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4696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

6 年、月、日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万年历,钟表

复习二年级学过的时、分、秒的知识。

复习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 认识年、月、日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通过细致地观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对比、概括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根据有意义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年历表

2小时=(   )分     60秒=(   )分     60分=(   )小时

1星期=(   )天3分=(   )秒4星期=(   )天

提问引入:

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1.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

(课件出示)

①介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个时间。

②展示申奥成功的图片。

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

(2001年)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

出示“植树节”图片。

(3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

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

①一年有几个月?

②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

各有几天?

③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

④分别找出:

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

⑤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是星期几。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

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4.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大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

四、六、九、十一月。

(小月)

……

5.认识平年和闰年。

问:

二月有多少天?

一定是28天吗?

(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

使学生明确:

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9页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

接着,教师讲解:

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

一年以365天计算比较简便,这样一年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就少算了大约24小时,即一天。

因此,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闰年。

又因为4年中大约少算的24小时实际上并不是24小时,如果长年累月也要造成误差,所以遇到整百年,必须是400年的倍数才是闰年。

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一般是闰年。

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闰年。

强调: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2000年是闰年,但2100年不是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5   1840   1902   1944   1955

21001976198719942400

6.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一年中有几个月?

一个月中最多的有几天?

最少的有几天?

还有的月份是多少天?

归纳:

习惯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问:

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记住各月有多少天?

①介绍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举起左手拳头,背向自己,数月份。

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

注意八月份要从数一月份的地方数起。

引导学生小结: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小月(30天)有:

4、6、9、11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让学生朗读用拳头记大小月的歌诀:

“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②引导学生小结: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小月(30天)有:

4、6、9、11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让学生朗读记大月的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7.学会计算全年天数。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小组讨论后提问是怎么算的,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简便的算法有:

(1)31×7=217(7个大月)     30×4=120(4个小月)

平年:

217+120+28=365(天)闰年:

217+120+29=366(天)

(2)平年:

30×12+7-2=365(天)闰年:

30×12+7-1=366(天)

小结: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1.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78页的“做一做”题目。

2.交流、评价。

师: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请学生对照板书回答。

懂得了一年有12个月,学会了看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还知道判断闰年与平年……

第二课时 练习课

 

练习课

通过练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注意对学生的辅导。

注意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一、复习

1.归纳时间单位表。

(1)教师出示时间单位表。

(未填的)如下表:

(2)提问:

①我们已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讲。

②一年有几个月?

每月31日的有哪几个月?

每月30日的呢?

③平年二月多少日?

闰年二月呢?

④一日几小时?

一小时几分?

一分几秒?

(3)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上表填完整。

2.复习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

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230   1338   1978   1979

学生上台板演,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3年=(   )个月     120小时=(   )日

让学生独立填空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练习题

1.填空

闰年有(   )天,平年有(   )天。

1900年的二月有(   )天。

连线:

       闰年      平年

1800   1267   1945   1949   1964

2.解决问题:

小明今年12岁了,但他只过了两个生日,那他是那年出生的?

学校的棕榈树是1990年1月1日种下的,那到2003年的1月1日一共长了多少天?

平年1年有多少天?

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年?

3.完成课本81页第5题,第6题,第7题。

第三课时 24时计时法

(1)

 

知识能力:

使学生学会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

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4时计时法,学会时间的计算,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

钟表面模型、电子表、多媒体、学校作息时间表。

让学生看课本82页图,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

半夜12时也叫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计时法。

(板书:

24时计时法)

1.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中午几点放学?

下午几点上第一节课,几点放学?

(对一天的时间和时刻有所感受)

2.把前面提到的几个时刻在钟表上拨出来。

(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

3.我们的钟面时针走一周要几小时?

一天要转几周?

一天一共有几个小时呢?

(引出24计时法)

4.所以我们把从0到24时的计时方法叫做24时计时法。

我们以前学的上午几时、下午几时就叫普通计时法。

5.用24时时间:

早上从1时到12时就用1-12时来表示。

但从中午12时开始,下午1时我们用24时计时法又该怎么表示呢?

同学们讨论一下?

6.那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又怎么表示呢?

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又怎样表示?

7.小结方法:

同学们怎么样很快的知道我们通常习惯的表示时间的方式,改成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

(出示24时展开的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8.小组完成课本83页做一做,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上午11时下午4时晚上9时晚上12时凌晨3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14时19时22时24时

3.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题。

师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24时计时法

(2)

 

1.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的时间,进一步熟悉24时计时法,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计算简单的经过的时间。

钟面

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

上午8时,11时,下午3时,5时,晚上10时。

自学课本例3。

1.9时出发和下午6时到达这两个时刻的计时法不一样,怎么办?

试一试,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坐火车去奶奶家要用多长时间?

3.你早晨大约(   )时上学,大约(   )时放学,上午在校时间大约是(   )。

4.说说“时间”和“时刻”有什么不同?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小明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7时起床,他一共睡了(   )小时。

(2)飞机上午10时从北京起飞,14:

00到达上海,飞机一共飞了(   )小时。

(3)电影从15:

30开始,经过1小时3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   )时(   )分。

2.一场足球比赛上下场各45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李钢20:

30进场时,正好下半场开始,这场球赛何时开始?

何时结束?

师: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第五课时 整理和复习

 

第88-89页。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互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

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年月日这个单元的知识。

整理和复习。

1.师:

谁能来说说在年月日这个单元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请学生汇报)

师:

真不错,看来大家对这个单元知识学得还不错。

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这个单元的知识呢?

请大家四人一小组合作整理,组内派一个代表把你们整理的知识记录下来。

比一比看哪一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师巡视)

2.请小组汇报。

板书:

1年(12个月)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平年(365天)2月28天

闰年(366天)2月29天

师: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还学习了什么?

哪个小组有补充的?

(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3.回忆知识点。

师:

看到大家整理出来的这些知识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①如果没有整理到2月)老师有个疑问,大月有这几个月,小月是这几个月,那二月呢?

生:

二月是个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②如果整理到了2月)老师有个疑问,大月有这几个月,小月是这几个月,这么多你们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啊?

(生:

口诀或拳头记忆法)

师:

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你们是怎么判断闰年的呢?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年份是整百的就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很普遍,谁能给大家介绍下24时计时法呢?

(钟表上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除了24时计时法,还有一种计时法是?

(普通计时法)谁能用普通计时法来随便说一个时间?

(说一个上午的一个下午的)

根据学生说的普通计时法时间改写成24时计时法时间(注意中午12时以后的普通计时法怎么改成24时计时法),根据这两个时间计算经过时间。

师: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有条理的整理出来了,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自己看一看。

师:

同学们下面就来检测一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有!

)请带上你充满智慧的大脑一起去知识城堡里寻找宝藏吧!

闯过这几关我们就能寻到宝藏了!

师:

你们想先闯哪关呢?

(生自愿选)

1.我会填。

(有计算的问:

你是怎么想的?

3年=(   )个月      24个月=(   )年

7月有(   )天闰年第一季度有(   )天

明年全年有(   )天,合(   )个星期零(   )天

师:

想先闯哪一关?

2.聪明的小法官。

a.一年中有12个月,6个大月,6个小月。

(×)

b.小华说:

“我爸爸4月31日从北京出差回来。

”(×)

c.今年的11月有4个星期零2天。

(√)

d.1996年是平年。

(×)

f.1900年是闰年。

(×)

3.师:

同学们很聪明,顺利闯过了两关,第三关,暑假快到了,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参加夏令营,夏令营活动时间是7月18日至8月5日,你能算出这次夏令营活动有多少天吗?

(根据日期算,可以先算出7月18日至7月31日有多少天?

31-18,这样就把18日那天减掉了,所以还要把它加回来,31-18+1,再加上8月份的5天。

师:

孩子们,一听说可以参加夏令营,小红是特别的激动,因为她也想参加。

这几天呀,学校正在报名填表,可粗心的小红却忘了她的出生年月,她只知道今年12岁,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3个生日。

孩子们,你能帮她想一想,算一算她到底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吗?

(出示课件)

(1)小红是几月几日出生的?

(2月29日)

(2)小红是哪一年出生的?

(2000年2月29日)

(3)小红分别是在哪几年过的生日?

(2004、2008、2012)

4.师:

孩子们真不错!

谢谢你们帮小红解决了难题。

我们再去看看第四关吧,想去哪一关呢?

为了让自己的暑假过得快乐而充实,小红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暑假作息时间表,我们一起去看看。

生先看。

(出示课件)

早上6:

30起床

上午8:

30-上午10:

30写作业

上午10:

30-下午4:

00回爷爷家陪爷爷奶奶

下午4:

30去运动场运动1个半小时

晚上6:

30-晚上8:

00吃完饭和爸爸妈妈去散步

晚上8:

30睡觉

(1)师:

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小红的作息时间表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你能把这些时刻转化成24时计时法吗?

(填空)

(2)根据小红的作息时间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谁会解决?

(3)如果生没提,则师提问:

小红20:

30睡觉,第二天早上6:

30起床,她睡觉花了多长时间?

5.趣味题。

(1)大家喜欢足球吗?

(出示)一场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小刚20:

30进场时,下半场正好开始。

这场球赛几点开始,几点结束?

(课件出示)

(2)看完球赛后,一场大雨从22时下到23时还没停,小刚问妈妈:

“再过48小时会出现太阳吗?

”你能回答小刚的问题吗?

师: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生命,希望在这的每一个孩子能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时间的小主人吧!

第六课时 制作活动日历

 

制作日历

1.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让学生制作日历,让他们能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平年、闰年的知识,并且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及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日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掌握有关时间的计算。

各种日历、彩笔、纸、正方体纸盒等。

1.观察一下家里的日历。

2.收集一些自己见到过的日历。

同学们,平时我们要知道今天是几号,怎么办?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日历呢?

这些日历都是怎么做的?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特别的日历好不好?

【设计思路】这样设计一方面使学生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打开学具盒,看看里面准备了什么材料?

要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可以活动,能长久使用的日历该怎么做呢?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请每个小组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同时各小组也可以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改本组的制作方案。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制作方案进行指导。

1.调查

通过预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日历信息,展示不同的日历(整本日历、单张日历、台历、书历)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

2.讨论与制作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日历的制作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

要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休息日和一些节日要用其他颜色标出。

学生制作。

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如“谁设计花边”“谁写每一月份的日期”“谁标重要节日”

【设计思路】制作日历固然是活动的本身,但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才是更重要的。

使学生直接体验生活中的年月日,同时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3.展示与交流

让每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日历上台展示和交流。

根据小组的制作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发现不同小组制作的日历的优点。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借鉴,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4.运用

制作日历的最终是为了使用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提出:

“制作的日历还能做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

学生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应用,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设计思路】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作品交流。

你觉得哪组的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