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8346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金风送(shuǎng)⑴的收获季节,田野里浩(hàn)⑵的杭白菊,在蓝天白云下,银浪滚滚,(shà)⑶是好看,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

如此辽阔壮美的田野菊海、如此令人神往的田野菊海,这就是桐乡的秋季。

每到秋季,桐乡人,就用菊花装扮整个城市,用遍地田野杭白菊建起一个独一无二菊海生态旅游观光基地,让远方的客人和朋友能在金秋十月(mù)⑷浴着花的芳香,走近桐乡体验着花的浪漫,并感受到这片田野的主人特有的真诚和质朴。

于是,桐乡就有了一年一度的菊花节。

2.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填序号)。

(3分)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⑴,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⑵,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人,⑶,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

备选词语:

A丰硕果实B饮水思源C春华秋实

D源远流长E投桃报李F春风化雨

3.下列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4分)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

②那是一颗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

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1)句错误,可改为

(2)句错误,可改为

4.根据提示默写。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每空1分,共8分)

(1)锦江春色来天地,。

(2),倾榼浊复清。

(3)李白《月下独酌》中发誓与明月和身影结成知已的句子是:

                 ,              。

(4)《从军行》中直接抒发作者投笔从戎的渴望句子是  ,。

(5)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的诗句                  , 。

(6)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

(《诗经》)

5.综合性学习(共7分)

最近校车事故频发,凸显出我国校车的安全问题,并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说说导致我国校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1)【材料一】截至目前,在校车管理上,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基本的校车管理法规制度,有关部门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有漏洞。

接送学生的车辆种类繁杂,有校车、私家车和非法营运的三轮车、货车、报废车辆等。

另外,为争取利益最大化,部分司机在运营中不顾学生安全,缺乏基本的责任意识。

【材料二】部分校车事故统计

时间

地点

事故原因、情况

2011.11

甘肃

庆阳

一辆改装面包车左道超速逆行时与迎面而来的大货车相撞,核定载客9人,实载64人,19名幼童遇难。

2011.3

北京

门头沟

一辆核载49人,实载81人(其中76名幼儿)的大客车超速行驶,途中发生事故,致1名幼儿、3名儿童受伤。

2010.12

湖南

衡阳

一辆被家长雇来运送学生的三轮摩托车坠河。

造成车上14名小学生死亡,6名受伤。

2009.10

湖南

娄底

一辆核载11人,实载32人(其中30名为幼儿)的校车翻入路边池塘。

造成4名幼儿死亡,26名幼儿受伤。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原因四:

     

(2)随着校车事故的发生,各地开始重视校车安全。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概括出各级政府解决校车问题的具体措施。

(3分)

【材料一】国务院已经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

温总理要求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材料二】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保障工作,校车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

这意味着校车主要是由财政拨款,保证了资金来源。

但“多方筹集”可能意味着会向乘车的学生家长收取适当费用。

【材料三】校车乱象的直接原因,是教育部、公安部、交通部事权不明。

因此,要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

措施一:

措施二:

措施三:

二、现代文语段阅读(30分)

(一)阅读《洁白的木槿花》,回答6—10题(20分)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

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

“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

”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

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

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

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

“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

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

”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

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

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

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

“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

”廖医生爽快地说:

“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

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

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

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

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

“好,我收下。

钱的事,不要说起。

”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惟一的母鸡。

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

廖医生拗不过,说:

“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

”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

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

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

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

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

“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

摘了卖给我,好吗?

”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

廖医生拿秤一称,竞有一斤。

他说:

“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

”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

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

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

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

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

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

“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

临终拉着我的手说:

“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

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6.第1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

“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

”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

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

(4分)

①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②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答:

①②

8.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在文中到底有什么含义?

请作简要回答。

(4分)

答:

答:

10.从文中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作中药,并收购木槿花来帮助母亲的做法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结合你的经历或你了解的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少于50个字)(4分)

答:

(二)阅读《萨其马里的硼砂》,完成第11—13题。

(共10分)

萨其马里的硼砂云无心

①不久前,央视曝光了一些萨其马中使用硼砂的“黑幕”,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关注。

其实,在东南亚和中国一些地区,把硼砂添加到食物中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

硼砂并不是“化学合成”,而是真正的“天然产物”。

就来源而言,它跟海盐、蓬灰、卤水这样的“草莽英雄”差不多。

②硼砂的化学组成是四硼酸钠。

它具有杀菌的作用,在洗涤用品、化妆品中也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上,也经常用来消毒。

既然可以灭菌,那么用在食品中,也就可以防腐。

不过,它之所以被用到食品中,主要是因为在水中呈现弱碱性。

就跟拉面使用的蓬灰,或者做馒头用的面碱一样,弱碱性使得面团更加筋道,从而产生更好的口感。

其实,在食品添加剂引起人们的关注之前,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把它加到食物中。

比如中国、印尼,就有把它加到拉面或者肉丸中的做法。

而在伊朗,硼砂甚至是鱼子酱的传统原料。

③就象许多其他的食品成分一样,“用的历史悠久”“用的人多”完全不意味着它就没有安全问题。

只是因为它的危害不那么立竿见影,人们没有注意到而已。

美国很早就禁止了硼砂添加到食品中。

因此,伊朗的鱼子酱,因为含有“违禁添加物”,就无法登陆美国。

而美国的鱼子酱,只能使用大量的盐来防腐,在味道和口感上,也就无法象伊朗的“地道鱼子酱”那样美味。

因为鱼子酱不是常规的食物,通常人们也不会吃很多,而其中的硼砂用量也不大,所以美国也有人主张对它网开一面。

④所有的“毒性”都是由剂量决定的,那么硼砂的有毒剂量有多大呢?

从动物实验来看,大鼠的半数致死量是每公斤体重2.66克,而食盐也不过是每公斤体重3克。

也就是说,用硼砂毒死老鼠,需要的量还是很大的。

【甲】不过,食物毕竟不是吃不死人就算安全,【乙】人们更关心的是在什么剂量下,对健康不产生危害。

这方面的数据不是很多,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2004年发表了一份专家意见,评估结果是如果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硼在0.16毫克以下,就不会对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

这大概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下10毫克的硼。

对于硼砂,大致是0.1克。

⑤当然,这个量是考虑了“安全系数”的。

意思是说,不超过这个量,基本上对于所有人都安全。

而超过了,可能会有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受到伤害。

达到更大的量,可能会呕吐、腹痛、腹泻等。

而长期大量摄入的话,则可能影响生殖发育。

(《读者·原创版》2011年第9期,有删改)

11.硼砂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分)

答:

12.阅读第④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

(3分)

答:

13.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欧洲居民甚至允许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来使用的原因。

(4分)

【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硼酸盐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

这个0.1克的量还要包括从食物、饮水等所有途径摄入的量。

EFSA的评估结果是,欧洲居民的每天摄入量远远低于10毫克。

所以,他们甚至允许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来使用。

在欧洲,如果看到编号为E285的食品添加剂,那就是硼砂了。

答: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4——15题。

(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这首诗前后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分)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17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

16.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①又何间焉间:

②小惠未徧徧:

③神弗福也福:

④牺牲玉帛牺牲:

17.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②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译文: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19.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说:

“可以一战”。

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4分)

曹刿:

鲁庄公: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16——19题。

(7分)

遇①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②。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③。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读百遍!

”言:

“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

“苦渴④无日。

”遇言:

“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略有改动)

注释:

①遇:

指董遇,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

②训注:

注释。

训,词义解释。

③别异:

辨别异同。

④苦渴:

苦恼于。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遇善治《老子》()或问“三余”之意()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

译文:

22.阅读这篇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分)

答:

四、写作(60+5分)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

带着微笑上路,人生的路上就多一份幸运,少一分困难。

带着微笑上路,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美好的世界。

请以“带着微笑上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新塍镇中学2013学年第一次练习九年级语文2013.3

答案

二、现代文语段阅读(30分)

《洁白的木槿花》(20分)

6.痛悔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作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好病。

(4分。

应具备“方式”和“目的”两层意思,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7.①得知儿子的腿能治好,心里感到宽慰;但又为贫穷无钱治病而犯愁。

②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失却了继续医治的勇气,为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

(4分,各2分。

要点具备、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8.一方面指的是大自然的木槿花,一方面借它来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弱济困的美好情感。

(4分,要点具备、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9.母亲:

贫困而自尊。

她缺钱为儿子治病,定要以鸡蛋、母鸡相赠表心意;当晚就把廖医生给的钱送回去。

廖医生:

心地善良,尊重弱者。

不计较医药费,还用巧妙借木槿花来帮助母亲,维护母亲的自尊。

(4分,各2分。

要点具备、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0.示例:

我得到的启示是,有时一厢情愿的去帮助别人,还要考虑到别人的自尊和感受,要注意方法,不要好心做坏事,不要让你想帮助的人觉得你是在施舍给他,这样别人是不会接受的,就像我们学过的“不受嗟来之食”的那个穷人一样,为了尊严和骨气,最后宁愿饿死也不接受施舍了。

所以说,帮人要诚心,还要注重方法。

(4分.单纯讲道理不能得满分,一定要结合事例来谈才行)

《萨其马里的硼砂》(10分)

11.(3分)有杀菌的作用,在洗涤用品、化妆品中有广泛的应用;(1分)在医疗上,用来消毒;(1分)用在食品中,可以防腐或使其产生更好的口感。

(1分)

12.(3分)不能调换位置的原因:

【甲】句承接上句“毒死老鼠需要很大的硼砂量”弱转,说明这里讨论的是安全剂量;(1分)【乙】句与下文的“不危害身体健康的硼砂数据”衔接紧密;(1分)【乙】句紧承【甲】句,进一步说明人们关心的安全剂量问题。

(1分)

13.(4分)原因:

欧洲食品安全局发表专家意见,如果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硼在0.16毫克以下,大概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下10毫克的硼,就不会对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

这是一个“安全系数”,不超过这个量,基本上对于所有人都安全。

(2分)而欧洲居民的每天摄入量远远低于10毫克,所以是安全的。

(2分)

三、文言文阅读(27分)

(一)(5分)

14.(2分)诗歌前半部分描写了一幅凄清悲凉的画面,如巴山楚水,空吟,沉舟,病树等,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意境开阔明朗,如千帆,万木春,杯酒。

15.(3分)在这首诗中,诗人借酬答抒发了长期被贬的愤懑,表达了坚持理想,重新振作的豁达胸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二)(17分)

16、(4分)略17、(3分)B

18(6分)、略(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19、(4分)曹刿:

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

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三)(7分)

20、(2分)治:

研究或:

有的人

21、(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书读了许多遍以后,它的意思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了。

22、(3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示例一:

读书须勤奋,要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示例二:

读书要反复深入研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

四、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