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8897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docx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

 

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

发展“十三五”规划

(公示稿)

 

阳江市交通运输局

二〇一六年七月

一、规划概述

为抓住国家和省重要战略机遇,实现阳江市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对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服务作用,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和阳江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阳江市交通运输局委托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组织开展《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规划范围为阳江市行政区划所辖范围,辖阳西县、阳东和江城两区,阳春市(县级市)以及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阳江滨海新区。

土地总面积7955.9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二、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阳江市突出“建设、改革、管理、服务”四大主题,以“一港两桥三路”建设为首要抓手,奋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改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努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能力,全力加快对接珠三角,初步形成以公路、铁路为主、水运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支撑阳江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1.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1)铁路机场蓄势待发。

深茂铁路阳江段全线开工,到201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加快了阳江市融入珠三角的步伐。

建成了南山铁路16.3公里。

三茂铁路复线阳春段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谋划珠三角城际轨道西延线阳江段、阳阳铁路复线等项目。

合山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启动了一期改扩建工程,全力发展通用航空业务。

(2)公路网络继续完善。

到2015年底,公路网总里程突破10000公里,达到10060公里,公路密度提高到126.5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跃居粤东西北地区领先行列,基本形成了主骨架明晰、支路发达、干支相连的公路网络。

高速公路方面。

罗阳高速公路阳春段施工进度加快,到201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1.5亿元,占总投资的84%。

汕湛高速公路阳江市阳春段先行段工程已于2014年底动工建设,到201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占总投资的4%。

启动了怀集至阳江高速公路海陵岛大桥的建设。

建成沈海高速市区西平路高速出口,加快了市区与高速公路的连接。

统筹谋划了中山至阳春高速公路开平至阳春段、粤西沿海高速公路、云浮郁南至阳江阳西高速公路等项目,阳江市阳东至阳江港沿海高速公路成功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进一步拓展了阳江市外通内联高速公路网络。

干线公路方面。

国省道建设继续以提高路面质量为中心,加强普通国省道路面改造和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国省道公路技术等级。

至2015年底,完成国省道路面改造工程173公里,公路新改建100公里。

国省道路网规划调整取得实质性成果,全市国道将由1条增至4条,保留省道及新增省道由8条增至10条,国、省道里程分别增加300公里、430公里。

农村公路方面。

加大农村公路投入,每年完成300公里的农村路面硬化工程,累计建成农村硬底化公路6075.3公里,实现全市709个行政村通硬底化公路,为农村客运通乡达村奠定坚实基础,有力支撑了阳江市美丽乡村建设。

(3)港航建设取得新突破。

实施阳江航道整治工程,逐步完善航道支持保障系统。

重点对阳江港进行了规划建设,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已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深水码头建设全面提速,在建和推进前期工作的泊位20个,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增加到9个,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541万吨。

积极加强与珠海港、湛江港、广州港的资源整合。

开辟了阳江港集装箱航线,实现集装箱“零”突破。

(4)枢纽体系实现新发展。

建成阳西汽车站、江城银岭客运站等18个等级客运站,其中一级站2个、二级站3个、三级以下等级站13个,基本形成布局较合理的站场体系。

启动了深茂铁路阳江段5个接驳站的建设,加强运输方式间衔接换乘。

2.运输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1)运输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十二五”期间,阳江市客、货运输量保持较快增长,综合运输能力继续增强。

到2015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581万人、公路货运量10375万吨;完成水路客运量4.4万人、货运量1009万吨;完成铁路货运量713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139万吨。

铁路、水路货运增长较快,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

圆满完成了每年的春运、重大节假日运输保障工作。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出台了《阳江市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办法》和《阳江市基本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奠定了制度基础。

公交优先基础大幅提升,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公交车辆255台、公交线路16条、公交线路长度361公里,分别是2010年底的1.57、2.0、1.7倍;中心城区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增加至5.0标台,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不低于75%。

开通了海陵岛试验区首条公交线路(闸坡船排厂至东岛),促进海陵岛试验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3)公路运力结构不断优化。

全市共有班车及包车客运经营业户12家,拥有营运客车726辆/29142座;开通客运线路230条,其中跨省线路33条,跨地(市)线路129条,跨县线路17条,县内线路64条。

运输装备向高级化(客车)、重型化(货车)方向发展,全市高档客车达到671,占客车总量的81.5%;专用运输车辆和重型货车达4410辆,占货车总量的24%。

(4)农村客运基本实现均等化。

新建成候车亭315个、新开行农村客运班线11条,全市38个乡镇全部建有客运站,709个具备通客车条件行政村共建成客运候车亭593个、开通客运线路71条,实现全市乡镇有客运站、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和行政村有候车亭“三个百分百”目标。

(5)邮政物流业务增长迅速。

邮政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到2015年底,邮政业(包括邮政企业和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23.59%;邮政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30.70%。

企业经营模式多样,除邮政EMS和顺丰速运属直营外,其余民营快递企业大多采取加盟或代理的形式经营快递业务。

全市邮政行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发展格局。

3.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1)加强法治建设。

形成了《阳江港总体规划(2010-2030年)》等专项规划,指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阳江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阳江市境内国省道路网升级改造实施方案(2014-2020年》、《阳江市关于珠海(阳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口帮扶工作方案》等文件,为行业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加快信息化建设。

行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成了办公无纸化系统、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执法管理系统和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实现了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应用IC卡电子证件,以及与全省道路运输的数据联网共享。

(3)推进平安交通。

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应急预案。

大力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营运车辆实施GPS监控,超速现象得到明显遏制。

开展交通基础设施隐患整治和“平安工地”建设,排查整改基建安全隐患。

加强渡口渡船、危桥整治、安保工程建设故,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从事后处理迈向事前预警预防的跨越,水上交通实现生产安全,道路运输无重大安全事故。

(二)存在问题

1.综合交通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1)高速公路尚未成网。

(2)高速铁路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3)普通干线公路等级低。

(4)高等级航道少。

(5)港口基础设施薄弱。

(6)通用航空运输发展缓慢。

2.运输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1)货运场站、物流园区数量偏少,等级偏低。

(2)公共交通覆盖率和服务半径仍需增加。

(3)旅游公共交通供需矛盾逐步凸显。

(4)物流转型升级缓慢。

3.支持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1)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交通建设融资渠道有待拓宽。

(2)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快。

(3)行业支撑保障系统发展较慢。

 

三、发展要求

(一)形势要求

适应新常态,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经济社会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

振兴发展,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协调发展,重点谋划“一港四路”,形成阳江市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永续发展,推动绿色智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需求预测

根据阳江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通过数学模型预测未来特征年的客货运输总需求。

预测2020年客运量将达2700万人,货运量将达1700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3000万吨。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以谋划建设“一港四路”为重点(一港即阳西军民两用港;四路即广州至湛江客运专线阳江段、粤西沿海高速公路阳江段、中山至阳春高速公路阳春段、云浮(郁南)至阳江(阳西)高速公路阳江段),全面建成以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和深水码头为骨架、国省道和普通铁路为脉络、客货枢纽和机场为支点、农村公路和邮政快递服务为基础的综合交通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分工协调、运行高效、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建成连接“珠中江+阳江”新型都市圈与粤西的交通枢纽,实现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阳江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铁路。

到2020年,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280公里左右,骨架性、通道性快速干线铁路初步成网。

2.公路。

到2020年,公路网通车总里程达到112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370公里左右。

普通国道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消灭次差等级公路。

新农村公路硬化改造1500公里,争取3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底化公路。

3.港航。

到2020年,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达到15个,港口年通过能力达3000万吨左右。

阳江港航道通航能力由5万吨级升到10万吨级。

4.民航。

到2020年,合山机场升级改造成为支线机场。

5.均等化服务。

市区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超过85%,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10标台以上。

具备安全通客车条件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

 

五、主要任务

(一)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1.高等级骨架网络

(1)高快速铁路

加快建成深茂铁路阳江段,实现对外通高快速铁路,提升阳江市陆路交通枢纽地位,促进阳江融入珠三角。

积极参与广州至湛江客运铁路专线的前期研究,优化路线在阳江市内的走向和途径节点,拉近阳江市与广州市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同时使阳江市更多地区能接受高铁的辐射。

(2)高速公路

增强对外快速通道能力,建成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动工扩建沈海高速阳江段;拓宽阳江港经济腹地,加快阳江至云浮高速公路罗定至阳春段建成通车,构建南北向高速通道。

服务滨海旅游发展,支撑阳江市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加快建成怀集至阳江高速公路海陵岛大桥,提高进出海陵岛的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

加快建成中山至阳春高速公路阳春段,打通对接深中通道、连接珠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同时研究项目继续往西延伸至信宜,对接罗定至信宜高速公路,形成新的出省通道。

统筹通道资源,积极开展粤西沿海高速公路、云浮(郁南)至阳江(阳西)高速公路的前期研究工作,争取纳入下一轮省高速公路规划蓝图。

服务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强高速公路、快速路与市区、滨海新区的快速连接,实现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有机融合。

完善高速公路连接线、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发挥高速公路辐射城镇、县级以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作用。

(3)高等级航道和深水泊位

加大沿海航道规划建设管理力度,理顺沿海航道管理体制,提高港口通航能力和效率,积极配套资金投入。

争取建成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提升港口通航品质。

积极推动漠阳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发挥内河航运“价廉、量大、安全的优势”。

依托阳江沿海港湾优势,谋划推进阳西军民两用港前期工作,发挥阳江港区域优势,推进深水航道专业化深水泊位建设,优化港口结构,加快阳江港海陵湾港区吉树作业区的多用途码头泊位、通用码头泊位建设,巩固和改善阳江港口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继续加强沿海港口专业泊位建设,推进阳江港青湾仔港点阳西电厂二期配套码头建设,增加吸引临海临港工业大项目、现代物流业和商贸项目落户的竞争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

加强与粤西地区海港的联系,继续加强与湛江港、广州港、珠海港等主要港口之间的合作,拓展业务联营。

2.高效率干线网络

(1)普通铁路

完成阳阳铁路升级改造,加强阳阳铁路与三茂铁路以及大西南地区铁路网的营运合作。

推动阳阳铁路复线、三茂铁路复线、珠三角城际轨道阳江段、深茂铁路海陵岛支线工程等轨道的前期工作。

(2)干线网络公路

落实普通国省道网规划,做好县乡道网络调整,适时开展阳江市公路网规划的修编工作。

加快国、省道路网升级改造,推进完成约690公里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改建)和新建工程,普通国道基本达到二级以上。

重点完成国道G234线路面改造、G228线路段改建,以及省道S282线路段改建等项目。

强化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的服务功能,消除瓶颈路段,实施国道G228线(现G325线)阳西县城过境公路工程等。

加强与高速公路衔接,新建省道S113线合水镇至罗阳高速陂面出口(合水大桥),实施省道S282线阳西县新村至沈海高速新墟互通段改造。

加快市域内重点县道的建设,完善市域路网,提高路网覆盖率和服务能力。

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强乡道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及时改造危桥、修复水毁公路,强化养护和保畅能力;持续推进路域整治和文明示范路建设。

3.一体化枢纽体系

(1)客运枢纽

开展全市客运站场布局规划。

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衔接顺畅、服务便捷、高效集约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

围绕深茂铁路的合山、阳江和阳西3个高铁站,开发建设汽车客运站和公交枢纽站,将其建设成集两种或以上对外交通方式的综合客运枢纽,实现客运“零换乘”。

建设阳江市滨海新区客运站、阳春市汽车客运站等一批等级客运站,完善市域客运站场布局。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部署,完善市内站场网络售票系统,大力推广电子客票和电子检票,到2020年,全市等级客运站全部纳入省联网售票服务网络。

(2)民航机场

以阳江合山机场改造建设为契机,谋划通用航空布局。

按照“建设条件好、服务半径大、带动能力强、建安成本低、发展空间大”的要求,通过加强与相关航空公司的合作,加大融资力度,改造建设好阳江合山机场。

同时,谋划在海陵岛、阳西、阳春建设通用机场和异地候机楼,做好前期研究和选址工作,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通航与服务网络。

(3)货运枢纽

开展全市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

依托港口、铁路等重大交通枢纽,加强综合货运站和(快递)物流园区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

支持公路货运站场改造和转型升级,以提高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为核心,适应甩挂运输等先进物流组织形式。

加快建设阳东货运站、春南货运站、春北货运站;推进市级工业园区和各县(市)的快递物流园区配套建设。

力争引进大型物流、快递企业在我市建设粤西分拨中心。

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需求,加快推进快递物流园区、大型分拣分拨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快件分拣清关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城乡道路规划时,预留快递物流装卸点。

(4)集疏运体系

统筹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与城市产业布局协调发展,引导不同运输方式在园区内统筹布局和衔接配合,重点加强公路货运站场与铁路站、海港、空港的配套,提高多式联运功能和中转服务效率。

加快连接合山机场、阳江港的铁路、高等级公路连接线的规划建设,规划建设疏港铁路延伸至阳江港主要港区,形成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体系。

(二)夯实农村小康基础

1.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继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

按照“改善民生、优化路网、扶贫优先”的思路,进一步扩大农村公路网络规模,提高网络通达率;继续完成每年300公里的农村公路硬底化工程,统筹资金,优先解决贫困村和300人以上自然村的“行路难”问题,力争基本实现有条件的300人以上自然村的路面硬化建设。

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建设。

改善农村客运通行条件,完善没有通客车的建制村的道路条件和安保设施,重点整治通行客运班线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农村公路重点路段安全隐患,确保所有建制村均符合通客车条件。

提升与农产品流通节点衔接的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安全水平,畅通农村客运和农村物流公路网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完善重点经济网络公路,以服务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和旅游开发区等经济节点发展为重点,新建、改建一批县区重点经济网络公路,提高连接经济节点的公路通行能力。

2.完善农村公共客运服务

采取灵活多样的农村客运形式,实现具备通车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100%。

巩固农村客运三个“百分百”成果,继续加大对农村客运站(亭)建设投入力度,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提升农村客运站(亭)等级,逐步将乡镇简易站升级到等级站,将C类招呼站升级到A类招呼站,逐步实现农村客运候车亭一村一对亭。

加快推进陆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500人以上岛屿通班轮比例达100%。

继续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发展镇村公交,加快城乡通公交步伐。

逐步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客运公共财政保障制度,确保农村客运、镇村公交开得起、留得住。

3.搭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建立县城物流园、乡镇物流站、村级物流点的三级物流网络。

整合已有农村客运站、邮政、快递服务点和建设中的村(社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等资源,构建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网络。

适度增加农村客运站物流和邮政、快递服务功能促进运邮结合、一体发展。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广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快递物流“货运班线”模式,开展县至乡镇、沿途建制村间的双向货物运输配送服务。

(三)提升综合运输服务

1.加快公交优先发展

编制《阳江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科学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加快公交运力扩容和线路优化工作。

新增公交车300辆以上,实现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10标台以上。

推进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建设,保障公交路权优先,提高公交出行比例。

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交场站建设,建成以阳江市公共汽车总站、滨海新区公共汽车客运站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实现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85%以上。

开展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城市有轨电车规划研究。

推进公交线路向居民小区、旅游景区(点)、学校及周边街道延伸,公交无缝对接机场、火车站和直通主要景区,推动阳江市区实现城乡公交顺畅对接。

着力提升城市公交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水平,建设公交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和服务,实现公交智能调度和信息查询,改善公交的通达性和便捷性。

2.提升客运服务水平

以联网售票和电子客票为支撑,按照省统一部署,试点开展客运联程联运。

推进道路客运与铁路、民航客运售票系统联网,实现“一票到家”的全程出行链服务。

优化客运班线布局,优先调整受高铁影响的班线,发展机动灵活、运作规范、有效接驳综合客运枢纽的客运组织形式,大力发展深茂铁路的合山、阳江和阳西高铁站公路接驳专线。

规范短途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管理,继续对客运量大、距离较短、路况条件好的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

挖掘提升水路客运服务,加强与广州港、深圳港等邮轮港口沟通交流,拓展业务联营,谋划开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上观光旅游航线,提升水上旅游休闲功能。

3.推动快递物流升级

深入推广甩挂运输,引导和支持标准型厢式半挂车的广泛使用。

推进客运班车小件快运系统的建设。

鼓励传统货运企业积极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优化运输组织,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聚集和优化配置。

加快推动港口物流业发展,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完善仓储设备,发展港口物流产业。

推进“港站一体化”,实现港口码头与铁路货运站无缝衔接,为铁水联运创造条件。

研究实施铁水联运,实现货运结构调整优化和业态转型升级。

打造便民的城市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管理,规范快递物流配送车辆管理,保障配送车辆便利通行。

鼓励货运枢纽站场升级完善快递配送功能,加强具有电子商务功能和服务电子商务发展的货运站场及中转、分拨、配送等设施建设。

鼓励发展共同配送等物流配送组织新模式。

(四)改革发展体制机制

1.大交通体制改革

顺应广东省全面实施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大交通”管理体制。

纵向理清省与地方事权和职责,横向理顺交通运输部门与其他职责部门的职责分工。

2.交通运输市场化改革

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开展转变部门行政职能专项改革试点,实现行政许可机构与执法机构的职责划分和有效衔接,形成监管合力,提高行业监管水平。

 

3.投融资体制改革

对新建高速公路项目推行“省市共建”,省、市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担盈亏。

推进“BOT+EPC”、“PPP”等建设模式及特许经营制度,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

探索推进高速公路等沿线土地综合开发。

4.公路养护体制改革

明确和落实地方政府对普通公路的主体责任,稳步推进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妥善实行公路养护市场化,落实路政经费,健全普通公路资金保障机制。

5.公交均等化发展机制

建立公共交通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城市客运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深化城市公交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制度和财政补偿机制,促进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发展。

调整完善公共交通经营体制和运营机制,探索公交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本参与公交企业改革重组。

(五)构筑持续发展能力

1.健全安全监管机制

坚持落实行业安全生产监管“一岗双责”等责任制度,把好行政许可关,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对不符合许可条件的坚决不予许可;对已经获得许可的交通运输企业要强化许可后监管,强化执法检查,落实“双随机”抽查要求,对违法行为坚决依法给予暂扣、吊销、注销经营许可证等处罚。

督促货运运营单位实行安全查验制度。

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创建活动。

开展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的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危桥实地监控的力度,强化港口码头的监管,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加大航道监管与处罚力度,保证阳江辖区航道安全畅通。

按照《航道法》的有关要求,划定并报阳江市政府批准公布航道保护区。

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指挥体系、应急监测预警系统。

2.推进交通节能减排

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应用交通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服务和产品,提高节能环保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水平。

继续推动低碳试点工作,指导和监管好运营企业加强低碳排放监测和长途客车的提级改造工程。

统筹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做好通道资源的前期踏勘工作。

落实《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涉及具体项目的规划、实施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环保规定,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

3.加快发展智能交通

响应“互联网+”行动,建立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公用信息平台。

健全车载卫星定位智能监控系统,全面覆盖营运客运车辆、危运车辆、重型货运车辆,及公交、出租汽车,逐步完善电子公交站牌、出租车电召等服务功能,以及公交智能调度、车辆动态监管等管理功能。

推进实现等级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提供出行方案服务,构建全程出行链。

研究建立阳江市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工程,高速公路ETC覆盖率达100%。

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化。

创新执法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平台,加强非现场执法模式的应用。

六、保障措施

(一)谋划重大项目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增量投资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

加强前期工作,储备重大项目,将规划的交通运输重点项目逐年纳入年度重点项目计划中,形成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

“十三五”时期,阳江市安排交通运输重点建设项目约150项,“十三五”时期计划投资约700亿元。

(二)加强组织落实

强化本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力,确定的主要任务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