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5034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产科诊疗常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科诊疗常规.docx

《产科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诊疗常规.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科诊疗常规.docx

产科诊疗常规

第一章产前保健

第一节优生咨询

优生咨询是指具有遗传、产前诊断等相关知识的医生,对咨询者所提出的优生问题进行解答,并提出相关的处理建议和指导。

优生咨询一般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1遗传性疾病对子代的影响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夫妇一方患病,子代患病的机会是1/2。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夫妇双方为携带者,子代患病的机会是1/4。

(3)X连锁显性遗传病:

夫为患者,妻正常,其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夫正常,妻为患者,其子女均有1/2患病。

(4)X连锁隐性遗传病:

妻为携带者,夫正常,儿子患病的机会为1/2;夫为患者,儿子通常不发病;妻为患者,夫正常,儿子均发病,女儿均为携带。

2婚前咨询根据婚前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史询问、家系调查、普分析,对下一代发生遗传缺陷的风险进行计算和分析,对结婚和生育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以减少、避免有遗传缺陷的子代出生。

对影响结婚、生育的是畸形或遗传性疾病,提出以下4种医学建议:

(1)暂缓结婚:

例如可以矫正的生殖道畸形。

(2)可以结婚,但禁止生育:

1)男女一方患有严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子女发病机会大,疾病无治疗方法,且不能做产前诊断,例如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成骨不全。

2)男女双方均患有严重的相同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子女的患病机会极大,例如白化病、遗传性聋哑等。

3)男女一方患有严重的多基因遗传病,且属于高发家系,例如精神分裂。

(3)限制生育:

对于性连锁遗传病,子代患病的机会与性别有要这一特点进行产前诊断,限制某一性别胎儿的出生,例如血友病等。

(4)不能结婚:

1)直系血缘亲属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缘亲属。

2)男女双方均患有相同的遗传性疾病,或男女双方家系中患有相同的遗传性疾病。

3)严重智力低下者,常患有各种畸形,生活不能自理,无法承担家庭和子女的抚养义务,且子女智力低下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之前应用各种诊断手段,了解胎儿的成长发育情况,例如是否有器官畸形、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生化代谢异常等。

根据诊断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医学建议。

1产前诊断的对象

(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超过35岁以后,染色体异常特别是2l一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的发病机会明显升高。

(2)生育过染色体异常儿的孕妇:

再次生育染色体异常儿的机会升高。

(3)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平衡易位者:

其子代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机会增加。

(4)生育过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儿者:

其子代再发的机会增加。

(5)性连锁隐性遗传病基因携带者。

(6)夫妇一方有先天性代谢疾病或已生育过病儿的孕妇。

(7)在妊娠早期接受过大剂量化学毒剂、辐射和严重病毒感染的孕妇。

(8)有遗传性家族史或有近亲婚配的孕妇。

1)有原因不明的流产、死产、畸形胎儿和有新生儿死亡史的孕妇。

2)羊水过多、过少、怀疑有胎儿畸形的孕妇。

2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

(1)母亲血生化筛查: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孕9~14周查妊娠相关蛋白(PAPP-A),在孕14~20周抽取母亲外周血,测定AFP、β-HCG、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并计算21一三体综合征以及神经管畸形的风险。

(2)绒毛或羊水染色体检查:

对于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比较高的孕妇,可以选择在孕10~14周经腹取绒毛或在孕16~20周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胎儿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无条件者必须转院。

⑶B超检查:

在孕9~14周测量NT(颈部透明带)、NB(鼻骨长短),妊娠16-22周左右常规B超检查了解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并除外胎儿畸形。

⑷经皮脐静脉穿刺取儿血.检查特殊的胎儿血液疾病、感染疾病及染色体异常。

⑸胎儿镜检查,对某些先天性缺陷进行诊断,例如白化病等,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胎儿皮肤活检。

第二节孕期保健

产前检查是贯彻预防为主,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安全分娩和优生优育,减少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降低围生期病死率的必要措施。

产前检查应从确诊早孕时开始,应行双合诊并测量基础血压,检查心肺,测尿蛋白及尿糖,对有遗传病家族史或分娩史者,可以在妊娠早期行绒毛活检,也可在妊娠中期抽取羊水行染色体核形分析,以降低先天缺陷儿及遗传病儿的出生率。

经上述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应于妊娠20至36周,每4周复查一次;36周后每周一次,即于妊娠20,24,28,32,36,37,38,39,40周共检查9次。

凡属高危孕妇则酌情增加复查次数。

一首次检查

目的:

①确定为宫内正常妊娠;②确定孕周;③排除全身不宜妊娠的疾病及妊娠合并症的内科咨询和诊治;④提供孕早期保健知识。

(一)病史

1年龄:

年龄过小容易发生难产;35岁以上的初孕妇容易并发子痫前期、产力异常等。

2职业:

如接触有害毒物的孕妇,应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3月经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前次月经日期,末次月经日期并按此计算预产期。

4婚育史有无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早产、难产、死胎、死产及既往分娩情况,有无产后出血感染,婴儿体重及健康情况,如手术产了解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

5过去史有无高血压,心、肺、肾、内分泌疾病,出血、传染病等病史及其治疗情况,有何手术史。

6本次妊娠过程:

孕早期妊娠反应出现时间及程度,初感胎动日期,有无头昏、眼花、阴道流血等,孕期内发热及服药情况,特别注意有无内、外科疾病及其严重程度。

7家族史有无高血压、精神病、双胎、糖尿病及与遗传有关疾病。

丈夫健康状况,有无遗传性疾病等。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观察孕妇发育营养状况、精神状态、身材体态、注意步态、面色是否苍白、有无黄染等。

2全身情况测血压、体重、身高,全身皮肤有无皮疹、黄染,心、肺、肝、脾等脏器有无异常,乳房发育、脊柱及下肢有无畸形等。

(三)产科检查

1四步手法检查子宫底高度、胎位及胎先露是否入盆。

2用软尺沿膜壁皮肤测量自耻骨联合上缘至至子宫底的高度。

3听胎心每次至少半分钟。

4阴道检查外阴、阴道有无炎症、畸形、肿瘤,窥器查看有无宫颈縻烂、息肉、肌瘤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滴虫、真菌、淋球菌,根据情况作宫颈癌涂片检查。

孕12周前应查有无附件肿物。

(四)实验室检查

1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及血型检查。

2尿清洁中段尿测定尿蛋白、尿糖及镜检。

3产科特异感染检查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人免疫缺陷病毒等的抗原抗体检查。

4肝功能测定,心电图和B超检查。

5.高龄初产妇、曾有死胎、死产、畸形儿的孕妇,有遗传性疾病的孕妇,可加测血甲胎蛋白、血清唐氏筛查、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及TORCH系列等。

(五)处理

经一系列检查后,发现有异常的作相应处理。

例如,贫血者给铁剂、叶酸、维生素C等治疗;严重内、外科合并症不能妊娠者,或发现胎儿畸形,则终止妊娠。

对每一孕妇作好孕期保健的宣教,可通过孕妇学校讲课或录像,也可发给书面材料。

二复诊

(一)测体重、血压、检查血尿常规

1体重增加自妊娠13周起平均每周增加350g,一周内体重增加≥50%,应予重视。

秤体重应脱鞋,穿固定衣服。

2血压孕妇正常血压<140/90mmHg,超过者属病理。

3血尿常规正常者1次/4周,异常者增加次数,尿应留中段清洁尿。

(二)产科检查

1询问主诉询问前次产前检查,有无特殊情况出现,并给予相应检查与治疗。

2检查下肢有无浮肿及其他异常。

3.复查胎位、听胎心,测宫底高度及腹围,填写妊娠图,估计胎儿大小,必要时行B超检查。

4进行孕妇卫生宣教,并预约下次复诊时间。

(三)B超

1早孕期有出血一周以上者,应排除胚胎停育。

220周左右常规检查,除外胎儿畸形。

3孕末期胎位不能确定,或羊水过多、羊水过少或胎儿发育异常或怀疑巨大儿时应作B超检查。

(四)孕期必要的检查

1孕24~28周作糖筛选试验,即随机口服葡萄糖粉50g,1h血糖值≥7.84mmol/L(140mg/d1)为阳性,继作葡萄糖耐量试验。

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可在初诊时行糖筛试验。

2孕中期及孕38周时各作高危妊娠评分一次。

3妊30~34周作骨盆测量并测清洁度有无炎症等。

4孕32周起自数胎动,每日3次,每次1h。

5正常妊娠孕37周起每周NST一次,高危对象应提前作,并增加次数。

6.孕37周应由主治医师以上的大夫作鉴定,评估全身情况,合并症、并发症,作出分娩时机及方式并提出相关的预防和处理意见。

三高危门诊

孕妇有以下情况应在高危门诊随访和检查,进行系统监护,并针对各种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必要时与相关科的医师共同处理。

1.合并症这些疾病影响孕妇本身健康和胎儿发育,如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血液病、肝病、精神病等。

2.不良分娩史如早产、死胎、死产、产伤史、新生儿死亡、难产、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等。

3.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儿生长受限、母儿血型不合、羊水过多或过少、多胎妊娠、性传播疾病、宫内感染等。

4.估计有分娩异常身高<150cm,体重<45kg或>85kg,胸廓脊柱畸形,胎位异常,瘢痕子宫,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等。

第二章正常分娩

妊娠≥28周,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排出母体过程称为分娩。

从临产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由全过程可分为三个产程。

一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是指临产到宫口开全的过程。

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

从临产到宫口扩张3cm为潜伏期,宫口扩张3cm到开全为活跃期。

诊断要点

规律性阵痛伴随宫颈管逐渐缩短,宫颈口逐渐扩张,胎头逐渐下降。

处理

1孕妇可自由活动,有助于加速产程进展,初产妇宫口近开全或经产妇宫口扩张4cm时应卧床取左侧卧位。

如有下列情况须卧床:

(1)胎膜已破,胎头未入盆或胎位异常者。

(2)阴道流血者。

(3)心功能异常或某些内科合并症者。

(4)妊娠期高血压有自觉症状者。

(5)孕妇发热或有胎儿窘迫等。

2孕妇的休息、饮食和排尿情况。

(1)潜伏期长、进展慢或产妇疲乏时可给予药物休息,如哌替啶l00mg肌注。

(2)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并摄入足够水分,对进食少者给予补液。

(3)应鼓励产妇2-4小时排尿一次,不能自然排尿者给予导尿。

3提供分娩镇痛、陪待产。

4观察产程

(1)观察宫缩强弱、间隔及持续时间,并记录。

(2)记录临产开始的时间。

(3)胎膜破裂时即听胎心,记录流出的羊水量及性状·

5测血压、体温、脉搏正常产妇入室测血压、体温、脉搏。

此后至少每4小时测一次血压,血压有增高者根据情况增加监测次数。

6胎儿监护

(1)听胎心:

至少1小时一次,注意宫缩前、后的变化,有高危因素者增加次数。

(2)胎儿监护仪:

多用外监护描记胎心曲线,能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态。

(3)羊水性状:

监测羊水性状。

7肛门检查(或在消毒情况下的阴道检查)根据胎产次、宫缩强弱、产程进展情况适时检查,检查应在宫缩时进行,内容包括下各项:

(1)宫颈软硬度、厚薄、扩张情况。

(2)胎膜是否破裂。

(3)胎先露的高低及方位。

(4)中骨盆及以下的骨产道情况。

8描记产程图

(1)从正式临产宫口开大2cm时开始描记,标出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的曲线。

(2)将每次检查的胎心、血压、宫缩(间隔、持续时间及强弱)、特殊情况和处理写在相应的时间内,并签名。

如产程进展异常需寻找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记录。

二第二产程

是指从子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间隔,初产妇不应超过2小时,经产妇不应超过1小时。

诊断要点

宫缩时产妇有排便感而向下屏气,会阴部渐膨隆,肛门松弛。

胎头逐渐于宫缩时露出阴道口,露出部分随产程进展不断增大。

肛查或阴道检查:

宫口开全。

处理

1母儿检测每15分钟听胎心一次或连续监护胎心,监测羊水性状,注意产妇的主述。

2准备接生初产妇宫口开全后,经产妇宫口开4~3cm以上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做好接生准备。

(1)做好宣教,指导产妇运用腹压。

(2)胎头“着冠”时开始保护会阴,减少会阴撕裂,面部外露时,先挤出口鼻腔内的粘液。

(3)协助胎头外旋转,正确娩出胎儿双肩,新生儿娩出后应立即擦干保暖。

(4)于胎儿(双胎系第二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给产妇肌注缩宫素20U(或缩宫素20U稀释后静推)。

(5)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行会阴切开术。

(6)胎儿娩出后断脐。

3有胎儿窘迫或异常胎位分娩时,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4接生时如产包打开暴露1小时以上的需更换。

三第三产程

是指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的间隔,不超过30分钟。

诊断要点

1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

2阴道少量流血。

3检查

(1)子宫体变硬,子宫底升高。

(2)在尺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将子宫上推时,外露脐带不再回缩。

处理

1产妇处理

(1)胎儿娩出后,接产者立即于产妇臀下放置消毒贮血器,收集阴道流血并检查有无软产道裂伤,同时测量血压、脉搏。

(2)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协助胎盘娩出。

(3)胎头娩出后30分钟胎盘未剥离,或等待期间活动性阴道流血,行人工剥离胎盘。

(4)胎盘娩出后记录胎盘大小、重量、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以及脐带长度、脐带血管有无异常。

(5)胎盘有缺损或胎膜大部分缺损,再次消毒会阴,更换消毒手套,伸入宫腔取出残留组织,必要时用钝刮匙刮取之。

(6)正确测量和估计出血量,产时出血≥300ml应寻找原因并开放静脉。

2新生儿处理擦干,体温,清理呼吸道。

(1)新生儿评分:

出生后l、5、l0分钟分别给予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1~3分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

(2)处理脐带和眼部护理。

(3)测体重,并放于母亲胸部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4)将新生儿的足印盖在新生儿病史单上,缚手圈,手圈上写明姓名、住院号、床号及性别。

注意有无畸形,做好婴儿记录。

产妇有合并症、并发症时需注明情况,胎膜早破者要写明破膜时间。

3产房观察

(1)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注意产妇血压、一般状况,了解产后流血量,每15~30分钟观察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会阴有无血肿等并记录。

产后宫缩良好,无宫腔积血,于产后2小时测量一次血压,记录贮血器中血量后送回休养室。

产后2小时内出血≥100ml应寻找原因并处理。

(2)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呼吸及再次检查脐部有无出血。

第三章正常产褥

概述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均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产褥期(puerperium),一般规定为产后6周。

临床表现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产后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

产后24小时内体温可略升高但不超过38℃,可能与产程长导致过度疲劳有关,产后3~4日可能会出现“泌乳热”,乳房充血影响血液和淋巴回流,不能排出乳汁,体温不超过38℃。

心率可反映体温和血容量情况,如心率增快应注意有无感染和失血。

产后呼吸恢复为胸腹式呼吸。

产褥期血压多平稳,如血压下降要警惕产后出血。

对有妊娠高血压疾病者,产后仍应监测血压,预防产后子痫的发生。

2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圆而硬,宫底位于脐下一指。

以后宫底高度每日下降1~2cm,产后1周子宫缩至妊娠12周大小,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宫体;产后l0天子宫降至盆腔内;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

3产后宫缩痛在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引起的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一般产后持续2~3天自然消失。

哺乳时反射性引起催产素分泌增加可使疼痛加重。

一般无须用药,但可酌情给予镇痛剂。

4褥汗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病态,产后1周可自行好转。

5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的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lochia)。

恶露分为三种:

(1)血性恶露:

色鲜红、量多,有少量胎膜及坏死组织。

(2)浆液性恶露:

色淡红,量不多,含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阴道排液,有细菌。

(3)白色恶露:

黏稠、色白,含有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ml。

血性恶露持续约3天,逐渐转为浆液性恶露,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

产褥期处理

1营养和饮食产妇的胃肠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建议少量多餐,以清淡高蛋白质饮食为主,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2排尿与排便产后4小时应让产妇自行排尿,警惕产后尿潴留。

如排尿困难可采用热敷下腹部、针灸、肌注新斯的明1mg以促进排尿。

上述处理无效者可预留置导尿管。

产妇易发生便秘,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对便秘者可口服适量缓泻剂。

3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每日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

测量前应嘱产妇排空膀胱。

每日观察记录恶露的颜色、数量和气味。

如子宫复旧不全、恶露增多,应及早给予宫缩剂;如合并感染,恶露有臭味、宫体有压痛,应给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行宫腔培养。

4会阴处理每日冲洗会阴两次。

会阴缝线一般于产后3~5天拆线。

如有伤口感染,则应酌情处理。

5乳房护理产后30分钟内开始哺乳,以后按需哺乳。

哺乳前产妇应先洗净双手,清洁乳头后哺乳。

一侧乳房吸空后再吸另一侧乳房。

如果由于医源性因素不能哺乳,退奶有以下方法可选择:

(1)炒麦芽60~90g煎服,连用3~5日;

(2)芒硝250g,分装于两纱布袋内,敷于两乳房,湿硬时更换;

(3)维生素B6200mg口服,每日3次,共5~7日;

(4)己烯雌酚5mg,每日3次,连服3天后减量,再服3天;

(5)溴隐亭2.5mg,每日2次,连用14天;

(6)针灸。

产褥期保健

1合理饮食,保持身体清洁,居室应清洁通风,注意休息。

2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健身操。

3产后检查产后42天去分娩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包括:

(1)全身检查:

血压、心率、血、尿常规;

(2)如有内、外科合并症,需行相应的检查,对妊娠期糖尿病者应复查糖耐量试验;

(3)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复旧,观察恶露,检查乳房;

(4)观察会阴伤口,剖宫产腹部伤口等;

(5)计划生育指导;

(6)婴儿全身体格检查。

第四章妊娠期并发症

第一节妊娠高血压疾病

一概述

(一)妊娠期高血压

1Bp≥140/90mmHg(妊娠20周以后首次出现)。

2无蛋白尿。

3血压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

4只能在产后最后确诊。

5可有其他子痫前期表现,如上腹不适或血小板减少症。

(二)子痫前期

1轻度

(1)Bp≥140/90mmHg,妊娠20周以后出现。

(2)尿蛋白≥0.3g/24h或定性l+。

2重度

(1)Bp≥160/110mmHg。

(2)尿蛋白≥2.0g/24h或定性2+以上。

(3)血肌酐>106umol/L或较前升高。

(4)血小板<100×109/L,或出现微血管溶血(乳酸脱氢酶升高)。

(5)肝酶升高。

(6)头痛或其他脑部或视觉症状。

(7)持续性上腹不适。

(8)肺水肿或紫绀。

(9)胎儿生长受限。

(三)子痫

子痫前期孕妇抽搐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四)子痫前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1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蛋白尿,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

2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血压高、蛋白尿,但突然尿蛋白增加或血压增高30/15mmHg或血小板<100×109/L。

(五)原发性高血压

Bp≥140/90mmHg,妊娠前或妊娠20周以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为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

二诊断要点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于孕前及妊娠20周以前有无高血压、蛋白尿和/或水肿与抽搐等症状;既往有无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性高血压;本次妊娠经过有无异常。

2体征妊娠20周以后出现。

(1)高血压:

两次间隔至少4~6小时,并在一周之内的血压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2)蛋白尿:

应取清洁中段尿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0.3g或至少间隔6小时的两次随机尿检尿蛋白定性≥1+,则可诊断为蛋白尿,重度子痫前期蛋白尿最好以24小时定量为准。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包括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手工计数)、红细胞形态(人工镜下观察)。

(2)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肝、肾功能。

(4)心肌酶谱(包括LDH)。

(5)水、电解质和血气分析。

(6)凝血功能。

4辅助检查

(1)眼底检查。

(2)心电图,心脏彩超。

(3)对可疑有颅内出血或脑栓塞者,应行CT和(或)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4)B超检查。

(5)胎心监护。

根据病史及临床体征基本可做出子痫前期的诊断,但须通过上述各项检查才能确定全身脏器受损情况、有无并发症,以确定临床类别及制定正确的处理方案。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妊娠期高血压与轻度子痫前期

1休息左侧卧位,保证睡眠。

2饮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蔬菜,补足铁与钙剂。

应避免过多食盐,但不必严格限制,以免低钠血症使产后易发生循环衰竭。

3药物为保证休息及睡眠,可给苯巴比妥0.03~0.06g,3次/日,或地西泮2.5mg,睡前口服。

4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注意病情发展。

如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则立即收入院。

(二)重度子痫前期

1立即住院治疗。

如在门诊发现病情较重者,当即给予25%硫酸镁20ml,加入10%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15~20分钟)后,即刻由医护人员护送住院。

2住院后处理

(1)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向家属交代病情。

(2)随时注意有无头痛、头晕、视物不清、上腹不适或心悸等自觉症状。

(3)住光暗、安静病室,左侧卧位,必要时收入ICU病房。

(4)血压应每15分钟监测直至病情稳定,然后每30分钟测定一次。

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情况稳定没有自觉症状应每4小时监测一次血压。

听胎心,每日至少4次。

注意有无宫缩,有无子宫张力升高、阴道出血等症状。

(5)隔日测体重,每日计出入量(尤其尿量),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测尿蛋白,人院后测24小时尿蛋白量,必要时重复。

(6)孕32周起每周做一次NST,AFI,如有FGR,羊水过少,应每周2次,并同时彩超监测脐动脉血流(S/D),必要时监测胎儿其他血管血流(大脑中动脉,肾静脉等)。

B超监测胎儿生长每3周一次。

(7)立即完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同前。

3药物治疗

(1)镇静止抽:

首选药物为硫酸镁,将25%硫酸镁10~20ml加于5%葡萄糖100ml中,30分钟滴完,继以25%MgSO480ml加入5%葡萄糖500ml中,以1~2g/h速度静滴,每日总量为22~25g,不超过30g。

注意事项:

血Mg2+浓度在2~3.5mmol/L时为有效治疗浓度,达4~5mmol/L浓度时膝腱反射消失,达6mmol/L浓度时呼吸抑制,然后因缺氧而导致心跳停止,甚至死亡。

如水肿明显,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情况,需限制液体输入,可将500ml的液体减少至100~250ml,如患者为糖尿病可将液体换为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故每次用药前应做以下检查:

1)膝腱反射必须存在;

2)呼吸不少于12次/分钟;

3)尿量不少于25ml/h;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