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9949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docx

云南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

附件:

1

云南省2011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指导意见

(云工信〔2011〕21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省政府对投资工作的安排部署精神,充分发挥工业投资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意见。

一、2010年工业投资简要情况及面临形势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各相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州市政府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全省工业投资工作顺利推进。

预计全年非电力工业投资完成1050亿元,同比增长28%以上。

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非电力工业投资完成950亿元的责任目标,全省非电力工业投资跨上千亿元新台阶。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抓好工业投资工作对实现全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加快实施工业强省的战略机遇,自加压力,强化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形成大投入、大项目、大发展的新格局。

二、2011年总体工作思路和责任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优化投资结构,强化规划引导作用,突出抓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努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大工业投入,强化招商引资,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快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加强部门沟通合作,优化投资环境;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提高工业投资规模、质量和效益,带动全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责任目标

1.责任目标

确保2011年全省完成非电力工业投资1200亿元,力争完成1250亿元,比2010年增长22%以上(原统计口径,下同)。

各州市工业投资增幅原则上不低于22%,其中重点州市和工业强县增幅不低于25%。

2.分行业目标

原材料业完成投资800亿元;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90亿元;食品药品业完成投资125亿元;消费品业完成投资65亿元;煤炭工业完成投资70亿元。

非公工业经济投资比上年增长20%;工业园区投资增幅不低于15%,40个重点工业园区投资增幅不低于20%,其中基础施设投资6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

三、2011年工作重点

(一)坚持规划引导

做好“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总体规划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通过实施规划,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我省重点发展领域和产业。

认真编制好“十二五”工业投资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我省投资的目标、主要方向及重点实施项目,提出政策和保障措施。

(二)强化目标责任落实

继续完善投资目标任务分解及完成情况考核机制。

做好全省非电力工业投资目标任务的分解细化工作,签订2011年目标责任书,把责任目标落实到16个州市、部分重点企业及部分工业园区。

各州市要进一步将投资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和工业园区,进一步细化落实责任。

制定非电力工业投资奖励办法,对完成责任目标较好的州市县以及工业园区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

各州市要把工业投资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继续组织实施“212”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在着重抓好省政府20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基础上,组织好100项省工信委重点联系和200项州市重点联系协调项目的筛选确定,及时组织实施。

各级工信委(经委)对列入州市和县区的重大建设项目,明确进度安排和时限要求,加强跟踪问效,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各工业园区和有关企业要创新思路措施,抓好落实,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四)着重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技术新、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贯彻执行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和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优惠政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流向重点技改领域。

原材料工业着重优化提升黑色金属、有色及稀贵金属、石化及化学、建材、新材料等产业;装备工业着重推动汽车、电力装备、大型铁路养护机械、烟草及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等实现产业升级;消费品工业着重改造提升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珠宝玉石、造纸及纸制品、服装等产业,发展中高档产品和名牌产品;食品药品工业要提高烟草工业品牌竞争力,推动医药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发展糖业深加工,调整茶叶品种结构,发展白酒、葡萄酒和啤酒,培育食用木本油料。

同时,要加快推进企业节能和信息化技术改造。

(五)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把工业招商引资作为投资的首要任务。

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按照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企业投资。

结合央企入滇和桥头堡建设,以石油化工、汽车、电力装备、现代物流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资源开发、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引进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企业集团到云南发展。

加强工业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工业招商引资。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招商方式。

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库,包装推荐优势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有效性。

(六)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打造园区投资平台。

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各工业园区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集中力量抓好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为企业到园区投资创造良好硬件条件。

各工业园区要自加压力,提出较高的工业投资目标要求并全力实施。

抓好产业基地建设。

做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项目备案,协调解决基地建设中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难点问题。

结合当地资源、产业条件,在全省建设10个左右投资环境好、产业集中、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争取用3—5年的时间,在特色轻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冶金及化工产业链延伸、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20—30个特色产业基地。

(七)提高项目服务水平

围绕入滇央企和其他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提供从项目洽谈到落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优质高效服务。

重点协调解决好项目核准备案、用地、环评等问题,加强与土地、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分批筛选推荐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环评办理需求情况。

逐步建立部门间长效合作机制,积极争取与国土、环保部门联合制订重点工业项目用地和环评政策,上报省政府出台。

简化并规范项目立项审批标准和程序,为企业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

(八)多方筹集投资资金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工业领域。

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

完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制,吸引国内外投资机构、私募基金到我省开拓业务。

积极争取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的支持。

发挥好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导向和带动作用,明确年度支持的方向和重点,引导资金投向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制茶、冶金和化工产业链延伸等领域。

继续做好与国开行产业发展专项贷款服务工作。

(九)夯实投资基础工作

完善充实投资项目库。

在对全省在建、拟建工业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调研基础上,完善全省工业投资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完善投资监测分析,继续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合作,进一步完善全省工业投资和重大项目进展监测体系,定期按月对全省工业投资完成情况和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加强工业投资宣传交流。

继续办好《工业投资专报》,发挥好《专报》的信息交流沟通作用。

(十)加强组织领导

各州市、县、区和工业园区要高度重视工业投资工作,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明确机构设置。

认真研究投资工作,理清思路,加强对工业投资的指导和协调服务,及时了解所在地区投资的情况,帮助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工业投资涉及规划、土地、城建、环保、安全生产、工商、税务等多部门的工作,要充分借助各方面力量,多沟通、多合作,形成合力推动工业投资增长。

附件:

2

云南省2011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

技术创新及质量工作指导意见

(云工信〔2011〕21号)

为切实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在加快全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对2011年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2010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技术改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

围绕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等环节,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推动昆明中铁大型铁路养护设备基地建设、云内动力轿车柴油机、云南白药呈贡生产基地和物流建设、云天化集团煤代气、云南冶金集团多晶硅等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项目的实施,促进全省非电力工业投资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促进了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加强技术创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着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520”工程,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创新能力建设、自主创新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耐酸钢、超细镍粉、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钛板卷、曲面阴极铝电解等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实现产业化。

(三)推进品牌战略,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启动

把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推进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提升。

制定下发了《云南省工业行业贯彻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指导意见》;召开了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成立了我委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组;组织实施了一批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昆明制药等20家企业作为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示范企业进行了重点培育,开展了产品对标、贯标工作。

二、2011年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抓好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工业产品质量工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两化”融合,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做强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提高光电子及信息产业竞争力。

强化技术进步政策措施,加快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促使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技术改造目标:

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以上。

技术创新目标:

力争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0.4%,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8%,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2%。

质量提升目标:

工业企业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90%以上,重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85%以上,工业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组织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1166”工程;围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施1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围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及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实施10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实现60个工业新产品产业化。

围绕构建平台提升质量,建设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20个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开展20项质量技术攻关。

通过“1166”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对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突出作用,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节能降耗、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提升企业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改善环保、促进两化融合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围绕优化提升重工业,大力发展轻工业,统筹发展配套产业,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政策为手段,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流向重点技改领域,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

明确重点领域技改任务。

原材料工业:

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优化提升黑色金属、有色及稀贵金属、石化及化学、建材、新材料、矿产资源采选等产业。

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初级原材料,提升中间原材料,推进新型原材料,培育发展新材料,促进传统基础材料延伸发展和升级换代。

装备工业:

推动汽车及柴油发动机、电力装备、大型数控机床、大型铁路养护机械、烟草及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重化矿冶成套设备、光电子设备、生物资源开发专用装备等实现产业升级。

消费品工业:

围绕家具、珠宝、服装等轻纺特色产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适应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发展中高档产品和名牌产品,推进消费品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复合型转变。

改造提升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珠宝玉石、造纸及纸制品、橡胶、印刷包装、塑料制品、丝麻、燃料乙醇、太阳能热水器、日化等产业。

食品药品工业:

调整食品药品产业和产品结构,培育和壮大优势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烟草工业品牌竞争力,全面落实卷烟上水平的任务;推动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促进中药、化学药、天然药、民族药、植物提取物、生物制剂、天然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发展糖的深加工产品,调整茶叶品种结构,发展白酒、葡萄酒和啤酒,培育食用木本油料,提升食品深加工水平。

节能降耗:

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在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煤炭、电力等行业大力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电、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低碳技术改造。

企业信息化:

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网络化、研发数字化、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等领域,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推动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降耗、增强环境保护、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企业管理方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推进重大技改项目实施。

围绕上述重点领域,着力抓好100项拉动投资大、产业关联度强、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加快冶金、化工、机床等一批产业基地和深加工基地建设。

重点推进长安汽车云南整车生产基地、汽车及柴油机零部件配套基地,沈机集团昆明机床大型龙门镗铣床和大型落地铣镗床、大型数控组合加工机床制造及铸造基地,云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搬迁扩能,云南浩鑫铝箔有限公司高精铝带箔搬迁改造工程,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数控机床制造,云南蓝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D衬底片产业化等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挥技术创新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突出产业技术升级,突出提升创新能力,突出培育新兴产业。

加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

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煤炭、轻工以及配套产业,积极推进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积极推广中低品位矿综合利用、余热回收、废渣及尾气综合利用、自动控制与检测等关键共性技术应用。

围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及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生物医药:

鼓励发展具有显著疗效的生物制药技术,开发具有新疗效的传统名药新剂型和民族药新品种技术,推进生物疫苗、白药、三七、天麻、灯盏花系列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和二次开发创新,研发基因工程药物和抗体药物,打造云药体系和云药知名品牌。

先进装备制造:

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大型数控机床、铁路养护机械、新型柴油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重化矿冶节能环保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技术与新产品,进一步强化我省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特色和优势。

光电子及信息产业:

重点提高金融电子化设备、物流自动化设备、太阳能光伏器件、远程医疗设备等优势产品技术水平。

发展面向制造业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产品,培育太阳能电池产业、红外及微光夜视、半导体照明、特种光学产品、平板显示、光电子信息材料等行业的骨干企业和产品。

新能源:

加快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运用,鼓励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研发,加快劣质煤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支持智能电网建设以及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研发及产业化。

新材料:

积极发展交通、电力、机械等行业用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功能材料、贵金属新材料、LED新材料、锗、铟、硅材料和稀土材料等,加快高端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发展新型建材产品。

节能环保:

积极开发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洁净燃烧、废弃物循环利用、高效节能降耗等新技术。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进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组织建设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20个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围绕我省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建筑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继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引导企业以技术中心为核心,完善基础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数占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20%。

积极推进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着力提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从今年开始,凡未经州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省级认定时不予受理。

加快新产品产业化步伐。

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着力推进100项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实现60个工业新产品产业化。

继续抓好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质量提升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的研发及推广;一批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新产品开发以及填补市场空白或替代进口的新产品开发项目。

重点抓好昆明云锗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高新锗、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延伸硅产业链以及云南天士利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帝泊洱生物茶谷等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

(三)贯彻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扎实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工作

深入贯彻实施云南省质量兴省战略,指导企业开展质量兴业、质量兴企、质量兴品活动,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品种、提升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建立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产品质量。

一是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从源头上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二是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完善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化工、生物医药、食品、烟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行业,组织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达标备案工作,加大检查监督力度,防范和杜绝无标、违标、降标生产。

三是建立产品质量诚信监督体系,建立诚信评价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和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适时向社会公布产品质量失信企业信息,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诚信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对失信行为的社会监督机制。

四是加强工业品牌培育,研究出台支持自主品牌培育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指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以质量为基础,靠品牌取胜;支持优势龙头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云南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在我省烟草、冶金、化工及农特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五是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指导企业开展ISO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组织开展质量宣传培训活动,在大型企业及各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圈、特色工业园区等工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展质量目标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用户满意测评、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管理、现场5S管理等知识教育培训;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改进,提高QC小组成果有效性。

六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认定;狠抓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在今年准备实施的1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中,选择30项突出提升产品质量的项目进行鼓励和扶持。

七是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开展20项质量技术攻关,提升行业产品质量。

八是稳步提升中小企业产品质量,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切实增强中小企业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基本的检验检测手段;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联合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项目管理。

进一步完善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加强对州市、县项目备案的指导。

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加强对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和效益。

认真贯彻执行国发〔2009〕38号文件相关规定,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

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积极协调帮助企业完善各项手续,促进其尽快投产达效。

鼓励引导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项目前期工作。

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指导企业做好项目建设所必需的可行性研究,协调企业落实土地、环评、资金等建设条件和建设手续。

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投资体制政策、具备相关条件的项目进行备案或核准。

完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动态管理,掌握重点前期、在建、新开工和竣工项目的投资、产值等经济指标以及项目建设内容、建设特点、采用技术、建设进展等情况,并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行跟踪落实。

以项目支撑发展、引领发展、推动发展,促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朝着更科学、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强化资金引导。

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以及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提升,重点筛选一批投资拉动大、技术含量高、示范作用明显的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工业发展。

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项目督促检查,做好资金使用绩效分析。

(四)强化协调服务。

进一步做好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的调查研究工作。

对前期、在建、新开工和竣工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创造和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广泛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活动,把到企业调研作为经常性的重要工作贯穿全年处室重点任务之中。

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排除困难,促使项目顺利进展。

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工作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力度。

(五)强化质量工作。

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把提高质量水平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提高全社会对提升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完善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对质量发展的指导,改善发展环境,强化企业在工业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集中力量提升工业质量管理工作。

(六)强化行政服务。

贯彻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责任政府四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法制政府八项制度。

及时把握国家为加强宏观调控出台的一系列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推进自主创新产品研发以及企业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申请的初审等工作,推进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用好用足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政策,切实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