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8003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1)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的人的心理,还要研究人的行为。

因为,人的心理是内在的,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它只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

人的外显行为是内隐心理支配和调节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实现对内部心理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是不对的。

(2)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只有把握了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规律,才能对人的行为加以解释,预测和调控,达到塑造人、使用人、成就人的目的。

但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极其复杂,并非一一对应,也并非一成不变。

这些规律具有动态性、多因性、差异性等特点。

如,同一刺激情景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一千个观众心目当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样的情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学生在做6+7+8+9=?

这样的题目时,结果同样会答对,但过程往往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尽相同。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1、心理学在漫长的过去一直在哲学的母体中孕育成长,以思辨为研究方法。

一直到1897年德国学者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思辨性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心理学的科学性

(1)心理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本质及规律,这一规律是人们科学解释、预计和调控人的心理及行为的依据,而没有停留在感性的经验上。

(2)心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3)人的心理既服从生理规律,又受社会的影响,因而心理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都在思考人的精神或灵魂的问题:

灵魂天生、知识天赋。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1、19世纪后期,冯特----构造主义铁钦纳

研究心理、意识的基本构成元素及其关系及规律,如感觉

2、心理学可分为许多元素:

光亮、差距、软硬粗旧,情感(紧张、愉快、气愤)

3、主要方法:

内省,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

詹姆斯、杜威

2、时间:

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

3、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而不是构造、结构

例如:

构造主义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关心思维在行为中的作用

4、主张以动态的观点看待意识,强调意识的连续性,称之为意识流

5、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不断提出的要求的。

在教育、临床、生产、管理领域内研究心理

三、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1、代表人物:

华生

2、时间:

1913年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

3、观点:

只可研究人的行为。

心理有主观的性质,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重复,不可研究也不用研究,视甚为黑箱,可用公式表示:

刺激—R条件反射

4、名言:

人的行为完全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5、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R强化物

主要观点:

对低龄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绝对不可不重视儿童的内心感受。

四、格式塔心理学

1、代表人物:

魏太默、考夫卡、苛勤

2、时间:

1912----20世纪40年代

3、主要论点: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格式塔:

完形、整体

四条直线首尾相联正方形

倾动现象

记忆组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五、精神分析学派

1、代表人物:

弗洛依德

2、时间:

19世纪后期

3、主要观点:

研究无意识现象:

指社会限制而不能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是被压抑的欲望、记忆。

如恋母情节、恋父情节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2、时间:

20世纪中期

3、主要观点:

人是一种自由、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发展的潜能,有成长的需要,成就的需要,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人、理解人,唤起自我成长的需要

七、认知心理学

1、时间:

20世纪60年代

2、代表人物“奈瑟----认知心理学

3、认知:

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认识过程

4、把认知过程比做和计算机的功能----功能类比

5、实验法:

大声思维与实验室实验

贡献:

记忆偏码与问题解决、决策,一直延续到建构主义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实践

(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1、通过严格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感知觉、记忆、情绪等,刺激-O-R并用统计方法分析内部心理过程。

2、认知心理学效力于记忆、思维、言语、问题解决、决策等高级心理过程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业

1、人际之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的影响

2、主要课题有:

态度及其改变、偏见、顺从、人际印象、人际吸引、侵犯、冲突与合作

3、其研究成果对指导我们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益处

4、人格心理学?

人性心理学、研究人的个性、发展、影响因素,对人的成就的作用,测量、培养

(三)发展心理学

1、研究人的一生中心理及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心理特点,对指导教育有重要意义。

(四)心理测量学

以心理测验为工具测量人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健康等

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结果之上。

(五)生理心理学

研究心理的生理基础,以大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它生物化学因素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脑科学的兴起。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心理障碍者的评估,诊断和治疗,心理治疗

2、咨询心理学,心理辅导,轻度心理障碍,心理困惑,压力过大,过度焦虑、紧张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师生心理规律

2、学校心理学:

中小学生的学习困难、适应困难、交往困难等问题进行辅导,和家庭老师一道努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1、产品设计中人的因素提高效率

2、组织管理中人的因素选拔、安置、激励、培训、人力资源开发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作案动机罪犯特别是少年犯的行为矮正态度改变

证人证词可靠性(笔迹、测谎)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对问题提出假设;进行研究设计,采用恰当的方法技术搜集资料;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结果的统计处理;最终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

一、观察法

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并分析观察结果,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的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要点:

1、自然情境、双盲

2、目的明确

例:

广告牌的扫描次数

优点:

直接性、真实性、客观性

缺点:

目标行为不一定会出现,如学生争吵行为

难以重复

实验者(主试)的偏见的影响,不同主试对同一种现象的解释很难达成一致。

二、测验法

使用特定的量表(心理或教育测验),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

如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不同家庭环境的性格形成。

其内容包括:

某团体的某特征;某团体的某一特征与外界某因素的关系;

心理测验的种类:

智力、人格、兴趣、抑郁、焦虑、心理健康。

三、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如:

K=ΔI/I。

✧自变量:

刺激条件(控制)

✧因变量:

所测定的行为和理活动,作为自变量变化所造成影响的指标

✧控制变量:

其它任何影响因素,环境、被试、实验条件

(1)自然实验:

如霍桑实,真实,符合实际,但不易控制实验情景

(2)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严格控制情景,有助于发现因果关系,可反复验证。

但人为性较强,结果应用存局限性。

记忆实验举例。

四、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试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一定群体的态度和心理。

如市场调查。

问卷法:

如上网情况。

其特点是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但回收率、被试的合作程度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谈话法:

如对学校改革的看法,了解问题学生的成因。

其特点是容易掌握,但访谈对象有限,比较耗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内外世界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军品民品的设计标准

✧选拔性测验

✧心理辅导

✧教学方法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哲学上所讲的意识指的是与物质世界相对立的精神世界。

心理学上的意识有两层含义:

一是心理的同义词;二是把意识看成高级心理过程。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它包括:

✧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老师生气了

✧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自己很疲劳了,很饿了

✧对自身的觉知,即自我意识,把自己当成客体来认识,对心理过程和个性的觉知。

二、意识状态

从意识的清晰程度来划分。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能清晰觉知心理过程及行为,并可有意调控的意识状态。

在这种意识状态下,人能清楚地知道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行动、心理过程、内心体验等。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如关门、骑自行车。

对自己的行为或心理过程似乎有所意识,但又是很清晰的意识状态。

这种意识参与成分相对较少,行为是自动化完成,意识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少。

但不是没有意识,当路上有障碍,或者一个字不会写,当前活动会立刻被清晰地意识到。

(三)白日梦状态

包含极低水平的意识。

也不是意识,是基于个体的记忆或想象的内容自发产生的,也具有自动化的性质。

电视对白日梦发生的频率的影响。

用平常话讲,白日梦状态就是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

(四)睡眠状态

意识活动没有完全停止,但我们常常意识到。

许多证据表明,睡眠期间我们能对外界刺激做出选择性反应。

如母亲入睡后虽不致为窗外车辆噪音所惊醒,但睡在旁边的婴儿的一点哭声,她会听到;有时醒后能记起梦中的情节,甚至有人可以在睡梦中解决问题,这些都是睡眠时仍有意识活动的证明。

(五)催眠

受暗示状态,意识的扭曲状态,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发生畸变。

第二节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1、定义: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2)集中性:

选择了某个对象后,心理活动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如全神贯注,是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以紧张程度。

高度集中时,注意范围就小,很难注意到其它事物,不易分心。

二、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1、区别:

注意是选择性的,意识是心理过程的内容。

注意决定的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而什么东西不可以。

即被注意选择的信息及加工过程成为意识的内容,而被注意排除的信息,就无法成为意识的内容。

2、联系: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的意识状态:

✧可控制意识:

注意高度集中在当前活动上;

✧自动化意识:

注意相对较少;

✧白日梦状态:

注意极少;

✧睡眠状态:

注意基本停止活动。

三、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1、定义:

无自觉目的,也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不自觉地注意某一对象。

坐在寝室看书,突然门被撞开了……不随意注意中的心理活动积极性很低。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差别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2)个体自身状态:

✧与主体的需要、兴趣和期待相适应,逛街时,常常是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引起注意。

✧情绪和生理状态的影响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1、定义:

有自觉目的,并与意志努力相联系的注意,目的性与意志性,复习、写作业、上课。

往往是有意注意。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目的任务的明确性,任务的意义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迷茫;老师要学习读课文前提几个思考问题。

✧培养间接兴趣:

达芬奇画蛋;学习的间接兴趣。

✧心理活动与行为相结合:

背单词,边背边默写。

✧培训自制力。

(三)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1、定义:

有自觉目的,无须注意努力的注意。

(与前两者的异同)

枯燥乏味已不再是需要克服的困难,也无需迫使自己不去想别的事、不去干别的事,自然而然、全身心无条件地投入到其认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中,甚至感受有到任何的枯燥乏味,深刻领会了其中的意义,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2、有意后注意兼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特点,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的意义:

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培养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直接兴趣——对活动内在意义的深入了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4、三种注意之间的转化。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

1、定义:

P29

2、年周期、月周期、日周期(飞行时差)、时间周期

二、睡眠与失眠

(一)睡眠

1、有意识活动

2、呈现周期性变化

3、五个阶段

✧过渡期:

10分钟左右

✧轻睡期:

10-25分钟左右

✧沉睡期:

30分钟

✧快速眼动睡眠期:

做梦

脑电波形态

频率

典型的意识状态

Beta(β)

13-24

正常清醒状态、思考解决问题

Alpha(α)

8-12

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

Theta(θ)

4-7

轻度睡眠

Delta(δ)

2-4

深度睡眠

(二)失眠

1、睡眠失常的一种,表现为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无法沉睡,易惊醒。

2、种类

●情境性失眠

●假性失眠

●失律性失眠

●药物性失眠

三、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

梦的特征:

1、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

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

3、睡眠中的内在和外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

一、催眠

(一)什么是催眠

类似睡眠而又实非睡眠的意识状态。

(二)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1、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实暗示性的高低。

2、暗示性可以测量:

(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的特征

1、感觉麻痹

2、扭曲的幻觉

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四)睡眠与催眠的不同点

1、各自的定义

2、不同的意识状态;

3、催眠状态下的脑电波与睡眠各阶段都不同;

4、睡眠有意识活动,但我们意识不到;催眠仍然有意识,但意识的主动大为减低。

5、睡眠是在生物节律调节下自然进入的意识状态,而催眠是在一种特殊情况下,由催眠师诱导进入的意识状态;

6、催眠中的心理特征。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感觉概述

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一、感觉的一般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外部感觉

✧远距离感觉

✓视觉

✓听觉

✧近距离感觉

✓味觉

✓嗅觉

✓皮肤觉:

触觉、温觉、冷觉、痛觉

内部感觉

✧机体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感觉产生的一般条件:

适宜刺激、感觉器官、神经通路、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感觉是获得信息的第一步。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1、收集信息

2、感受器

3、神经通路

4、大脑加工信息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一)感受性

感觉总是由外界物理量引起的。

因此刺激的物理量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引起感觉;反之过强的物理量也不能引起感觉。

视力、光强、声强、重量之差

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其范围可用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到最大刺激物理强度范围来表示。

也指对微弱刺激或微小刺激变化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的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它是感受性的衡量指标。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二)绝对感觉阈限

可觉察的最小刺激量。

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的心理物理法:

“50%”的标准。

(三)差别感觉阈限

对两个同类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如两个声音的音高是否相同;两种油漆的颜色是否一样。

再如重时差别阈限和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韦伯定律:

K值越小,表明该种感觉的差别感受性越高;最小可觉差(jnd)即ΔI

(四)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1)适应

✧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叫适应。

✧适应与感官的生理特性有关,如痛觉不宜引起适应。

✧在大部分情况下适应引起感受性降低(如:

明适应),只有一小部分情况下引起感受性提高(如:

暗适应)。

✧对不同刺激有不同的适应特点,如痛觉就很难适应,这与人类的生存需要有密切的关系。

(2)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的不同部位同时接受两种不同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如:

马赫带现象,白底灰纸和黑底灰低,颜色对比(彭聃龄彩页)。

✧继时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的作用而产生对对比现象,如:

吃了糖再吃西瓜,就感觉不到西瓜的甜味来;先吃苦的,再吃甜的,就感觉特别甜。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

可见光:

400毫微米至750毫微米之间

二、基本的视觉现象

1、视觉的适应:

是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

包括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

(明暗适应)

2、色觉:

颜色感觉的三种属性

(1)色调:

颜色的基本特征

(2)饱和度:

(3)亮度:

三、视觉的机制

(一)眼睛:

锥体细胞的作用

(二)色觉理论:

1、三原色说;杨和黑尔姆兹提出;红、绿、蓝

2、拮抗理论:

黑林提出红-绿;黄-蓝;黑-白。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人耳能接受振动频率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

二、基本的听觉现象

(一)声音的属性:

音强、音高(频率)、音色(质量特征)

(二)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三)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三、听觉的机制

(一)听觉与耳

(二)听觉的理论

1、位置学说:

贝克西提出;不同位置的毛细胞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反应。

(低频声不)

2、频率匹配学说:

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基底膜,引起不同频率的神经细胞冲动并传至大脑。

第四节知觉——感觉的整合

一、知觉的一般概念

1、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同样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的刺激的认识。

✧整合多个维度的信息,由一个或多个感官提供的信息。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作出解释:

对二维视网像的三维解释;良好图形;事物的名称。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视崖实验。

二、知觉的特性

人对客观世界的知觉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反映过程,所谓“主动积极”是指:

知觉过程不仅取决于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征,还取决于个人以往的经验、知觉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是对感觉得到的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积极的组织过程。

具体地讲,知觉过程有以下几点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如图2-1所示。

图2-1 知觉整体性

 每一个被知觉对象都有其不同的组成部分和属性,人们往往把它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统一整体来知觉的,其整合的规则表现为三个方面:

(1)接近律:

空间上、时间上接近性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律:

物理属性(如强度、大小、颜色、形状等)相似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律:

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综合感觉所提供的各种信息;

(2)知觉部分时受整体的影响;

(3)只能觉察部分时,在头脑中把剩余部分补上。

2、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在知觉一个对象时,往往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突出来,成为知觉“目标”,以利更清晰地反映“目标”,而把剩余部分退居“后面”,成为知觉背景。

目标与背景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从背景中选出目标,主要依赖于以下条件:

(1)客观刺激物方面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万绿从中一点红;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考试时的作弊

✧刺激物本身的组合情况

✓接近组合

✓相似组合

✓连续法则

✓闭合法则

✓良好图形原则

(2)主观状态方面

✧知识经验:

破案时现场的线索提取

✧情绪:

✧兴趣:

不同职业对“竹子”有不同看法

✓木匠:

杆的质地,牢固程度,粗细

✓画家:

外形,枝叶的美观程度

✓环境保护专家:

美化环境,对木材的代替作用

3、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知觉某一客观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作出最佳地解释说明。

知觉的理解性对于知觉正确完善,鲜明及记忆的深刻、持久、思维的活跃程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知觉的理解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人的知识经验:

年龄不同的人对一幅画的知觉也不同,儿童只能说出图画中主要构成成分,而成人则能掌握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又能把握整幅图的意义。

举例P33

(2)语言指导

(3)对知觉对象的主观态度

消极态度:

积极态度:

意志努力、想象、查资料、思考,如考古、侦察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对客体事物的稳定的认识,而不随知觉条件的或感觉映像模式的改变而改变。

如:

对站在远处和近处的同一人的身高的知觉,不同色灯条件下看红旗。

✧大小恒常性:

人同视距条件下对同一人的身高的知觉

✧形状恒常性:

对打开角度不同的门的形状的知觉

✧颜色恒常性:

日光和月光下的白衬衣和煤炭颜色

在一定程度上知觉恒常性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人们在不同条件下,仍能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知觉。

三、知觉的分类及机制

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

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中物体的空关系认识如物体的形状、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其中较为复杂的是深度知觉。

(一)深度知觉

又称为距离知觉,使二维的视网膜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

之所以会三维解释,是因为视网膜像上的一些线索。

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单眼线索)

✧大小:

大的被知觉为较近,小的被知觉为较远;

✧视野中的高度:

远处的事物位置较高;

✧遮挡:

被遮挡的是远的;(彭P147)

✧线条透视

✧纹理变化:

近处纹理清晰、稀疏,远处纹理模糊、紧密;

✧光照与阴影:

2、来自视觉本身的深度线索

(1)调节:

单眼主使远近不同的物体能有清晰的网像,需要调节水晶体的曲度,以便准确聚焦,具体而言:

✧近物:

水晶体凸起增厚,肌肉收缩;

✧远物:

水晶体变得扁平,捷状肌放松。

以上调节运作传递给大脑,便提供了判断远近的依据。

该线索对10厘米至10米之间的深度或距离知觉有效。

(2)幅合:

双眼视轴辐合。

视轴是眼睛中央窝、节点与物体这3个眯的连线。

在看物体时,两眼的视轴向鼻侧辐合,交于该物体上。

两视轴的夹角叫辐合解。

眼球的转动是由眼球外部的肌肉组织协调收缩、舒张来实现的。

这样:

✧远物体:

视轴辐合角小,肌肉动作小

✧近物体:

视轴辐合角大,肌肉动作大

于是肌肉的运觉信息提供了判断远近的依据。

该线索对30米以内的深度知觉有效。

(3)双眼视差:

是深度知觉的最重要依据。

仅凭上述两种线索还是不够的(穿针引线)。

✧当我们看平面物体时,两眼的网像可以重合。

✧而当我们看立体物体时,两眼所成网像不对应,不能重合,左眼看到物体的左半边多一点,右眼看到右半边多一点。

而且距离越近,这两个网像差异越大。

大脑把这种差异解释为深度或距离。

✧同样,在听觉定向中,我们可根据同一声音进入两耳的时间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