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1456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docx

第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

第2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

Ø阶段特征

1.总体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907~1368年)是封建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时期。

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2.具体表现:

<1)政治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出现九品中正制和三省制。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隋唐至宋元时期,封建经济全面繁荣,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3)思想文化上: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的盛行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一时期书法、绘画、文学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新儒学——理学产生、发展;火药武器、指南针和印刷术等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

Ø考点解读

1.政治上:

掌握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行省制等制度的基本含义、作用。

2.经济上:

掌握均田制的含义、作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成就和特点。

3.思想文化上:

掌握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的文学成就;以文人画为代表的艺术成就。

Ø高考真题探究

考点探究一魏晋至宋元时期的中央和地方官制

【例题1】<2018·江苏)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解读】紧扣题干“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规则,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服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

D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BC项不符合唐代史实。

【答案】A

【例题2】<2018·山东)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解读】自秦汉至宋元,我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在这一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与统一的斗争,在宋朝以后,中央集权逐渐占据上风。

从体制上看,经历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省制的转变,也能说明这一点,故选A项。

明清时期更多的体现的是皇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C项错误,宰相虽然被分权,但是并未退出权力中心;D项错误。

【答案】A

Ø考点知识探究

1.基础概念

<1)三省六部制:

是自魏晋以来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隋朝时三省作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三省分别是:

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还可加以驳正,称“封驳”。

尚书省,负责贯彻各种政令。

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二府三司制”: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

北宋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其长官称“三司使”,掌管统筹国家财政之事。

<3)行省制:

元代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是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

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2.重点理解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相权三分:

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

这样可以相互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

③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3.易错提醒

<1)不同时期统治者对三省六部制进行调整:

宋代在三省六部制外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

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了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权力于六部。

<2)郡县制和行省制解决了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实力强弱无法调和的矛盾,正是通过设立介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多级中间集权点的形式,使得地方政府的势力既不会太强而威胁中央统治,也不至于太弱而无力替中央进行统治。

4.热点链接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鉴往知来,总结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嬗变规律,对于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点探究二魏晋至宋元时期的选官、监察制度

【例题1】<2018·福建)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

“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测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

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解读】材料是对有的学子一直坚持科考的原因的分析。

D项表述错误;A项“功名利禄”在材料中是被作者否定的原因,并没有对其批判;B项把学子的坚持等于愚昧无知错误,故选C项。

【答案】C

【例题2】<2018·全国大纲)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解读】中国古代实行监察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让地方服从中央。

题干材料说明中央集权促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BCD项与题干不符。

故选A项。

【答案】A

考点知识探究

1.基础概念

<1)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起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2)科举制: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测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测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2.重点理解

<1)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测试。

②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2)对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在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

3.易错提醒

<1)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测试为主的标志。

<2)科举制比以往的选官制度进步之处在于:

选拔人才的标准客观上公平公正,有利于选拔真正人才,选拔人才的权力在中央和皇帝手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热点链接

监察制度对当今的反腐败斗争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举测试录用制度奠定了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也为我国的管理制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考点探究三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的经济

【例题1】<2018·四川)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读】示意图无法反映安徽农业生产在全国发展的水平,排除A项;水利兴修的次数反映了农业生产受重视与发展的程度,从汉唐整体状况看,水利兴修的次数呈增多趋势,说明B项成立;C项从材料水利的兴修无法体现;我国经济重心在宋代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

【答案】B

【例题2】<2018·福建)《唐六典》记:

“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

“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读】材料中“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显示不得更换工种,说明①是错的,排除AC项;《新唐书》例举四种工种的服务期限,最少二年,故②正确,故选B项。

【答案】B

【例题3】<2018·浙江)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

“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解读】商人获得较多社会财富,A项正确;在封建社会中,商人位于“士农工商”的最底层,BD项正确;而C项遭受全社会的鄙视过于绝对且范围太大,所以错误,故选C项。

【答案】C

考点知识探究

1.基础概念

<1)经济重心南移:

从上古至两汉时期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关中地区,一直是全国的经济文化重心,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完成于两宋。

南宋以后,南盛北衰的局面已不可逆转且持续发展。

<2)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生产。

产品精美,利用国家权力,拥有最优秀的工匠,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

产品不进入市场。

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2.重点理解

<1)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长期并存的局面。

③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④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⑤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3.易错提醒

<1)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

<2)私营手工业又叫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

考点探究四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例题1】<2018·广东)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

C.朱熹D.陆九渊

【解读】“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先假定承认对方<辩论赛常用的方法),接着一个“但”字表示转折,我方认为:

“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显然“仁义”自在“我心”。

不读书识“理”,照样“堂堂正正”做人,原来“理”在每个人的“心”中。

故选D项。

【答案】D

【例题2】<2018·全国大纲)《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

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解读】《窦娥冤》和《水浒传》都表达了底层百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寄托了他们的期待与愿望,故选C项。

但这并不能证明封建社会的没落,排除A项。

“异端”思想提出者是明末的李贽,与两个作品的时代不同,排除B项。

商业发展在题干中看不出来,排除D项。

【答案】C

【例题3】<2018·四川)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

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解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BCD四项的字体分别为行书、隶书、小篆和草书。

故应选D项。

【答案】D

考点知识探究

1.基础概念

理学:

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2.重点理解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对通俗文学需求量增加。

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加剧,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印刷术不断发展,为小说传播创造了条件。

<3)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①源泉:

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

②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③经济: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④政策:

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⑤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⑥对外:

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

⑦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3.易错提醒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属于理学,都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其区别在于“求理”的方式,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发明本心”。

<2)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主要表现为封建伦理道德,“人欲”指过度膨胀的个人欲望。

要求人们绝对服从天理,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4.热点链接

理学出于治世的理想,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为核心,目的在于减免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健康而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强烈的入世色彩。

理学的合理成分在当前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得到重视。

历年高考真题精选

1.<2018·重庆)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

“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答案D

解读所谓均田制指封建王朝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土地所有制形式为国有制,不允许土地买卖、占田过限,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

A项没有认识到均田制只是在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上实行,地主土地私有制不在均田制范围;BC项不符和均田制的特征,故选D项。

2.<2018·重庆)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

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

”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答案D

解读“[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可知“便钱”是兑换货币的凭证。

由材料“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可以看出“便钱”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故排除AC两项;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故排除B项。

3.<2018·海南)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

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

“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答案D

解读四个选项中,A项提到的因缘观念是一种轮回观念,显然不是题干反映的现实;B项把一件皇帝因为得知此事偶发善心成就的一件好事当成常规现象,认为诗歌成了表达爱情的方式是不恰当的;C项与题干关联不大,基本没有干扰性;D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皇帝居然因为一首诗把深藏内宫的女子外嫁出去,反映了当时的开放风气。

4.<2018·海南)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

这表明南宋<)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答案A

解读在四个选项中,A项答案符合我们对题干的分析;南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超过前代,B项不符合史实;中国的重农政策直到明清都没有放松,C项错误;仅以钱为收税主体不能说明对整个经济都加强了控制,实际上南宋在经济上是比较开放的,D项错误。

5.<2018·安徽)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D

解读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己害民,即D项所述。

6.<2018·山东)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

●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答案C

解读可从题中材料关键句进行理解判断,如“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冗官)、“文人阶层膨胀”<重文)、“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分割军权),即可判断该朝代为宋朝。

7.<2018·海南)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答案C

解读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

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西汉武帝时。

8.<2018·安徽)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答案A

解读注意题中商业活动的时间<北宋)、夜市“通宵不绝”和可以“抵暮”的瓦子,判断这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打破了时间限制。

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9.<2018·安徽)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

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答案B

解读本题是进行元朝时长江南北农业经济的比较。

长江以南各行省<如题所述的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粮赋总额相加大于50%,即B项正确;A项不能体现长江南北比较;C项表述错误,如河南江北行省在长江以北,但经济并不落后;D项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在南宋时期完成。

10.<2018·福建)《隋都城图》题记:

“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答案C

解读注意有效信息:

“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项是在宋代,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题中材料限制了城市商业活动,D项也应排除。

11.<2018·福建)《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答案B

解读“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体现了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

材料没有体现农业与手工业、商业谁重谁轻的问题。

故选B项。

12.<2018·海南)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答案A

解读题干中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生”就是“仁”,故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故选A项。

13.<2018·江苏)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

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测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渐渐地,这些测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3分)

答案<1)选官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统合功能:

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

人才流动机制;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