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697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6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docx

中国古代史9宋元明清时期范文

中国古代史(9)

宋元明清时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小题,共100分)

1.(2010年4月广州市高三二模)“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2.(李林川老师原创)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

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这项变革旨在倡导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3.下图是明朝天启年间的诏书。

诏书上写着: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积善……”这种把皇帝布告天下的文书称为“诏书”,并且说明这是“奉天承运”。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制造皇权的神秘感B.维护皇帝的威严

C.便于政令上下畅通D.与日常文书区别

4.(2010年3月莆田市高三质检5题)“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实行郡县制B.建立宗法制

C.推行行省制度D.设立刺史

5.明末清初这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共同点在于()

A.主张实行农工商同时发展B.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参加过早期的抗清斗争D.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6.(2011年9月南通市诊断3题)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并相继在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

这种所谓的”人口爆炸”

A.促进了城市化进程B.对农业社会形成较大压力

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D.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产物

7.(2008年天津会考17题)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是在

A.古代雅典B.中国唐朝C.中国宋朝D.中国明朝

8.(2010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12题)陕西民谣: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

”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B.都市C.草市D.夜市

9.(2011年4月怀化市二模25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0.(2009年天津会考15题)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

A.保护农业生产B.保护小农经济

C.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D.巩固封建统治

11.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其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剧名过于哗众取宠,以此提高收视率

12.(2012年1月苏北四市一模4题)“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A.确立三公制B.建立三省制C.废除丞相制D.设立军机处

13.“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

”这段引文描述的财政官制应属于()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4.(2010年4月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近年来,广州与福建泉州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上产生一些争论,如果你支持广州,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2002年广州召开大型的“海上丝路与广州港”学术讨论会

B.《汉书》记载,汉朝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洋南岸和斯里兰卡等地

C.1993年出版的《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一书

D.广州汉墓出土的大量舶来品及广州南海神庙、清真先贤古墓等遗址

15.(2010年5月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文综17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

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6.(2010年12月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26题)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

(1)佛教

(2)道教(3)墨家(4)儒教

A.

(2)(3)(4)B.

(1)

(2)(3)C.

(1)(3)(4)D.

(1)

(2)(4)

17.(2010年12月山东菏泽高三联考3题)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

“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元中书省D.清军机处

18.(2011年10月大同市调研3题)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武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9.(2010年天津会考12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现象反映的是

A.殖民贸易B.民间贸易C.朝贡贸易D.官民贸易

20.(2012年1月石家庄一模3题)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

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B.分

化地方权力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D.提高行政效率

21.(2012年1月韶关一模12题)《史记‧货殖列传》载:

“《周书》曰: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司马迁认为

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

22.(2012年2月信阳市二模2题)宋人朱或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

‘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23.(2011年海南高考3题)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24.(2010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21题)“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桂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5.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

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唐太宗()

A.调动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B.注重君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C.将中央的决策权转移给宰相D.从纷繁的事物中解放了出来

26.(2012年1月三明市期末4题)明朝张瀚称:

“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

”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工任其消长B.农业依赖百工C.百工亦为农业D.农工比重适当

27.《覆园丛话·产业》中记载:

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8.(2010年11月龙岩一中高二期中11题)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炎黄子孙。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

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

29.“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朱子高于孔子”喻义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D.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30.(2011年5月潍坊市考前训练9题)“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这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维新思潮

31.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

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B.天命论、生知论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工、商皆民生之本

32.(2007宁夏文综)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33.(2011年11月沂源县期中5题)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

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确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以下是对黄宗智这一观点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中国农耕经济开始全面滑坡,脱离世界潮流

B.以传统方式来实现的增长,实际“劳动生产率”没有增长

C.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暴露无疑,中国经济总量落后世界

D.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也在增长

34.下图是明朝天启年间的诏书。

诏书上写着: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积善……”这种把皇帝布告天下的文书称为“诏书”,并且说明这是“奉天承运”。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制造皇权的神秘感B.维护皇帝的威严

C.便于政令上下畅通D.与日常文书区别

35.(2011年12月安徽省城名校联考12题)在一部反映南宋末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

B.一商人在戌时与朋友逛市场

C.倭寇娼獗导致政府下令实行“海禁”

D.农村百姓们大清早忙着赶集

36.(2011年1月沈阳市级重点联合体高二期末7题)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37.(2011年5月郑州考前测试

(二)27题)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

“从秦到清两千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地说它是专制政治了”。

下列能够支持该论点的是()

①西周宗法制②西汉察举制③隋唐科举制④明清内阁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38.(2010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三次质检15题)历史记载:

明、清朝的商人如因经商而留居其地,其子孙户籍得以附于行商之省份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事件

①是政府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暂时让步②对传统的政治理念、科举制度产生了强烈冲击

③表明当时社会的进步④说明政府终于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9.“陆王心学”把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

“陆”指的是()

A.陆逊B.陆游C.陆九渊D.陆丰

40.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41.阅读下面两幅图,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

A.手工业发达B.商业繁荣C.出现了“夜市D.打破了坊市界限

42.(2011年1月河南焦作期末调研17题)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三种主张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43.(2012年3月开封市二模25题)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B.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D.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44.(2011年11月沧州市质检16题)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

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的内外店铺林立

C.“市”门按时开关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45.(2011年5月陕西省质检25题)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是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46.(2010年10月江西省九江市高三联考8题)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

进的趋向。

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47.(2012年1月宜昌市一模24题)某论文列出了一下主要参考书目:

李威熊《中因经学发展史论》、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想史》、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该论文研究的对象最可能是

A.王阳明的《知行录》B.李贽的《焚书》

C.王夫之的《周易外传》D.魏源的《海国图志》

48.(2010年4月深圳市宝安区高三调研)《元史·顺帝纪》载:

“禁优(艺人)盛服,许男子裹头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

反映了

A.元朝有严格的职业服装规定B.歧视汉人

C.艺人地位低下D.杜绝明星崇拜现象

49.(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6题)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50.(2011年10月保定市摸底3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通过设置司隶校尉分化相权

B.唐朝设御史台监督相权

C.明太祖废丞相建内阁制

D.其主体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51.(2012年3月汕头市质检14题)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

该学者认为

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B.中国外表僵化内部充满活力

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类似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

52.(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

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御史府内阁军机处B.中朝内阁军机处

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

53.(2011年9月济宁市月考6题)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54.(2011年11月沂源县期中22题)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55.(2011年10月汕尾市一模15题)张岱年教授认为:

“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

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

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56.(2011年1月杭州市质检4题)“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常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又有一些变化②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57.(2012年3月威海市一模)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特点的是

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经世致用”D.“天地之化日新”

58.“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从1793年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的信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统治者()

①推行闭关锁国政策②禁绝中外贸易③心态虚骄,盲目闭塞④坚持平等交往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59.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60.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在发展过程中,经营范围都不断扩大,活动地域也不断延伸,这说明()

①商品经济有开拓性、开放性特点②晋商和徽商富于开拓精神

③晋商和徽商有自己独到的经营方式④当时统治者已取消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61.明末清初这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共同点在于()

A.主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参加过早期的抗清斗争D.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62.(2010年11月龙岩一中高一期中9题)明朝的

内阁距离皇帝寝室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室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室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不断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6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64.(2011年12月广西老牌高中调研14题)温家宝总理在《致史晓风先生函》中评价黄宗羲时说:

“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以下史实能反映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的是()

①“工商皆本”②“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④“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65.“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

与此指导思想相一致的是()。

A.休养生息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精耕细作

66.(2011年12月京华市竞赛15题)中国古代某著名思想家曾说: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该思想家是

A.韩非B.周敦颐C.李贽D.黄宗羲

67.(2012年2月江苏百校联考4题)《元史》记载: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地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这反映了①封建化加速②郡县制度是创新③开创了行省制度④存在民族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8.(2010年11月山东潍坊市四县高二期中6题)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69.(2012年3月南昌模拟)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

“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

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

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

”这本书是

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海国图志》D.《孔子改制考》

70.(08山东基本能力)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痒,死而后巳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