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0531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docx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

高考化学100个知识盲点

1、镁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条件点燃,这是推断题常考考点,一个金属和一气体反应,生成一黑色物质和白色物质。

氧化镁是白色的,碳是黑色的。

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和黑色固体。

2、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裂化也是化学变化。

(长链烃断为短链烃)选择题经常出

3、记住硫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

(选择题中,关于物质的量会考,求转移电子数目,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会与氧气生成三氧化硫)

4、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

5、铁、铜等变价金属与硫反应时生成低价化合物(硫化亚铁、硫化亚铜)。

而与氯气反应时生成其高价化合物。

6、SO2能使品红褪色,加热时又能恢复成原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7、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把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8、我们再记一遍,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9、若向品红溶液中通入等物质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不是强强联手而是两败俱伤,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品红不褪色。

若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等物质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变红色(不褪色)。

10、PH<5.6,才是酸雨,记住不是PH<小于7就叫做酸雨。

11、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硫化氢、碘化氢气体。

12、记住几个常见的硫酸盐:

明矾(很重要,十二水硫酸铝钾)重晶石(硫酸钡)绿矾(七水硫酸亚铁)胆矾(五水硫酸铜)芒硝(十水硫酸钠)

13、模拟题选项:

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被称为酸雨。

(错误,参考14)

14、氯化铁溶液能与铜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正确,考了好几年的题在离子方程式里,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

Fe3++Cu==Fe2++Cu2+(电荷不守恒)

15、关于原电池正负极方程式书写小窍门:

(1)个人是这么记住的,记住一个通式就是2H2O+O2+4e-=4OH-(这个方程式既是吸氧腐蚀的正极,又是氢氧燃料电池碱性电解质的正极方程式)

(2)若氢氧燃料电池为酸性电解质:

负极:

2H2-4e-=4H+(生成的氢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存在)正极我们看通式(生成氢氧根离子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存在,左右各加4个氢离子氢离子,4H++2H2O+O2+4e-=4OH-+4H+,左右约掉两摩尔水,O2+4H++4e-=2H2O

(3)若氢氧燃料电池为碱性电解质:

负极:

2H2-4e-=4H+(生成的氢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可以存在,左右需要各加4个氢氧根离子4OH-+2H2-4e-=4H+4OH-,合并为:

2H2+4OH--4e-=4H2O正极就是通式,记住了吗?

(其实我们只需要记住2H2O+O2+4e-=4OH-这个通式,分析氢氧燃料电池是酸性还是碱性电解质,然后左右需要各加4个氢离子还是4个氢氧根离子,对不)

16、外形上的主要区别:

蒸馏烧瓶在瓶颈处有一略向下伸出的细玻璃管,而圆底烧瓶则无此装置。

17、SO32-与MnO4-无论酸碱性如何,都不能大量共存(SO2与SO32-中S的化合价相同,还原性也相似)。

18、酸性:

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近中性:

2MnO4-+3SO32-+H2O==2MnO2+3SO42-+2OH-碱性:

2MnO4-+SO32-+2OH-==2MnO42-+SO42-+H2O有3种情况。

19、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反应:

2KMnO4+5SO2+2H2O=2MnSO4+2H2SO4+K2SO4

20、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错误,标况为液体)

21、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错误,胶体粒子可以带电荷,但整个胶体呈电中性)

22、甲烷燃料电池:

记住还是通式一般情况甲烷燃料电池都是碱性电解质(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溶于碱生成碳酸根)

负极:

CH4+10OH--8e-=CO3²-+7H2O

正极:

2O2+4H2O+8e-=8OH-

总方程式:

 CH4+2O2+2OH-=CO3²-+3H2O

记住写燃料电池方程式可以用总的方程式减去简单的方程式就是另一极的方程式,

归根到底还是要记住通式2H2O+O2+4e-=4OH-)若燃料电池为酸性电解质呢,

还是以甲烷燃料电池为例:

(正极方程式在通式基础上左右各加4个氢离子)

负极:

CH4+2H2O-8e-=CO2+8H+(总反应方程式减去正极反应方程式)

正极:

2O2+8H++8e-=4H2O(通式基础上左右加4个氢离子,再配成8e,左右各乘以2)

总CH4+2O2=CO2+2H2O

23、医用酒精;通常为75%。

24、血液是一种胶体,血液透析利用胶体性质,透析利用半透膜原理,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透过。

25、记住:

沉淀的转化是由一种难溶物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物质的过程。

26、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有例子,就是发不上来呀)

27、工业上用氯气和熟石灰制取漂白粉。

28、工业制备氯气可以通过电解食盐水,或者电解融熔的氯化钠固体。

实验室采取的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

记住:

看题中怎么问的,是写工业的还是实验室的。

(推断题中经常会有一个是我们熟悉但是很容易忘记的方程式,2014年全国大纲无机推断i题就是有一个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童鞋一定认真分析,同时书上要求的方程式也要熟记,尤其是不常用的,还有镁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

29、二氧化碳与偏铝酸根反应:

CO2少量:

2AlO2-+CO2+3H2O=2Al(OH)3↓+CO32-

CO2过量:

AlO2-+CO2+2H2O=A(OH)3↓+HCO3-

30、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中没有化学键。

31、氨气与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可用于检验氨气,考试题眼。

32、氨:

分子构性:

三角锥形,二氧化碳:

直线型。

33、二氧化碳、过氧化钠、碳化钙,一定会书写电子式。

34、氨气与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可用于检验氨气,考试题眼。

35、氨:

分子构性:

三角锥形,二氧化碳:

直线型。

36、二氧化碳、过氧化钠、碳化钙,一定会书写电子式。

37、非金属性越弱的氢化物稳定性越差。

38、化学平衡常数:

aA+bB=cC+Dd记住平衡常数等于:

ccdd./aabb(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吗,实在是太难打了)

39、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40、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者是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1、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值减小。

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2、碳铵:

氨气、二氧化碳、水,1:

1:

1生成碳酸氢铵(俗称碳铵)(2010年高考重庆卷)

43、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区别;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氧化性试剂。

碱式滴定管-------橡胶管、玻璃珠------量取或滴定碱溶液。

刻度上边的小(有0刻度),下边的大。

精确度是百分之一。

即可精确到0.01ml下部尖嘴内液体不在刻度内,量取或滴定溶液时不能将尖嘴内的液体放出。

44、对于恒容容器,通入稀有气体,由于容器的体积不变,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故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平衡也即不移动。

若为恒压容器,通入稀有气体,容器的体积膨胀,对于反应则相当于减压。

45、苯环上有-OH才能使FeCl3显紫色。

46、一氧化氮实验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

47、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差不大且有毒。

48、常形成氢键的元素是N、O、F。

49、将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或有晶体吸出,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方程式就是二氧化碳、水、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50、推断题题眼:

A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A为氮元素。

51、A单质在暗处与氢气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A为氟气。

52、电化学专题知识:

电解池

(1)电解池中惰性物质作电极,电极不介入反应。

(石墨、铂等)

(2)电解池中金属做阳极要参与反应。

(3)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往阴极移动,阴离子往阳极移动。

(4)电镀铜:

铁上镀铜,铁做阴极(镀件),铜做阳极(镀层),电镀液:

含有镀层阳离子(浓度不变)

(5)精炼铜:

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

(阳极质量减少与阴极质量增加不相等,粗铜溶解会有锌离子、铁离子等,在关于物质量选择中经常出,转移2mol电子,阳极溶解的质量大于64g,记得不)

(6)记住二次电源,放电时候正极对应充电的阳极,放电的负极对应充电的阴极,做题经常用)

原电池:

(1)电子沿导线流动,从负极出,电流是正极到负极。

(虽然知道这个知识点,做题经常出错,说电子进入溶液(错误))

(2)负氧,负负正正。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往负极移动,阳离子往正极移动)

(3)氢氧燃料电池,记住通式。

(4)钢铁腐蚀:

吸氧析氢。

金属的电化学保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电池原理),让被保护的金属做正极,用比被保护金属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做负极。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解池原理),让被保护金属做阴极。

外加记住:

一次电池(锌锰电池)了解就可以,有一年高考题出了一种新电池,这种电池反应类似锌锰电池,至少我们记得锌锰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就可以

负Zn+2OH--2e-====Zn(OH)2

正2H2O+2MnO2+2e-====2MnO(OH)+2OH-

二次电源: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不是可逆。

放电:

铅蓄电池的两极是Pb和PbO2,

电解质溶液是H2SO4,

总的电池反应是:

Pb+PbO2+2H2SO4=2PbSO4+2H2O(放电、充电)

负极Pb:

Pb+SO42--2e-=PbSO4

正极:

PbO2+4H++SO42-+2e-=PbSO4+2H2O

充电:

阴极:

PbSO4+2e-=Pb+SO42-

阳极:

PbSO4+2H2O-2e-=PbO2+4H++SO42-

53、木炭与浓硫酸、浓硝酸均生成二氧化碳。

C+2H2SO4(浓)=CO2↑+2SO2↑+2H2O;C+4HNO3(浓)=CO2(气体)+4NO2(气体)+2H2O(条件是加热)

54、原电池和电解池综合的题,思维定势(一般出题也是可逆符号上方表示放电为原电池,下方表示充电电解池,但是一定注意有时考题上方表示电解池下方表示原电池。

55、正盐定义:

既不含能电离的氢离子,又不含氢氧根离子的盐。

正盐是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产物,但正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如Na2CO3(碳酸钠)溶液显碱性,(NH4)2SO4(硫酸铵)溶液显酸性。

(电化学考试也用到过这个知识点)

56、各种常数化学平衡常数:

(前面铺垫不说了,就是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电离常数:

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水的离子积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

溶度积: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平衡常数就叫做溶度积。

只用电解的阴阳离子乘积,就可以,如果电离出2个阴离子,记得是阴离子整体的平方。

(实在不好打,不太明白的话,看一下教材)以上均与温度有关。

57、考试重点:

稀释某种溶液并不是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少。

如稀释酸性溶液时,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稀释碱性溶液时,氢离子浓度增大。

58、越稀越电离。

59、c(H+)·c(OH-)=K(W),其中K(W)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c(H+)和c(OH-)是分别是指整个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浓度。

60、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闫水杰消耗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所以是促进水的电离)

61、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是酸性溶液的必要条件,用PH判断需要有前提条件为25摄氏度。

62、酸越弱,对应的碱性越强。

醋酸大于碳酸大于苯酚大于碳酸氢根(记住碳酸对应的盐是碳酸氢钠,碳酸氢根对应的盐是碳酸钠,因为:

碳酸一级电离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全国高考原题的知识点)

63、水解反应是微弱的,可逆的,吸热反应。

(勒夏特列原理就可以应用了,必须记住,准确,升高温度平衡会向着的吸热方向进行)

64、完全双水解:

(记住几个常用的,也是判断力子共存问题要考虑的)

Al3+与HCO3–、CO32–、HS-、S2-、ClO-、AlO2-;

Fe3+与HCO3–、CO32–、ClO-、AlO2-;

Fe2+与AlO2-;NH4+与SiO32-等。

(考试中经常出的是铝离子和硫离子,记住双水解,就是一个夺取水中的氢离子,一个夺取水中的氢氧根离子)

65、硫酸氢钠。

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

NaHSO4的电离:

NaHSO4=Na+H++SO4(2-)(溶液中)

NaHSO4=Na+HSO4-(熔融)高考题出过选择题,要知道硫酸氢钠水溶液显酸性。

66、盐类水解的应用:

(1)配置氯化铁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防止水解(方程式会写吗,就是铁离子夺取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铁胶体(非沉淀),或直接溶解在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2)镁条放入氯化铵、氯化铜、氯化铁溶液中产生氢气。

为什么因为铵根离子,铜离子,铁离子,水解夺取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有氢离子产生,溶液显酸性。

(3)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废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煮沸,就是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方向进行,也就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方向)

(4)明矾、三氯化铁净水,铝离子和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氧化铁胶体。

(5)苏打可以洗涤去油污:

苏打是碳酸钠,碳酸根水解生成碳酸氢根和氢氧根离子,加热,促进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6)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双水解的应用。

(7)某些挥发性酸的盐溶液加热蒸干的产物:

氯化铁、氯化铝、氯化铜,加热蒸干得不到原物质。

氯化铁蒸干灼烧得到三氧化二铁。

氯化铝得到三氧化二氯,氯化铜得到氧化铜。

不挥发的盐溶液:

硫酸铝、碳酸钠,加热得到原物质,因为硫酸、氢氧化钠不挥发,不可能得到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

67、蒸干盐溶液所得物质的判断:

(1)先考虑分解:

碳酸氢钠、碳酸氢钙。

蒸干得到碳酸钠和碳酸钙

(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

加热蒸干亚硫酸钠溶液得到硫酸钠,硫酸亚铁得到硫酸铁。

(3)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一般得到原物质。

如硫酸铜。

盐类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一般得到对应氧化物,如氯化亚铁得到三氧化二铁。

(4)氯化铵、硫化铵溶液蒸干、灼烧无残留物。

(盐类水解选择题会出,大题也会,让你写出水解方程式,记住常见的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有水参与,生成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双水解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

68、PH和为14的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

PH和为14的强酸和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

(谁弱显谁性)

69、等体积等物质量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混合,溶液呈酸性。

(谁强显谁性)中和反应看物质的量,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反应恰好生成强酸弱碱盐,显酸性。

70、常温时,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为10-13mol,(解释,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所以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氢离子浓度为水电离的,且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71、PH=11的碳酸钠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氧根为10-3moll-

72、PH=4的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

73、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时刻记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

仔细阅读,看到不同等式特征想到不同守恒式子)以碳酸钠为例:

电荷守恒:

c(Na+)+c(H+)=2c(CO3^2-)+c(HCO3^-)+c(OH-)(考试注意考点在,碳酸根带两个电荷,故系数为2,常考点,童鞋们,如果看到选择题选项中等式两侧都是电荷的,一定要想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

c(Na+)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电离水解后,碳酸根以三种形式存在所以:

c(Na+)=2[c(CO32-)+c(HCO3-)+c(H2CO3)]

(考试考点,整体倍数,2的位置放在碳元素整体外,还有如果发现选项中既有电荷又有分子,一定想到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式子相减而得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用电荷和物料两个式子推出质子守恒,质子守恒给人最直观的的感觉就是看似不可能其实是对的,所以当看到这样的选项时,一定想到是质子守恒,需要我们准确写出电荷和物料,推出质子守恒)实质:

(水电离出的c(H+)=c(OH-)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所以c(OH-)=c(H+)+c(HCO3-)+2c(H2CO3))

74、离子浓度比较

(1)酸溶液或碱溶液比如:

硫化氢,第一步电离为:

氢离子和硫氢根离子,硫氰根离子会继续电离,电离出氢离子和硫离子,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氢离子大于硫氢根离子大于大于硫离子大于氢氧根离子

(2)盐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中:

Na+>HCO3->OH->H+(至于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大小比较高中不涉及)同时注意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比如比较物质量相同的各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的大小硫酸氢铵大于氯化铵大于醋酸钠。

混合溶液比较第一考虑是否发生反应,先要确定反应后的物质及各物质的浓度,再考虑电力因素、水解因素。

75、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即不必注明点燃、催化剂等反应条件。

不必标注气体、沉淀物物质的符合上下箭头。

76、注意漏写或错写物质的状态,正负号与方程式的计量数不对应是书写方程式最易出现错误的。

77、反应热的计算:

△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H=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例题分析: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B.—1220kJ/molC.—450kJ/molD.+430kJ/mol

△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热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280+160×3-330×6重点)kj/mol

=-1220KJ/mol

例题分析:

已知:

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C)电离吸热

A.-67.7kJ/molB.-43.5kJ/molC.+43.5kJ/molD.+67.7kJ/mol

78、转化率=△(变化的)/初始量

79、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分析首先我们知道,醋酸酸性大于碳酸大于次氯酸,酸越弱对应的碱性越强,由于PH值相同,故次氯酸钠浓度小于碳酸钠小于醋酸钠,即1.》2》3.,这个经常考。

80、(模拟题分析)25℃,某浓度的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1.0×10-amol·L-1、1.0×10-bmol·L-1,这两种溶液的pH之和为(A)

A.14-a+bB.14+a+b

C.14-a-bD.14+a-b

分析:

盐酸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浓度,通过例子积常数,求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1014+amol·L-1,氯化铵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就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bmol·L-1,所以和为14-a+b。

81、Ksp的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82、在水溶液中,只有羧基可电离出氢离子。

83、乙炔、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84、点燃法能够鉴别甲烷和乙烯。

85、溴乙烷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取代,氢氧化钠醇溶液消去。

86、检验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原子:

(1)取少量卤代烃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3)加热煮沸或水浴加热

(4)冷却

(5)加入稀硝酸酸化

(6)加入硝酸银(氯化银白色溴化银浅黄色碘化银黄色)

87、酚:

根本特征就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

88、酚与芳香醇属于不同类别有机物,不属于同系物。

(重点)

89、乙酸乙酯几个重点:

(1)加入顺序:

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冰醋酸)。

(2)可逆反应

(3)长导管作用:

导气兼冷凝。

(4)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a.吸收乙醇b.中和乙酸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所以不用碳酸氢钠)

(6)浓硫酸作用:

催化剂和吸水剂

90、银镜反应需要你水浴加热。

91、有机大题答题注意事项: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92、通常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组不同的吸收峰。

93、结晶所得的物质纯度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加入一定溶剂进行溶解、蒸发和再结晶,这个过程称为重结晶。

94、有机大题:

碰到官能团是醛基,检验试剂: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现象是试管壁附着光亮的银(或出现砖红色沉淀)(做了两道有机大题,碰见两次这个点,一定答的准确哦)

95、说一说大题答题技巧:

就个人而言,大题我是力争满分,但是几乎每次很少得到满分。

那平时如何训练,就是能拿分的绝不丢分,所以在答大题时,认认真真把答案写在卷子上,然后对照答案,第一:

勤动手。

决不允许只看不写,因为在书写过程中,你会丢三落四,方程式会写,可能忘记标气体沉淀符号,写分子式你写的结构简式,写化学名称你写的化学式、电解池电极为阴阳极无正负极,电源、原电池才是正负极等等,所以注意平时训练,每次按照高考题做,看看自己究竟能得到几分,一般前几个小题认真做都可以拿满分,对于计算的和更复杂的,如果第一眼不会,我们可以略过去,等有时间在回来做,如果没时间,我们可以选择放弃,至少这个大题一多半的分都拿到了,何必纠结一个空或者两个空呢?

这是我在平时让学生练习时发现与总结的。

第二:

多背多总结如检验气密性(碰到这样的题,总结答题话术,就是如:

把导管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微热烧瓶口,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并不是检验气密性都这么做,但是大部分情况是这样,我们要记住微热,水柱,这些答题要全面与准确。

还有刚才说的银氨溶液。

96、醇羟基,酚羟基,羧基,苯酚上邻间对上有单独X(CL.Br.)可水解再与钠反应。

氢氧化钠与酚羟基、羧基反应。

碳酸钠与酚羟基、羧基反应。

碳酸氢钠与羧基反应。

97、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

98、连续氧化总结:

无机推断突破口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硫酸)氮气———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硝酸)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硝酸)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溶于水氢氧化钠)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碳酸)硫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硫酸)

2H2S+3O2=点燃=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