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2262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句子成分导学案.docx

句子成分导学案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导学案

(一)

主语、谓语、宾语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类型和划分成分的方法。

2、能正确划分各类句子成分。

|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各类句子成分的构成及认定

难点:

正确划分句子成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短语类型: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二)句子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如:

张师傅修机器。

(三)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1、名称: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符号: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句子的基本成分是:

主语、谓语、宾语,即句子主干。

4、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枝叶。

5、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II划开。

(四)分析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

1、主语:

是句子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动词性、

形容词性主语。

1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例如:

(1)今天晚上II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I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2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

(1)笑II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II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短语)谓语

2、谓语:

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短语充当,

在一定条件下也用名词性词语充当,这跟主语的构成材料正好相反。

用做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等通常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中心,因此认准谓语中心以及它跟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就十分重要。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

他I[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高碑店一中I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I[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

太阳I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I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I[要]简洁<些>0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

这件事I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I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I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臣本布衣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II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

她I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3、宾语:

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1)名词性宾语。

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如:

给、读、写、讲、修建、交流、挖、交换、校对、跟随等。

例如:

我给你们俩十朵玫瑰花,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2)动词性宾语。

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

(主谓短语作宾语)

五、句子的主干

各种句子成分在句子的构成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都一样的。

其中有的起主干作用的如:

主谓宾。

有的是对主干起修饰、限制、补充作用的“枝叶”成分,即定状补。

因此所谓的句子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

例如:

1•写人格式:

“谁”+“干什么”

例:

一中的杨亚丨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句子主干为:

杨亚I写字

2•写物格式:

“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例:

一只小猫I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句子主干为:

猫I捉鱼

3:

“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II是学生

六、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

1、句子的主干并不等于全句。

2、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没有”“没”

等在句中充当状语,在找否定句的主干时,要将否定词保留。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导学案

(二)

句子成分和句子的主干练习

一、填空题

1.“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醋梦。

”一句中的主语是。

2.“爱因斯坦常忘了兑取支票。

”中的“兑取支票”充当。

3.“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一句的谓语是。

4•“这种意志和精神才是世界最可贵的财产。

”一句的主干是

5•“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一句的主干是

二、判断题

1•“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一句的主干是“我记得故乡”。

()

2•“每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中的“每个柱头”是状语。

()

3.“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中的“标本”是宾语。

()

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一句的主干是“我望着姑娘和梨花”。

()

5•“我们要学会积累材料。

”中划线的部分充当谓语。

()

6•“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

”的主干是“御道排列仪仗”。

()

7•“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一句的宾语是“蔷薇木香”。

()

&“获奖中学生用刻苦学习、敢于夺魁的行动表明了他们接过父兄重任的决心。

”一句的主

语是“获奖中学生”。

()

三、提炼下列句子的主干。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主干: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主干: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主干:

5•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主干:

6•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主干:

7•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主干:

8•老孙头早就相中了栓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马儿。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导学案(三)

定语、状语、补语

一、分析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

例:

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1)(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画眉”一一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2)[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一一“高兴”为“状语”。

(3)(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一“一首”为“定语”。

(4)歌唱得V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一一“好”为“补语”。

二、定语:

1、定义:

在名词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次,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

数量、所属等。

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助词“的”

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

⑴村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

(2)(风平浪静)的港湾里停泊着(许多)船。

(3)(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4(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2、分类

(1)描写性定语:

主要是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例如:

青春气息。

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

主要是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

野生动物。

(3)助词“的”:

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

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

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三、状语

1、定义:

状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

一般在一般放在主语后面,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例如:

(1)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2)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分类

(1)描写性状语:

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指向名词性成分。

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

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

(方式)

她的身上[净]是水。

(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

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

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

“非常热:

非常地热”。

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

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

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

仔细地看了半天”

四、补语

1、定义:

在动词性谓语后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2、分类

(1)结果补语: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

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

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

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家伙讨厌〈死〉了。

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

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

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

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

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

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

例如:

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例如:

她生〈在南涧〉,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生〈在2006年〉。

(7)可能补语:

一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

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

/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

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小结:

1、句子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

2、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和标示符号一般是:

(定)f主+[状]f谓J<补>+(定)f宾

五、课堂练习:

找出句子的主干,划分句子成分。

(1)她的身体很健康。

(2)她一直战斗在紧张而又繁忙的建设工地上。

(3)—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

(4)她像雕像一般伫立在山顶。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导学案(四)

句子成分练习

一、给下列句子划分成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6峰峦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8•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9.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10•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11.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12.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13.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1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15.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6.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7.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8.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9.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20.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二、判断正误

9.“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一句中划线的部

分是定语。

()

10.“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一句中的“这些日子”是主语。

()

11.“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一句中划线的部分充当宾语。

()

4.“他已经去过三次了。

”中的划线部分充当补语。

()

15.“迎面走过来两个身穿西服的年轻人。

”中划线部分充当定语。

()知识的迁移运用

用找主干法分析病句成分残缺及搭配不当

(一)主语残缺

1.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

a.经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文化水平。

b.由于她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c.当他经过住院治疗回家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

d.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暗中更换主语导致

a.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委的表彰。

b.比赛地点在天安门金水桥前,沿着长安街、二环路等规定的路线跑完全程。

c.张海迪的报告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主语的修饰语过长,忘记了中心词,导致主语残缺。

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今天,任何脱离国际化市场需要去谈志愿、兴趣、理想,都是不恰当的。

(二)谓语残缺

1.首句话说半截,只说主语,缺谓语,后边就另起炉灶,写另一完整的句子,也称中途易辙。

a.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米宽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b.炊事员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购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2.缺少与宾语呼应的谓语中心词

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难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三)宾语残缺

a.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记者从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获悉:

国家已安排专项经费一亿元,加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科技攻关和相应研究。

(四)搭配不当

1、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3、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4、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