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集群.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8204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日本产业集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本产业集群.docx

《日本产业集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产业集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本产业集群.docx

日本产业集群

——以东大阪市为例

摘要: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现象,是产业朝向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是一系列能力的获取和壮大的过程。

产业集群以各种形态广泛存在于多个国家多种类型的产业之中。

仅在发达国家内就有意大利式产业集群、硅谷式产业集群、丰田式产业集群等多种形态。

这些产业集群除去具备一些集群的共有优势之外,还各自享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如悠久的手工业传统、高效的知识扩散及风险资本支持、企业间长期稳固交易的传统等,这些都是被迈克尔·波特视为决定竞争优势持续力的首要条件,而且都是不易被模仿和取代的高层次资源。

除了特殊资源外,迈克尔·波特认为持续竞争优势还取决于竞争优势的种类与数量,以及持续改善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而产业集群具备持续竞争优势是其成长的要求。

(注:

意大利式产业集群,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它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产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力的;意大利发展中小企业的模式被日本学者誉为“新世纪工业发展模式之一”。

意大利中小企业的特色是地域同业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现象。

意大利产业的地理集中性非常显著,一种产业上百家厂商齐聚同一城镇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但这种集群网络不是中小企业的简单聚合,而是由大量具有相同性和互补性的中小企业有机体构成的,形成对经济景气状况变化具有弹性的经济体系,被称为“可伸缩性的专业化”)

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的内涵、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演变历程、形成因素以及存在的类型,并且具体以日本东大阪市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日本产业集群现象对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启示与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

日本产业集群东大阪市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理论

1、内涵

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空间聚集现象,它不是简单概念的叠加,而是有其特定内涵的。

产业集群是产业朝向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系列能力的获取和壮大过程。

具体而言,这一系列能力包括:

(1)产业集群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产业集群总是处在由需求条件、经济发展的宏观基础、市场竞争、产业文化等构成的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下,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一种常态,产业集群能够迅速有效地适应这种变化是其成长的一种表现。

(2)产业集群不断创造独特竞争要素的能力。

当今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产业间的竞争也由纯粹的企业间竞争向企业竞争与产业集群竞争并存的方向发展。

当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全球产业竞争时,创造独特的竞争要素成为确保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而且因为竞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竞争要素也会变动和更替,产业集群要成长就需具有不断创造独特竞争要素的能力。

(3)产业集群构建良好环境界面的能力。

产业集群是多个构成主体的混合存在,各个主体之间既具有很强的相互依存关系,又面临各自不同的目标和使命。

环境界面良好就是指产业集群的各构成主体保持协调关系,拥有基本一致的发展认知和朝向同一目标的行为取向,也就是说产业集群的各构成主体可以互相提携,努力达成一个共同目标。

2、理论

较早关注到产业集群成长的是迈克尔·波特教授,他从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角度认为,“各国要维持它在某些产业集群上的竞争力,必须回归到各国在关键要素上的差异”。

在波特看来,产业集群需要具备因差异要素获取的独特优势,而且随着需求条件、市场环境、竞争状态的变化,产业集群的独特竞争优势也应随之变化。

还有学者从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切入论述产业集群的现象。

认为一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集群内部企业以及集群与相关产业之间合作的宽度和联系的强度。

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只有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延续集群的生命力。

产业集群虽然不等同于产业成长,但是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的演变周期与产业生命周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产业集群也会经历生成、成长、成熟、衰退等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存在发展的关口,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且由于每个产业集群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条件、集群的形态和内容各不相同,所以其面临的问题也会各不相同,但都需具有维持既有集群、促成其成长的战略措施,特别是在产业集群从成熟走向衰退之前,需要特别的行动来遏制这一趋势的发生。

也就是说,产业集群的发展虽说可能经历由盛到衰的过程,但并不必然会走向衰落。

因为一些战略性行动会改变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使其保持长盛不衰。

二、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演化历程

日本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果从推进产业集群形成的角度来看,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演化历程可以较明显地分为1997年以前、1997-2001年和2001年以后三个阶段。

1、1997年以前——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

日本由于岛国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历史上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过战后复兴和高速成长时期的发展,日本经济的区域不平衡进一步扩大,出现了区域发展的“过密、过疏”问题,一些地区因产业过度集中造成了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日本从1962年至1998年先后制定了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为了配合各次“全综”计划的实施,还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律。

如《工业重置促进法》(1972),《科技城法》(1983),《特定事业集中法》(俗称头脑布局法,1988),《区域据点法》(1992)等。

五次综合开发计划和一系列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法规,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密、过疏”问题,但是通过促使新兴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转移、分散和集聚,出现了众多产业集中区,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997-2001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阶段

1997年《特定产业集群激活法》和1998年《创新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日本进入有意识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

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迅速升值,日本国内的许多企业纷纷到海外设立工厂,甚至把国内的生产企业全部移至海外,造成日本国内产业的“空洞化”。

1992年“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进入长时间的通货紧缩。

在这种情况下出台的《特定产业集群激活法》以“强化地区产业基础”为目标,《创新促进法》则将原来的《科技城法》和《头脑布局法》两法合一,在日本范围内指定“高技术集中和利用计划”的区域。

这些指定区域担当了孵化器的作用,为新创立的企业提供了公共研究机构、办公场所,为创造更多的新企业做好了基础工作。

这样不仅促进了现有产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为促进创新型企业的产生建立了地方经济发展平台。

这两项法律制度在实现振兴地区经济这一国家任务的同时,还起到了规划地区产业环境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3、2001年以后——提升地区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进阶段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停滞发展时期,政府与学者苦苦探求经济衰退的原因与对策。

由于产业集群能够提高区域内企业与产业的生产力,强化、促进企业与产业的创新能力,鼓励新企业的形成,通过扩大并增强集群本身的规模来影响竞争,从而倍受日本产业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经济产业省隶属日本中央省厅。

前身是通商产业省,负责提高民间经济活力,使对外经济关系顺利发展,确保经济与产业得到发展,使矿物资源及能源的供应稳定而且保持效率)颁布了《振兴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规划》,之后,2002年文部省又颁布了一项发展产业集群的补助方案———《知

识集群创新事业》,此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扩展不同地区的先进技术,建造知识集群,以大学及公设研究机构为据点,形成“日本硅谷”。

产业集群规划与知识集群创新事业政策促进区域内新开发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当地的新兴产业,并与当地已有的竞争力强的产业相结合,共同创造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4、小结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在各种产业政策组合的促进下,日本不少地区形成了较明显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1、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视

在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运用政府的力量人为地造成产业的地理集中,创造全新的产业集群,逐步培育本地的产业集群网络,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1)全国综合开发规划。

日本政府的产业集聚策略在全国的一系列综合开发规划中都有所体现。

1950-1970年间日本的产业政策向重化工业的大企业倾斜,大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周围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以大企业为轴心的产业集群。

同时,重化学工业大企业从现在工业地带向临海地区发展,加速了临海工业地带的形成。

当时,日本的产业集群大多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四大工业基地,政府为了平衡区域经济,在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中,采取了“新产业城市建设”,主要是建设新产业城市,防止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培育区域核心据点,使国土均衡发展。

这一计划促进了太平洋工业地带的形成和发展,并促进了和里产业集群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后,根据《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日本致力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颁布了《技术密集型工业集中地区开发促进法》,确认了26个地区的开发计划。

这一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日本地方圈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使日本形成了沿“本州中部——关东北部——东北的太平洋一侧——北海道”、“北海道的日本海一侧——北陆——九州北部”、“东海——四国——九州中南部——冲绳”、太平洋工业带及周围地区四个工业带。

20世纪90年代,日本在《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1998-2010)中要求,从长远观点、全球化角度及在亚太地区的定位等,全面推进区域集群发展。

通产省、文化科学省在推进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将两省事业相互配合,形成区域集群,从而构筑起各地区连锁的科技创新体制。

目前,日本已形成关东广域地区集群、近畿地区集群等9个地区集群。

(2)建立工业区。

为了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日本建立了多样的工业区。

四个主要的工业区分别为京滨工业区、中京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日本为了促进工业区的发展,实施了三种开发政策:

(1)工业重置策略。

经过1965-1975年的高速增长,日本工业发展集中于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都市圈,集中发展的结果,造成其他地区经济停滞,为了解决此问题,于1972年颁布了《工业重置促进法》,鼓励工业由三大都市圈移出,并在低度开发地区扩建新厂。

(2)科技都市政策。

石油危机导致日本产业由重工业转向智能型工业发展,于1983年颁布《科技都市法》,继续朝向工业分散政策发展,并发展“工业研究园区”,以引进培植现代科技工业。

(3)智能型工业区位政策。

当软件工业、服务性工业及信息工业在经济上扮演重要角色时,日本政府为促进这些工业的发展,于1988年颁布《智能型工业区位法》,将智能型工业由东京移至其他地区分散发展,以求区域均衡。

上述工业区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日本地方圈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3)园地协同组合。

二战后,为加强中小企业的横向联系,日本政府建立了“园地协同组合”制度,即将分散在市区的中小企业组织起来,迁移到市郊指定地区集中在一起,建设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使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结构得到改善,同时也解决了单一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无力进行独立的技术创新或者存在严重的技术创新规模不经济等问题。

到1990年时,仅东京特别区内的金属行业中小企业园地就有23个。

园地协同组合制度的实施,不仅增强64了中小企业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而且促进了地方圈产业集群更加快速地发展。

2、商业协会的存在

商业协会是日本产业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通过形成“有组织的市场”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而且在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协助国家进行经济战略的制定、实施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了政府、企业和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本,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协会。

还有大量的地区性商业协会。

日本商业协会的存在,使企业间形成了高效率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利益协调机制。

大量的企业加入商业协会,也使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关系稳定协调,企业间的交易也倾向于长期、持续交易。

同时,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产品的统一规格和技术标准,并向企业提供本行业的各种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设备、培训人才和建立福利卫生设施等。

3、核心企业的存在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在日本数量最多,且形式最稳定。

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大企业在利用自身垂直或半垂直一体化进行生产的同时,还要将部分业务向区内中小企业分包,不仅提供产品的样式和规格,还进行技术指导,成品由核心企业推向国内外市场。

它们在生产中发挥横向支持作用,在市场营销中发挥纵向的纽带作用。

核心企业主导着产业区内的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向外扩散,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

另外,核心企业还促进了区内企业的信息的交流。

三、日本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及类型

1、形成因素

(1)历史条件

日本一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12世纪。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产业集聚区域积累了生产高质量专业化产品的技术。

二战、朝鲜战争都是日本产业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产业也善于从科技变迁中寻找发展的契机。

从尼克松震撼到石油危机,在应对冲击的过程中,不但没有造成产业瘫痪,反而激发了创造,促使产业界采取重要而有效的调整行动,反而强化了竞争优势。

(2)大型集团公司的存在

日本大量产业集群的产生是因为存在一个或几个大的集团公司,这些大集团公司促进了为其他产业提供零部件和相关产品的其他公司的进入和成长。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存在

日本许多成功产业是从相关产业中发展出来的。

它的多元化经营大部分是由公司内部创业而来,企业内的人员和设备,也经常随着企业的内部创业而重新配置,连带造成相关产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并促成产业的发展。

支持性产业也是创造日本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

日本的大企业通常与多家中小型的承包商与供应商形成一个关系网(所谓协力厂商)。

A、区域内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存在

如群马县的太田市,二战前的飞机制造商培育了相关的支持性产业网络,二战后转为富士重工的供应商,这种转换和其他新的进入者在太田市形成了汽车零部件供应网络。

B、相邻区域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存在

如新泻县的三条市,邻近燕市的银器产业集聚,该产业集聚区域形成了包括大量具有金属冶炼、加工、磨光等专业技术的中小企业的网络,这为三条市手工用具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4)混合的劳动力市场

日本的中小企业集群多为即时生产系统,因此兼职劳动力市场对其十分重要,日本一些产业集聚得益于区域内混合劳动力的获得。

2、类型

(1)传统产业区

这种类型比较接近马歇尔的产业区(专业化产业聚集的特定地区成为“产业区”,类似“出口产品”的中小企业大量聚集的区域),即生产特定产品的小公司聚集在特定的区域,其产品主要为消费品,如纺织、服装、木制家具、金属餐具、陶器和眼镜等,企业之间按照从原料到制成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劳动分工。

(2)城镇型产业区(在日本该类型的产业集群数量最多,在全国的地位也最重要)

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围绕核心大企业,按照生产上的垂直联系组成多层次的承包、再承包网络,即垂直系列网络。

如爱知县丰田市的丰田公司(又称产业综合体式集聚)与其核心供应商已经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日产公司也在神奈川、东京和枥木县建立了同样的产业集群。

(注:

丰田汽车公司自1937年开始生产汽车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跻身于最知名的大企业行列,并在2003年取代福特成为继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商。

丰田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赢利能力最强的汽车生产商,且现在市值超过了1000亿美元。

丰田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便得益于丰田汽车产业集群。

推动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

第一,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

丰田汽车产业集群采用的是轴轮式发展模式,丰田公司是轴心企业,大量中小企业作为轴心企业的供应商聚集在它周围。

丰田汽车公司处于集群网络的关键节点,能够对相关企业及整个集群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其成长壮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核心能力,即创造可共享的商业理念,选择合适的伙伴、开拓市场、倡导信任和合作精神。

这种核心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吸引中小企业向其靠拢并与其合作。

并且丰田汽车公司所倡导的理念、文化也得以在中小企业中贯彻实行,从而在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共同体关系,大大推动了集群的发展。

第二,本地化网络联系。

丰田汽车与周围的中小企业形成了紧密的组织联系和地域联系。

丰田汽车产业的组织联系主要是围绕独特的下承包制展开的,即丰田公司把它的部分业务承包给下包企业,形成等级关系,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下承包企业有支配权。

围绕着这种承包关系,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既有贸易关系,又有非贸易关系;既进行正式交流,又进行非正式交流,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企业网络。

此外,丰田汽车公司和其下承包企业在地域上也存在紧密的联系。

丰田汽车产业都集中在丰田城,由于“路径依赖”和丰田公司倡导的及时生产方式,客观上要求下承包企业要向丰田公司靠近,以节约成本和节省工件时间。

因此,丰田汽车产业能在地域上聚集,而丰田城因为同类企业的集中而出名。

第三,丰田汽车产业经济活动的社会根植性,即由于丰田城存在着特定的人缘、地缘、血缘关系以及日本特有的“商习惯”,使得丰田家庭成员就像一颗大树的分布遍布整个丰田集团,使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联系异常稳固。

(3)城市产业区

这种类型产业集群主要位于城市地区,主要涉及金属加工和机械工业领域,其主体为有自己商标的中小型企业。

四、案例——日本东大阪市的产业集群

东大阪市毗邻日本关西经济圈的中心大阪市,同属大阪府管辖,面积约61.81平方公里,人口约513000人。

东大阪市地处连接大阪与奈良的要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东大阪市交通便利,通过纵横交错的公路与铁路网,形成辐射四方的海陆空网络,为东大阪市人、财、物的交流活动打造了一个便利的基础设施平台。

大阪市是日本经济的核心之一,也是关西经济圈的中心,是银行、证券、保险、物流、信息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贸易机构等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东大阪市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此类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而东大阪市距离大阪市中心区无论是驱车还是乘坐地铁都仅需20分钟的车程,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东大阪市的制造业聚集与大阪市的现代服务业聚集相得益彰,共同创造了关西经济圈的竞争活力。

东大阪市制造业的发展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治后期,在大阪等地学习掌握了先进技术的手工业者就开始在东大阪从事棉毛纺织、牙刷、纽扣、理发用具、五金等杂货生产。

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一批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在东大阪租赁厂房或是转移当地进行生产,形成大都市圈加工型产业集群的雏形。

现今,虽然经历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长达10余年的萧条,日本东大阪市原有的集群优势非但没有削弱,反而以非凡的集群完善和提升能力,赢得充满魅力的制造业街区的美誉。

东大阪市是典型的中小企业聚集区,中小企业大多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以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称傲于世。

东大阪市产业集群以金属制品、一般机械器具、塑料制品等传统产业为主。

下图是2000年东大阪市制造企业的主要产业构成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传统制造业在东大阪市依然呈现勃勃生机,是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产业。

特别在传统的金属制品、工作机械、塑料加工等领域更是优势尽现,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由此可见,东大阪市的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新产业、新兴产业。

这也是东大阪市之所以能够充分积淀并利用企业聚集优势的有利条件。

日本东大阪市企业的产业构成(2000年)

资料来源:

[日]东大阪市《东大阪市统计书》(2001年)

1、发展优势

(1)自主的中小企业聚集

东大阪市的制造业集群属于典型的中小企业集群,企业中90%以上是从业人数不满20人的小企业,从业人数在1-3人的小企业就占企业总数的46%。

虽然是小规模企业占主体,但东大阪市的小企业具有很强的自立倾向,这一点与日本其他地区的产业集群有很大差异。

仅从企业中拥有自主研发生产的自主品牌产品的比例来看,在东大阪地区31.6%的企业都拥有自主品牌产品,而日本另一个代表性的小企业聚集区——大田区的同一比例是18.2%。

大批自立的中小企业聚集是东大阪市制造业集群的根本特征。

(2)工厂密度大

地理上的集中是产业集群存在的必要条件,一定地理空间聚集的企业数量越多,说明该地域的吸引力越强,企业因聚集获取的收益也可能越大。

工厂密度是衡量企业聚集水平的一个指数,据2000年度的一项调查显示,东大阪市在日本所有城市中的工厂密度是最大的。

日本主要城市的工厂密度

资料来源:

[日]日本总务省《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报告》(2001年)

(3)地域产业特色鲜明,专业化优势突出

从上图可以明显地看出,与东大阪市毗邻的大阪市,工厂密度位居第二,与东大阪市一起形成一个典型的工厂密集区域,这对重视面对面交流的日本企业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除去享有地理集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节约外,企业聚集对知识与技术的交流与扩散的促进作用、企业聚集所产生的创新氛围、甚至是企业聚集所拥有的谈判力量等都增强了东大阪市产业集群的特色。

东大阪市几十年来一直专注于构造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体系。

即使在日本制造业总体上陷入“空洞化”的困境之时,东大阪市也没有盲目地推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服务化等调整政策,而是积极实施一系列培育扶持制造企业发展的措施,从资金、技术、劳动力培养、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社会化、全方位的支持。

就连对现代制造业生产须臾不可或缺的生产者服务业,如金融、证券、保险、信息服务、律师、会计师服务等,因为毗邻的大阪市是日本关西地区的金融和信息枢纽,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达且可以方便地获取,所以在东大阪市都没有特别加以培育。

使得东大阪市的服务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基本限于生活服务业的范畴。

另一方面,东大阪市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体系中地域产业特色鲜明,因为金属加工塑料、木制品、纸张印刷、缝纫等基础产业之间的技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以适用更广阔的产业领域,一直被作为东大阪市的地域产业来加以培育。

2、形成原因

(1)完善的产、学、研合作网络

学习效应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竞争力来源,促进学习效应发挥的一个机制保障就是确立产、学、研合作网络。

东大阪的产业集群更多的具有水平型产业集群的特征,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中小企业聚集,保持竞争与合作关系,而合作主要是通过企业加入产、学、研合作网络来体现。

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产、学、研合作网络以产品开发为中心内容,如成立于1999年的罗丹21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由东大阪市政府协调成立的促进不同业态的中小企业与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产品开发的机构。

目前大约有150家企业加入,该机构的目的是塑造东大阪市制造业街区的魅力。

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

接受个人和企业的制造委托,寻找掌握适用技术的企业进行产品试制。

每年大约接受超过1000件的开发委托,其中30%是预测性开发,而40%是进行商品化生产;以满足需求的产品开发为目标,协调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和销售的全过程;与委托方建立超过OEM商和转承包商身份的协调联动关系;定期组织会员企业、专家学者和政府机构相关人员就某些专门的研发内容或科研议题展开讨论;建立公司服务品质保障制度,培育公司自有品牌等。

(2)多元化的支援体系

产业集群是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一种产业生态现象,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需要多种营养素支持一样,产业集群的成长也需要多元化的支援体系而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集约存在,更易发挥支援体系的规模经济效应。

这种多元化的支援体系至少包括创新型的资金支持,如设立天使基金(所谓“天使基金”就是专门投资于企业种子期、初创期的一种风险投资。

因为它的作用主要是对萌生中的中小企业提供“种子资金”,是面目最慈祥的风险资金,帮助它们脱离苦海、摆脱死亡的危险,因而取得“天使”这样崇高的名称。

天使基金在美国最为发达。

从业上而言,天使基金更青睐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项目),以及对企业经营、技术开发等给予税收和金融支持,扶植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活动等。

因为产业集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