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4589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docx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案图形与几何六年级

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

课时

2年级科目六年级数学主备胡斌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重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难点

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具多媒体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首次备课【谈话导入】教师:

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

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归纳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出示问题1: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

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展示问题2:

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

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

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出示问题3:

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

圆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教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较差的学生多让他们说)

④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写一写。

指名学生把写的过程予以汇报。

教师加以总结,用课展示教材第86页第1题的图示。

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9页练习十八第1题。

指名汇报,订正。

【教材释疑】教师:

刚才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想必同学们可能还有些疑难,请同学们互相提问,互相交流。

【课堂作业】填空。

(1)一个等边三角形,从一个顶点起,用一条线段把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2)圆的位置是由()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或()决定的。

(3)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一条高分开,分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度和()度。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64°,顶角()。

(5)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50°,两个底角各是()。

(6)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它的顶角是()。

先独立思考,后指名一一回答。

二次修改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2)

课时

2年级科目六年级数学主备胡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经历回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加深对公式推导的认识,培养学生借助直观图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难点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含义;根据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具多媒体课,实物投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首次备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怎样系统地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

学生议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回顾与整合。

(板书课题: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2))

【复习回顾】

1.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1)周长教师:

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汇报,使学生明确并板书:

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

计量周长采用的是什么单位?

你能举例吗?

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单位?

组织学生议一议。

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评议。

可能会答出:

长度单位:

厘米、分米、米等。

由于周长是计量物体周围长度的总和,故采用长度单位。

(2)面积教师:

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吗?

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说一说。

使学生明确并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教师:

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3)比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师:

半径为1㎝的圆的周长比面积大,这种说法对吗?

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结合问题计算回答。

可能有两种答案:

①周长比面积大。

②无法比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综合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

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1)教师:

我们学习了六种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想一想,最早学习的是哪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它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组织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再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思考、回

答:

长方形学生根据回顾的结果汇报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C=2(a+b)

S=ab教师逐步展示课中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字母,长方形内的方格,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课展示正方形教师:

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你能否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推导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组织学生讨论,相互交流。

学生回顾,相互讨论,汇报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C=4aS=ab教师用课展示相关的内容。

(3)课展示平行四边形教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组织学生画一画,算一算。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并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用课展示相关的内容。

(4)教师:

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计算公式的过程,有相同之处吗?

谁能说一说推导的过程。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

都是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课展示三角形和梯形,组织学生议一议。

指名学生说一说公式及推导过程。

学生议一议,汇报结果S三角形=

S梯形=

课展示相关的内容。

(5)课展示圆教师:

圆的周长公式是怎样得出来的?

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汇报,可能会说出:

是通过实验得到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认识了π,得出了计算公式:

C=2πr也可能会说出:

把圆分割成小块,拼成长方形、正方形等。

S=πr2。

用课展示相关内容。

(6)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探究其中的规律。

【课堂作业】

1.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7cm2,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2)小圆半径为2cm,大圆半径为3cm,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比是();小圆的面积与大圆的面积的比是()。

(3)把一个圆形纸片剪开,拼成一个宽等于半径,面积相等的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56cm2,原来圆形纸片的面积是()cm2。

2.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cm,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3.解决问题:

给缸口直径是0.95m的水缸做一个木盖,木盖的直径比缸口直径大5cm。

木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沿木盖的边钉一圈铁片,铁片长多少米?

答案:

第1题:

(1)7

14

(2)2∶34∶9

(3)12.56第2题:

(1)×

(2)√(3)×第3题:

0.785m23.14m二次修改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3)

课时

1年级科目六年级数学主备胡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

2.使学生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3.经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4.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重点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难点

正方体、长方体的计算

教具

课(包含教材第88页第4题的四个图形),立体图形实物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首次备课【复习回顾】立体图形的认识

1.课出示教材第88页第4题的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

2.指名学生说说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3.指名学生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用课逐一显示字母所表示的名称。

4.上面的图形能分类吗?

可以怎样分?

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面都是平面都有一个曲面教师注意板书。

5.长方体与正方体。

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点教师:

长方体与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点?

你能归纳整理吗?

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动手写一写,并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下表:

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师:

上面我们比较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那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并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圆柱和圆锥。

教师:

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呢?

你能说一说吗?

组织学生观察,书面写一写,小组议一议。

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并板书:

圆柱:

三个面,上下两个圆是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

两个面,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课堂作业】做教材第90页练习十八第9题。

(1)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学生说一说,再进行集体评议。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次修改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板书设计每个面都是平面都有一个曲面圆柱:

三个面,上、下两个圆是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

两个面,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学反思

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4)

课时

1年级科目六年级数学主备胡斌教学目标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概括化。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重点分析、归纳各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课,罐装饮料瓶,软包装饮料盒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首次备课【复习回顾】

1.复习表面积的计算

(1)复习表面积的定义。

提问:

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请同学们拿出立体图形的模型,看看这些形体,一边用手摸,一边说出每个形体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的面积?

提问: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圆柱的表面积是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什么形状?

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展开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或高),宽相当于圆柱的高(或底面周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提问:

什么样的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是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的侧面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底面周长或高。

(3)归纳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①请同学们根据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围成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在教材上用字母表示出计算每个图形表面积的方法。

②指名顺次口答归纳出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字母公式:

S长=(a×b+a×h+b×h)×2S正=6a

2S圆柱=2πrh+2πr2

2.复习体积的计算。

教师:

将一块石头放进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里,你们发现了什么?

请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观察、讨论后汇报。

(水面高度升高了,因为石头占了圆柱体容器中水的空间)

教师:

这个有趣的现象曾经启发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发现了一个物理定律,从而给人类打开了征服海洋的大门。

有兴趣了解计算这块石头的体积吗?

你有办法计算出石头的体积吗?

教师:

要计算石头的体积,我们可以借助于规则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

引出课题:

后面我们一起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

(1)围绕目标自主复习。

学生在教材第88页用字母表示出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

边写边思考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汇报。

教师重点引导出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指名学生口答各种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师随着在每个立体图形后面板书相应的体积公式。

提问:

这些体积计算公式中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

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

(课演示推导过程)

教师进一步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在图形之间用箭头表示出来。

(3)归纳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

教师: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这样一些形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计算。

3.拓展延伸。

(1)课出示:

一个底面为梯形的立体图形,计算它的体积?

一个六面体呢?

类似的其他立体图形呢?

学生甲:

它们也都可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教师:

说到这个相同点,我想起了昨天遇到的一个问题。

昨天我上超市买了两种包装(一种罐装,一种软包装)的椰汁,它们的高相等,它们的容积哪一个大?

怎么判定?

(出示实物)

学生乙:

先计算它们的容积,再比较就可以啦。

学生丙:

因为他们的高相同,所以,只比较它们的底面积就可以了,哪个的底面积大,哪个盛的椰汁就多。

教师给出两个包装物,请学生算一算哪种包装里的椰汁多。

学生独立计算,允许用计算器。

学生汇报。

追问:

求容积按什么来计算的?

要注意什么?

小结:

计算容积按计算体积的方法进行,要注意应从容器里面测量长度。

(2)出示500g大米。

测量这些大米的体积?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学生甲:

可以把米堆成圆锥形,量出底面半径和高再求体积。

学生乙:

还可以把米放在长方体的容器里(如文具盒等),量出长、宽、高再求出它的体积。

学生丙:

把一张长方形纸围成圆柱,把米倒进去,亮出它的底面周长和高,再求体积。

【课堂作业】

1.练一练。

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m,高是3m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成两半,表面积增加了()m2;沿横截面切成两半,表面积增加了()m2。

2.判断。

(1)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能形成一个圆锥。

()

(2)把一段圆柱形木材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部分是原来的。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两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

()

(4)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答案:

1.2×3×2=123.14×(2÷2)2×2=6.28

2.

(1)√

(2)√(3)×(4)×二次修改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5图形的运动课时

1年级科目六年级数学主备胡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难点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教具多媒体课,实物投影,彩纸,方格纸,剪刀,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首次备课【情景导入】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园进门时路道两旁美丽的迎客松)。

教师:

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

(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

图形与变换)

【归纳整理】

1.课展示教材第92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

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

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

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师:

教材第93页第1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

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组织学生想一想、议一议:

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展示教材第92页旋转设计图案。

(1)教师:

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

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

投影出示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45°)并集体评议。

通过上面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

在旋转方向上有几种情况?

(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教师小结:

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时,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再旋转不同的角度。

3.课展示教材第92页平移设计的图案。

(1)教师:

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

这是第三种几何变换——平移。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

由平移变换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只是位置变了,形状和大小都不变)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平移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二是确定平移的距离。

4.你会按照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吗?

提问:

图形怎样放大?

怎样缩小?

学生回答。

【课堂作业】

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相互交流。

(3)指名学生汇报,着重说一说三种几何变换的特点。

答案:

把图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B;把图B绕中心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C;把图C绕中心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D。

2.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1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2)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教师:

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出来。

组织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评议。

3.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2题。

(1)教师:

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答一答,进行集体评议。

(2)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再和同桌交换检查。

(3)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予以投影,并集体评议。

4.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3题。

(1)教师:

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组织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

(2)教师:

能用圆规、三角板画一画这些图案吗?

(3)组织学生动手画一画、交流画法。

5.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4题。

(1)组织学生读懂题意。

(2)组织学生说一说,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4)教师:

除了教材上拼的四幅图以外,你还能拼出什么图案来。

组织学生尝试拼图,议一议,互相交流。

答案:

第2题:

图3、4是轴对称图形。

第4题:

相等,因为这四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面积都等于一个大圆面积减去一个圆面积,再加上一个小圆面积。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二次修改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板书设计图形的运动教学反思课题6图形与位置课时

1年级科目六年级数学主备胡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重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难点

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具多媒体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首次备课【情景导入】提问:

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提问:

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老师板书】

教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归纳整理】

1.课出示教材上的街区平面图。

提问:

仔细观察街区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提问:

街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0m)

2.根据比例尺提出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1)如果从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2)学生讨论路线。

教师:

这几条路线就是要走的路程,那怎样求出实际行进的路程呢?

学生:

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路程。

(3)学生测量,汇报图上距离。

(课动态演示)

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集体订正。

提问:

你们还想知道哪些距离?

(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学校到邮局的距离、银行到医院的距离等。

3.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出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

分别是哪几条?

哪条路最近?

(2)请你写出图上的七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3)银行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

小明家在邮局的什么位置?

集体订正。

提问:

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小结:

先横着看,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

再竖着看,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两个数用“,”隔开。

【课堂作业】

1.一个电影院装修前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0,35),装修后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4,36)。

(1)装修前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装修后又增加了多少个座位?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次修改布置作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统计与概率

(1)

课时

1年级科目六年级数学主备胡斌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

教材分析

重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具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教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