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4597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docx

顽童闹学堂资料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

《顽童闹学堂》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

2016年2月15日下午,听徐建顺老师讲中国古代教育,受到很多启发,尤其是讲《顽童闹学堂》那一段特别精彩,原来,在顽童闹学堂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

听完他的讲座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真的误会中国古代的教育了,西化的教育把我们害惨了!

下面的容是我做的听课笔记,文中许多观点是随手记录徐老师所讲,也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可能会与老师的本意不完全一致。

老师讲的容非常丰富,记录得很匆忙,语言有些零乱,分享给大家,供参考与批判。

一、中国古代教育总的特点是“人”的教育

从培养目标上看,中国古代教育可以分为三类:

1、成人教育——以品性为最终目标2、化人教育——以熏为主要形式3、立人教育——以生活能力为基础

从结构上看,中国古代教育可以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层面。

大的也可分为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层面。

从这些特点上看,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是人,目标是成人、化人、立人,今天的教育有的说法是培养考试机器,有的说法是培养劳动大军,有的说法是培养接班人,比较起来,哪个更科学呢?

二、中国传统蒙学的力量,让农村也很有文化

按照时间顺序,中国古代的教育先有家庭教育,后有蒙学教育。

家庭教育主要覆盖的是0-3岁,主要是由母亲负责的性情习惯养成,这是蒙学基础。

《礼记》上就记载了从胎教说到出生的养育常识,一个核心的思想是养成人的中正,主要是性情习惯的培养。

4-7岁的孩子,则要进入蒙学馆学习,主要由蒙学先生教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徐建顺老师说,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主要方面,是中国蒙学的教育目标。

当今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不教生活的教育。

根据对一些上过私塾的老先生们的采访,可以得知,孩子们到蒙馆里读书时,发现《三字经》和其他歌谣,都是母亲教过的。

在中国古代,蒙馆先生、学馆先生分得还是比较清楚的。

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蒙学馆的教育目标主要了解中国的基本文化常识,养成生活的良好习惯,这是所有孩子都要达到的。

另一个目标,是极少一部分孩子要达到的,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达到了这个要求,先生就会推荐他到学馆。

《官场现形记》里有类似这样的记载。

没有这份资质的,所谓的知识学习就此就结束了。

中国古代没有规定,穷苦人家的孩子不能读书。

从先到明清,都有穷苦人家读书出来的例子。

中国古代宗族聚居,一个家族一定会有富人,富人有三件事必做,修祠堂,修路,办学。

宗族办的学叫族学,贾宝玉小时候上的就是族学。

国家办的叫社学,大家凑钱办的还有义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古代算是有不完整的、想要努力实现的三年义务教育。

我们大部分人有一个印象,古代的人大部分都不识字。

这里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刚解放时中国教育的状况给了大家这样一个印象,1950年,中国的文盲率达到90%以上,有的地区达95%以上。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是西学刚开始创办的时候,大批私学倒闭,儿童失学,而西学又非常缺老师,《围城》里就描述了有人假装懂西学的事情。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文盲远没有那么多。

1860年,据一个传教士记载,中国偏远山区的文盲率也只有60%。

郭德纲说过一段传统相声,《歪说三字经》。

传统相声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老脚本,今天的我们几乎看不懂了,所以,在听相声的时候,该发笑的就没有笑。

除此以外,还有歪说孟子、歪批三国、歪批四书等。

相声,在当时是一门落地的艺术,进入不了大雅之堂,听的人都是一些贩夫走卒,这些相声他们都能听得懂,我们却听不懂了,说明了什么呢。

古代中国的人,大部分都是背过三字经等蒙学经典的,他们还背声律启蒙,这就是蒙学的力量,古代是有普及教育的。

想想过去村子里面,有很多人都会书法的,而且写得很好。

还有一点,回忆一下我们前几代的老人们,他们种种庄稼,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至少知道各种节气、天气,适应天地人的关系,我们的老祖母们,可能不识字,但他们个个都是高级育婴师,她们在做人上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在教育孩子方面会做饭、会做衣服、会哼小曲儿、会讲故事,样样精通。

今天呢,我们的农村变成了什么样子呢,房子都一个样,庄稼地里是农药化肥,学校因为孩子太小关闭,年轻父母绝情地到城里打工,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没有人间温暖,没有敬天畏地的精神,没有乡绅阶层的文化引领,处处都是文化的沙漠,和到处都有私塾蒙学馆的古代比较,是进步了呢,还是倒退了呢?

三、中国古代教育很早就实现了“双轨制”

按照徐建顺老师的说法,根据家庭条件和在蒙学馆的学习状况,中国古代在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就按照“双轨制”进行了分流,一部分继续学习儒学,另一部分也是大多数则开始接受儒学之外的专业教育。

也就是说,到了七八岁的时候,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孩子进入更高一级学馆,学习儒学。

而其他孩子,学农的,回家种地;学经商的,到各种铺子里当学徒;学武的,到武馆去;学医的,进了医馆,等等。

由此,我也理解了爷爷为什么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师父学医了。

比较而言,今天中国的专业教育开始得比较晚,最早也要等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在十五岁左右考高中的时候,进入职业学校。

还有一部分孩子进入专业教育更晚。

要等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时才开始。

我们今天的做法,基本上就是把学馆的东西全部拿到了中小学,让所有的孩子都学,这在古人看来,不是太合适,即便是孔子看来,也不合适。

也就是说,让所有的孩子都读论语,不合适。

按照中国古代教育的设计,普及性的教育,读论语的简本如《三字经》就行了。

今天,在全国各地,很多私塾、书院都是这么做的,效果不是很好,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让所有的孩子都冲着儒学去,效果并不好。

在中国古代,谁去学儒学,是要考察的,谁适合谁去读。

所以,今天这样做,也是很莽撞的。

也有从蒙馆拿东西的,这样做也比较麻烦。

这些蒙学容,都是教4-7岁小孩子的,大的孩子再这样教也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弟子规》,那是四、五岁小朋友学的,现在还有成人学的,更麻烦了,父母命,行勿缓,命错了呢。

小学三四年级智力已发展到一定阶段了,还拿那些蒙学的东西来教,当然是错位的,孩子们也是不喜欢的。

另一种错位,你教的那些诗词歌赋,都是老儒士们写的,教给孩子合适吗?

古代可以,孩子是挑出来的。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徐老师说,他也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大家进行研究和探讨。

四、中国传统儒精英辈出,今则不能

1、蒙学是基础:

生活类,文化类,历史类,意象类,声韵类,主要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生活常识。

2、德:

礼教,生活教育,省,女学。

礼,从母亲那里开始学,蒙学也教,礼是约定俗成的交往方式,是行走天下的基本本领,学会了礼,人生就不会有大错,今天的孩子没有礼教,每个人都稀奇古怪,比较邪的东西比较多。

省,比较大的孩子要教,省是要有习惯的,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特别重要,今天,我们的孩子普遍缺乏省教育,我非常尊敬的贾建设校长提倡的“三省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非常值得在更大围推广。

女学,在今天也缺失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男性的教育和女性的教育区别很明显,据立老师说,中国古代的《三字经》男孩女孩学的版本都不一样。

联想到今天学校里甚至是全社会的性别错位状况,我们不得不反思性别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

3、小学:

文字,音韵,训诂,吟诵,工具书。

小学,字感,语感,诗感,建立不起来,怎么读书?

读书的效率太低,没有小学基础就开始读书,跟不读差不多。

小学是很重要的根基。

今天,很遗憾的是“小学”缺失,本来是教小孩的,现在都是大学里的教授们在研究这些东西。

4、体:

经,史,子,文。

经,即十三经;史,即二十四史;子,即诸子百家;文,即诗词歌赋。

“经史子集”是从出版角度说的,“经史子文”是站在教育的角度上的说的。

经、史、子、文的学习,这也是有顺序的。

今天,我们一上来就教诗,教文,是学问顶尖上的东西,没有经的学习,没有史的学习,没有诸子百家的学习,诗是读不懂的。

先读经,后读史,是因为“经”是讲大道理的,“史”是讲故事的,经史合参,先讲一个道理,再去讲一个例子。

经、史读完了,去读子,大道理读完了,再读小道理,局部的道理。

都读完了,才去读文,文是修养的学问。

不按照这个顺序,唐诗宋词是读不懂的。

我们今天读那些诗,读那些词,不是我们自己读懂的,没有任何注释,没有教参,我们能读得懂吗?

你不知道诗里的典故选自哪个经,哪个史,哪个子,当然也根本无法读懂。

今天这个时代,能读懂诗词歌赋的已经很少了。

5、艺。

文艺,文艺,艺和文不同,文以载道,文,是“道”的美丽的外在形式,本质上还是道。

艺与文不同,离道比较远,是熏性情的。

孔子非常重视艺,叫六艺。

孔子一死,朱熹也很重视艺,因此还被老师批评。

王阳明更重视艺了,谈琴唱歌,天天就干这事。

中国古代儒士,都是琴棋书画,不懂这些怎么见人呢。

6、用:

经世致用。

前面那么多准备,都是要“用”的。

今天,关于“用”的学问,我们几乎全部丢失了,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几乎再也没有诞生了;伟大的书法家,画家,音乐家,很难培养了;传统的农人,商人,匠人,中医,许多中国古代优秀的行业也面临灭绝。

我们今天的教育,大都停留在“小学”这个阶段了。

事实上,儒家最厉害的是“用”的层面,治理国家,摆弄经济,“政经工商,医武数术、兵农历律”等各行各业,在中国古代都有很多的精英。

可是今天,已经很少有孩子能够达到这个层面了。

五、和中国古代比,今天的教育理念都逊透了

今天流行许多时髦教育理念,翻转课堂,全科教学,分层教学,等等。

认真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你就会发现,根本不需要创新,我们发明的那些理念、方法跟古人比,真是逊透了!

徐建顺老师总结,中国古代教育有以下特色:

1、言传身教——全面跟随

古人非常重视口传心授,今天的人不重视这个,就丢失了教育的最好的传统。

古人的教育非常重视感性的力量,今天的教育有太多的理性。

身教,比言传还重要。

今天,我们几乎不考核老师的“身”的层面。

高考不考做人,招聘不考做人。

做人,也不是教的,而是示出来的,上课见老师,下课就见不到了,只见到老师课堂上是什么样的,但生活中什么样、平时什么模样啊,你就知道他上课时的样子,教育是成人教育,是教你做人的,学习必须是跟随式的学习,上课讲孟子是学习,跟着老师生活也是学习,说话的语气,言谈举止。

这样的教育效果,是课堂教学远远达不到的。

国学教育,按照西方发明的教学方法,是根本达不到的。

2、个别教育——私密传授

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灵魂上的东西。

一对一,天地之间有道,道是变的,教育靠集体式教学是根本达不到的。

我们今天的老师,对集体式教学非常适应,上课就应该是这样的。

今天,我讲了很多一对一,很困难。

当年,蔡元培把一对一改成一对众的教学,很多老师都辞职了,他们不会一对众地教。

老师一进门,问同学们好,今天上第五课,我们把时间停在这里,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讲第五课呢,进度。

下面的孩子呢,他们该学第几课了,我们这个课是给谁讲的?

古代的老师上不了这样的课,他会觉得良心不安。

雨,初中,英语跟不上了,就永远跟不上了。

你怎么安排进度,怎么安排都是不对的,都是有违教育公平的。

差的跟不上,好的在浪费时间,怎么弄都要抛弃大部分学生,这叫公平吗?

反过来说,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要么是在幼儿园,要么是小学,要么是中学,最终没有被抛弃的学霸,过程也是很痛苦的。

一种游戏,30人31条腿(注:

把腿绑在一起的游戏),它的速度是按照谁的速度跑呢?

按照最慢的,一定会摔跤,要按照比最慢的孩子还慢的速度,所以,最终获得的效果是最糟糕的。

古代,没有先学后教,没有翻转课堂,有多少孩子,就有多少课程表,这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

在讲课的时候,徐建顺老师举了一个证据,根据日本的《菅茶山授学图》,看到菅茶山的洗手池有两个,根据介绍,道理是这样的,大道如水,在不同的容器里是不同的样子,他是用两个洗手池提醒自己,道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他的座右铭。

徐老师还给我们看了清代学馆的一照片,可以看出学生们在排队背书,实行的也是一对一教学。

老师是在教室最后面的角落里。

老师在前面,老师在后面,感觉是不一样的。

秘密性,躲开所有的人。

这是个别教育的另外一个条件,一对一的教育,私密的教育,半私密的教育,或者是随时改成为私密的教育。

悟空,就是这样教的,教得更私密。

教可以这样教,练,则可以一起练。

徐老师还举了一些文献例子,如王阳明的《社学教条》。

古代儒学的教育,从朱,入王,两条路子。

从朱,最重要的是朱熹的《小学》。

在国,儒学馆全部的人都全文背诵《小学》,今天我们对这本书不够重视。

花了一半的时间讲故事,三分之一讲礼教,还有一些其他容。

入王,主要是王守仁的《社学教条》,他做学政时,要求贴在每一位老师办公桌的左后方。

《社学教条》容选编: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

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信廉耻为专务。

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

明朝每天的课程表“每日清晨,诸生参辑毕,教读以次偏询诸生:

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

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

”跟学生谈话,一个一个来,这件事占的比重非常大,当天的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随时还会再跟学生谈这些事。

孩子做错了,得拐着弯培育,王阳明是这样说的。

这有点像今天的心理医生的谈话,今天,有病才谈话,在古代,全有病,都得来。

每天都跟学生问这些事,几年下来,你知道,你对学生得有多了解。

用这么长时间了解学生,可见在研究观察孩子这方面,下了多大功夫。

传道授业解惑,你都不了解孩子,你怎么传道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才说得过去,很多老师,比父母还了解学生。

这样的心理辅导,需要私密的环境,所以,在教室后面进行。

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成人教育,跟现行的西方教育是多么大的不同。

3、自学为主——复讲过关

在中国古代的学馆,一般情况下超过10个人,不会超过20人。

一个学生呆在学校8小时,480分钟,每个学生一天到老师面前听课的时间有多长,24-48分钟之间。

但不可能不停地讲课,事实上很轻松。

除以2,结果是12-24分钟。

得出一个结论,每个学生,只有20分钟左右到老师面前听课,其余都是自学,所以,根本不用讲翻转课程,少讲多练,中国古代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古代吉祥意象——《顽童闹学堂》,“堂下无风夏日长,先生醉卧书桌旁。

学童不知光阴贵,结伙顽皮闹学堂。

”学堂的布置,教学的次序。

老师睡着了,孩子们折腾老师,演戏的,打架的,还有一个在学习。

上课的地方,学习的地方,在图上也很清楚。

柳青的年画,《闹学顽戏》,有很多版本。

民国的香烟广告,也有这样的意象。

扇子,也有。

扇子是文人用的,老师用的,也有这样的画面,就特别耐人寻味了。

墨盒上也有,就像今天的铅笔盒,上面竟然也有《十八子闹学堂》这样的意象。

今天,我们印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古代就可以这样做。

如果这个孩子不闹学堂,他还是孩子吗,上学太快乐了。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生是怎么教的。

一齐读书,读着读着,声音低了下去,只有先生在读,过了一会儿,人渐渐少了,先生一拍桌子,人都又回来了。

闹学。

每天如此,周而复始。

你觉得,先生不知道学生都出去了吗,他为什么不拎着戒尺必须打下课铃才能出去。

这样的教学,对今天的老师来说,太可怕了,人家至少教出了鲁迅,还教出的周作人。

王阳明,孩子好玩,怎么办,让他玩,自由地玩,玩够了,就学了,玩不够怎么办,玩着学。

这是古代最基本的教学法。

怎么学?

在顽童闹学堂的画面里,总有一个在学习。

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大师兄。

榜样的力量。

复讲,算是古代的考试方式。

不是发卷子,是再讲一遍,学生给老师讲。

过程:

学生上书,老师点书,复讲,读书,讲书。

什么叫过关?

今天的教育形式,老师一上来上课,结束考试,不会,批评,然后一切都按照程序进行,不管你学会学不会。

古代的教学是过关式的,第一课过不了,不会上第二课。

每一课都是很扎实的,不会出现雨老师学英语的情况。

过关的形式,就是复讲。

老师讲10分钟,然后学生复讲的时候,不仅要把纲目讲出来,还要把语气、动作都要复讲出来。

学会老师的腔调,全部都要到位,里面都是信息。

这样的要求,比起今天的考一百分,要高得多。

复讲是很有难度的。

一提这样的要求,就紧起来,听课的态度就转变了。

如果你的检验方式是考试,他们的听课态度又会是什么样呢?

这样,师兄辅导,允许你玩,但必须过关。

大师兄帮助下,互相学习,一起过关。

4、纵向编班——立德学礼

混龄教学。

古代没有一年级、二年级这样的横向编班。

纵向的好处,第一个显而易见,极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大孩子教小孩子,老师就不用讲了。

古代的私塾有个规矩,有问题先问师兄,师兄不会的再问老师。

五六年级的孩子,可以给一二年级的孩子讲课吗?

这件事,对高年级的孩子尤其重要。

他为了不被师弟问倒,他会好好学。

什么时候算真正明白这件事呢?

当你可以给别人讲明白的时候。

比较流行的“学习金字塔”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布置完作业,定辅导老师,大师兄,二师兄,师兄讲完了,比师弟还明白呢,比他收获还大呢。

纵向编班还有一个目的,立德学礼,学做人。

横向,从幼儿园一直到研究生毕业,12个月以的扁平班,同龄人,不会跟年长的人打交道,都有一个痛苦的学习的过程,“悌”,古代的人在班级上就能学会,那就是一个小社会。

在中国古代,家庭几代同堂,儿童混龄,到了学校还是混龄,这都是非常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条件和环境。

班风好,有哥哥,立德学礼,提高学习效率,自学,不是自己学,还有一种自学的方式是孩子们之间的讨论,同龄人讨论效果不好,需要纵向讨论,异构,效率才高。

自学的时候,有师兄辅导,效果甚至比老师教的还好。

5、感性教学——因声求气

黄波老师讲书法,会讲到触觉,气息,听觉,这就是感性为主的教育。

感性教育的核心是因声求气,所以,古人把学习叫读书。

徐建顺老师让我们看了1948年拍摄的电影《伍训传》,丹主演,1948年还有私塾,里面拍摄的是真实的情况。

老师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没有同桌的你,一对一教育。

不同的孩子,不是同一门课程。

上书,读书,老师和孩子都摇头晃脑,必须摇。

摇才有腔音,才能找到气韵。

吟诵的主要价值不是让教学变得有趣,好玩。

吟诵是一种理解,但理解仍然不是最重要的。

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背,背了又怎么样;理解,理解在古人看来也基本没用。

王阳明说,没做到,就是没理解。

古代,有个最高境界,是气象。

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从推荐制、世袭制,到隋朝加上了考试制。

考试是选择官吏的,但主要考十三经,也会考诗考赋,但主要考经。

经都是先的东西,讲大道理的,把他选择出来,有各种各样的官,管农业的,管外交的,管财政的,但从来不考政治、经济、法律,不考行政学,今天的公务员考试首先是什么都考,然后考专业,古代只考“马哲”,古代的官吏没有出过大事,从来没有听过不懂专业把国家弄得乱七八糟的,他们都做得来。

考经,怎么就保证了这一点了呢。

吏部的学问在哪里呢?

这么一考,怎么就知道行不行,怎么就知道他适合做什么呢?

八股文,王安石发明的,司马光上台把王安石的全部废了,只留下了八股文。

为什么?

十三经中随便抽出一句话,作文400-500字,考试时间24小时,连考三天。

徐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以这句话为题写一篇文章,这也算是一篇高考作文题吧,怎么写呢?

看一篇八股文。

格式:

破题,承题,起讲,然后是八个股,最后结论,落下,下来之后,不许超过五百字。

徐老师举的例子文章有如下容: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之矣。

故特谓之曰:

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

可以看出来,从头到尾,都是以孔子的口吻来讲的,即代圣人言。

假装是他在那说,即拟定的手法。

今天也有这样的作文方式。

怎么批卷呢,由评卷老师轮流看,书法有分,背诵有分,意理有分,用词有分,最后评判的人要总看气象,整篇都要像孔子的口吻,还要像孔子和颜渊聊天时的口气,像了,就中了状元。

最终考试,考的是气象。

让你心吸圣贤,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样的音容笑貌,真正了解他这个人和他的气象,一千选一,才选出有气象的人。

王应麟点文天祥为状元,你看他文章中的气象。

宋明清三朝科举考试,不是凭一篇文章一锤定音,面试,聊天,在各种记载中可以看到,聊天时被淘汰,看脸,长得要好,要中正,长得不中正不能过关,好多人因为面相被相掉。

心很正,说话,走路,前面很好,出去的时候,贴着墙边走了,也会因此被取消。

为什么考试只考经?

心中有活的孔子,心中有活的圣贤。

他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

如果让圣贤去做一件他不能做的事情,他会做什么呢?

杜甫,河间卫,不做,心中有活孔子。

只要有,不用担心。

归隐,贤者。

读书,学习,受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品性,为了气象。

所以,读书,一定要吟诵,一定要入情入心,把经典的口气读出来。

所以,吟诵才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朱熹:

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读得通贯后,义理自出。

如此,书读得好不好,在古代很简单,读一遍就看出来了,就看出来你是否真正地理解。

以上中国古代教育的体系是套非常完整的体系,只做其中一个方面,是不行的。

我们要做国学,要做整体,容是整体,方法也是整体,才有效果。

纵向编班,复讲过关,互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这是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