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0537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x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选项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B

SO2

70%的浓H2SO4

Na2SO3固体

98%的浓H2SO4

C

NO

稀HNO3

铜屑

H2O

D

NO2

浓HNO3

铜屑

NaOH溶液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因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

B.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中混有的H2O用98%的浓H2SO4除去,收集装置合理,故B正确;

C.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NO,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NO2被NaOH溶液吸收,收集不到NO2,故D错误;

故选B。

2.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

【答案】D

【详解】

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2++NO3-+4H+═3Fe3++NO↑+2H2O,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

故选:

D。

3.生物固氮是指()

A.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

B.豆科植物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C.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

D.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

【答案】D

【分析】

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详解】

A.土壤中含有的NO3-、NH4+,被植物吸收合成植物所需的物质,是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化为蛋白质,是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是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符合生物固氮的定义,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4.14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A.9.6gB.6.4gC.4.8gD.3.2g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意:

有如下转化关系:

设Cuxmol、Agymol金属铜、银失去电子给了硝酸中+5价的氮,还原产物中的NO和NO2又失去电子给了氧气生成硝酸,整个过程等效于铜、银失电子,转移给了氧气,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2x+y=4×

,质量守恒:

64x+108y=14,分别解出x=0.05mol,m(Cu)=0.05mol×64g/mol=3.2g;D正确;

故答案选D。

5.某学生想利用下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⑦NO2 ⑧S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⑦

B.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⑥

C.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

D.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

【答案】C

【详解】

A、若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为①③⑥,而其它气体与水反应或溶于水,故A错误;

B、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不能收集气体,故B错误;

C、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B口出气,该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集气法,说明收集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且常温下和空气中氧气不反应,则①③⑤符合,故C正确;

D、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A口出气,该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集气法,说明收集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且常温下和空气中氧气不反应,满足条件的气体有②④⑦⑧,故D错误;

故选C。

6.许多装有化学物质的瓶子上贴有危险警告标志,下面是一些危险警告标志,其中标志贴错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浓硝酸

汽油

纯碱

氯酸钾

危险警告标志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浓硝酸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A正确;

B.汽油易燃烧,是易燃液体,故B正确;

C.纯碱属于盐,可用于食品加工,不是剧毒品,故C错误;

D.氯酸钾有强氧化性,易爆炸,是爆炸品,故D正确;

答案选C。

7.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红棕色气体

B.只有氧化性

C.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D.能溶于水生成HNO3

【答案】C

【详解】

A.NO为无色气体,A项错误;

B.NO中的N为+2价,N的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故N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项错误;

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C项正确;

D.NO是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8.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

A.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气反应,也不溶解氨气,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故A不合题意;

B.使用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B不合题意;

C.氨气极易溶于水,玻璃管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故C符合题意;

D.球形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9.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答案】A

【详解】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

B.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

C.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

D.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项错误;

答案选A。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必修重新配制

B.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维和蛋白质纤维

C.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红,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

【答案】D

【详解】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的刻度线,如果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会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减少,所以配制溶液浓度偏低,则要重新配制,故A正确;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维和蛋白质纤维,故B正确;

C.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则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故C正确;

D.氨气为碱性气体,应该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不能使用蓝色石蕊试纸,故D错误。

故选:

D。

【点睛】

氯水的成分有:

Cl2、HCl、HClO;所以溶液显酸性、氧化性、漂白性,能够漂白绝大部分有机物。

11.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放液体,下列组合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A.氯化氢和水B.氯气和烧碱溶液

C.二氧化碳和水D.二氧化碳和烧碱溶液

【答案】C

【详解】

当烧瓶内的气体极易溶于胶头滴管以及烧杯中的液体,使烧瓶内压强大幅降低时,烧杯中的液体会被倒吸到烧瓶中形成喷泉。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大幅降低时,烧杯中的液体会被倒吸到烧瓶中形成喷泉,故A不符合题意;

B.氯气和烧碱溶液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使烧瓶内压强急剧降低,可以形成喷泉,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烧碱溶液反应:

CO2+2NaOH=Na2CO3+H2O或CO2+NaOH=NaHCO3,使烧瓶内压强急剧降低,可以形成喷泉,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C.某化合物在焰色反应实验中出现黄色的火焰,则该化合物一定是钠盐

D.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答案】D

【详解】

A选项,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等,故A错误;

B选项,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可能含Ag+、SO32-、SiO32-、SO42-等;故B错误;

C选项,某化合物在焰色反应实验中出现黄色的火焰,则该化合物一定含钠元素,但不能说一定是钠盐,故C错误;

D选项,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在高中化学里只有氨气,所以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3.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不含K+

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向待测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待测液中一定有

【答案】D

【详解】

A.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K+,A不正确;

B.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或Ag+等,B不正确;

C.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等,C不正确;

D.向待测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气体为NH3,从而证明待测液中一定有

,D正确;

故选D。

14.(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1

B.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2

C.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3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答案】A

【详解】

(NH4)2SO4分解的方程式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设分解了4mol(NH4)2SO4,则分解生成的N2、NH3、SO2、SO3物质的量依次为1mol、6mol、3mol、1mol,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2NH3+SO3+H2O=(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此过程中消耗1molSO3、2molNH3、生成1molBaSO4沉淀;还剩余4molNH3,最终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说明3molSO2全部反应,则发生的反应为4NH3+3SO2+3H2O=(NH4)2SO3+2NH4H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此过程将4molNH3、3molSO2全部消耗,生成1molBaSO3沉淀;根据上述分析,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1,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的溶液中有较多的NH4Cl和NH4HSO3,故答案为A。

15.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B

滴加AgNO3和稀HNO3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C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BaSO3、BaCO3等,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SO

,检验SO

,应先加盐酸无现象,后加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白色沉淀为AgCl,不溶于硝酸,则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有Cl−,故B正确;

C.观察K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则由现象可知,原溶液中有Na+,不能确定是否有K+,故C错误;

D.若含

,滴加稀的NaOH溶液,且没有加热,不能生成氨气,则实验操作不合理,不能检验铵根离子,故D错误;

答案选B。

16.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适合于吸收极易溶于水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

A.气体能被吸收,但会产生倒吸,故A错误;

B.气体能被吸收,但会产生倒吸,故B错误;

C.气体能被充分吸收,但会产生倒吸,应将漏斗与液面刚好接触即可,故C错误;

D.倒置的球形干燥管插入溶液中,气体能被充分吸收,而且球形管有缓冲作用防倒吸,故D正确;

故选D。

17.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CuCl2

B.NO2

C.FeCl3

D.Na2O2

【答案】B

【详解】

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最高价,所以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氮气和氧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B符合题意;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最高价,所以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故C不符合题意;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所以可以直接由单质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别,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AgNO3溶液C.Ba(OH)2溶液D.BaCl2溶液

【答案】C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NH4Cl溶液或(NH4)2SO4溶液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且与NaCl溶液或Na2SO4溶液不反应,则无法鉴别四种溶液,故A错误;

B.AgNO3溶液与这四种溶液混合均会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NH4)2SO4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NH4Cl溶液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NaCl溶液混合无现象,与Na2SO4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能鉴别四种溶液,故C正确;

D.氯化钡溶液能与(NH4)2SO4溶液及Na2SO4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9.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应用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保存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答案】B

【详解】

A.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用干抹布擦去,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也有很强的腐蚀性,故A错误;

B.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应用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保存,故B正确;

C.少量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由于酒精密度小于水,则不能够用大量水扑灭,故C错误;

D.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反应,则不能用二氧化碳、水灭火,加入沙土可掩盖钠,隔绝空气,可起到灭火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20.在一定条件下,将6体积的NO2(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和一定体积的NO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待试管内液面不变后再通入4.5体积的O2充分反应后,剩余1.5体积气体,则原NO体积可能为()

①3体积②4体积③5体积④5.5体积⑤2体积

A.①③B.①⑤C.④或⑤D.②或③

【答案】C

【分析】

根据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剩余1.5体积气体,可能为NO,也可能为氧气,以此来计算。

【详解】

则一定体积的NO和3体积的氧气发生4NO+3O2+2H2O═4HNO3,①若剩余气体为NO,则由反应可知,消耗NO为4体积,则原NO的体积为1.5+4=5.5体积;

②若剩余气体为氧气,则4NO+3O2+2H2O═4HNO3中反应的氧气为1.5体积,则原NO的体积为

=2体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FeSO4+NO⇌Fe(NO)SO4(棕色)。

III.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某气体,关闭弹簧夹。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

无明显现象。

(3)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

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中溶液变棕色;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有固体剩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操作

(1)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加热烧瓶后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甲认为B中溶液变棕色是因为A中有NO生成,你认为甲的观点对吗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请结合方程式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2或CO2(氮气或二氧化碳)等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Fe+6HNO3

Fe(NO)3+3NO2↑+3H2O错误3NO2+H2O=2HNO3+NO,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能与FeSO4变棕色取A中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变蓝,证明生成了铵盐;否则,没有生成铵盐

【分析】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操作

(1)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氮气或二氧化碳;

(2)常温时,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3)浓硝酸与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硝酸铁、二氧化氮和水;

(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能将硫酸亚铁氧化为硫酸铁使溶液变为棕色,同时结合已知信息,生成的一氧化氮也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转化为Fe(NO)SO4变棕色;

(5)若有-3价氮的化合物生成,应生成NH4+,检验A溶液中是否有NH4+离子即可。

【详解】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操作

(1)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N2或CO2(氮气或二氧化碳)等;

(2)常温时,铁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铁和浓硝酸进一步反应,即产生钝化现象,所以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

(3)浓硝酸与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硝酸铁、二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Fe+6HNO3

Fe(NO)3+3NO2↑+3H2O;

(4)甲认为B中溶液变棕色是因为A中有NO生成,甲的观点错误,3NO2+H2O=2HNO3+NO,结合已知信息II,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能与FeSO4变棕色;

(5)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是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电离生成铵根离子,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

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4+,否则,没有生成铵盐。

【点睛】

常温下,浓硝酸和浓硫酸都能使铁或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22.工业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假设仅为NO和NO2的混合物),影响生态环境。

Ⅰ.氮氧化物NOx对环境主要影响有两点____、____。

Ⅱ.工业上可用氨催化吸收法处理NOx,反应原理为:

NH3+NOx

N2+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处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如下: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有两个:

一个作用是通过气泡产生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物的比例,另一个作用是______。

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

(3)反应6NO2+8NH3

7N2+12H2O可用于处理NO2。

当转移3.6mol电子时,消耗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Ⅲ.工业上也常用NaOH溶液吸收法处理NOx:

NO+NO2+2NaOH=2NaNO2+H2O(I)

2NO2+2NaOH=NaNO2+NaNO3+H2O(II)

(1)当NOx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时,转化为盐。

x的值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1.0B.1.3C.1.5D.2.0

(2)2240mL(标准状况)NO和NO2的混合气体溶于200mL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无气体放出,则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

Ⅳ.除能防止有毒气体的污染外,NaOH溶液吸收法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其缺点是_____。

【答案】酸雨光化学烟雾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混合气体尾气吸收0.9CD0.5mol/L得到化工产品;操作简单若NO过量,则不能被全部吸收

【分析】

Ⅰ.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氮氧化物NOx可形成硝酸型酸雨;光化学污染是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光化学污染与氮的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