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826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oc

毕业论文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学院:

商学院

专业:

金融学

班别:

10级经济创新实验班

学生姓名:

于璠

指导教师:

二〇一四年四月至二〇一四年六月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实际利率的变动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具体影响、我们应如何利用这一有效手段调节与控制经济发展的态势与方向,也成为了人们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对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对近年来受关注的利率市场化的举措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实际利率,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

Abstract

Thereisainseparablerelationshipbetweenrealinterestratesandeconomicgrowth,andwehavetofaceandsolvetheproblemsofthatwhateffectcouldrealinterestrateschangesbring,andhowcouldwetakeadvantageoftheeffectivemeasurestoadjustandcontroltheeconomicdevelopmenttrendanddirection.Theresultofourstudyshowsthattherealinterestrateshaveimportantinfluenceoneconomicgrowth.Wewilldiscusstherelationshipbetweenrealinterestratesandeconomicgrowthinthisarticle,offerabriefanalysisof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whichispopularhereandnow,andputforwardsomerelevantpolicysuggestions.

Keywords:

Realinterestrates,Economicgrowth,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

II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

一、引言 1

二、实际利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2

三、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

(一)模型、变量和数据 4

(二)数据分析 5

四、现有政策分析 7

五、政策建议 9

(一)对我国的政策建议 9

(二)推行利率市场化的障碍与其解决 10

参考文献 1

致谢 2

实际利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引言

利率,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货币政策在实际实施中的主要措施之一,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地根据货币政策实际实施中的具体需要灵活运用其利率工具,对当时的利率水平和结构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从而对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进行作用并产生相关影响,最终达到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所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是对当前一定货物比对未来同样的货物多支付的百分比溢价。

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减去同期通货膨胀率,因而关注实际利率的变动,就离不开对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在不同时期、不同状况下,根据实际发展的状况与目标,对存贷款利率进行适当调整,我国的利率水平变动较为频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1978年至1989年,存款利率逐连续上调,使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达到11.34%的最高水平;1990年至1995年,利率在短时间内的多次调整,使存贷款利率间的差距拉大;1996年至2003年,是利率的下调阶段,经过连续的多次下调使利率水平最终达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低至1.98%;2004年至2007年,是利率的又一上调阶段,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回升至4.14%;2008年至今,我国的存款利率经历多次小幅度的上调或下调,使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

我国的利率变动十分频繁,利率的频繁变动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探究与了解。

本文所要探究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利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确切的说,是抛开通货膨胀率干扰后的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的分析,这对我们实现通过适当的方式调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是在阅读与分析大量对实际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的有关文献后进行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相关数据的选取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分析,第五部分是针对我国现状所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实际利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热情从未消减,而作为经济与金融的重要核心变量,利率到底在以怎样的力度、怎样的作用机制对现实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造成着重要影响,至今都无法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我们认为其主要分为两大观点。

主流经济学派以凯恩斯学派为主要代表,他们认为利率与实际经济的增长存在着背向变动的关系:

利率越低,投资的需求就越增加,而增加的投资经过投资乘数的作用,最终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实现增长。

凯恩斯(1936)认为,在这种需求不足、经济萧条的特殊背景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使采取降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成为必然选择。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市场参与者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即使一段时间内利率降到很低的水平,他们对利率调整也不再作出反应,致使货币政策的失效)的心理作用因素,决定了政府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必须以降低利率为主,才能够使扩大需求、增加产出的政策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凯恩斯的论断,实际上包含了市场机制完善、公司或企业的资本运营很有效率这样的一些先决条件,因而得出了利率越低越能刺激经济发展的论点。

但是,把凯恩斯的理论运用到发展中国家,实践得出的结果却往往与凯恩斯论断不完全一致。

金融深化学派以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为主要代表,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的问题,经济呈现着严重分割的局面,且存在着利率管制,在不同的资金市场执行着不同的利率水平。

利率管制使得实际利率低于资金供求均衡所决定的利率,低水平的利率使投资效率降低,抑制了储蓄,因此主张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来消除金融压抑、提高实际利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麦金农和肖(1973)认为,市场利率由于金融抑制的影响而被严重低估的现象在经济短缺的背景下似乎顺理成章,面对这种状况,想要增加客户的储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除了提高利率水平外几乎别无选择。

两大流派的观点显然都符合经济学规律,但却又针锋相对,通过对其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他们的主要差异和分歧所在:

一是进行分析的背景不同。

凯恩斯主义观点的研究背景是经济大衰退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需求相对于产出水平而言严重不足,从而使得产品的相对过剩、企业大量停产、人民失业严重,这一系列状况又反回来导致了资金借贷市场上的过剩状态。

这种状况下的市场利率显然是高于市场出清状态下的均衡利率水平的,因此政府为了达到刺激投资、减少储蓄的目的,将利率降低无疑是不二选择。

而金融深化理论的研究背景事实上是短缺经济(经济发展中资源、产品、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一种经济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生产能力相对于旺盛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明显不足的,这样的产品市场格局无疑最终会导致的结果是资金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与此同时,存在着利率管制的国家政府出于对其金融资源的垄断考虑,毫无例外会选择压低其市场利率。

这种状况下的市场利率相对于市场出清时的均衡状态下显然是低出许多的水平,从而抑制了居民的储蓄意愿,由此可见,要想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资源,就必然要采取提高市场利率的措施,引导居民增加储蓄。

二是进行分析的对象不同。

凯恩斯经济学发际于市场机制相对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时代,在这种环境下的常态是买方市场,而在这种市场的条件下,生产过剩而需求不足的现象是再常见不过的,但短缺现象在此时却很少出现,可见凯恩斯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宏观经济的短期失衡。

金融深化理论形成于六七十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还未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他们的主要着眼点在于经济长期的增长。

三是进行分析的手段不同。

凯恩斯学派的所运用的分析工具主要是“三大心理定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在很好地继承了新古典主义的边际分析法的同时结合运用规范和逻辑实证方法,从总量的角度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金融深化理论则更偏好于使用实证的手法,从企业的微观角度对现实的经济格局进行分析与研究,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方法与思路。

把眼光放到我国,九十年代初可以作为我国市场类型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我国逐渐告别卖方市场为主的状态向买方市场转变,同时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真正由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适应时代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增长方式也开始由长期以来只看增长速度单纯追求数字的粗放型增长向重视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为了研究实际利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本文将以1992年至2012年间的数据为依据,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三、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变量和数据

商业银行对市场主体的存贷款利率,能够对宏观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选此作为分析数据。

我们以年利率为分析对象,对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水平按照执行时间,进行月度加权平均而得到,实际存贷款利率由年名义存贷款利率减去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得到。

选取GDP增长率为指标,反应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

因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包含着服务价格,对中国物价的变化程度反应得更加全面和完整,与GDP的联系更紧密,所以我们选取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而非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作为通货膨胀率的指标,。

名义和实际存贷款利率参见表1:

表1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率

单位:

%

年份

名义存款利率

名义贷款利率

通货膨胀率

实际存款利率

实际贷款利率

GDP增长率

1992

7.56

8.64

6.4

1.16

2.24

14.2

1993

9.54

9.93

14.7

-5.16

-4.77

14

1994

10.98

10.98

24.1

-13.12

-13.12

13.1

1995

10.98

11.52

17.1

-6.12

-5.58

10.9

1996

9.21

11.04

8.3

0.91

2.74

10

1997

7.17

9.84

2.8

4.37

7.04

9.3

1998

5.03

7.56

-0.8

5.83

8.36

7.8

1999

2.89

6.08

-1.4

4.29

7.48

7.6

2000

2.25

5.85

0.4

1.85

5.45

8.4

2001

2.25

5.85

0.7

1.55

5.15

8.3

2002

2.03

5.4

-0.8

2.83

6.2

9.1

2003

1.98

5.31

1.2

0.78

4.11

10

2004

2

5.36

3.9

-1.9

1.46

10.1

2005

2.25

5.58

1.8

0.45

3.78

11.3

2006

2.34

5.85

1.5

0.84

4.35

12.7

2007

3.15

6.67

4.8

-1.65

1.87

14.2

2008

3.94

7.23

5.9

-1.96

1.33

9.6

2009

2.25

5.31

-0.7

2.95

6.01

9.2

2010

2.29

5.35

3.3

-1.01

2.05

10.4

2011

3.29

6.36

5.4

-2.11

0.96

9.3

2012

3.23

6.26

2.6

0.63

3.66

7.8

注:

1.名义存款利率由一年期存款利率按照实行时间作加权平均得到,名义贷款利率由一年期贷款利率按照实行时间作加权平均得到;2.实际存款利率由名义存款利率减去当年通货膨胀率得到,实际贷款利率由名义贷款利率减去当年通货膨胀率得到;3.通货膨胀率由当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减去1得到。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金融年鉴》相关年份数据

(二)数据分析

1.单位根检验

由于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首先需要对各变量的平稳性作出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测法,对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水平及其—阶差分形式分别进行相关检验,过程中遵循AIC准则对滞后项进行确定。

对变量Yt的单位根检验模型为

并做假设检验:

H0:

;H1:

若接受原假设H0,则说明序列Yt存在单位根,因而数列是非平稳的;若拒绝H0,则说明该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数列是平稳的。

对于非平稳的变量,还需要对其—阶差分形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我们对变量实际存款利率、实际贷款利率、GDP增长率进行ADF检验,结果如下:

表1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类型(c,t,p)

ADF检验值

5%临界值

结论

实际存款利率

(c,t,3)

-2.739

-3.632

不平稳

D实际存款利率

(c,0,1)

-3.278

-2.998

平稳

实际贷款利率

(c,t,1)

-2.753

-3.612

不平稳

D实际贷款利率

(c,0,0)

-3.325

-2.992

平稳

GDP增长率

(c,t,0)

-1.947

-3.603

不平稳

DGDP增长率

(c,0,0)

-4.943

-2.992

平稳

注:

c、t、p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D表示—阶差分

由以上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变量实际存款利率、实际贷款利率、GDP增长率都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阶差分形式都是平稳的,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依据得出结论,它们都是—阶单整序列,即I

(1)。

2.协整检验

根据EG两步检验法,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是否存在。

表2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协整方程数r

特征值

特征值迹统计量

5%临界值

p值

r=0*

0.959546

158.846

76.97278

0.0000

r≦1*

0.785235

85.07082

54.07903

0.0000

r≦2*

0.642987

49.69188

35.19276

0.0007

r≦3*

0.538917

26.00216

20.26183

0.0072

r≦4

0.299776

8.196132

9.164547

0.0761

注:

*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本文对所需变量的协整分析,借助了Johansen检验的特征值轨迹检验方法,由以上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迹检验的结果拒绝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协整个数r=0的原假设,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判断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至少有—个协整向量。

这说明,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由这些变量所组成的系统中是存在的。

由以上检测可得:

在5%的显著水平下,实际存款利率(S)、实际贷款利率(L)、GDP增长率(Y)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协整方程为:

(0.88385)(1.20251)

[1.3471][10.6548]

协整系数下小括号内数字为渐进标准误,中括号内为t统计量,表明各变量在协整关系中显著,且方程具有良好的性质。

这说明,在长期内,实际存款利率与我国GDP增长率存在正向关系,实际贷款利率与我国GDP增长率存在负向关系。

本文认为,当存款利率上升,居民储蓄增加,银行保留准备金之后的剩余存款通过货币创造乘数衍生货币,相当于增加了投资,因此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当贷款利率上升,企业的贷款意愿降低,贷款数量减少,使得其投资减少,生产放缓,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了解了实际存款利率、实际贷款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对三者间关系的认识对我国当前相关政策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四、现有政策分析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利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见成效,但是与同时期的其他经济因素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相比,利率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低于其应有的程度,当前我国的利率政策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1.我国现下的利率管理体制是由中央银行确定的,换言之,是由政府进行控制的。

我国的中央银行在众多方面都缺乏其所需的独立性,缺乏操作利率杠杆的自主性,比如在职能、组织、人事方面等,因此,我国的利率政策往往难以由其自主进行决定,与此相反,我国的利率政策通常由中央银行、财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及商业银行等众多的利益集团之间经过多方谈判与博弈而最终达到的利益均衡的结果,在这样的体制下制定出来的利率政策,必然是无法完全准确地反映市场的现实变化的。

2.我国当前的利率政策还存在着两大问题:

信息时滞和决策时滞。

我国在制定利率政策时,会考量多种相关的经济变量,比如社会资金总供求、市场价格、银行利率和企业成本水平等,这里面就会存在两个问题:

一个是信息时滞,在前文提到的各种经济变量中,有一些变量是很容易及时获得的,然而有些就很难做到及时地获取,比如企业成本等,这样的状况就会导致信息失真的问题出现,影响制定出的政策的准确性;另一个是决策时滞,如前所述,我国政策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多方利益主体为争取自身利益而不断进行博弈直至最终得出定论的过程,这种程序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增加了过程的复杂程度、延长了决策所需的时间,而其制定出来的利率水平也往往滞后于实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很难做到准确地估计到每次进行利率调整后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因而无法真正做到使我们的政策调整具有其应有的前瞻性。

3.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的合理性仍有待进一步增强。

缺乏合理性的主要表现为:

首先,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存款利率水平与贷款利率水平间的差距数小,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我们发现,自1983年至今,我国的一年期存贷款利差在0.7到3.2个百分点的范围内变动,在这其中,一年期银行存贷款利差小于等于0的情况共出现了7次,而存贷款利率差恰恰是商业银行获得其利润的主要来源。

这种明显偏低的存贷款利差使我国的商业银行难以根据各个企业资信状况、风险状况来自主地进行相应的利率浮动,这样的缺陷不但抑制了商业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而且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盈利性、流动性以及安全性,大大增加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所要面临的利率风险。

其次,我国的利率结构仍存在许多合理性有待商榷的内容,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层面,众多不同的利率之间的难以实现预期的协调,因而难以避免其诱发套利行为,从而扰乱市场秩序。

4.实行利率管制严重违背了市场公平的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非国有企业的利益。

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还远远没有实现在融资方面的真正的完全对等。

很久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一直享受着国有银行为其提供的优惠的官方利率,而非国有企业要面对的则是水平较高的市场利率,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非国有企业不断地贡献他们的巨大力量。

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所谓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共同存在的局面,正是由利率管制的措施造成的,这就使得非国有企业不得不面临着在融资方面的各种不平等待遇,即歧视。

这种歧视严重违背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公平原则,毫无疑问也严重损害了众多非国有企业的利益,使非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遭遇许多阻碍,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

5.利率政策所真正发挥的作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我国自1996年来先后连续多次降息,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扩大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是事实证明该手段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们经过分析认为,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的结果,与我国的利率没有真正完全放开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

利率水平完全由市场自身的变化发展来决定,才是理想状态下的利率变化机制,也只有使这种情况真正实现,才能够让利率真正起到对经济进行调节的重要作用。

而我们目前的情况却是,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变化并未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相应地引起利率水平的变动,进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投放进行一定的导向与影响。

不仅如此,这种不尽合理的利率政策还致使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这势必会削弱商业银行对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的贷款积极性,而这又进一步弱化了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

五、政策建议

(一)对我国的政策建议

1.加速推进利率体制改革,促成利率市场化。

我国的经济目前处于平稳且较快增长的阶段,通货膨胀在各种措施与政策的积极配合下得以有效控制,金融体制改革也逐渐摸清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再加上不断出台的各项措施和政策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对利率水平与变动越加敏感,这些因素都为我国大力实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我们可以辩证地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全面分析与考察逐步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利率市场化的方针与措施,并一步步有条理地加以实施,而与此相配合地,中央银行也要加强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调控,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事先控制与准备,并做到在进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时能够及时正确应对。

2.真正实现我国的金融结构改革。

企业申请贷款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率水平,尤其是对于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他们并不具备大型企业那样广泛的多方面的资金来源,使得他们对贷款的依赖性明显要更高一些。

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更要尽可能地使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实现扩大,尽可能地让大企业参与到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融资当中去,与此同时,还要逐步改变银行当前的贷款结构,根据实际情况与各种不同的需求,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地简化贷款流程与审批手续,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而优质的贷款服务。

通过合理地经济政策与金融结构,使中小型企业的贷款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使他们的融资比重得以加大,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更便捷合理的资金支持。

3.简化利率结构,使利率实现并保持更加合理的水平。

我国当前的现状是众多不同的利率层面同时存在,这实际上为套利问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要想在源头上加以避免,就要考虑对当前的利率结构进行精简,其目的是使这些不同利率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

对市场上的各种情况要定期地适时地进行深入有效地分析,通过经济理论与实际的实践相结合来判断目前的利率水平合理与否,并及时准确地修正那些不合理的、不利于实际经济发展的部分,使利率对市场的调节作用能够真正发挥出来。

4.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切实加强中央银行应有的独立性。

首先要对中央银行在决策上所拥有的自主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