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9698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现状

  基本情况

  我县是省级贫困县,共有行政村184个,村级干部1220人,村民小组1860个,村支书兼村主任的137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427名;农村党员8745名,其中女党员1794人,占%;55岁以上党员3641人,占%,35岁至54岁党员5941人,占%,35岁以下党员2832人,占%,大专以上学历党员962人,占%,中专高中学历4731人,占%,初中以下学历党员6721人,占%。

总体看,我县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比较好,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比较强。

从近两年来的年度考核情况看,我县村级班子总体上分为三个类别:

一类村班子、二类班子、三类班子。

一类班子团结协调,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强,能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自觉维护农村的稳定,“两委”干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快,村务财务公开,村民自治政策落实到位。

二类班子工作作风比较扎实,能够完成上级党委安排的工作任务,但主观能动性不够强。

三类班子形不成合力,互相勾心斗角,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能力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存在问题

  经过近几年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特别是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出现了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

  1、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完全适应

  思想观念落后。

一些村干部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研究,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差,在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能力不强。

调查显示,目前全县有32%的村干部对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不清,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区还比较突出。

比如,抱由镇的南美村、抱湾村,地处山区,山地资源比较丰富,但当地的“两委”班子没有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做好“山”字文章,农民长年来主要靠种植水稻过日子,生活极其困难。

20XX年,两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986元,比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580元少了594元。

  思想作风不纯。

一些村干部没有牢固树立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思想,当村官不为群众谋利益,有的甚至与民争利。

在调查问卷中,有13%的群众认为本村的村干部存在维护小团体利益的现象,考虑群众集体利益少。

如九所镇抱旺村村干部互为帮派,各为小团体争权夺利,对于涉及全村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设文明生态村等大事不查不管。

  政策水平低下。

有的干部不善于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己一知半解,更谈不上为农民宣传、解释,靠其本身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成为一句空话;有的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言代法,家长制作风严重;有的村干部不尊重群众意愿,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如,志仲镇塔丰村,村干部平时少学习,不懂法,也不组织群众学法,去年造成因群众误解,出现了围攻镇干部的现象。

  2、部分农村党员素质能力较低,不能很好发挥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文化素质不高。

一些村党员不但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

总体来看,目前我县农村党员中,50—70年代入党的本来就是文盲、半文盲,即使当时有一定文化程度,几十年过去了,随着知识老化,仅有的文化几乎荡然无存;80年代入党的,随着农村体制的变化,有点文化的大都通过升学、参军、招干、招工等渠道跳出农门,或者外出谋生;进入90年代后,农村青年除了升学之外,有文化的已大多到外面打工、经商,少数在家的也是等待时机,准备到外面闯世界。

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山区尤其突出。

如,我县万冲、抱由镇等镇村平时只剩老人,小孩在家,有点本事的基本都外出打工了。

  宗旨信念动摇。

有的宗旨观念淡薄,共产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入党的目的不纯,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的党性观念不强,不按时缴纳党费,不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不服从党的领导,不愿意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甚至拉帮结派,争权夺利。

如,尖峰镇岭头村一些党员一年到头打小算盘,不积极过组织生活,不主动为群众办实事。

同是该镇山道村个别党员还怂恿群众搞非法上访。

  “双带”本领不强。

部分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脑力、体力不如普通群众,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迟纯,严重制约自身的致富能力。

而这些农村党员大多思想保守,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不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新途径和新办法,难于带头致富,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个别老党员甚至贫病交加,自顾不及,根本就无法致富带富。

  3、实行村民自治后,一些村“两委”关系不协调

  双方相互对立。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互不服气,不分谁大谁小,明争暗斗,甚至公开唱“对台戏”,村支书和村委主任都想把权力完全控制到自己的手中。

如利国镇官村“两委”两套人马,各自为政,村支部决定的事村委会不执行,村委会要做的事村支部不知道,三年一届,几乎都在那里较劲,拖了该村多项工作的后腿。

  各自双放双让。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都不认真履行职责,党支部无原则退缩“不愿管”,村委会怕越权“不肯管”,双方工作相互推诿扯皮,造成村中无人管事。

据调查,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设的13个村,有70%个村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职责不清、关系不易协调的问题,工作开展不畅。

  财务管理混乱。

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大多存在财务管理混乱,一些村干部任意所为,缺乏对村级财务制度的检查审计。

有的账目不清,单据、凭证不全,杂乱无序,多年单据混在一起;有的连续几年不记账,账外设账,有的经常用白条冲账,甚至自己经手自己审批。

收入、支出、报账等全凭“一支笔”或“一张嘴”。

  4、个别村宗族宗派和黑恶势力干预村务现象有所抬头

  村干部本身就是家族代言人。

有的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本身就是本村某家族的老大,把村党支部、村委会当作谋取本族本派利益的工具,有的势力较大,一边倒,长期把持村务,损害村集体利益,维护宗族利益。

如利国镇官村个别村委会成员是依靠家族势力选上来的,这些人上台后,只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不顾及全村群众的共同利益。

  外出人员干预村务。

有的村外出人员当了老板,财大气粗,仗着曾经捐资为村里办过几件实事,就颐指气使,操纵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实施“垂帘听政”,插手日常村务管理;有些村外出干部为了本家族的利益,利用自已人际资源优势,干预村务,排斥外族,阻挠村干部开展工作,致使许多村务活动无法进行,甚至干扰选举。

如,黄流镇多二村几届选举,都有外出干部回村怂恿本利益集团的人进行竞选,并为其拉票跑票,强奸民意。

  “黑恶”势力干预村务。

极个别村“黑恶”势力干预村务现象有所抬头,“黑恶”势力大多有一群打手,肆意欺压群众,横行乡里,群众敢怒不敢言,甚至煽动群众对抗组织。

如,20XX年黄流镇东孔村“黑恶”势力就利用该村与腰果场的土地纠纷大做文章,煸动群众冲击黄流镇政府并围攻进村维护秩序的公安干警。

  5、部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乏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无钱办大事。

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少,少钱只能办小事。

如有的村只能买纸买笔,打字复印等,根本没有能力建桥铺路,挖渠修堤。

  无钱办远事。

像党员电教设备购置、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关长远发展大局的项目,很多村都无钱办理。

  无钱办实事。

一些村表面看起来很穷,公益事无钱办理,但每逢上级检查工作,或者在村里突击完成中心任务,总是喜欢吃吃喝喝,任意赊帐。

据调查统计,184个村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有32个,收入1-2万元的有85个。

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降低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党的号召力。

  二、主要原因分析

  1、选拔任用村干部把关不严,跟踪教育培训管理不够,致使部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以往在选拔任用村干部时,一些镇党委不严格坚持标准,不充分发扬民主,搞迁就照顾,讲人情面子,结果让少数素质低下、思想不纯、品行不端的人钻进了村干部队伍,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干部任用后,各级党委只重于下指标,交任务,压担子,忙于完成各项工作,而对干部却疏于教育培训,疏于管理监督,年终考核也是以完成任务为衡量标准,忽视了对村干部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的考评。

  2、发展党员工作滞后,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一般化,造成有些党员先进性不强,战斗力削弱。

有的村发展党员存在“宗族化”倾向,同宗同派的就发展入党,其他人则拒之门外,而且降低标准,简化程序,把一些思想不成熟、动机不纯的人吸收进来。

有的村长期闹派性,党支部无法召集党员开会表决,使一些进步青年想入党也无法迈进党的门坎。

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怕培养年轻党员会取代自己的位置,为了一己之利,几年不发展一名党员。

如黄流镇铺村、孔汶村几年来不发展一名党员。

有的村由于党组织教育引导不够,不注意培养年轻人,使一些青年农民对入党热情不高。

对党员的教育也管理存在“四重四轻”的弊病。

一是重发展新党员轻处置不合格党员。

长期以来,只强调发展新党员,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却心慈手软,致使那些不合格的党员仍然滞在党组织中,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是重制度建设轻抓好落实。

党员管理制度建立了很多,但抓落实不够。

三是重一般要求轻目标管理。

对党员的要求,往往都是一般性的、口号式的,没有提出一些具体的目标要求,不便于抓落实。

四是重一刀切轻区别对待。

党员管理方法不多、不新,对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作性质的党员管理没有因不同情况而异,搞一刀切。

  3、“两委”履行职责不够,利益至上思想严重,导致部分村居“两委”关系不协调。

第一,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是有些村委会干部认为“党组织的领导就是政治领导,搞好组织自身建设就行了,别的就不要管了”。

如,前届抱岁村委会干部就错误地认为,村民自治就是村委会说了算,党支部和镇政府都没权管,村委会主任我行我素,结果使村两委关系非常紧张。

二是部分村民错误认为“村民自治,村党支部的作用不大了”。

在调查问及的100多名村民中,有73人认为村委会的作用应该比党支部的作用大。

三是相当部分村委会主任主任错误认为“我是村民选的,代表村民的利益,如果村主任说了不算,就不叫村民自治了”。

第二,体制上不顺畅。

对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比较原则的规定,但实际运行中缺少可操作性。

一方面,组织法规定,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那么,农村哪些事务应由村委会管理,如何理解自我管理,怎样自我管理,都缺乏明确的规定。

尽管各地在村务公开等方面有许多新的探索,但由于地区差,很难做出统一的规定,在客观上造成村民自我管理很难统一。

另一方面,组织法规定了村民自治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那么,如何对村委会实施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以什么方式实现领导核心地位?

哪些事由支部说了算,哪些事由村委会说了算?

类似的问题,都缺乏可操作性的规范,在实践中必然造成两委关系紧张。

  4、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造成个别村沉渣泛起,不良势力有所抬头。

发展是第一要务,农村基层组织重视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村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在文化生活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农民精神空虚,各种思想和势力就会乘虚而入,把农民吸引过去。

于是,农村中宗派势力和“黑恶”势力有所抬头,严重扰乱了农村的治安环境,危害了农民的正常生活。

  5、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效益较低,造成一些村级组织为民办实事基础不牢,形式不多。

影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表现为“三缺”:

一缺思路。

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

有的村干部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村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有的村干部目光短浅,缺乏长远规划,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思路不清。

二缺资金。

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基础,上级财政无力支持,银行贷款又没有抵押,这些因素使村级集体经济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

三缺管理。

有些村干部责任心不强,管理水平较低,造成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较低,甚至亏损。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

  1、坚持强化班子,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的执政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农村基层组织能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关键在于能否选好配强农村“两委”班子。

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必须推进改革,规范管理,理顺关系,激发活力。

  革新选任模式。

要明确用人标准,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渠道,改进选人办法,改革任职方式,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实行交叉任职;要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做法已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对民主基础较好、干群众关系融洽,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开展“公推直选”、“差额直选”、“民主选举”等试点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选人方式。

我县将利用好20XX年村级组织换届的契机,注意教育引导群众,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有一定的市场经济和农业实用技术知识,热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坚持原则,主持正义,作风民主,清正廉洁,群众威信高的优秀分子选进村级班子。

如,这次试点村黄流镇怀卷村的换届选举,我们通过加强引导,把该村海南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生、年轻致富能手、110科技服务带头人选为党支部书记,成为我县1998年实行农村民主选举以来第一个全日制大学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树立起鼓励大学待业生竞选村官的良好导向,在农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此之前,我县已从机关委派186名优秀干部和46名公安干警到农村挂职,为农村班子补充新鲜血液。

  规范干部管理。

第一,实行奖惩机制,提升农村干部工作活力。

制订了《村级班子年度考核暂行规定》,从20XX年起,每年对村级班子进行考核,评选出一类、二类、三类班子,并在一类班子中评选“十佳”村支部书记,并进行表彰奖励。

两年来,县财政已共拿出140万元对73个“一类”班子,20人次“十佳”支书进行表彰,同时对“十佳”支书予以“优先安排,优先培训,优先扶持”的“三优”扶持政策,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外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培训,在患大病,子女入学、征兵、就业,扶贫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属少数民族的还优先安排民房改造指标。

同时,对同一村连续2年被评为“三类”班子的,调整支部书记。

第二,建立救济机制,帮扶农村干部致富带富。

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救济扶持基金。

制定了“关爱农村党员干部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设立农村党员干部致富扶持基金,扶助农村特困党员干部,每人一年内最高扶助限额为5000元,其他重大损失和生活确实困难的可适当提高扶持标准。

目前,我县通过农村党员致富扶持基金扶助农村党员干部12人,共发放扶助基金55500多元。

同时我县还推行“农贷快车”活动,对诚信度高、有发展项目的党员干部在小额贷款中提供担保,扶持他们尽快致富。

第三,提高生活补贴,稳定农村干部家庭生活。

从20XX年起,县委把农村干部的生活补贴纳入县财政支出预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人每月250元,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每月150元,并且建立工资卡,保证每月15日前按时足额发放。

此外,我县还将把全县村民小组长的生活补贴纳入县财政支出预算。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干部的生活之忧,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对党的信心,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理顺“两委”关系。

第一,加强议事决策制度建设,明确两委责权。

一是明确两委关系和职责。

制定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规范》,明确两委职责,规定村党支部是村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负责对村委会进行政治领导、工作指导和思想引导。

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负责办理具体村务,组织实施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

二是规范决策程序。

制定了《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规定凡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首先由党支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提出决策意见,然后由书记召集两委联席会议,形成决策方案,由村委会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然后按各自的职能组织实施。

第二,加强工作落实制度建设,形成两委合力。

一是明确岗位职责。

制定了《两委班子成员岗位责任制》,对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如指定专人分管计生、治安工作等,避免了因职责不明而引发矛盾。

二是加强检查督促。

县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对村两委成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启动谈话诫勉和组织调整程序。

如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利国镇佛丰村党支部书记争权夺利,闹不团结,坚持错误做法情况后,免去其职务,并及时把表现突出的该村村委会主任吸收入党,极大地调动了两委班子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规范两委行为。

一是重大村务让群众定。

制定了《村民议事制度》,规定重大村务的决策和大笔财务开支必须由村民会议决定。

二是村务财务让群众明。

制定了《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规定每月8日为全县统一村务公开日,各村村务财务必须按时定点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村干部好坏让群众评。

制定了《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级干部年度考核制度》,每年都组织召开有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村干部年度考核大会,村干部向大会述职,接受群众评议。

此外,还制定了《村级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

如前年,我们在对九所镇抱旺村领导班子离任审计过程中,根据群众举报,查实了该村领导班子集体私分公款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对6名涉案人员进行党纪处分,起到了较好的反面警示作用。

  2、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思想不解放,工作跟不上”。

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其工作能力,关键是要解放他们的思想,拓宽视野。

解放党员干部的思想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实用培训方式。

  实行分类培训。

抓好农村干部培训工作,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党委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负责编制统一的培训计划,抓好培训计划的落实。

20XX年,我县就制定实施《农村干部培训制度》,规定村干部的培训由县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牵头抓总,县委党校、民政、农业、财政、妇联、科技、人武部等有关部门和各镇密切配合,承担各自对口的教育培训任务。

具体是,县委组织部和宣传部主要负责培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政治理论,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工作出台的各项制度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县民政局主要负责培训村委会副主任、委员的政治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县农业局、县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县科协等单位主要负责培训全体村干部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县会计中心主要负责培训村财务人员;县妇联主要培训村妇女干部;县人武部主要负责培训村民兵营长的业务知识;镇委根据实际需要,对全体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后备干部进行定期培训。

同时,把农村干部培训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目标责任的情况进行考评

  丰富培训内容。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村干部思想观念跟不上国家方针政策调整步伐,谋划发展缺少科学性,机械抓落实,“上面让干啥就干啥,上面让咋干就咋干”,能动性、创造性不够的问题。

20XX年起,我县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这一目标要求,着力在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特别是在提高农村实用技能上下功夫。

一是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适合民俗民风的学习教育活动。

在县电视频道播放我县自拍的《三十二年村支书》等8部电教片24场次;命名了新王希望小学教育基地、莺歌海革命烈士纪念陵园教育基地等8个先进性教育基地,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农村党员现场参观学习,加深农村党员干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民本主义的权力观和人本主义的理政观。

二是突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

认真总结前几年抓农村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在提高效率上狠下功夫。

规定今后三年农村党员干部每年参加各类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班不少于15天,70%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成为学用农业新技术的骨干,60%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富能人,更好地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三是增加“两法一例”培训。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农村工作制度的学习培训。

教育好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逐步实现由增强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由注重行政手段向注重法律手段的转变。

四是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市场经济意识。

  创新培训模式。

要敢于打破传统,根据形势的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特别是要找准既能激发农村干部参与培训热情,又能使之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最佳结合点;要根据农村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生产旺、淡季的特点,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农闲时节;要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农村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实践锻炼。

如,我县坚持每年从少数民族山区选派30-40名年青干部到沿海外区镇村跟班学习3个月,每年选派“一类”村班子成员到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要借鉴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以及远程教育网络和网上党校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要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对新当选的村干部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不合格的,继续培训,推迟上岗;要推行村干部实用技术证书制,规定农村干部在任期内要取得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技术证书。

  3、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生产发展好,农民不烦恼”。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能力,不断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的经济基础。

  理清发展思路。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事业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汲取加快发展的好主意,在贴近实际、抓住特色和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坚持以产业和行业为条块,积极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创办特色产品种养和经营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热带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XX年,我县各镇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发展香蕉、哈密瓜、金钱树、反季节瓜菜、橡胶等优势产业。

如,佛罗镇福塘村党支部紧紧抓本村村委会主任方才和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方老三”哈密瓜品牌的契机,积极发动引导村民走种植哈密瓜,发家致富的路子。

去冬今春,该村种植哈密瓜1000多亩,种植农户216户,占农户总数的%,年人均哈密瓜纯收入达1932元,哈密瓜成了该村农民的致富瓜。

并且该镇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建立起哈密瓜协会,通过协会的带动,目前整个佛罗地区每年种植哈密瓜5000多亩,经济价值20XX多万元,催生了一批远近有名的哈密瓜种植大户,促进了该镇经济快速增长。

  调整产业结构。

要按照“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大力推广“公司+村社”、“公司+农户”、“农户+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工、贸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