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5872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子夏说:

“各行业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达到同时实现道的目的。

”以下是整理的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学以致其道》教案

学习目标:

1,探究学习之道

2,积累名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学以致其道

“学”,就是学习,“致”,就是获得,“道”,就是道义,“以”,相当于“来”,这样整个书名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他所追求的私记。

什么是“道”?

这里有几种解释,你觉得何种理解比较好:

(1)道路

(2)途径、规则(规律、规范)

(3)道理(学说、真理)

(4)技巧(方法)等

这里应该作道理、道义比较合理。

通过对标题的实证,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谈学习问题的文章,对于“学习”,公羊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篇下面我们一起来评注这篇文章,倾听他那睿智的言语。

二准确解读文本:

1,子夏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2,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道理:

学习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了。

3,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道理:

清心寡欲,一心向学,才能有所为。

4,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道理:

好学的人,是理性的,不会太情绪化,不会无端的发脾气;

好学的人,不会重蹈覆辙,不会被同那块石头绊倒。

5,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6,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道理:

学无止境,要有脚踏实地的意志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要勤学好问,多加思考。

7,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道理:

学习态度要老实,不要不懂装懂。

三,总结:

1,学习是获得能力、方法、智慧、美德的唯一途径。

2,学习的目标:

第1则19.7、第2则14.24、第5则6.13

为大幅提高自己的修养、能力、境界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并非迎合别人的期许而急功近利。

3,学习的内容:

第3则15.32、第4则13.4、第7则1.7、第9则2.16

学做人――孝,忠,信。

4,学习的方法:

第12则1.10、第13则19.6、第14则3.15

广泛涉猎,坚定方向,勤学好问(质疑问难),不断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怠;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无常师;温良恭俭让。

5,学习的态度:

第6则1.14、第8则6.3、第10则7.20、第11则19.22、第15五则2.17

(1)清心寡欲,专心做事做人

(2)不迁怒,不贰过――不情绪化

(3)不耻下问,学无常师

(4)厚道老实,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小结:

学习不要太功利,学习要持之以恒,学习要踏踏实实,学习要善于质疑问难。

《学以致其道》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子夏曰:

“百工居肆

(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7)

【注释】

(1)百工居肆:

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

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

【译文】

子夏说:

“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这儿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经。

【原文】

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4•24)

【译文】

孔子说:

“古代的研读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原文】

子曰:

“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

(1)在其中矣;学也,禄

(2)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15•32)

【注释】

(1)馁:

音něi,饥饿。

(2)禄:

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只希冀道行道,不谋求衣食。

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

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原文】

樊迟请学稼。

子曰: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1)。

曰:

“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

“小人哉,樊须也!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3•4)

【注释】

(1)圃:

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

情,情实。

以真心实情来鄙视。

(3)襁:

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

孔子说:

“我不如老农。

”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

孔子说:

“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

“樊迟真是小人。

在逆袭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关注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懒得你。

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不单是哪里该是自己去种庄稼呢?

【评析】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斥责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列宁主义意识形态。

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任官。

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裕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

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佃农。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

子谓子夏曰: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3)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

“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

(1)有道

(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1•14)

【注释】

(1)就:

靠近、看齐。

(2)有道:

指有道德的人。

(3)正:

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时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其他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

子夏

(1)曰:

“贤贤

(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

【注释】

子夏:

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

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意识形态思想主张。

(2)贤贤:

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

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

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明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

致,意为“献纳”、“尽力”。

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帮助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

朗布龙县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

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用途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读报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1),不贰过

(2),不幸短命死矣(3)。

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6•3)

【注释】

(1)不迁怒:

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头上。

(2)不贰过:

“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

这是说决不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

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

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

“你的中都学生中均谁是最好学的呢?

”孔子回答说:

“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她们,也从不重犯同样的明知。

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没有那样的人则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

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养成他们的道德情操。

这其中附带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

子曰:

“攻

(1)乎异端

(2),斯(3)害也已(4)。

”(2•16)

【注释】

(1)攻:

攻击。

有人将“攻”解释为“治”。

不妥。

(2)异端:

不正确的言论。

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

代词,这。

(4)也已:

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

“攻击那些不片面的言论,祸根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0)

【译文】

孔子说: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解去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其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

他之所以作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儿童图书他爱好古代的历朝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

学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包括特点。

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持之以恒,正式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卫公孙朝

(1)问于子贡曰:

“仲尼

(2)焉学?

”子贡曰: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莫不有正因如此焉。

夫子焉不学?

而亦何常师之有?

”(19•22)

【注释】

(1)卫公孙朝:

赵国的大夫公孙朝。

(2)仲尼:

孔子的字。

【译文】

卫国的楚庄王朝问子贡说:

“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立兴的?

”子贡说:

“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

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能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

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一般来说呢?

【评析】

这一章又弊端讲到孔子之学何处而来的问题。

子贡说,孔子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不会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

这实际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讲授给孔子。

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原文】

子禽

(1)问于子贡

(2)曰:

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1•10)

【注释】

(1)子禽:

姓陈名亢,字子禽。

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子贡学生。

(2)子贡:

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

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

据《史记》记载,子贡在陈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

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

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家长们称他为“夫子”。

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

《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就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蔑称。

(4)邦:

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

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

就字面理解即为:

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这是孔子孔子的弟子对他的推崇。

(7)其诸:

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

“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公事。

(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

”子贡说:

“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选举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解出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

孔子之所以受到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会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权利上先己后人。

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遵从市场条件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

先师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

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之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为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指导方针。

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

就人情而言,长的谦让名利地位之风,短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

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亮丽嫉贤妒能。

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1),切问

(2)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6)

【注释】

(1)笃志:

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2)切问:

问与切身有关的风险问题。

【译文】

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环境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评析】

这里又数学方法引用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

“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原文】

子入太庙

(1),每事问。

或曰:

“孰谓鄹

(2)人之子知礼乎?

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

“是礼也。

”(3•15)

【注释】

(1)太庙:

君主的祖庙。

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鄹:

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即今山东曲阜附近。

“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有人说:

“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

”孔子听到此话后说:

“这就是礼呀!

【评析】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

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别人。

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

这一段说明孟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益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原文】

子曰:

“由

(1),诲女

(2),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7)

【注释】

(1)由:

姓仲名由,字子路。

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

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

“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识对于东方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当更多的知识。

《学以致其道》同步练习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

⑴女为君子儒⑶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⑵求之与?

⑷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B.名作状C.名作使动D.名作意动E.形作名

F.形作动G.形作使动H.形作意动I.动词作名词J.动词作使动

三.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肆:

制作器物的场所,作坊

B.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敏:

聪明

C.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俭:

约束

D.事君能致其身致:

奉献,献出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四组一组是(  )

A.其人学者为己孰谓鄹人辨之子知礼乎B.敏以求之者也没有贤者识其

C.敏于事而慎于言切问而近思D.仁在其中矣吾必谓之学矣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两项是(  )

A.诲女知之乎B.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C.就有道而正焉D.今也则亡

4.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B.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C.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D.子闻之,曰:

“是礼也。

四.名句填空。

(8分)

(1)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________________。

(2)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夏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4)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其道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