

1.选择自己到过的并十分感兴趣的景点作为题材,把题目补充完整;

2.回忆自己的行程,可以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

3.选取沿途多个景物中的一个进行详写,其余略写;

4.注意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字数在4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