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0825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列影响世界气候的主要因素中,错误的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经度因素

【答案】D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气候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类型复杂多样,经度因素对气候没什么影响。

故答案为:

D。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是高温多雨的季节

B.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C. 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河流进入汛期

D. 张家界地区的河流正值封冻期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时间是冬季,这时的北京是寒冷干燥,印度盛行东北季风;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河流进入汛期;张家界地区的河流无结冰期。

故答案为:

C

【点评】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和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附近;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两侧;3.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4.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5.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分布在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6.地中海气候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7.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在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分布在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10.极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少,分布在极圈以内,分苔原带和冰原带;11.高原山地气候-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发生变化。

3.下列关于气温与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米测量

B.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C.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苞等,统称为降水

D.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答案】B

【解析】【分析】A.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米测量,故A正确;

B.日平均气温是一天测量四次,然后求四次测量气温值的平均值,故B错误;

C.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苞等,统称为降水,故C正确;

D.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日均温全称日平均气温,气象学术语,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日最高、最低气温平均,4个定时平均(即02时、08时、14时和20时平均)和24小时平均法。

采用不同观测方法会对气温序列产生不同影响。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

①海陆位置;②大气环流;③洋流;④地形;⑤人类活动。

4.如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B. 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C. 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 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2)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约是(  )

A. 1300米                                

B. 300米                                

C. 1800米                                

D. 500米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29°30′N﹣30°N.可判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b两处温差为27﹣24=3℃.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为800米﹣3℃/0.6℃×100米=300米。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依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可以判断出左图纬度是北纬度。

然后再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规律确定其在北半球;根据高中低纬的划分,确定其在低纬度;根据五带的划分界线确定其在北温带。

5.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冬冷夏热          

B.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          

C. 丙地冬季温和多雨          

D. 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2)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A.甲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不符合题意;

B.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符合题意;

C.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不符合题意;

D.丁地全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题意;

(2)影响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海陆分布,甲地更靠近大西洋。

故答案为:

(1)B;

(2)B。

【点评】甲地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且气温和降水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海陆差异,地形地势差异,纬度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6.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

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说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昼夜温差大,B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风到达不了内西北陆,西北内陆气候干旱,C不符合题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天气变化快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刚好相反。

7.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判断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图中哪个地方(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从气候资料上来看,该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该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图中的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8.关于世界降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纬度地区降水少         B. 大陆西岸降水少         C. 回归线附近降水多         D.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9.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丁地位于赤道附近

B. 甲地全年少雨,丙地夏季多雨.丁地冬季多雨

C.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和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D. 乙地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D

【解析】【分析】:

读图可知:

甲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丙地位于温带地区。

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10.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

A. 一月                                     B. 七月                                     C. 二月                                     D. 八月

【答案】A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

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海洋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降温也慢,最低气温出现在二月,南半球相反。

故答案为:

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

(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

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

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11.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  )

A.冬冷夏热

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2)由图可知,甲位于欧洲西部,该地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点评】

(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12.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答案】D

【解析】【分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有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反映了纬度因素对气候有影响。

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诗句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 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 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 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 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                                  

D. 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受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在同一座山上,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关于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南坡是迎风坡,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慢慢冷却成云致雨、降水多,北坡是背风坡,暖湿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慢慢蒸发,降水少,故选B。

(2)由图分析,甲气流比乙气流湿润,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有很大的差异;A、B两地海拔相差2600米,气温相差约16℃;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海拔高,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C;

【点评】

(1)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被风坡降水少,学生主要记住这点即可。

(2)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大,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平时要养成多读图的习惯。

14.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区域是欧洲西部地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学生可以通过记忆也可以通过气温降水图来判断出气候类型,总体较难。

15.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峰会将“一带一路倡设推进到高水平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今年4月初,一艘货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连云港出发经河内、孟买、马斯喀特到达威尼斯。

船员沿途所见可信的是(   )

A. 河内居民多着白色头巾和长袍

B. 孟买居民餐桌常见牛排和奶酪

C. 马斯喀特港口停泊了许多大型油轮

D. 汽车是威尼斯居民日常出行工具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景观色彩丰富。

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等,影响沿线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风俗习惯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

(1)河内是越南的首都,位于东南亚地区,白色头巾和长袍是西亚地区阿拉伯人的特点,故A错误;孟买位于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畜牧业不发达,故B错误;马斯喀特港口是西亚产油国的沿海港口,会停泊许多大型油轮,故C正确;威尼斯有“水城”之称,船舶是威尼斯居民日常出行工具,故D错误。

故选C。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景观色彩丰富。

由于沿线不同地区的降水量不同,所以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等景观,影响沿线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故选B。

【点评】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2)世界陆地表面自然带景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如非洲大陆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即自然景观从赤道向两极更替,主要是受热量因素的影响;亚欧大陆中部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景观差异,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山地自然景观呈现出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受水分和热量的综合影响。

16.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   )

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气候指的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述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景象,形容的是春天的气候特征。

故答案为:

A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17.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故选A。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所以选B。

【点评】

(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

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18.下图是世界两个岛屿地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可以推测,甲岛屿比乙岛屿( )

A. 河流更多                           

B. 气温更低                           

C. 地势更高                           

D. 纬度更低

(2)根据图中河流分布推测,乙岛屿地势(   )

A. 周边高中部低                  

B. 南部高北部低                  

C. 中部高周边低                  

D. 东部高西部低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气温受到纬度位置影响,从图中可知,甲岛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乙岛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故甲岛比乙岛气温低,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2)从图中可知,乙岛的中部是山脉,其河流都是由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故乙岛的地势是中部高周边低。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

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