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1592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教育学》讲义

教育学

 

基本知识结构: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目的与制度

教师与学生

中学课程

中学教学

中学德育

班级管理

中学课外、校外教育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三方面特点:

1.教育是一种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表明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有本质区别。

3.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社会要求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第一,教育具有永恒性。

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

第二,教育具有历史性。

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方面在不同社会或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

第三,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3)教育的起源

目前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观点:

1.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想象。

2.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学家,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教育是三要素的有机结合。

(1)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

教师

(2)受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是教育活动构成的基本要素。

地位平等,具有主观能动性。

(3)教育媒介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3、教育的功能

所谓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可按照三种方式分类: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是教育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个体发展

负向功能——阻碍社会进步、个体发展

(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显性功能——实际运动中与预期相吻合的结果

隐形功能——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隐形功能可以转化为显性功能

4、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并没有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

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

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第三,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分为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进入奴隶社会之后,出现了学校。

1.古代中国

夏朝:

我国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孟子》“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西周:

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有“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成为显学。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专制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隋唐:

实行科举制度,唐朝由中央直接设立六学(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东宫的崇文馆、门下省的弘文馆)。

宋至明清:

程朱理学成为国家统治思想,教学基本教材、考试依据是四书五经,教学目的为学而优则仕,明朝八股为成为考试固定格式。

1905年废除科举制。

2.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的教育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教育内容。

婆罗门教四等级:

僧侣祭司——刹帝利(军事贵族)——吠舍(从事农工商业)——首陀罗

3.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4.古代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雅典教育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灵活,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教育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严厉,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和武士。

西欧封建社会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14世纪之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关键,重视现实生活,反对禁欲主义。

(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至19世纪末,世界进入近代。

新大陆的发现和工业革命,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

表现:

第一,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第二,教育的世俗化。

第三,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

1.教育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2.教育由共产党统一领导与创办;3.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4.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5.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2节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教育现象:

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规律:

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2、教育学研究的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有关教育的认识大概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日常教育经验,另一种是科学的形式,即“教育学”。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3、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一)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只是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与观点。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主要内容:

①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②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③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④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⑤教学方面,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问答法: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第三步称为助产术,亦称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柏拉图——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政治学》中。

(2)独立形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第二,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第三,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法国卢梭——代表作《爱弥儿》。

主要观点:

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

德国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开讲教育学,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主要观点: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瑞士裴斯泰洛齐——受卢梭和康德的影响。

主要观点:

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教育要遵循自然。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主要观点:

第一,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第二,主张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教育学讲授纲要》,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德国赫尔巴特。

主要观点: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

后来其学生发展成“五段教学法”,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应用。

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杜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主要观点: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

教育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内部;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即称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极其重视智育即教养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和严密的教学理论。

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4)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前苏联赞科夫《教育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德国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1970年法国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

 

第2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1节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制度,它反映着社会的根本性质。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时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给予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一定的积极影响。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主要体现: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其有维护、巩固和加强的作用。

主要体现: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其次,教育通过促进个人社会化来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2.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又对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满足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受两方面的制约:

一是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要求;二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比例关系和衔接方式,以及不同性质的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3、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具体表现: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

4.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教育与文化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对于文化的更新和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教育为社会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新活力的人才,并通过他们去推动本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二是教育如何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三是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生机和动力。

第2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又要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个体的身心发展状态是教育行为的依据。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能力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弗洛伊德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白板说”、华生

(3)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称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育学中所说的“环境”一般指社会环境,包括被人改造过的自然、个体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意识形态等。

1.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制约

2.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3)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因素,是可控制的特殊因素。

主要表现:

1.教育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学校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主要表现:

1.人作为主体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发展的;

2.人们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并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活动;

3.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4、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指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个体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个体发展的可变性是指由于不同的社会与教育的影响,在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又会表现出一定范围和幅度的变动和差异。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5、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指11、12到14、15岁这一时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

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的总体阶段特征。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到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第一,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第二,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3章教育目的与制度

第1节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1)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2)教学目标

3、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自身的发展需要

(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4、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代表人物:

卢梭

(2)社会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

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

5、我国中学教育目的

(1)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在表述上的变化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2)我国中学的教育目的

1.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中学德育的要求: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2.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中学智育的要求:

(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心理品质。

3.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中学体育的要求:

(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4.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中学美育的要求:

(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中学劳动技能教育的要求:

(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