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7807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40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0页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0页
亲,该文档总共1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1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魏庆.doc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

魏庆

★课程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一个区域经理在自己的区域市场上其实就是一位总经理—经销商、KA、通路、终端、促销、人员、配送……全要管。

区域经理的市场管理水平直接决定整个企业的业绩。

☆在本系列课程中魏庆先生秉承他一贯的“理念宣导落实到动作分解”的培训风格,提炼区域市场管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残局和难题,讲述这些残局的破解办法,进一步细化为“上午听完下午就能用”的具体动作。

从而在区域市场管理的思路、方法、应变能力、规划能力各个层面给学员带来非常有实效性的帮助。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建立区域市场管理健康思路

2.明确区域市场管理的常见问题

3.明确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4.每一个解决方法落实到具体动作

5.形成区域市场管理行动指南

《区域市场管理动作分解培训》系列课程之一

销量考核绝招动作分解

第1讲销量考核的困惑

 

【本讲重点】

1.前言

2.做销售好像是有“命”的

3.销售人员“偷机”完成销量的12个“损招”

 

课程导论

 

本课程主要讲述三方面的内容:

 

1.区域市场管理的健康思路

大多数区域经理面临销量压力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即要求促销,比如买五送一,买100箱送10箱,制定特价等等。

有的时候就是没有理由的促销,比如,其他果汁降价了,我的产品也需要相应降价,否则就很难取得竞争优势。

但实际上,当一个区域经理纵览市场的全局时,往往会发现,原来促销不是提高产品销量的惟一方法。

你以为做得很好的市场,还有很多漏洞和低级错误,如果把这些低级错误改掉,把这些漏洞补上,产品的销量就会增大。

这种面对市场能够冷静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就是理性思考。

 

2.常见问题及具体解决方法

一个企业在开拓区域市场时,永远都有漏洞,本课程介绍了影响一个区域市场销量的常见问题,比如,大家非常头疼的冲货;经销商不开拓超市市场;企业拿了订单,经销商不送货;超市里一做促销销量就增加,一停止促销销量就滑下来等等。

我们把这些问题拿出来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的方法和经验。

 

3.如何寻找销量机会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当我们已经解决了市场现存的一些问题,下一步就要考虑如何在市场上寻找更多的销售机会。

当我们做开拓一个新市场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渠道开拓,产品铺货,与经销商谈判;而当我们进入一个老市场的时候,往往会找不到突破口。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市场拓展工作永远没有终结,永远都有新的增量机会。

这句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应该得到落实。

希望通过这三方面的内容的讲解,能够对大家的实际工作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自检】

有些区域经理会这样抱怨:

“我进入的是成熟市场,我在这个市场做了6、7年了,我该压的货也压了,零售店的货也铺了,超市的堆头也打了,促销也做了,二批也做了陈列奖励了,我该做的活动都做了,今年老板还让我增500万的量,我不知道这500万的量从哪里增?

请您分析这些区域经理存在的问题是哪些?

 

销售考核的困惑

 

1.管理误区

对于区域市场的管理,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数量考核阶段,即用销量来计算经销商的返利、业务员的提成等。

实际上,单纯的销量考核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2.如何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

虽然销量考核有副作用,但销量考核不失为一个有效工具,那么怎样既做销量考核,又减少它的副作用呢?

销量任务如何分配:

把销量分公平

销售经理在给员工分配销售任务时,要合理分解总任务,进行公平的分配,使员工不会认为任务量过大,无望完成,但也不能过低,不具有挑战性。

销量考核如何执行:

还要考核其他方面

即使任务量分配的很公平,同样会有销量考核的副作用。

既要让员工背负销量压力,完成销量,又要避免因此产生的副作用和后遗症。

除了考核销量,我们还要考核员工其他的方面。

 

3.销售行业的特点

销售行业很辛苦

销售行业真的很辛苦,销售人员工作的场地是“马路”,要与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通,要经常去外地出差,要经常面对拒绝,要背负巨大的压力。

因此,销售工作非常辛苦。

销售行业没有安全感

销售行业里面没有常胜将军。

销售人员的业绩受太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竞争产品、市场的基础等。

销售行业不公平

在销售行业,并非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可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即使付出很大努力,也可能得不到回报,因此是一个不存在公平的行业。

 

销售人员暗箱操作完成销量的方法剖析

 

有些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量,不惜采用各种“损招”,进行暗香操作。

 

销售人员“偷机”完成销量的11个“损招”

 

1.客情压货

这招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告诉关系交好的客户,这个月我还差300件货任务量就完成了,你帮我压货。

 

2.骗销、压新品

当销售人员完不成销售任务时,他会谎称货物即将涨价,或者即将断货,经销商听闻,可能就会尽快进货。

还有些销售人员向经销商承诺:

货物销路不畅的话可换可退。

这样也可换取经销商的信任,促使经销商进货。

 

3.畅销品降价

康师傅有一句行话,“抓住一只蛤蟆攥出尿来”,这正说明畅销品降价现在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个通病。

例如,某企业有多个品种的产品,但该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就会采取一些促销手段,主要销售价格最低的产品,如买100箱方便面赠2箱方便面。

在这种促销过程中,随着产品的销量增加以及铺货率的上升,产品的价值就会下降,最终会给企业的形象以及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带来负面影响。

 

4.冲货

冲货是指当某个区域的销售代表在某个时间完不成销售任务时,就与另一区域的销售代表串通,将本区域应售出的货物发给另一区域,造成本区域完成销售任务的假象。

 

5.货换货

即两个区域的销售代表以甲货换乙货,从而完成某种货品的销量。

 

6.折价甩货

很多行业将上月销售额的一定百分比做为下个月的市场费用。

而很多销售人员正是抓住了这个政策的漏洞,如上月销售额的15%为下月的市场费用,某些销售员就将15%中的5%中饱私馕,将本月的产品折价甩卖,而将剩余10%的费用补充到折价的货款中。

 

7.开新户

有些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不考虑市场容量,一味地开发新的经销商,把货物推销给新加盟的经销商。

 

【案例】

在西北一个城市某牛奶销售经理处于前三名,该牛奶企业的业务员把一个销售汽车的挖过来销售牛奶。

他说话特别有道理,听完了之后你都会动心。

人都有行业厌倦的时候,这卖汽车的卖一辈子觉得汽车不赚钱,卖彩电的卖一辈子觉得彩电利润低。

结果他就找到卖汽车的,说张哥你不能再卖汽车了,你再卖汽车没出息了。

卖汽车是做贸易,卖牛奶才是做生意。

你看这位小姐今天上午找你买辆汽车,但她不会下午再买一辆,所以你们卖汽车的人是卖一个客户就少一个客户,你永远要开发新的客户,累死你,而卖牛奶是生意,我掌握3000个零售店,1000个超市,这4000个售点可以源源不断地找我进货,中国人现在的健康观念越来越浓厚了,牛奶行业的销量越来越大,所以你应该弃暗投明,跟我卖牛奶吧。

对方一听就有点心动,问他卖牛奶要投资多少钱,卖牛奶投资很大的,要6万块。

卖汽车的一听,费半天劲6万块,半个汽车轮子钱。

卖汽车的人进入卖牛奶的行业,他们的特点就是钱多人傻。

第一个钱多,卖汽车的给厂里面打款一打肯定是几百万,哪把几万块往眼里放。

第二个人傻,他对牛奶不懂,不懂的人进入新行业有一个特点,冲劲大,听话。

你说招人,他就招;你说租房子,他就租;你说买车,他就买。

他敢拿本田车给你送奶。

你找别的经销商要钱,进店费5000块,厂家出2500,你出2500,别的经销商说你们出3000,我们出2000行不行。

你给这位说进店费5000块,还没说完,

他说小意思,一晚上应酬钱;然后对头费500块,一杯茶钱;过两天店庆费,

1000块,一顿饭钱。

但是日子长了他发现,小刀子割肉也很疼。

半年之后再想拔腿,拔不出来了,130万进去了。

结果这个人现在还是西北一个城市牛奶销售三大户之一。

这件事儿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中国现在营销竞争还没有那么残酷,钱多人傻的经销商只要完全配合大厂家的规划,那个市场完全可以做得起来。

【案例】

有一天,业务员到很多超市去,给很多超市的采购员说,“张经理,我们这个果汁原来38块5一箱,现在公司给你特价,32块5一箱,你要不要?

采购员一听打特价肯定要。

“你要拿5000箱。

采购员听完差点没晕过去,“我是超市,我拿不了那么多,你是不是让我回去跟总部说,让各个分店都吃你的货?

“不是,你一个人拿。

“我一个超市我拿不了5000箱。

“没关系,拿5000箱,你卖1000箱,还有4000箱我解决。

业务员一转身去批发市场,找个批发商,“38块5的货,32块5毛要不要?

”批发商肯定很乐意。

业务员表面上给公司报的政策是,我到超市里面32块做了5000箱特价,实际上只有1000箱在超市里做了特价,另外4000箱涨了5毛钱跑到批发那儿去了。

而这5毛钱我跟采购员拿了,我们俩双赢。

 

8.假特价

假特价在食品行业就得高手才会用。

假特价,在家电行业这一招更普遍,叫假工程机。

现在很多房地产盖楼、卖楼的时候送炉子、送彩电,他们行话叫工程机。

他们给经销商一台机子是1300,给房地产公司1220,工程机便宜。

有人就钻这个空子,没有这个大楼,没有这个工程,假冒一个工程,套中间的差价。

 

9.虚开发票

销量完不成的时候,销售代表对超市采购员和大客户进货经理讲,虽然这个月你们不要货了,但是你先给我开点发票,下个月我再帮你冲红。

 

10.高频率订货会

什么叫订货会

订货会是冲销量一个非常常见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开一个经销商大会,订货会主持人一般是销售总监,销售总监把经销商叫过来,门口摆的肯定是产品的堆头,挂的是产品的海报、吊旗,做的是产品的气球拱门,气氛布置的很好。

先让经销商上台领奖,今年销售冠军,新品推广冠军,然后奏乐,然后跟大家回顾今年的美好历史,今年我们销量增长了多少,新品开发了几个,回顾完了历史以后展望美好未来,明年五一、中秋、元旦、国庆节、教师节、鬼节,我们投资多少促销,多少广告,开发多少新品,总之你煽完了之后,要让别的经销商感到跟这个企业合作明年就发了,先现场签进货协议,现场进货多少的奖什么奖品。

订货会对销量是有直接帮助的。

订货会的后遗症

但是订货会开完了之后也有个后遗症,订货会背后往往就伴随着充砸价。

那么对于一个理性的公司来讲,订货会要做,旺季到来前,订货会抢经销商资金;新产品上市前,订货会发动通路积极性。

但是,如果用到一个草包经理手里,你把他逼急了,他能在一个旺季里在一个地级市办六场订货会,最后这个产品会有什么结果也就非常清楚了。

 

11.高价走形象,低价走销量

有的时候我们会利用冲货打市场,假如我是魏庆果汁要在北京做销售,而北京市场上一包我的果汁都没有,我直接来找经销商,经销商他不理你,怎么办?

我的习惯是绝对不在不毛之地上做销售。

我要来这个城市销售,我肯定先往这儿冲一批货。

中国人的思想,尤其中国商人的思想,不是要买便宜,而是找便宜。

这一杯水,一毛钱一杯,他不觉得便宜,原价5块,现价4块5,他觉得便宜。

你这个果汁来了,两块钱进价他们绝对不买,因为汇源果汁还没那么贵呢,但是这个时候,你只要往这冲点货,你现在报价,正常销售价两块,你冲货1块八,他一看便宜,他就捡这个便宜。

以上就是我搜集的,草包在销量任务量压在身上以后,怎样轻松完成销量的方法,加起来共11种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第21种、第61种方法。

 

【本讲小结】

本讲首先对整个的课程内容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主要涉及区域市场管理的健康思路、常见问题及具体解决方法、如何寻找销量机会三方面内容。

然后从销售考核的困惑谈起,提醒大家要认识到销售行业的特点,不能单纯考核销量,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如果把销售人员逼急了,他们会利用“损招”来完成销量。

本讲对销售人员完成销量的15个损招逐一进行了深刻剖析。

由此可见,对销售人员不能逼得太紧,要巧妙地逼。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讲如何进行销量考核

 

【本讲重点】

1.销量任务分配的“不公平”误区

2.销量任务公平分配的“绝招”

 

启示

 

1.不要官“逼”民反——但是也不能不逼

我之所以详细地讲解草包完成销量的15种方法,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别把人逼急了。

当我们用销售任务量去逼下属时,你想的是目标管理,我给你把任务量分解到天,我不停地压你。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你把任务量压下去他们绝对有招完成,而这些招的结果就是死客户一大堆,过期货一大堆,砸价窜货一大堆,烂账一大堆,到最后他把销量完成了,你的市场完蛋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2.要巧妙地“逼”——刚好不会反

用销量去逼下属,能把人逼急,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虽然用销量逼他们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我们又不能不给下属做销量考核。

既要实现给下属做销量考核,又不至于让下属出现太多副作用,就要巧妙地逼,逼到他刚好不反为止,也就是销量任务的划分要有规矩。

 

销量任务划分的绝招

 

【自检】

用销量来压下属,会压的鸡飞狗跳,官逼民反,那么怎么样给下属分销量,分完了之后他们没有怨言呢?

请谈谈你的想法或者做法。

 

江湖招数

 

1.投标式的自己报任务量

一个企业的员工的提成比例跟他职位有关,都想当经理。

于是在黑板上写一个东莞,然后大家开始表态,这个说我卖200万,那个说我卖300万,另外一个说我卖400万,最后一个说我卖1000万。

这1000万一落地,大家都不吭声了。

好,1000万第一次,1000万第二次,1000万第三次,成交。

这个就是东莞的经理。

下一个深圳。

报1000万的这位我估计回家都得打自己嘴,我怎么不说600万,我怎么说1000万啊。

这是一个方法,当时员工没话说,但过后心里肯定有怨气。

 

2.灌醉了分

有的经理把员工灌醉了分销量。

他先请业务员吃饭,吃完了饭后跟业务员在饭桌上开会,回顾美好历史,展望美好未来,然后饭桌上给业务员敬酒,喝到八成之后,把业务员领到歌厅唱歌。

销售总监领业务员去唱歌都是有阴谋的,唱爱拼才会赢、真心英雄、好汉歌等,这帮小业务员、小经理喝完了酒之后,又唱歌,有的业务员一瞪眼我今年卖两个亿,明天早上起来拿酒瓶子砸头,这酒是不能再喝了。

 

3.互相分任务量

广东广西两个区域,他总共给你两人千万的任务量。

他让两个人互相分任务量,让其中的一个人把广东和广西的任务量分开,广东多少万,广西多少万;让另一个人挑地盘,这样第一个人他就不敢乱分,这招的结果就是俩人真没话说,出去都一块骂老板够黑。

 

4.分完了就关机

还有一个企业的经理告诉我说,我的招数比你们的方法都简单,就是我分完了业务量手机一关,我让你一个礼拜找不见我,你当然没话说,这也是经理被逼急了。

上面是很多民营企业自己琢磨的招,表面看起来好像员工没有办法来反驳你,实际上人心一杆秤,人家肚子里面都有话要讲。

 

学院派招数

 

1.按市场级别区分增长率

按照市场级别增长率分。

比如,一类市场是已经成熟的市场,那么增长率应该小于齐步走的30%,是10%;二类市场比30%高,是40%;三类市场更高,应该按70%。

这样分听起来有道理,但员工会说,我都是成熟市场了,我已经没有增量了,还让我增10%,那个未开发市场肯定说,为什么让我增70%,他才增10%。

 

2.按六个月平均占比

这是所谓的概率论,你们三个要让我分业务量,我把你们三个前6个月的销量算一个平均数。

这个人前6个月销量占整个公司前6个月销量的百分几,然后把你们三个一比,比如说你们的百分比分别是30%、20%、50%,那么前半年你们三个的销量占我整个公司比例就是3∶2∶5。

我把这个比例算出来之后,我把这个月的任务量按3、2、5分,分下去,我让这个月你们三个背的任务量跟你前6个月占公司销量的比例数字相同,还是3、2、5等分,这叫前6个月平均占比。

从数学的角度讲这个方法没错,但分完之后员工肯定有话讲,他是开发市场,我是成熟市场。

 

3.修订上月的计划量占比

假如说上个月我给甲、乙、丙三位经理分的任务量分别是10、20、30,我发现上个月实际完成量甲是30,乙是20,丙是6。

这说明上个月我的任务量分的不好,丙的任务量太高,分10差不多,给乙分20没问题,给他加到25,给甲分得太低了,分26差不多。

我按照上个月的完成量把上个月的任务量做一个修正。

按照上个月完成量我把促销、季节等特殊因素刨掉,然后我考虑一下,上个月的任务量要是按26、25、10分就对了。

我把这个月任务量修正以后,再把他们的比例一算,这个人大概占我4成,这个人大概占我3.9成,这个人大概占我2成,我按照上个月修正过的任务量,把他们的比例再算出来,然后按照这个比例,我把这个月的总任务摊下去,比如说100,那他就是40,他就是39,他就是21。

从数学的角度讲有道理,上个月任务量分得不好,我把上个月的任务量一改,更合理,然后再把这个月的任务量分下去,这个方法员工有话说,这不是典型的鞭打快牛嘛,谁跑最快你欺负谁。

但是企业里面经常用这个方法,因为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不费劲,按前几种方法分任务量很麻烦,这个方法5分钟搞定。

选这个方法,就是因为简单。

 

综合考虑

四种江湖方法没用,三种学术派方法也没用,那么到底怎么样给员工分才公平呢?

不能光看数字,数字分完了,还要参考当地的人口数、广告投入等很多因素。

比如,你得参考增长势头,按数字分这个人应该分30,由于这个人的区域最近增长势头比较快,涨到35;而且这个人不是新员工,是老员工,正准备提副总,临提副总之前再折磨他一把,涨到38;而且这个地方当时原来没有家乐福,家乐福在这儿又开了个分店,能带动整体零售销量,涨到41。

因此,你要参考的包括人员程度、公司新产品的投入规划、精品的变化,以及这个区域长期以来的增长势头等很多数据。

如果一个区域经理在给员工分任务量的时候,他又要考虑数据,又要考虑人员成熟程度,又要考虑增长势头等一大堆东西,他就是凭感觉、凭经验分任务量,凭感觉分的任务量当然不准。

 

 

销售任务如何分才公平

 

1.瞎分

讲了这么多分任务量的方面,探讨来探讨去,总是自我否定。

那么,有没有方法把任务量分得绝对公平,让员工无话可说呢?

有,就是瞎分。

中国没有这样的销售总监,站起来说,全中国每一个城市的人口数、品牌规模、竞争情况等我都了如指掌,给你每一个区域分一个精准任务量。

所以,既然分不准,还不如瞎分。

分完了年度任务量,然后召开员工会议分任务量,分完了之后一定要让员工对你的任务量心服口服,否则分完了之后,员工很茫然。

 

2.瞎分后的三句话

我给我的员工分完了任务量,我一定告诉他三句话:

第一句

各位,2005年的任务量分完了,我想告诉大家第一句话,就是我的任务量肯定不准。

不用你们说,我自我批评。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总监敢说他的任务量准。

第二句

完不成我一定扣你奖金,但是我扣你奖金最多是一两个月。

第三句

任务量完成的高或者低不重要,关键你别让我看见我不想看的东西。

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句话。

假如这个人每个月任务量都可以超额完成,然后我到他的市场一看,海报没贴,吊旗没挂,零售店铺货率不到30%,超市里我们的堆头被别人抢走一半,那么说明他的销量可能是窜货。

如果查完了之后没窜货,我就该给他增加任务量了,这个人每个月销量都完不成,我去一看,铺货铺的很好,价格也稳定,吊旗也挂了,海报也贴了,超市堆头也打了,导购也很熟练,回来就减任务量。

动态考核体现销量公平

销量达成20%,或者是200%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为什么以及如何弥补。

盲目地超越销量,或者是盲目地达不到销量是最可怕的,因为一切都在一线人员掌握之中。

任务量本来就不准,最可怕的不是任务量完不成,最可怕的是傻乎乎地能完成销量,神志清楚地完不成销量。

 

区域市场销量提升的关键指标

 

【自检】

假如你是这个任务的负责人,把1000箱货从甲地运到乙地,距离50米,要求越快越好,请问怎么办?

(不是脑筋急转弯)

答案是:

第一个,站50个人传递;第二个,找一个推土机一次500箱,两次1000箱;第三个,找一千个人,一人抱一箱;第四个,给汽车加油,原来让他一分钟跑一趟,现在一分钟跑两趟。

其实这道题说是在搬货其实是在做销售。

甲地代表厂家,乙地代表消费者,把货搬进消费者手里的人,不是我们业务员,也不是经销商,是终端零售店、超市、便利店、街边小店,甚至是夏天路边的冰柜摊。

终端商店才是把货搬进乙地的人。

把1000箱货从甲地搬到乙地,速度要求越快越好,我们的方法一增加人手,更多的人来搬货;二增加单次搬运量,一个人抱5箱货;三增加搬运频率,一个人跑得快;四就是传送带,实际上这就是在销售。

 

1.建立传送带——价格秩序

所谓的建立传送带,从销售的概念上就是要经销、批发、超市层层有钱赚,要稳定住价格。

超市不能连锁砸价,不能冲货;不能出现经销商冲货;不能出现二批砸价。

稳定住秩序,防止促销品被套进价格里。

在中国经营消费品,只要批发、零售、超市某一个环节没利润,就相当于传送带断掉。

 

2.增加人手——铺货率

找一千个人一人抱一箱,这样搬货的方法就是增加人手,对销售来说就意味着增加终端网点,提高铺货率。

 

3.提高一次搬运量——产品生动化

让一个人一次搬得更多,甚至找个叉车过来,相应的在销售里面就是,我们怎么样让一个商店的销售量更大。

很多人条件反射告诉我们是促销,其实不是,而是在这个商店里做好生动化。

不管什么产品,你只有看得到才会有销售机会。

 

4.加快搬运频率——活跃客户

加快搬运频率这个概念在很多企业都被忽视,但在可口可乐被应用。

可口可乐提出一个概念叫活跃客户数。

什么叫活跃客户

活跃客户是指每个月都能找我进一次货的客户。

比如,张客户一个月进4000箱货,进一次;李客户一个月进1000箱货,进4次。

这两个人的销量一样大,但进4次货的客户运作的较好,因为他的资金回报率比第一个客户高16倍,投入成本是1/4,周转速度是4倍。

另外,我们更容易给第二个客户推新品,因为第二个客户一个月进4次货,你有4次机会让他进新产品。

而第一个客户有1个机会,因为一个经销商准备拿多少钱给这个企业压货,他心里有数。

一次进4000箱货、一个月进一次的,你往往压不进货,而一个月进4次,每次进1000箱的,你有4次机会压货,这就是活跃客户数。

怎样提高活跃客户数

导入活跃客户概念后,要求区域经理不但关注客户的进货量,还要关注客户的进货次数。

 

运用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结合的思想管理销售人员

 

正确理解“过程做得好,结果自然好。

营销是有因有果的行为”

 

1.过程做得好,结果自然好

过程做得好,结果自然好,这句话很有道理。

但我们回去不能告诉业务员,以后奖金大锅饭,不考核奖金了,专门考核铺货率,铺货率做得好就有奖金,铺货率做得不好就没奖金。

你拿销量考核业务员他有15招,你拿铺货率考核他,估计他有35招。

你要考核我铺货率,下次客户说我要一箱,我说不给,只卖一瓶。

我一瓶一瓶卖,增加铺货率,还增加进货次数。

过程做得好,结果自然好,听着很有道理,没有错。

但这个方法要在你的企业一复制销量一下就下来了。

 

2.营销是有因有果的行为

营销是有因有果的行为,这句话是让你说给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