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7549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docx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

【篇一:

皇帝的新装优秀教案---徐海艳】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徐海艳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属于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文学样式——童话。

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形象的语言塑造了一群昏庸愚蠢、自私虚伪的统治阶级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生活。

全文以“新装”为明线,以“骗”为暗线,通过对皇帝“爱新装”,两个骗子为皇帝“做新装”,皇帝派大臣去“看新装”,皇帝亲自去“看新装”及“展新装”游行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听说过皇帝的新装这么一则童话故事,所以,对本文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引导学生理清情节后,要把重点放在品析人物形象从而把握作品内涵这一环节。

另外要深入课文,应该让学生先了解童话的有关知识,给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规律性等方面的启示,同时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己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滑稽、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等词语。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品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内涵。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夸张以课本剧形式再现文中精彩情节。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在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2、设疑和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品析人物形象从而把握作品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夸张以课本剧形式再现文中精彩情节。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诗意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无数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间,那里充满了幻想和神奇,童话如同星辰在我们儿时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辉,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心醉的。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出示课件)

1、说出下列童话的出处和共同点,引出作者安徒生

2、背景材料:

安徒生和童话

投影:

1.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168篇。

著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

2.童话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一种文学形式。

引导学生了解童话表现生活的方式为想象和夸张。

一、汉字通关

1.读出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并注意字的写法。

炫耀()称职()滑稽()陛下()头衔()骇人听闻()钦差大臣()随声附和()

2.按照词义说出相应的词语。

():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骇人听闻)

():

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随声附和)

二、文学经典我来读

速读﹒整体把握

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答案: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愚蠢的皇帝上当受骗的事。

2、文中主要有哪些人物,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哪一个字进行活动的?

(见板书设计)

三、热点话题我来答

精读品析人物形象

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

想一想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a、明确: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换原文中另一句话就是“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b、引导学生思考:

同学们,你们愿意在别人面前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吗?

(学生们回答:

不愿意)由此引出人性弱点-------爱慕虚荣

让学生了解骗子设计成功的原因在于抓住了人们共同的弱点,骗局的存在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这篇童话的魅力。

2、你对哪个人物最感兴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可以看出来。

(出示课件)(在文中勾画出来,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式刻画人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重点品读皇帝爱新装(全体学生齐读)和老大臣看新装(分角色)部分。

(具体分析结果见课件)。

3、只有孩子说出了真话,最后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

“天真的声音”给我们什么启示?

谎言快似骏马,但事实可以追上它。

(西班牙谚语)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任何时候,真、善、美都应是社会的主流,是永恒的真理。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爱慕虚荣,应实事求是、以诚信待人,做一个光明磊落的品德高尚的人。

四、剧中角色我来演

1、同学们,在上面的环节中大家已经理清了故事情节,品析了人物形象,请大家

表演内容:

课文24---34自然段(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

人物:

皇帝和骑士、骗子、典礼官、内臣、小孩子、小孩爸爸、所有的百姓(提醒学生要将人物及其语言圈出来)、

上场的人物:

皇帝和骑士(两个在左右)、内臣(两个在后)、骗子

坐在座位的人:

大家(全体同学)、街上和窗子上的老百姓(全体同学)。

站在座位的人:

典礼官、小孩子、小孩爸爸

要求:

动作表情表演到位,声音大小、语气语调符合人物身份

表演完后,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评出最佳演员,并给予所有的演员掌声。

2、想一想,生活中我们有没有不说真话或敢说真话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扮演过皇帝、大臣和小孩的角色呢?

举例说说看。

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五、作者之意我来写

-------课堂小结

1、本文围绕,并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等分别刻画了、、、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明确答案:

皇帝的新装,心理、动作,皇帝、大臣、骗子、小孩

由此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作之意:

一个举国上下欺骗成风的社会是一个黑暗的、腐朽的社会。

这篇童话不仅讽刺了这些人虚伪、自欺欺人的本质,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2、文中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的和大胆的。

(表现手法)

明确答案:

想象夸张

六、趣味童话我来续

-------拓展延伸

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样呢?

大家展开想像,续写《皇帝的新装》。

(不少于600字)

(教学反思附后)

【篇二:

皇帝的新装标准教案】

21、皇帝的新装标准教案

安徒生

主题:

皇帝的新装

课时:

2课时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

孙艳雯/巩义市第四初中七年级语文组

教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

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

力的语言。

二、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

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属于本

单元的重点篇目,内容理解难度不大,易为学生接受。

在本课学生初步学习快速

阅读。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还有丰富的想象力,加之这篇文章,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

离奇曲折,易与学生产生共鸣。

从速度来衡量,初中阶段应达到每分钟500字以

上(本册教材设定的目标为每分钟400字以上)。

教学中,可结合具体文本的阅

读实践,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

四、学习目标

1、用5-10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梳理情节。

2、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心理等细节,深入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

义。

五、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1,设计两大板块---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快速阅读,梳理情节。

针对目标2,设计合作学习10个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来分析人物、理解主

题。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请说出画面的出处:

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

作者相同:

安徒生体裁相同:

童话

资料链接:

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

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

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

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关于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

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

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凡举鸟兽虫鱼,花

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

化。

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那时的丹麦还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丹麦人民深受

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

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

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

自主学习

2、你明白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l)不可救药:

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

用药救活。

(2)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

惊吓。

(3)随声附和:

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整体感知

1、你能把《皇帝的新装》的故事复述下来吗?

2、梳理脉络:

这篇课文以事情节,叙述了一位爱新装的皇帝受到了两位骗子的欺骗,穿上了并未存在的所谓神奇的新衣去参加游行大典,结果出尽洋相的故事。

3、本文以新装为线索,请你在括号里分别补充一个字,使故事情节完整。

引子皇帝爱新装(第1段)

开端骗子织新装(第2段~第4段)发展君臣看新装(第5段~第23段)高潮皇帝展新装(第24段~第33段)结局小孩揭新装(第34段~第37段)

4、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并说说它为什么是关键语句。

“。

骗子赋予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的“新衣服”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

一特性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

个主线进行的。

童话就围绕它巧妙地展开了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5、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这里的原因可分为两层:

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做傻瓜,因此都装作

看见了新衣。

深层的原因则是,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看见真相,

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第二课时

合作学习

阅读课文第一段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皇帝喜欢新装到了成癖的程度。

2、生活中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

3、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开头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昏庸无能

穷奢极欲为下文受骗埋下伏笔

4、、“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

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皇帝心里“感到不大自然”,你如何理解?

这一句“不大自然”在情节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顺承上文,说明皇帝已经完全听信了骗子们的谎言,又引起下文老大臣的故事。

这里表现出皇帝的愚蠢。

作者古音将话说得很有分寸,却为后文更辛辣的讽刺蓄积着力量。

5、“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哪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皇帝为什么要先派他的老大臣去看布料?

这段情节紧承上文而来,继续说明皇帝的轻信与愚蠢,又掺杂了些许的疑虑。

同时,他对老大臣“理智”“称职”的评价,更为后文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6、文章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织布的情景,可否只写其中一次?

不可以。

那样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

7、文中提到老大臣、官员以及皇帝的随员时,用了以下褒义词,“诚实”“有理智”“称职”“善良”“高贵”,特别是多次提到“诚实”,用意是什么?

真的是在赞扬吗?

讽刺

8、“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

”爸爸说。

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人们为什么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这段情节里的三句话,有着递进的关系。

爸爸说的话,是在小孩子说话之后,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露出震惊和惶恐的情态。

“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

“有一个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二者之间,表现出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

9、这明显的骗局为什么大人们没有人去点透?

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道出真相?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

而小孩没有受污浊的世风熏染,还保持着一颗纯真,无邪,无私无畏的心,他敢于说真话。

10、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

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

更加可笑、腐朽。

作者的立场也就十分明显了。

11、学有所思,感悟主旨。

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臣们的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启迪人们做一个诚实、纯真无畏的人。

学完本文你有何收获?

我们要做一个无私的人,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说真话,抗战邪恶的人,用真诚去回报社会。

拓展延伸

1、假如那个说真话的小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打开你的智慧背囊,从中找出有关“诚实”和“真诚”的格言警句,与大家共同分享。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

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

?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

——周恩来

?

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

太阳既不会夸大,也不会缩小,有什么就照出什么,是什么样子就照什么样子。

——高尔基

布置作业:

放飞想像

请你以“游行大典结束后……”为题,续写故事。

要求:

想像合理,有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皇帝爱新装(引子)荒唐昏庸

骗子织新装(开端)受骗上当

表里不一昏庸愚蠢

自欺欺人君臣看新装(发展)皇帝展新装(高潮)自欺欺人

小孩揭新装(结局)

丑态百出

【篇三: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字词和本篇童话的相关文学常识。

(2)把握皇帝、大臣等人物的形象特征,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领会本篇童话的讽刺意义。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要求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人性中虚伪愚蠢的弱点,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诚实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对本篇童话故事进行复述,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等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

领会本篇童话深刻的内涵,以及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无数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那里充满了幻想和神奇。

我们都听过很多美丽的童话故事,哪位同学能讲一讲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篇童话呢?

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倾听十九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述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教学设计意图:

从已知走向未知,增强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学习的机会。

17岁开始发表作品。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168篇优美的童话。

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2.文章体裁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教学设计意图:

了解文学常识和相关文体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读懂文章。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清文中的叙事语言和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要求:

(1)有条理复述,主要情节不能遗漏。

(2)态度自然,口齿清楚,力求生动。

(3)然后找同学起来评论。

(4)坚持复述一次、评论一次的原则,一步步地提高,达到最后的完善。

【教学设计意图:

重视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边读边猜想故事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3.思考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故事的。

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两大臣和皇帝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伪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

4.“皇帝的新装”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线索作用,而贯穿这个离奇而生动故事始终的主线则是“新装”的奇怪特性,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主线进行的。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依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每个片段加一个小标题。

学生概括,教师归纳:

皇帝对新装的痴迷(引子)→骗子投饵诱皇帝上钩(开端)→两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装(发展)→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高潮)→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结局)。

【教学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故事的情节脉络。

(四)理解研读

1.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中心内容,这个字既能适用于文中每个人物,又符合本文思想内容。

就学生丰富多彩的选字,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检验法、比较法进行筛选。

最后达成共识,选定“骗”字最为切合,那么情节围绕“骗”而展开,即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2.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揣摩并深入理解皇帝这一人物形象。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

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这段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联系课文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自信,所以他心里感到“不大自然”。

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

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有看到。

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

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4)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这两句话描写皇帝试穿新装的情景。

作者着重强调皇帝“扭了扭腰”,两次转动身子的动作,讽刺的意味十分强烈,突出了皇帝自欺欺人、装腔作势的丑恶形象。

(5)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

“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用“更骄傲的神气”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恰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设疑以引导,就学生举出的语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仔细玩味课文,领会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3.分析文中的大臣、骗子、随从、小孩以及百姓的人物形象。

示例:

大臣们:

通过以上的梳理分析,作者塑造了两位虚伪愚昧、阿谀奉承的大臣形象,并且作者在塑造两个形象时,用笔不同,第一位老大臣用笔细致,很详尽,第二位官员用笔较简略。

同学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其他的形象。

骗子:

虚伪、狡诈、贪婪、装腔作势

随从:

随声附和、毫无主见、阿谀奉承

百姓:

敢怒不敢言,怕被嘲笑,怕被砍头

小孩:

天真烂漫、无私无畏,敢于戳穿骗局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描写人物的语句,培养学生品析各种塑造人物方法的妙处。

4.皇帝无疑是愚蠢的,昏庸腐败的,那么骗子骗取皇帝的钱财并愚弄皇帝这一行为值不值得肯定?

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各抒己见。

有人也许会说骗得好,这样的皇帝,不骗他骗谁;而且愚弄了皇帝,也给百姓们出了一口气。

有人也许会说骗子是可耻的,因为他们的动机就是骗钱。

5.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大臣随员为了保护自己只得说假话,皇帝为了自己的“尊严”也要说假话,高贵的骑士们、街上和窗口的老百姓不愿承认自己“愚蠢得不可救药”,所以都在异口同声、自欺欺人地称赞皇帝的“新装”。

这是一个多么强烈的讽刺。

6.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

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皇帝和大臣们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

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