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1458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课时作业 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docx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一节课时作业地质灾害鲁教版选修5

第一节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了解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

2.掌握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

3.学会分析某区域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地震灾害

1.地震概念:

一定区域内的地面震动现象,它主要是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引起的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

2.地震构造

(1)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

(2)D位于等震线上,是指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衡量指标

(1)震级:

一次地震只有1个震级。

(2)烈度:

其影响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

4.分类

划分方法

主要类型

按震级

微震(<3级)、破坏性地震(>5级)

按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70千米)、中源地震(70~300千米)、深源地震(>300千米)

按成因机制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

5.发生过程

(1)产生现象:

当发生较大地震时,在震中附近的人先感觉到上下颠簸振动,然后感觉到前后水平晃动。

(2)原因:

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46秒,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宝盛乡、太平镇交界(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震级为7.0级的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距离汶川大地震震中50公里,最大烈度9度,受灾范围约18682平方千米。

另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震级为6.6级,欧洲与地中海地震中心的数据为6.6级,日本气象厅的数据为6.9级。

材料二 雅安地震烈度图。

(1)现实中的等震线是不是同心圆?

为什么?

(2)雅安地震有________个震级,我国和美国对地震监测震级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雅安地震有多个烈度,在这次地震中,芦山县和成都烈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除此之外,影响烈度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 

(1)不是。

等震线是把地面上破坏程度相近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同一次地震中,震中距相同的各点其受地震波冲击破坏程度并不相同。

(2)一 测量地不同、仪器误差。

(3)震中距不同;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状况等。

1.地震的形成机制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各种地震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世界上发生的地震大部分属于构造地震,其发生过程如下所示:

地壳构造运动引起,岩石变形

岩石破裂、错动

地震波

地面震动

2.地震的分布规律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交界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分布带。

全球地震大多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

另外,板块内部大大小小的断层活动带也是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带。

3.区别震级和烈度

震级

烈度

定义

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单位

影响因素

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的影响

分类依据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练习巩固1

 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智利当地时间1日20时46分),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为伊基克西北方向99公里处海域。

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对智利、秘鲁等沿海国家发出海啸预警。

2日8时43分,第一波海啸已经到达智利北部,海浪高度达1.7至2.1米,已对沿海造成严重破坏。

2日9时53分,阿里卡因海啸出现电力和通讯中断。

(1)瓦尔帕莱索和伊基克感觉到震动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  )

A.震级大小不同B.震中距不同

C.地震烈度不同D.震源深度不同

(2)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

①台风 ②滑坡 ③干旱 ④海啸 ⑤泥石流

A.②⑤B.②④⑤

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3)地震烈度指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下列与地震烈度大小无必然联系的是(  )

A.震中距B.震源深浅

C.震级的大小D.经济发达程度

(4)和此次地震成因相同的地震分布于哪些地区?

答案 

(1)B 

(2)B (3)D

(4)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解析 第

(1)题,地震波从震源向周围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瓦尔帕莱索离震中较远,伊基克离震中较近,这是两地感到震动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

(2)题,地震可能会引起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

第(3)题,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和建筑物的坚固程度。

第(4)题,智利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滑坡

泥石流

概念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在山区沟谷中,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特点

地球外力作用导致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灾害

摧毁道路、桥梁、村庄、厂房,堵塞河道,埋没田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退化等严重后果

发生机制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触发因素和主要动力条件:

充足的水;基础条件:

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发生过程

分为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三个阶段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析 由文字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多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岩体松动,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内因;图中又显示多处地方等高线密集,山高坡陡,震后出现降雨,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外因。

1.滑坡的发生机制

2.泥石流的发生机制

泥石流的发生也有三个基本控制因素:

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3.两者的比较

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发生地点

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作用力

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主要由外力作用导致

诱因

人类活动可诱使其发生

特点

突发性;破坏力极强

4.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开挖坡脚,堆填加载,蓄水排水,劈山开矿,乱砍滥伐等。

练习巩固2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发生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灾害点数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处。

(2)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________区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

(3)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材产量最大的国家。

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你对此有何认识?

答案 

(1)云南省 103以上 西部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

(2)华东

(3)开山采石必然破坏山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需慎重。

1.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

2.滑坡的发生机制:

坡度、软弱面、触发力、人类活动。

3.泥石流的发生机制:

水、堆积物、坡度、人类活动。

1.下列对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小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日益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答案 D

解析 地质灾害都与地质构造有关,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其中的地震震级越大,其释放的能量越大;滑坡、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区,并且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会加剧其发生。

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3题。

2.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

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

3.图2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甲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

A.aB.bC.cD.d

答案 2.B 3.B

解析 第2题,图中显示的地质现象是滑坡和泥石流,二者都是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发生的。

第3题,图中显示地形是影响四处房屋日照时间的主要因素,b处于山脊的南侧,其东西两侧地势较低,不影响日出后和日落前的阳光照射;泥石流在山谷之中最易发生,而b处于山脊上,因此受泥石流的威胁应最小。

4.容易出现滑坡灾害的地区是(  )

A.陡峭的沟谷山区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答案 A

解析 陡峭的沟谷地区,受重力和水的顶托力作用,容易形成滑坡灾害。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东经84.7°)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70次。

截至2015年5月5日,地震至少造成7557人死亡,14536人受伤,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

(1)填出图中各要素的名称:

C点:

________;线段AB:

________;弧线DE:

________。

(2)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灾害从持续时间上看,属于渐发性的自然灾害

B.地震的烈度和距震中的远近有关,与震源深浅无关

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烈度

D.一般来说,地震烈度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3)通常C点的深度越大,同级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越________;在同一级地震中距B点越远,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越________。

(4)地震发生时,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________造成的,地震带来的灾害与图中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地震还可诱发哪些地质灾害?

答案 

(1)震源 震中距 等震线 

(2)D (3)小 小 (4)地震波的冲击 震源深度 震中距 地震还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解析 本题考查地震的原理、破坏程度的相关因素,地震的规律及防灾意识。

地震属于突发性的灾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密切相关,同级地震,震源越浅,震中距越小,地面建筑抗灾能力越弱,烈度越大。

灾害间成因机制上的关联性表现为地震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教材P24活动

提示 1.首先要仔细读图辨认,找出位置。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蜡石滑坡体位于西陵峡与巫峡之间,湖北省巴东县城下游1.5千米的长江北岸,对长江航运、巴东县城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同时地壳运动、矿山开采、道路工程开挖边坡、重工业设厂位置不合理等都可能诱发滑坡。

所以,像三峡水库蓄水放水这样的大型工程活动极有可能诱发滑坡。

2.灾区居民应针对滑坡、泥石流的特点,以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不在危险地带建房。

同时关注环境的变化,加强灾前预防。

另外要掌握一定的防灾基本措施,暴雨时不要在河谷浅滩逗留,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山谷跑。

[基础过关]

读“某同学绘制的等震线图”,完成1~2题。

1.从震源深度看,震源深度为12千米的地震属于(  )

A.构造地震B.浅源地震

C.中源地震D.深源地震

2.若甲地为震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大

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不超过70千米,为浅源地震。

第2题,等震线是烈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震中是地震烈度最高区。

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距离越远,烈度越小。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4.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地震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

5.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的现象 ②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暴发 ③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④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3.D 4.D 5.B

解析 第3题,滑坡与地球重力作用(外力作用)有关;滑坡与气象灾害存在关联性,但地震与气象灾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地震易引起滑坡。

第4题,滑坡多发生在山地丘陵,分布受地形影响;地震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预报可减轻灾情,但不能避免灾害的发生;恢复植被可改变环境,使地表趋于稳定,可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

第5题,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不是冰川运动;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不能将泥石流说成是洪水暴发;特大洪水是气象灾害,而泥石流是地质灾害,当然洪水更易于引发泥石流。

6.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下列能正确反映日本多地震的示意图是(  )

A.④B.③C.①D.②

答案 C

解析 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其处于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下面为“某地区某种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

A.滑坡和泥石流B.地震和滑坡

C.火山和泥石流D.地震和火山

8.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C.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图中地质灾害最高等级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处和台湾山脉处,因此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

第8题,甲、乙、丙分别为武夷山、雪峰山、南岭,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为山区,坡度大,地势起伏大。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当年在南美洲智利沿海考察期间,第一次经历了地震。

他感觉到大地在脚下跳舞,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己身体不适,产生了幻觉,然而原本坚硬的地面开始了颤抖,这个现象唤醒了达尔文的地质学经验。

他后来描述道:

地震突如其来,持续了2分钟,但是感觉时间很长,地面张开了裂缝,岩石破碎了。

这场地震将一堆海底的贻贝提高至海平面上约2.5米处。

——摘编自《达尔文与进化论——纪念达尔文

诞辰200周年》

(1)为什么达尔文以前没有经历过地震?

(2)假如这次地震发生时达尔文正在安第斯山区的山坡上,他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答案 

(1)达尔文是英国人,英国处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震,所以达尔文考察以前没有经历过地震。

(2)如果达尔文在安第斯山脉的山坡上遇到这次地震,他应该及时抱住树木或者抓住灌木、草墩等;防止地震将他摇翻,滚下山坡,造成不测;如果没有可抓之物,应该头朝山顶脚朝山谷垂直于等高线趴下,仰望山顶,躲开滚石;应该避开裂缝、陡崖和沟谷,以防滑坡和崩塌。

[能力提升]

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20多万,经济损失惨重。

据此完成10~11题。

10.依据六大板块分布状况,海地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其位于(  )

A.两大陆板块的交界处

B.两大洋板块的交界处

C.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交界处

D.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11.有关海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 ②位于北半球环球自然灾害带 ③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④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0.D 11.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地震的成因及地震带和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第10题,从板块分布看,海地并不位于六大板块交界处,而是位于美洲板块内的构造断裂带。

第11题,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很明显海地并不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上。

日本东北部海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至当地时间4月24日16时,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300人死亡、11999人失踪。

据此回答12~13题。

12.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①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②太平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③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④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②

13.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③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④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答案 12.C 13.A

解析 第12题,海啸从成因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形成的海啸和海底地质作用引起的海啸。

日本海啸属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引发大地震形成的海啸。

第13题,防灾减灾措施既要有科学性,又要结合实际,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题中②③叙述明显不正确。

14.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高发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A地发生泥石流的频率要高于D地的原因,B、C两地都是滑坡和泥石流高发地区,其发生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在滑坡和泥石流高发地区,为防治或减轻其危害,应采取哪些对策?

答案 

(1)原因:

A地气候干旱,植被条件差,地表松散,碎屑物质多,山脉海拔高,山顶冰川积雪融化易形成泥石流;而D地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碎屑物质少。

发生条件的不同:

B地属于黄土高原区,黄土疏松易被侵蚀,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沟深坡陡,降水变率大,且多暴雨;而C地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体破碎,多地震,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2)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各种施工建设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对陡坡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等。

解析 第

(1)题,A地发生泥石流的频率高于D地与植被覆盖情况密切。

B地位于黄土高原,泥石流主要受当地地形特征、土质状况及降雨强度的影响。

C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质条件不稳定,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2)题,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应从技术、政策、生物和工程等措施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