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1886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docx

工作报告之青年基金结题报告

青年基金结题报告

【篇一:

自然基金结题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目结题报告

填表日期:

2005年2月18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2004年11月)

关于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的说明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须按要求认真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简称《结题报告》),以此作为资助项目研究工作的重要档案,并作为项目验收和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项目负责人及其合作者应认真阅读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办法(查阅/retype/zoom/94e43eefb8f67c1cfad6b813?

pn=2&x=0&y=7&raww=122&rawh=65&o=png_6_0_0_134_51_51_27_893.25_1263.375&type=pic&aimh=65&md5sum=90c6cd75a99741abce5a3d06ddde8d9b&sign=92d1ddcd12&zoom=&png=5522-7610&jpg=44756-45738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撰写提纲与说明

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总体结构上分为:

1)报告正文、2)成果目录表、

3)成果数据统计表、4)项目负责人签字及部门审核意见表、5)附件材料,请项目负责人参照以下提纲及其说明认真撰写,并可根据需要自行增设栏目或补充必要的图表。

《结题报告》要求全面地反映资助项目的工作情况和研究进展,如实地体现资助项目的研究计划要点、执行情况、主要进展与成果、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经费使用以及研究计划调整等情况,重点描述研究进展与重要的研究成果。

请精心撰写并认真核对,确保“内容真实、数据准确”。

在撰写风格上请注意“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准确”,做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标题突出,条目清晰”,必要的地方可图表、图文并茂。

《结题报告》撰写完毕后,请删除不再需要保留的说明,如填表说明等,使最终的版面更加简洁、美观、大方。

一、报告正文。

参照提纲格式自由撰写,并可以根据需要分解或增设栏目。

要求层

次分明、条目清晰、内容准确。

主要栏目为:

1、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words。

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出项

目的精华,如背景、方向、主要内容、重要结果、关键数据及其科学意义等。

关键词和keywords各不超过5个,并用分号隔开。

2、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

是否按计划进行,哪些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

变动,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进行,原因何在。

3、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本部分内容是《结题报告》的核心部分,

也是基金资助项目中最有学术价值和可供其它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要求项目负责人和承担者实事求是地认真撰写,包括代表性成果介绍,说明其水平和影响,并简要阐述其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等。

视情提供必要的国内外动态和研究成果的比较,必要的参考文献出处等。

对重要的研究进展或成果,请尽可能“一事一议”,分段撰写,以便今后成果展示或管理汇报时可以整段地剪贴引用。

对在后面成果目录表及统计数据表中的一些内容,如国际学术奖、数据库、软件等,应在本部分中具体地描述。

最后,根据个人的实际贡献等,概述本项目研究人员的合作与分工,列出项目执行期间主要研究人员和中途调离、退出的研究人员的名单,并简要说明原因。

4、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情况(如无,可以不写)。

组织国内外学术活动的情况,包括会议主题、内容、规模、时间、地点、效果等。

国际会议大会特邀报告及参加组委会情况等,请提供邀请信等必要的复印件。

研究生培养情况,列出研究生姓名、研究方向、论文题目、导师姓名、已答辩或预计答辩的年月。

促进研究成果的传播、应用情况,包括科普等。

5、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包括项目研究工作中的难点和经验,

本项目研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未达到,请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注:

基础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研究过程中的结果、不成功的试验以及不理想的结果都可能具有参考价值,即使失败的经验也是有价值的。

如有此类情况,请具体描述研究过程,列出试验条件、现象等要点,其目的是总结经验,使其他研究者少走弯路。

二、研究成果目录和数据统计表。

为了规范管理,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如实反映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要求数据必须准确并保证几个表的数据相对应、一致。

成果类型分为“获奖、专利、专著、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其他”六大类,请归类集中填写,逐类单独编号;未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及批准号”的论文排在相应类别的后面,无正式录用证明的论文暂不列入,表格不够可自行增加;成果名称栏目填写论文题目或专利或奖励名称;主要完成人根据作者或获奖人实际情况按顺序填写,并在论文通讯作者后加*标注;成果说明栏目分别按以下格式填写:

1)期刊论文按“全部作者,论文题目,刊物名称﹒卷(期)﹒起-止页码,年

月(sci,ei,istp,isr收录,如是该类杂志)”格式填写说明;

2)会议论文按“国际/国内,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墙报展示,全部作者,论文

题目,会议名称,时间,地点”格式填写说明;

3)专著按“全部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字数,发行量”格式填写说

明;

4)专利按“获准专利国别,类别,专利号,获专利时间”格式填写说明;

5)获奖按“授奖单位,授奖时间,奖励名称,等级”格式填写说明。

6)其他,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做必要的说明。

是否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及项目编号”的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在标注栏中说明;选项为①标注资助号,②未标资助号,③空白(表示什么也没标)。

被sci或ei、istp、isr收录的,除注明是否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外,尚需加填sci或ei等缩写词;

三、附件材料,随纸制结题报告,提供所要求和其他必要的材料。

1.提供不超过6篇代表性论著的原件或复印件,其余论著提供首页和有标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页的复印件,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供封面复印件。

装订顺序须与研究论著目录中的排序一致;

2.已录用的稿件除首页和标注页之外,须附编辑部录用证明的复印件;

3.大会特邀报告须提供邀请函以及会议文集有关目录的复印件;

4.研究成果附件(科学技术鉴定证明书、奖励证书、专利证书的复印件),装

订顺序须与研究成果目录中的排序一致。

项目摘要

【篇二:

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技巧研究》

结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着眼于学生成功的学习。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不断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需要补充一些知识,或者进行一定的“换字母,变单词”练习,或者进行一些特定的情景剧表演等,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有种种新鲜感,还使他们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为此我校选定《小学英语教学拓展训练有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寄希望于通过对学生拓展训练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努力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2.课题研究的界定

关键词:

拓展训练有效途径与方法

拓展即开辟、扩充,将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扩充,升华教学目标。

训练即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

有效即有效率、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当吻合。

途径即促成有效活动的渠道、方法、策略。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3.1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因此听、读和单词量的积累是学习英语能否成功的关键。

但现有条件下,依靠听力输入毕竟有诸多限制,而语篇的阅读则是可行和可靠的。

按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该达到二级的目标要求。

在二级目标中,读的要求有:

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小短文。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重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读和写技能的训练。

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生英语词汇教学和语篇教学的训练进行探讨与研究,而语篇阅读的前提就是词汇的学习与积累。

3.2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又是相对抽象的知识。

儿童外语教学需要具体情景的支撑,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语言本身。

具体而言,儿童英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语言的具体或模拟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学习。

儿童英语教学,必须为儿童提供可让儿童理解语言的内容、表达条件、语用情景的机会。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

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变的语篇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3.3交际法的理论依据。

交际功能是语言在社会中运用的最本质功能,语言作为工具是为社会中各种交际功能服务的(蒋丽珠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第164页)。

语言的社会功能指的是语言行为,即用语言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而语言的交际是在一定词汇量基础上的。

3.4《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

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4.课题研究的内容

4.1词汇教学有效途径与方法的的拓展。

4.2语篇教学有效途径与方法的的拓展。

5.课题研究的目标

5.1总结出词汇教学和语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供给教学一线的老师

们。

5.2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5.3自主更新有效教学的观念,培养有效教学意识,掌握教学效率和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

掌握有效教学中词汇拓展和语篇拓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5.4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发展理念,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拓展,即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得到锻炼;

5.5进一步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将课堂还原,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

5.6进一步确立课堂的目标意识,掌握有效的词汇和语篇的学习方法。

6.课题研究的方法

6.1个案研究法。

要求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6.2行动研究法。

在教与学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

6.3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学习资料的分析研究,可达到准确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观念的内涵及外涵,总结出可实用、可推广的经验。

7.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实施准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3月)

1.根据学情分析,制定实施方案。

2.举办了学习培训班,学习相关理论,进行开题工作。

3.完成调查问卷的统计工作,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5年1月)

第一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

准备阶段

1.课题申报、立项,筹备课题组。

2.针对课堂现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学习及学情、教情的分析,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了理论学习与培训。

3.做好各项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工作。

4.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结合案例开展听课、说课与评课。

探讨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完善课题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6月):

实施阶段

1.积极组织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2.组织专题研讨和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定期开展有效教学的沙龙,进行精彩片断的交流。

充分发挥了专家引领作用,极大地推进了本课题的研究。

3.进行词汇教学拓展的研究,总结了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方法一:

音标拓展法。

方法三:

关联拓展法。

方法二:

中心词拓展法。

4.收集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月):

渗透提升阶段

1.进行了课题研究中的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积极推广了研究中已经取得的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及时彰显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2.与名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对比分析,及时发现了课堂中有效及低效教学现象,并将已经总结的,研究的有效教学的理念和途径方法渗透到了每一位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并逐步得到了推广。

3.进行了语篇教学拓展的研究,总结了有效途径与方法。

方法二:

表演拓展。

方法一:

设疑拓展。

(三)课题结题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

1.课题组每一位实验教师撰写了论文,整理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优质录像课等。

2.完成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工作。

3.对开发与利用有效途径与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4.全面收集和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组织结题活动,整理了终结研究成果。

5.聘请专家结题。

8.课题研究的成果(见附录一、二)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地去探讨、研究、发现和实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拓展训练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经过三年的钻研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方法。

8.1词汇教学的拓展。

词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句子乃至整个段落的理解。

因此,在词汇教学过程,

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与方法,使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复现,积累大量词汇,为他们在听、说、度、写各项技能的发展上奠定基础。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

音标拓展法。

即根据相同的发音音素,拓展出众多的含有相同音素的单词,使学生进行有效记忆,为学生词汇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渗透音标拓展法。

如:

教cap时,可以由单词cat,fat,引出单词cap,学生通过三个单词明白字母a的发音,随后教师可以拓展clap,hat,bat等一系列单词。

当然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单词可以尝试记忆,教师可开展“换字母,变单词”的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记单词为娱乐。

方法二:

中心词拓展法。

以一个单词为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词进行相关联的拓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达到发散思维的程度,记忆更多的单词。

例如:

教到身体部分hand时,我让学生上网以及翻阅资料,查找关于hand的一些有效的,带有文化色彩的词组,学生找到了很多,如:

agreenhand,second-hand,handinhand,fromhandtohand?

?

,再通过一些例子,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身体部位手;又如,在教到give这个单词时,我还补充了giveup,givein,give?

to?

等搭配;补充给学生的这些知识,教师通过课堂用语进行复现,或每日的英语值日生来进行巩固。

方法三:

关联拓展法。

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关联的词汇进行文化意识的拓展,拓展时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与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有效掌握拓展内容。

如一年级时学习数字和身体部位,我们就可以将它们进行拓展延伸giveme

five,givemeten两种不同的击掌方式;将动物结合又可出现:

catsanddogs.倾盆大雨等;而高段学习中结合方向:

up可以拓展为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

what’sup?

“有事吗?

”等。

8.2语篇教学的拓展。

从课题研究开始,我们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连贯讲话的能力,为此,我们总结了情景教学法和关键词拓展法。

如:

在教授食物类单词以及用简单句ahamburger?

yes,please.时,我就向学生拓展了营业员可以用:

“canihelpyou?

”来问顾客,以及最后结算价钱时,可以用:

“howmuch?

”来问。

再有类似情景,买服装等,学生都能较完整地表演对话。

另外,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进入角色,正确体验主人公的心理需求,激起他们思考、探究、想象的欲望,启迪他们的智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像姜太公钓鱼那样“愿者上钩”是绝对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教师应该设法开启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多设信息沟,

【篇三:

结题报告】

《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旬邑县底庙中学侯小雷我的第一个小课题《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从年初立项至今已有一年时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付出很多的努力的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也获得了一些成果。

现在静下心来做一个总结和反思,希望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学情分析:

随着世界交往日益密切以及传媒的发展,初中学生对于中国和世界的了解愈来愈多,据统计我校有将近70%的初一学生去过国内的一些地方观光旅游,有90%的学生对中外的时事热点地区都很感兴趣,可他们中有90%的学生从来没有在地图上查找自己曾经去过或自己感兴趣的时事热点地区。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地图不了解,不知道怎样使用地图。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语言”,是中学地理课堂中最常用的工具,在地理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学生在小学没有读图的基础,进入初中以后,对地理课程中出现的地图感到无从下手。

2、从地理课标来看:

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技能”是新《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探索和总结出一系列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可操作的有效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方式方法,让

学生学会读图,喜欢读图,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

3、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图”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加拿大教育学家马歇尔麦克鲁安说:

“现代社会已由文字文化转为图形文化…”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不仅是课程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一步,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良好的读图能力还将有助于学生从“图”中更好更快的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拥有持久的优势,更好的生活。

(三)、概念的界定:

读图能力:

读图能力是指从地理图像中掌握信息的能力。

地理读图能力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①读懂地图:

即借助地图的名称、比例尺及图例等要素,在图中找到需要的地理信息。

②记忆地图:

熟悉地图中找到的地理信息,并形成记忆。

③分析地图:

是对找到的地理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达到准确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

其中读懂地图是基础,记忆地图是重点,分析地图是关键。

二、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科研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培养初一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有效方法,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实际、现实、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育人目标:

通过本课题实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做到“会学地理”。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自己读图的能力现状,课堂填图、绘图训练,课后地图制作的能力。

(2)、地理成绩优等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经验推广和交流。

(3)、教师利用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地图的教学,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教师对地图教学能力应用的创新和反思。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实验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二)、课题研究的工作过程:

本课题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课题结题阶段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

1、前期分析阶段:

问卷调查:

为了详细了解学生地理的学习现状,在初一上学期开学一个月后,我对初一3个班共11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