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3715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docx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1、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基本规则

1.1、总则

1.2、生产成本控制的一般性规定

1.3、制定成本标准与费用分摊准则

1.4、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的监控

2、生产成本费用核算办法

2.1、总则

2.2、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规定

2.3、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要求

2.4、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2.5、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本程序

3、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3.1、直接材料成本管理办法

3.2、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办法

3.3、保护用品管理办法

 

1、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基本规则

1.1、总则

1.1.1、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三部分费用构成,其中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等。

1.1.2、生产成本管理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加监督,发现偏差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1.1.3、生产成本控制权责规定

生产车间、研发部、物资部负责对直接材料的消耗指标、领用流程、投料程序、标准工时和加工单价等做出明确规定。

财务部负责对制造费用分摊做出规范,并核算生产成本及呈报生产成本相关数据报表。

1.2、生产成本控制的基本规定(生产成本控制程序图)

1.2.1、直接材料费用通过《领料单》来统计,据此编制《材料耗用汇总表》。

材料耗用汇总表

材料名称

规格

料号

单价

工号

日期

生产车间

计划

生产数

实际

生产数

标准用量

领用量

退库量

实际用量

超用量

超耗率

(%)

合计

合计超耗金额

(单价×合计超耗量)

日期:

年月日共页第页制表:

1.2.2、直接人工费用通过《生产任务单》来统计,据此编制《人工费用汇总表》。

人工费用汇总表

编号:

日期:

年月日

部门别

项目

本期

上期

差异

期间差异

目标差异

产量

本期

上期

差异

期间差异

目标差异

每人平均产量

本期

上期

差异

期间差异

目标差异

说明

1.2.3、制造费用采用预定分摊率,各项实际制造费用发生的金额与已分摊制造费用有差异时,则以多、少分摊处理,并视状况转入成本或损益。

1.2.4、若采用分步成本制时,月底必须估算在制品的完工程序,以核算产品的产量,在此基础上统计、估算产品生产成本,并编制《产品生产成本比较表》。

产品生产成本比较表

单位

产量

(A)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总成本差异

(C=A/B)

本月

上月

差异

本月

上月

差异

本月

上月

差异

本月

上月

差异(B)

主任:

制表:

日期:

年月日

1.3、制定成本标准与费用分摊准则

1.3.1、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可采用标准成本控制法,其主要特点是把成本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考核结合起来。

1.3.2、标准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控制标准,是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的准绳,它应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

1.3.3、在确定生产成本控制标准时,必须先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计算。

1.3.4、应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生产成本控制标准。

企业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计划指标分解法、预算法和定额法三种。

计划指标分解法,即通过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的方法来确定。

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零部件或工序进行分解。

预算法,即用编制预算的方法来确定成本控制标准,如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确定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

定额法,即确定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

1.3.5、在确定生产成本标准时,需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的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进行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

1.4、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的监控

1.4.1、监督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即根据生产成本控制标准,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成本指标的执行情况、影响指标值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和工作环境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比和监督。

1.4.1.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

材料费用的控制重点

财务部核查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必须符合公司及国家有关成本核算规定。

财务部核查当期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耗用数量及单位用量。

财务部核查领用、退库程序及计价方法,必须符合公司及国家有关规定。

材料费用监督、控制的职责划分

车间质量检查员要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

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不能开工生产。

物资部库管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保证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情况。

生产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班组长负责,具体职责包括经常收集材料消耗资料文件,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1.4.1.2、人工费用的日常控制

人工费用的控制重点

车间主任核查外包人工是否符合相关批准的规定。

车间主任核查当期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记录及其工作内容。

人工费用控制职责划分

车间主任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并负责对上述有关指标进行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车间主任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

1.4.1.3、间接制造费用的日常控制

财务部核查车间的各项管理费用等,设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未设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

财务部核查生产及非生产部门制造费用发生数是否在预算范围内,有无超支情形。

财务部核查制造费用报支,应依财务管理规定及范围报支。

2、生产成本费用核算办法

2.1、总则

2.1.1、在抓好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水平,是公司领导特别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2.1.2、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等进行的强制性规范,以保证生产成本核算成果的质量。

2.2、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规定

2.2.1、为了准确、真实地核算产品成本,公司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和仓库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2.2.2、公司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费用开支实行分口管理、层层落实的管理办法。

2.2.3、各生产车间要加强对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2.2.3.1、对生产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备件以及主要低值易耗品等实行定额管理。

2.2.3.2、准确统计每批产品的原材料耗用,并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摊。

2.2.3.3、根据本公司水平对各种产成品、在产品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使其成为工资费用分配、个人考核、班组工时利用情况的依据,并把经过准确统计的产品生产所耗工时上报给财务部。

2.2.3.4、设立专门的领料员,对每种产品的原材料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摊。

2.2.3.5、区分原材料的定额和无定额,有定额的应按定额领、发料,无定额的应编制领用料计划,实行限额发料,不准以领代耗。

2.2.3.6、对月末结存的材料等物资实施盘点,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结转手续,转入下月继续使用;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及时退回供应仓库。

2.2.4、仓库管理

2.2.4.1、加强仓库登记管理,对领用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备品备件进行全面、准确登记。

2.2.4.2、严格物资的验收计量,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材料、备件、产品等物资的入库、出库和水、电、气的消耗,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计量。

2.2.4.3、强化物资的盘点管理,建立《物资盘点表》,实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法。

2.2.5、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2.2.5.1、对生产中耗用的各种原材料、备件、工具和动力,工时、设备利用情况,内部转移,成品交库、出库和数量,质量检验,各项财产、物资的毁损等建立原始记录。

2.2.5.2、采用统一的原始记录格式的填制方法。

2.2.5.3、严格签署、审查、传递、汇集、保管程序,保证数字完整、清晰、真实可靠。

2.2.5.4、财务部应对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按月进行严格考核,尤其对生产产品所耗工时、生产批次产品领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如有超标或浪费现象应给予相应处罚。

2.3、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要求

2.3.1、公司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凡不属于本期产品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产品生产成本,要严格划清成本开支的界限。

2.3.2、生产成本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限,不得相互混淆。

2.3.2.1、正确划分应计入成本与不应计入成本的界限。

2.3.2.2、正确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

2.3.2.3、正确划分产品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2.3.2.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2.3.2.5、正确划分产成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2.3.3、下列支出应当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2.3.3.1、直接材料,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直接燃料和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3.3.2、直接工资,包括公司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3.3.3、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福利费等。

2.3.3.4、返回废品损失,因质量原因由质检部门判定由下步工序转回的,应由本工序承担费用损失。

2.3.3.5、制造费用,包括公司各个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员工福利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加工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差旅费、折旧费、运杂费、托运保管费、交通费、电话费、保险费、检定费、计量费、维护费、工装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2.3.4、下列支出不得列入生产成本

2.3.4.1、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3.4.2、对外投资的支出。

2.3.4.3、被没收的财物。

2.3.4.4、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

2.3.4.5、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2.3.5、下列收入不得冲减生产成本

2.3.5.1、规定应列入营业外收入的各项收入。

2.3.5.2、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2.3.5.3、外销材料、废次品等发生的收入。

2.3.5.4、按规定应直接上交财政的各种罚款收入。

2.3.5.5、按规定不应该冲减生产成本的其他收入。

2.4、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2.4.1、公司产品按生产作业计划统计、计算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核算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根据工序特点,按品种分步结转半成品、产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的核算期为月份。

2.4.2、直接材料的统计、计算与分配

2.4.2.1、生产车间按《合同》和《生产任务通知单》编制《领料单》,仓库按《领料单》配送或车间领用原材料,生产班组按《领料单》领用原材料。

2.4.2.2、财务部统计人员依据直接材料的原始消耗记录,分类别按品种汇总,编制《原材料耗用明细表》,月末财务人员将仓库转出的原料领用数量与统计人员统计的数据核对,并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2.4.2.3、车间统计人员还要按产品品种明细编制《返回产品回收明细表》,作为直接材料的减项,同时计入产品原料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2.4.3、费用的统计、计算与分配

与生产产品相关,但不能直接归属某个产品的费用,按照一定的系数统计、计算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2.4.3.1、直接人工费的统计、计算与分配

生产车间设专人负责生产车间的考勤工作,以便于统计、计算为生产批次产品所负担的人工费用。

财务部月末根据生产部门上报的考勤簿编制《工资及福利费明细表》,列示于“生产成本—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的借方。

将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借方的人工费按一定的系数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2.4.3.2、工艺用辅助材料的统计、计算与分配

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辅料、耐火材料、其他材料等按项目统计、计算,按一定的系数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2.4.3.3、工艺用燃料及动力的统计、计算与分配

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水、电、风、气(汽)等燃料动力按项目统计、计算,按一定的系数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2.4.3.4、制造费用的统计、计算与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生产部门为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保费、租赁费、保险费、存货盘亏费(减盘盈)及其他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也要按一定的系数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并计算出产品单耗。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根据该部门所设考勤簿及《工资及福利费明细表》进行统计、计算。

生产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通过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明细表》进行统计、计算与分配。

其他制造费用应通过编制《其他制造费用明细表》进行统计、计算。

2.4.3.5、返回废品损失的统计、计算与分配

因质量原因由质检部门判定由下步工序转回的,应由本工序承担费用损失,直接冲减本期生产合格量,发生的费用损失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2.4.3.6、当产品完工后,按照工序要求,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单》。

同时,编制《可比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单》,与同期或基期比较。

2.5、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本程序

2.5.1、公司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2.5.1.1、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和应计入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

2.5.1.2、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本月的产品生产成本,哪些应当由其他月份的产品生产成本负担。

2.5.1.3、每个月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统计,计算各种产品生产成本。

2.5.1.4、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与统计,并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5.1.5、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结转至产成品科目。

2.5.1.6、结转期间费用。

2.5.2、生产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

2.5.2.1、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按各种产品实际投料或原始记录的实际耗用量直接计入。

2.5.2.2、各种辅助材料费用、燃料动力费、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车间经费等,凡是为生产单一产品发生的,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凡是为生产多种产品、由多种产品共同耗用而不能直接计入的,按一定系数进行分配。

2.5.3、其他几个特殊问题核算的处理办法

2.5.3.1、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半成品等发生的盈亏处理

必须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扣除责任者赔偿后的余额,按公司内部管理权责的划分,分别计入和冲减公司管理费用及车间经费,或按规定调整消耗量或产量。

发生毁损的,应当先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最后将剩下的金额计入公司管理费和车间经费。

2.5.3.2、具有待摊性质和预提性质的费用处理

具有待摊性质的费用,在其发生时一次性计提,然后将其纳入到有关成本项目当中。

具有预提性质的费用,根据其具体使用项目在其预先提取时分别计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或“应付利息”当中。

2.5.3.3、“废品损失”的处理

凡是生产中的废品,将废品扣除可回收的价值后,在原成本项目中反映。

凡是销售后用户退回的废品,均应退回原生产车间,冲减该产品当月产量。

其废品损失应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将废品的销售量及销售成本以红字按原数冲回产成品账户,冲减当月的销售量及销售成本。

如果废品修复后入库,应增加车间的当月产量。

如系上一年度销售退回的废品,只冲减当年的销售量,不冲减生产量。

3、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3.1、直接材料成本管理办法

3.1.1、材料消耗定额管理流程

执行

存档

3.1.2、原材料消耗控制

3.1.2.1、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技术先进、成本领先”的战略,精确核算产品的单位成本,控制原材料消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3.1.2.2、原材料消耗控制相关职责

研发部主任的主要职责:

根据生产加工图纸确定原材料工艺消耗定额,负责工艺消耗定额的培训工作。

车间主任的主要职责:

组织生产车间贯彻执行工艺消耗定额文件。

每月组织做好现场原材料的盘点工作,每月对现场消耗定额数据总结分析,及时将结论汇报给研发部主任和总经理顾问。

物资部主任的主要职责:

在保证原材料采购质量的情况下,合理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报总经理决策,有效控制采购价格。

3.1.2.3、原材料消耗控制措施

原材料消耗控制依据:

原材料工艺消耗定额文件。

《生产任务通知单》、《技术协议》、《材料消耗定额标准》、《领料单》等相关文件。

原材料消耗数据的统计与反馈:

见车间主任、物资部主任职责。

3.1.2.4、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节约措施:

限额领料:

根据生产计划和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出原材料消耗总量,按总量限额领料。

合理加工:

原材料须按照“科学排料、量体裁衣、正确划线”的原则,尽量减少边角料的出现。

边角料的回用:

对在原材料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若能拼接,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与原材料拼接使用;若不能拼接,须对这些边角料进行整理再加工,留作他用,努力做到材尽其用。

废料的回收与核算:

对于可回收的废料,应与完工产品同时入库,并根据下列公式进行核算。

3.1.2.5、考核和奖励

考核依据:

以工艺文件中原材料计划用量为标准,按月通过对实际消耗用量的统计,与原材料计划用量进行比对,测算出当月的原材料利用率。

公司将严惩在生产过程中因制造失误造成原材料无谓损失的行为和责任人,具体详见《生产车间考核办法》。

根据《月份车间原材料利用率统计表》反映出的原材料利用率数据,公司将核定一个原材料利用率的基准线。

若原材料利用率高于公司核定的基准线,公司进行数据核实后,将视利用率差额的大小,以相应的权重比例给予车间和班组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物质奖励。

若原材料利用率低于公司核定的基准线,公司将要求车间及班组责任人说明原因,情节严重者,公司将处以重罚。

产品生产加工流程中各环节所产生的无谓损失由主管生产的直接领导承担相应的责任。

该方案试行后,车间主任应收集实施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为该方案的决策提供参考。

3.2、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办法

3.2.1、总则

3.2.1.1、劳动定员与工时定额的相关定义

劳动定员是指承担生产任务的某一岗位所需要的人数。

工时定额是指组织生产过程中用来衡量人员工时消耗量的具体标准和尺度。

3.2.1.2、劳动定员与工时定额的管理职责

公司对劳动定员定额工作实行统一领导,行政总监及车间主任负责定员定额的综合管理工作。

车间主任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总经理有关定员定额的工作政策,制定生产车间的劳动定员与工时定额,并负责监督定员定额政策在生产车间的应用与执行情况。

3.2.2、劳动定员与工时定额的一般规定

3.2.2.1、为了提高劳动定员定额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运用先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手段。

凡是能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班组或人员都要有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管理。

3.2.2.2、根据生产或工作任务发生变化的情况,生产车间每年对本单位的定员人数进行一次核定,并将核定结果报行政总监。

3.2.2.3、劳动定员与工时定额工作要同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组织的调整、员工工作的调配相结合。

3.2.3、工时定额在车间的应用与执行

3.2.3.1、生产车间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定员定额管理细则,做好定员定额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定员定额管理工作。

3.2.3.2、对于《生产任务单》上的原始工时定额,任何人不得更改。

若需增加工时定额,需由车间主任写明理由,签字更改,方为有效。

3.2.3.3、若一道工序由两个岗位来完成,工时拆分由车间主任决定。

3.2.3.4、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负责

上道工序如图纸加工或工序产成品不符合工艺要求,也未进行返修,即转下道工序,使下道工序增加工作难度,增加工作量,或需其他工序加工挽救,因此而增加的工时(增加的工时=下道工序加工实际工时-下道工序原工时)由上道工序负责,下道工序人员记录在《生产任务单》上,月底由车间主任直接将工时划拨至下道工序。

3.2.3.5、报废零件再制时,必须有研发部的《处理意见》,图纸、工艺齐全,方可制定工时定额。

有主任、技术人员确定为技术攻关零件的除外。

3.2.3.6、车间主任对要求增加工时的人员进行登记,月底复核增加工时人员的出勤、加班、停机时间等,如有总工时超出总劳动量部分,定额员将超出部分减去,可不再通知本人。

3.2.3.7、每月25日为实际耗用工时上报时间,车间主任负责收取每个人的工票。

每张工票必须填写齐全,必须有检验合格章(非零件加工工票除外),当月工时当月报,隔月作废。

工票不得随意涂改、转借,否则视为废票。

3.2.4、附则

3.2.4.1、本办法原则上一年修订一次,但下列两种情况除外。

因生产条件的变化对定员定额标准影响较大时,应适时地给予修订。

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基本正常以后,应及时制定新的定员定额标准。

3.3、保护用品管理办法

3.3.1、总则

3.3.1.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用劳动保护用品(以下简称“劳保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与回收管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服、防护服、雨衣、防护手套(如布手套、线手套、胶皮手套等)、护袖、防护鞋(如高温鞋、绝缘鞋、防水防腐蚀的胶鞋等)、防护帽、防护镜、卫生用品(如毛巾、洗衣粉、肥皂等)以及防暑降温用品等。

3.3.1.2、管理职责划分

公司办公室的职责:

负责按国家及本行业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生产人员的岗位现状,编制《劳保用品需求计划》。

负责对生产部申领、使用劳保用品的情况进行监控。

生产车间的职责:

保证生产人员使用的劳保用品符合安全、卫生的规定,负责审核本部门劳保用品的申领工作。

物资部的职责:

下设劳保用品采购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