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8330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docx

国际贸易单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 对外贸易量            。

2、是否反映在海关的 贸易统计上          是有形商品贸易与无形商品贸易的一个主要区别。

3、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   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GDP中                      所占的比重。

4、如果一国在某种商品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且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则该国是此种商品的  净出口国         。

5、    专门贸易      体系是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6、贸易条件可表示为一国整体进出口商品的 交换比价        。

7、我们将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的情况称之为 贸易平衡          。

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 各类商品          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9、国际贸易地理方向通常用各洲、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 世界出口总额        的比重来表示。

10、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划分标准是 是否有第三者参与交易              。

11、将货物经过计价而作为清偿工具的商品交换活动称之为 易货贸易              。

12、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纸质单证进行贸易活动的英文缩写是    EDI     。

13、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 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

14、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 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

15、按贸易清算平衡的范围,可分为 双边和多边贸易                 。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

1、商品贸易条件的恶化必然导致一国贸易得益的下降。

  错           

2、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总和即为国际贸易额。

    错           

3、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国进出口交易的地区分布或国别分布。

 对        

4、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考察交换活动的角度不同。

对 

5、按总贸易体系进行对外贸易统计时,是把所有运入国境的货物都列为进口。

错   

6、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只适用于货物贸易的统计制度。

  对       

7、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对     

8、对一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来说,长期的贸易顺差并不一定绝对有利。

  错    

9、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通常以一国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10、出口贸易依存度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

 错  

11、商品直接由生产国运到消费国,也可能是转口贸易。

   对         

12、某些国家缺乏国际支付手段,外汇不足是易货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对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错           

14、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计量单位不同。

  错      

15、无形商品贸易无需履行海关手续,也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对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 出口贸易额  )的总和。

A 对外贸易额      B 出口贸易额      C 进口贸易额

2、净出口是指( 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

A 一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B 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C 本年度出口额超过上年度出口额

3、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转口贸易   )。

A 三边贸易       B 转口贸易       C 易货贸易

4、( 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日益发展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A 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日益发展    

B 工业原料和制造品的比重开始上升 

C 商品交易所和期货交易开始出现

5、总贸易体系是以( 国境  )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A 关境        B 国境        C 国境和特别关税区

6、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在于两者(考查交换活动角度   )的不同。

A 实质内容      B 交换商品范围    C 考察交换活动角度

7、以基期贸易条件指数为100,认为一国贸易条件恶化,则表明该国报告期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   )。

A 大于100     B 小于100     C 没有随贸易额增长

8、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

A 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    B 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 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

9、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指( 一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

A 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

B 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C 一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10、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

A 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B 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

C 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11、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总额占GDP  )的比重。

A 外贸总额占GDP     B 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   

C 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

12、按清偿工具的不同,国际贸易可分为(现汇贸易、易货贸易   )。

A 双边贸易、多边贸易  B 现汇贸易、易货贸易  C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

13、国际贸易中的EDI是指( 电子数据交换  )。

A 记账贸易         B 单证贸易      C 电子数据交换

14、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形成于(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  )

A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 封建社会晚期

15、对外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来表示的。

A 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B 对外贸易额的增长比例  C 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   

16、划分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标准是(   )。

A 商品形态和内容不同      B 贸易过程中是否使用单证 C 是否以现汇方式作为清偿手段

17、贸易条件可用(   )来表示。

A 进出口商品的来源和流向    B 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价  C 各类商品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

18、一般来说,(   )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大。

A 市场越开放,国家越大,    B 市场越开放,国家越小    C 市场越完善,国家越发达,

19、计算一国的(   ),是用进出口总额除以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A 贸易条件      B 贸易差额      C 对外贸易量

20、(   )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A 现汇贸易      B 间接贸易      C 无形贸易

21、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是(   )。

A 社会大分工,地理大发现    B 出现货币,出现商品生产  C 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22、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超过初级产品发生在(   )。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

23、易货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某些国家有大量过剩货物    B 某些国家外汇不足     C 某些国家存在大量贸易逆差

24、(   )显示在一国的国际收支表上。

A 有形贸易会显示,无形贸易不会    B 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都会   C 直接贸易会显示,间接贸易不会

25、贸易平衡是指(   )。

A 出口总额等于进口总额     B 对外贸易增长率等于GDP增长率   C 出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等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

26、对外贸易量可以反映一国(   )。

A 贸易的实际规模        B 贸易商品的实际构成    C 贸易的实际利益

27、组成关税同盟的国家,(   )。

A 国境小于关境     B 国境大于关境     C 国境与关境一致

28、某种外国商品进入一国保税区后未列为进口,表明该国贸易统计采用的是(   )。

A 专门贸易体系     B 总贸易体系      C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

29、外国馈赠运进的货物,在贸易统计中(   )进口。

A 列为       B 不列为      C 办理了海关手续就列为

30、进出口直接联系;进出基本平衡;交换商品的品种大致相当;商品计价不通过市场竞争决定,这是(   )的特点。

A 直接贸易     B 双边贸易     C 易货贸易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最终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试分析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主要因素。

4、为什么说仅考察商品贸易条件还无法判断一国贸易得益的变动情况?

5、试分析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6、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从哪些方面反映一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填空题:

1、对外贸易量。

2、贸易统计上。

3、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GDP中。

4、净进口国。

5、专门贸易。

6、交换比价。

7、贸易平衡。

8、各类商品。

9、世界出口总额。

10、是否有第三者参与交易。

11、易货贸易。

12、EDI。

13、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14、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15、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A      5、B 

6、C     7、B      8、B      9、C     10、C 

11、A    12、B    13、C     14、A     15、A 

16、A    17、B    18、B     19、C     20、C 

21、C    22、B    23、B     24、B     25、A 

26、A    27、A    28、A     29、B     30、C

四、问答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①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现爆破式增长;②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增速超过世界经济,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③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日益发展;④自由贸易政策居主流地位,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加强;⑤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集团化兴起并得到发展;⑥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跨国公司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最终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①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业,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可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加;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的传递;③工业革命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商品经济冲破传统的自然经济,将世界卷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

3、试分析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主要因素。

①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②国家经济规模的大小;③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发展程度;④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加工贸易的层次;⑤汇率的变化等。

4、为什么说仅考察商品贸易条件还无法判断一国贸易得益的变动情况?

①因为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并不必然导致收入贸易条件发生同方向变化;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引起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这不妨碍贸易得益增加;③需求弹性高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可能引起出口量大幅度上升,这将增加出口国的得益。

5、试分析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外贸相对有利,出口产品竞争力强,有充足的国际支付手段,币值稳定;而逆差则对国际收支构成压力,缺乏国际支付手段,威胁宏观经济稳定;②但长期、巨额顺差不一定有利,因大量资源闲置国外,增加本币升值压力,诱发贸易争端;③逆差也许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在高速增长时期对国外资源运用得好有利于经济发展,还可为今后的顺差奠定基础。

6、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从哪些方面反映一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①反映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②反映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③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

一、填空题

1、重叠需求理论认为,            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2、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            另一国,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3、            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4、            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5、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          密集型产品。

6、            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

7、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而以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是          贸易。

8、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易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和      理论。

9、里昂惕夫之谜是对            理论的实证检验。

10、自由贸易会使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            。

11、一个密集使用本国            要素生产的产品价格相对比较低。

12、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机会成本            的产品,在这种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贸易。

13、赫克歇尔和俄林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原因归结为各国            的差异。

14、国际贸易会            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15、即使在消费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没有差异的情况下,            也能引导各国开展专业化分工和贸易。

二、判断正误

1、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后由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

             

2、要素价格均等化意味着两国同一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完全相同。

     

3、要素禀赋理论从需求方面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5、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并且两种商品的劣势程度是相同的,则不会发生贸易。

   

6、要素禀赋理论能够解释产业内贸易。

         

7、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大量较小的厂商构成。

     

8、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历史或偶然因素决定。

      

9、市场规模大的国家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一般较多。

10、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大,那么两国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11、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越相似。

            

12、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重叠需求的范围比较大。

     

13、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生产部门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这个国家不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14、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例。

        

15、国际贸易使每个国家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差异化产品增加。

      

三、单项选择题

1、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国在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B.商品出口战略          C.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2、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

A.产业内贸易理论                      B.技术差距理论          C.重叠需求理论

3、重叠需求理论是由(   )提出的。

A.弗农(Vernon)       B.俄林(Ohlin)          C.林德(Linder)          

4、假设葡萄牙生产每单位酒需要6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30人劳动1星期;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10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50人劳动1星期,那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葡萄牙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5、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     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

6、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

A.自然资源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7、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

A.商品绝对成本差异        B.规模经济效益递增       C.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8、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

这种说法来自()。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B.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C.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

9、接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由(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和俄林

10、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         

11、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通常是(     )

A.技术密集型产品        B.劳动密集型产品       C.资本密集型产品        

12、从经济资源国际流动的难度看,最难流动的要素是(   )

A..资本   B.土地   C.劳动力

13、在比较优势理论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14、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产品品质的国际差异       C.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

1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16、规模经济指(  )

A.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   B.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增

C.产品的单位成本不随产量变化

17、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的典型特征是(   )。

A行业的厂商数量多     B厂商规模一般不大     C厂商数量一般较少

18、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同行业企业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形成 

B同行业企业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

C同行业企业扎堆使土地价格上升

19、一个小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平均成本的变化趋势一般是(   )。

A上升      B下降      C先下降后上升

20、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的市场结构一般是(   )。

A完全垄断      B完全竞争      C不完全竞争

21、关于差异产品,错误的说法是(  )。

A差异产品的差异性必须是客观的    B垄断竞争的一个特征是生产差异产品

C联想电脑和惠普电脑是差异产品

22、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从(  )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

A供给       B需求      C供求

23、根据重叠需求理论,(  )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较少。

A收入水平差距大    B收入水平相同          C收入水平接近

24、重叠需求理论可以解释(    )。

A产业间贸易    B 产业内贸易        C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

25、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期,贸易特点是(  )。

A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B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C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26、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贸易特点是(  )。

A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B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C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27、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贸易特点是(  )。

A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B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C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28、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

A这是一个静态国际贸易理论    

B这个理论说明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 

C可以解释产业间贸易

29、关于技术差距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

A国际间的技术差异是所有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B国际间技术差距消失后,生产成本的差距将成为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      

C这是一个静态国际贸易理论

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际贸易可以改善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  

B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C国际贸易有利于一国的所有国民

四、问答题

1、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为什么?

2、简述产品生命周期论。

3、简述并评价要素禀赋理论。

4、简述并评价比较优势理论。

5、简述并评价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6、简析内部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

一、填空题:

1、收入水平2、低于3、要素禀赋4、要素密集度5、劳动6、外部7、产业内8、产品生命周期9、要素禀赋10、均等11、相对丰裕12、较低13、要素禀赋14、提高15、规模经济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C      5、B 

6、C     7、C      8、C      9、C     10、B 

11、A    12、B    13、C     14、A     15、B 

16、A    17、C    18、C     19、C     20、C 

21、A    22、A    23、A     24、B     25、A 

26、B    27、C    28、B     29、B     30、C

四、问答题:

1、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是在很多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例如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市场完全竞争,没有贸易障碍等。

但事实上各国并非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各国间存在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这些因素阻碍了各国相同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因此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