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5932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docx

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文档资料

《孔雀东南飞·并序》优质教学案例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异义字的特点,掌握“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C、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注意把握本诗人物语言个性化这一突出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

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

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2.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

在教学本文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诗经》、楚辞文学之后,继之而起的是两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

”屠洪刚的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唱得催人泪下,而《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二、关于诗题及“乐府”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标题为何不直言“古诗为刘兰芝作”呢?

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全诗,扫除语言障碍,并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等现象。

  明确:

1.

  ①生字(幻灯显示)

  ②通假字(幻灯显示)

  终老不复取  通“娶”。

         槌床便大怒  通“捶”,敲打。

  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盛物之器。

  蒲苇纫如丝  通“韧”,柔软而结。

  府吏见丁宁  也写做“叮咛”,嘱咐。

    虽与府吏要  通“邀”。

  摧藏马悲哀  同“脏”,脏腑。

  ③古今异义(幻灯显示)

  便可白公姥  告诉;常指一种颜色       共事二三年  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  可爱;值得怜悯         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不受拘束

  槌床便大怒  坐具;睡觉的地方        再拜还入户  第二次;下一次

  以此下心意  耐心受委屈;下定主意      供养卒大恩  侍奉公婆;伺奉长辈

  本自无教训  教养;训斥或从错误得到认识

  却与小姑别  退出来;副词,表转折      自可断来信  使者,指媒人;书信

  处分适兄意  处理、处置;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决定

  渠会永无缘  他;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

  便可作婚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

  卿可去成婚  订好婚约;结婚        郁郁登郡门繁盛的样子:

不高兴

  蹑履相逢迎  迎接;常指奉承、拍马

  汝是大家子  大户人家;我们        奄奄黄昏后  暗沉沉的;形容气息微弱

  叶叶相交通  交错相通;为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④偏义复词:

(幻灯显示)

  便可白公姥 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昼夜勤作息 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

  我有亲父兄 即同胞兄,亲哥哥。

   我有亲父母     这里指母。

  逼迫兼弟兄 这里指兄。

       其日牛马嘶     这里指马

  ⑤词语难点

  无所施:

用   启阿母:

禀告   致不厚:

招致   萦苦辛:

缠绕

  卒大恩:

尽、终   若见录:

记   逆以煎我怀:

逆想,想到将来

  赍钱:

赠送   否泰:

坏运气;好运气   奄奄黄昏后:

晚上7点到9点

  寂寂人定初:

夜里9点到11点

  ⑥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指代作用

  及时相谴归我,指刘兰芝会不相从许你,指焦仲卿

  还必相迎取你,指刘兰芝久久莫相忘我,指刘兰芝

  好自相扶将她,指婆婆嬉戏莫相忘我,指刘兰芝

  誓不相隔卿你,指刘兰芝誓天不相负  你,指刘兰芝

  不得便相许   你,指媒人

  ⑦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见常日稀互相儿已薄禄相命相

  六合正相应互相黄泉下相见互相

  叶叶相交通互相仰头相向鸣互相

  君既若见录   我,指刘兰芝府吏见丁宁我,指刘兰芝

  2.看序言部分,它给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以及为诗的缘起。

故事发生在汉代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3.复述故事情节

  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

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4.理清思路,将全诗32节分成6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

课文内容结构

  托物起兴

(1)  (引出故事)

  自请谴归

(2)(开端)

  夫妻誓别(3-12)(发展)

  (3-6)仲卿求情(7-8)决心自遣(9-10)拜母别姑(11—12)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13-21)(进一步发展)

  (13-18)得母同情(19-20)阿兄逼嫁(21)操办婚事

  双双殉情(22-31) (高潮)

  告诫后人(32)(尾声)

  5.思考全诗是以什么为顺序、按怎样的线索叙述故事的?

  明确:

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是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语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成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与对话

  1.刘兰芝:

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⑴第2节:

自请谴归

  齐读后探讨:

①“十三能……十六诵诗书”说明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

——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富有教养;②“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说明什么?

——勤劳能干;③“大人故嫌迟”这—“故”字可以反映出哪些内容?

——既显示了焦母的异常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

④兰芝为何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谴归?

——一则不堪凌辱,二则她明白焦母的意图,深知谴归之事已无可挽回。

⑤这一节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

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不烦琐。

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2)第9节:

  齐读后探讨:

①请用此段中的两个字概括段意。

——严妆。

②兰芝为何鸡鸣欲曙即起?

——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

③打扮时为何“事事四五通”?

——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抗议与示威,也表现了她对爱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④这一段作者对刘兰芝的外貌进行描写,目的何在?

——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3)第10节:

拜母别姑

  ①姑嫂关系本不易相处,可是兰芝“却与小姑别”时却“泪落连珠子”,这说明什么?

——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

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对照。

②辞小姑时落泪,辞焦母时不落泪,不卑不亢,足以见出兰芝怎样的性格?

——倔强。

(请个别同学读)

  虽然作者极力写刘兰芝的善良和温顺,但善良和温顺之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这种刚性广泛地散布在兰芝全部言行的细节里,自请谴归是如此,严妆打扮、拜母别姑也是如此。

  (4)再来看夫妻誓别时,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

“勿复重纷纭。

”仲卿劝她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

“何言复来还!

”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

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丝幻想,幻想团聚。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她被仲卿的真挚的情义所感动于是“感君区区怀”;她对仲卿体贴谅解,认为两人“同是被逼迫”;她对爱情更是忠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言拒绝: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6)哥哥逼婚时,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结束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便应允了。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忠于爱情。

再嫁期作定时,裁衣做裳乃至“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

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2、焦仲卿:

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

  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是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

他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

他深爱兰芝却又不敢直接与其母抗争,只是消极反抗,忍辱负重。

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可见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等到“母槌床便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去,一面劝兰芝暂回娘家,一面约定将来再去接她。

其实,他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实际行动。

兰芝被逼改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

兰芝死后,他以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

诗中写了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生生地刻画出了这个怯弱书生的性格和面貌。

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动。

他的反抗性格还表现在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

“今日大风寒……勿复怨鬼神!

”这番话无异于晴天霹雳,而“自挂东南枝”,既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是对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抗争。

  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绝望,由软弱到坚强的过程。

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3、焦母:

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

她极端的蛮横无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强行拆散。

她对仲卿是软硬肩施,一会儿(逼谴时)是恶语威胁: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

”一会儿(阻死时)又是好言诱哄:

“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

”目的是要仲卿速谴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

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4、刘兄:

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

他对兰芝粗暴训斥,“作计何不量!

”显得盛气凌人。

“先嫁……足以荣汝身。

”足见他趋炎附势,见利望义。

“不嫁义郎体,其欲往何云?

”一句弦外之音是:

“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

”这分明是在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三、归纳中心思想

  本诗通过刘、焦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焦忠贞不渝的爱情与反抗精神。

  四、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1)赋

  ①我们已经知道诗歌中的第2节,第9节同样是用了“赋”这一表现手法,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明确:

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

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除此之外,还后哪些地方用了“赋”?

  明确:

第13、21节。

  ③第13节是第2段内容的简单重复吗?

  明确:

不是,虽然它们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已经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一是兰芝自叙,一是兰母所叙。

这样,通过不同人物的叙述,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④第21节写铺陈写太守家操办喜事的豪华排场,有何作用?

  明确:

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2)比

  ①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

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明确:

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

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

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

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3)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