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6938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docx

《质量守恒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守恒定律.docx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七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一一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目标: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情感目标:

严谨求实学习重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学习过程:

知识清单

一、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的总

和,这个规律叫做

二、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变、原子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M+yN==mP+nQ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一定等于m与n的和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P和Q中一定能够有一种物质为水

C.反应物M和N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

D.若M为ag、N为ag,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不是ag

2.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了8.8gCO2和5.4gH2O,该有机物中()

A.一定含C、H、O元素B.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0元素

C.只含C、H元素D.无法确定

3.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9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

4D.反应后X的质量为0

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

);

D.分子的数目

1■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数目C.分子的种类

2■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

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g

C.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4.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一定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B.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5■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

A.反应条件

C.

()

C.物质的种类D.元素的化合价

哪些物质是生成物6■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

知识点2确定物质的组成、化学式7.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

(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02単MCO2+2X+6H2O,贝UX的化学式为()文档收集自网络,

仅用于个人学习

A.H2SO4B.S03C.SO2D.CO2

&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

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COs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由种元素组成,其中Y呈价,YmOn的

化学式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物质,该物质是.

知识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9■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

分析,其原因可能有:

;…文档收集自

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0■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做过一个实验:

在敞口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

请你改进他

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恒定的机会,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1■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经典题型,举一反三题型1叙述判断题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只要理解原理的内涵,就可解决此类习题.

12■下列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重

B.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

C.2g氢气与8g氧气点燃后生成9g水

D.

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等.

有4gA参加反应时,可生成12gC,则参加反应的B

A.20gB.8gC.10gD.6g文档收集自网络,

蜡烛燃烧后其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题型2原理应用题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如

13■在反应A+B—2C中,

的质量是()

根据表格内的信息,反复计算,才能进行判断.

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A

B

C

D:

反应fflr质蛊

19.7

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瘤

特测

17,4

0

3.6

()

D可能是单质

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一定是化合物,

B.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

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

158,贝U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中考真题,实战演练

物质

T

反应前的质盘/S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ifiS/g

0

100

10

X

()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A.50B.40C.10D.70

16.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仃■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

反应为C2H8N2+2FH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C.N2OD.CH4

A.N2O4B.NO2

课下作业,自主测评

18■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时间

C

19■据最新报道,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升高,如果两极冰川因此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m.控制温室效应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植树造林,因为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消耗二氧化碳,其化

()文档

学方程式为6CO2+6H2O叶绿彖葡萄糖+6O2,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C5Hio05B.C12H22O11C.C6H12O6

20■下图是铜粉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时,参与反应的铜粉的质量和产物氧化铜的质量的关系图形.氧化铜中铜和氧的质量比值约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

学习

A.8B.4C.2D.1

21.a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A.(a+b)gB.(a-b)gC.(b-a)gD.无法判断

2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

23■在A+2BT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

Dg.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4■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

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气中了),使他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减

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定量实验,

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请回答:

文档收集自

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

的科学精神;

(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

;

(4)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室可用法来收集氧气;

⑹用⑷(5)中的方法制备和收集氧气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编号)•

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导管e.胶头滴管f.集气瓶g.量筒

附加题:

1.碱性锌锰电池工作原理:

Zn+2X+2H20=Zn(OH)2+2MnOOH,贝UX的化

学式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MnOB.MnO2C.Mn2O3D.HMnO4

2.在某化工厂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一些化工生产中的基本原料时,你认为其产物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H2B.CI2C.NaOHD.H2SO4

3、A、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发生化学反应:

A+B=C,现将agA和

bgB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分析得知剩余物质为混合物,则生成C物质的

质量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等于(a+b)g

C.大于(a+b)g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

A.

B.小于(a+b)g

D.无法确定

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X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

1:

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贝U同时消耗(b—a)gY

5、在一密闭容器中,质量变化如下:

识不正确的是(

B.变化后待测物A的质量为5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您经验越丰富,将来也就越能轻车熟路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