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9283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docx

关于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

论文与研究报告写作

一、论文与研究报告的实质

从其本质来看,论文也就是研究报告,它们都是对某项研究工作的总结和报告。

因此,下文中我们中用论文一词。

论文与一般文学作品等不同,它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论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做学问的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或研究者)学问水平的高低。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论文是对研究工作的总结和报告,而研究是为解决某一现实的理论或实践问题,而站在前人肩膀的创新,即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创新。

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包括:

1、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价值);

2、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概述与评价,即“研究综述”;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的研究方法;

5、研究过程,包括:

研究步骤与记录、所获得的主要数据资料、对所获数据资料的分析与推断等;

6、研究总结,包括:

研究成果(即研究结论)、本次研究的不足、今后研究展望。

在上述六项内容中,“1”-“3”项属于对研究选题工作的论述,“3”-“4”项属于研究设计工作的论述,“5”项属于对项目实质性研究工作的描述和论述,“6”项属于对本次研究的总结。

三、论文的形成

(一)论文形成的实质

从论文的实质可以看出,论文的形成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工作,这是论文的基础和实质,也将构成论文的实质内容;二是“写”论文的工作,这是将研究工作以恰当的书面方式予以表述的工作。

因此,我们将分两个部份来探讨论文写作:

一是如何做学问;一是如何写论文。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般而言,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七个步骤:

1、选定主题—划定研究的基本范围;

2、锁定焦点—理出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3、设计研究方案—用什么方法、指标;

4、收集资料—进行实际调查;

5、分析资料—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处理资料;

6、解释结果—从资料分析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7、发表结果—编制报告或撰写论文并发表。

(三)从事研究易犯的错误

1、不精确的观察

2、选择性的观察

3、过分的概推和通则化

4、加入自己猜测的信息

5、不合逻辑的推论

6、未了解自我主观的情绪

7、不成熟、封闭的研究

8、归因于神秘化

9、来自于人的疏失

四、选题(topic→question)

(一)何谓选题(Title?

topic?

question?

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

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

经常有学生问我“论文写什么题目好”,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

同学就会列出他想要写的话题,比如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纳税筹划等。

这里提醒同学注意:

论文题目(Title)、研究的话题(topic)、研究的问题(question)三者是不同的。

1、论文题目(Title)只是你研究报告的一个标题,你的研究尚未完成,你就不可能写出论文,你的论文还没有写好,又哪来的论文的标题?

2、研究的话题(topic)只是你准备研究的领域,而这一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但你的某一项研究是要、而且只能解决其中一个具体的理论或实践问题(question)。

从研究的话题(topic)到研究的问题(question),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也就是选定了课题,你才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

(二)如何选题

如果发现了一个用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或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那么这个时候你去发展一个理论就是必要的而且是创新和有贡献的。

恰恰是因为如此,现在做理论研究越来越难。

为什么?

因为经济学的发展经过两百年特别是现代化的半个世纪以后,理论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你要找到一个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越来越难,所以现在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注重应用。

什么时候需要理论创新呢?

有一个现象无法用现有的理论解释,那么理论创新的机会就来了,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在中国还很多。

一旦找到了你觉得有趣、有创新、有意义的问题,接下来你需要判断它是否可行?

理论上是否可行,首先要看起点到底对不对。

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你既可以采用静态的模型也可以采用动态的模型,你可以采取跨期的模型也可以采取单期的模型,你可以采取有政府的模型也可以采取没有政府的模型,这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个更常见的问题是实证。

也许你想到很好的一个想法(idea),要考虑有没有数据?

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获得支撑这个研究的数据?

其次要考虑研究需要的变量是否是可度量的,至少在理论上是不是有人提出过度量的方法。

还要考虑数据的样本是否足够大,比如时序数据至少需要30个观察点,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算也只有28年,用年度的数据只能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些问题都要事先想过。

(三)选题应注意的事项

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

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

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

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

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

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

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

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这就是兴趣的来源。

好的研究的起点是好的问题,这是成功的一大半。

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人和做学问是一致的。

如果你不去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你十有八九做不成出色的学问;如果每天都想着争名夺利,就做不成出色的研究,因为你关注的问题对大多数人不重要。

第二,你要对这个问题有所理解,去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

数学不能告诉你什么是重要的,什么重要取决于你自己的理解。

确定研究的方向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关注更小的方面。

比如在涉及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里,如果你觉得土地问题是最关键的,你已经往前走了一步。

再接下来,你又认为关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后,怎样使他们失去土地而获得社会保障”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如果你从三农问题出发,缩小到土地问题,再缩小到“如何用土地换保障”的时候,你已经从topic过渡到question了。

第三,你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重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理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

最好的研究是两者兼有。

我不能排除有些杰出的文章,是在理论上重要而实践上不重要,或者实践上重要但理论上不重要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里那些在方法论上有开创性工作的研究,往往有学术和理论的价值,而没有直接的社会实践意义。

五、创新

下面我们谈谈创新。

理论和实证的创新没有什么太大的本质差别。

理论上的创新,第一要解释新的现象,第二要提出新的思想。

在经济学的研究里,你会发现第一种“解释新的现象”很像从实践到问题的思维方式。

先去看现实,当现实出现一个新的现象不能被理论解释时,你就找到了一个问题。

还有一种研究思路是从文献到问题,纯粹从文献角度来看它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就去解决,跟实践关系不大。

第一种研究路径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路径。

对大家而言,你们应该避免自己过早进入第二个路径。

如果你过早走向这条路径,你可能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研究的东西到底重要不重要。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你可能看到有些研究者在文献的基础上作了修改,然后发展出一种新的理论。

这类文章特别容易让大家以为这些作者的研究都是从文献到文献、从文献到问题的。

并不是这样。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些作者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为什么会选这些问题?

通常来讲,很少有人是从文献开始找到这个研究路径的。

这是学生们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很多同学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不去关注现实世界,这是不行的。

关于实证上的创新,我想列举三个方面。

第一是要发现新现象。

注意,对于实证研究来讲,发现一个新的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思想的创新。

比如,你在关注现实的过程中,发现两件事情有关,你就应该思考:

这在实证上有没有证据?

如果没有,那么机会就来了。

我本人认为,如果可以给实证研究的创新划分一个档次的话,第一流的实证研究是去发现新的现象,因为这是重大的思想成就。

比这个稍微低一点的是使用新的方法。

因为那些有重大思想突破的实证研究往往在研究的方法上不尽完善。

第三个是使用新的数据或新的案例。

六、参考文献(literature)

确定了问题之后,你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你要去阅读别人的文献,去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这样你才能知道你的边际上的贡献可能是什么。

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和同学却不够重视这一点,以为做完了研究就行了,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贡献在哪里。

要知道自己研究的贡献在哪里你就要去比较,去比较你的工作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必须要对文献有足够的了解。

这才是研究的完整过程。

(一)选择什么样的相关文献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看什么样的文章呢?

首先你要看好的杂志,如中文期刊中的CSSCI收录文章、北大复印资料、CSSCI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国外期刊中有名的杂志如《HarvardBusinessReview》、《SCIENCE》等。

这里我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少看书,多看论文。

经济学和别的社会科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学科。

它特别跟政治学和哲学不一样。

政治学和哲学是要读经典的,关于重大的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很可能最经典的著作,就是两三千年以前的古书。

很多人就一辈子去读古书和经典。

但经济学不是这样。

我们刚刚讲过,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而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每一天都很有可能产生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

那么你读书就意味着什么呢,很可能你关注的是一个老问题。

而且大家知道,经济学家的书就是把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结集成书,它跟政治学不一样。

政治学和哲学的学者,很可能一辈子就写一本书。

比如像约翰·罗尔斯(JohnRawls)的《正义论》,这一本书就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经济学是不行的。

特别是当代,已经很少有人靠一本书在经济学界立足了。

通常是论文发表完以后,结集成书。

但你要知道,国外,特别是在美国的经济学界,一篇论文从写出来到发表,前后经历五年时间是非常正常的。

从论文结集到出版,又有两年时间,也非常正常。

所以当你看到书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是七八年前的研究了,还怎么站在学术前沿?

我们的很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列举,斯密的,马歇尔的,有时还列上我写的《劳动经济学》,这样你就已经发送了非常坏的信号,你不可能做出好的研究。

我自己做《世界经济文汇》的编辑,我们现在收到的很多投稿,一秒钟我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是值得我往下看的文章。

先看它的参考文献,如果它全列的是马克思、斯密、马歇尔,这文章就不用看了,因为它不可能是一个好的研究,除非他真的是研究思想史的。

所以,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就得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

(二)怎么样去找文献

首先要学会合理地利用网络,学会利用关键词。

关键词的选取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怎么的,取决于你想做的东西是什么。

关键词太多出来的文献太少,关键词太少则出来的文献太多,所以一定要选取三到五个合适的关键词。

另外,大家要从经典的相关文献或者同一问题的综述论文去找文献。

当你找到文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评论什么文献,如何评论实际上取决于你对问题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你的工具本身不能告诉你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土地换保障”,既涉及到中国的土地问题,也涉及到保障问题和发展模式问题。

你这个文章怎么写呢?

你是把它当作是一个土地问题来写,还是当作一个保障问题来写,还是当作一个发展的模式的问题来写呢?

要知道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写法。

你在综述文章的时候,在把自己的工作去跟别人的工作比较的时候,要知道你要跟哪些文章去作比较。

实际上就取决于你对你要研究的问题理解的程度。

比如同样是“土地换保障”的问题,你站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制度的高度来看问题,就显然比你把这个问题仅仅看作是一个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要深刻得多。

你在综述文献的时候,在把你的贡献和别人的文章作比较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点。

(三)最优的相关文献规模

1、相关文献很多怎么办

有人问题,如果就算用三到五个关键词,也大概能搜出1000篇文献;就算1000篇没有,100篇总是有的。

怎么办?

怎么看得完?

我建议大家把文献根据它的相关程度分成三类。

第一类的文章,在100篇里面至少占五六成。

这类文章相关性不强,你只要看摘要就可以了。

它们大概能够帮你知道你的研究在文献中所处的位置;有些文章里面有一个表格,有一个数据,能够在你的文章里有所引用,或者支持你的论点。

这些文章你可以看得很快。

第二类文章就是跟你的文章相关,但从它的技术路线、它所关注的问题来讲,与你的文章又不是直接相关的。

对这些理论文章不需要每篇都从第一个字头看到最后一个字。

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些理论是什么样的逻辑,它们怎么做,模型的起点是什么,它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在100篇里面,这些文章大概占了20篇左右。

这类文章一定要看,但是不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

第三类文章,大概100篇里面是5到10篇。

这几篇文章就是对你的研究来讲是最最相关的,因为它们几乎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你的研究跟这些文章相比较,你的贡献是边际上的。

对这几篇文章,你不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而且你要看很多遍。

2、相关文献极少怎么办

有人提出,如果与我们的研究最相关的(即我刚才讲的第三类文章)极少或没有怎么办?

我要说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相关的文献没有,就说明你很可能研究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重要的问题,所以没有人研究;也可能是是一个极难的问题,以至于无人敢步入,这时,除非你是天才,天才有可能一篇参考文献也没有,我的理论体系跟谁都不一样,我不要参考文献。

但我想大多数人肯定不是天才,所以这种可能性是极低的。

3、相关甚至同类文献极多怎么办

有人提出,如果与我们的研究最相关的(即我刚才讲的第三类文章)极少(比方说有30篇甚至50篇)怎么办?

我要说这是一个极坏的信号:

你很可能研究了一个大家已经研究烂了的问题。

或者是你对自己在什么方面有可能构成贡献仍然不清楚。

4、最优的相关文献规模

那什么时候是最优规模呢?

就是我刚刚讲的,5篇到10篇。

如果你发现,有5篇到10篇是值得你反复读的,读透的,读到这些文章里面用了什么样的模型,用了什么样的数据,相关的变量怎么度量,你都非常清楚的时候,你就找到好的起点了,你可以往下做了。

而且,当你做完这个题目以后,你会发现你就是这个小领域的专家。

(四)对文献观点的评价

通常应从五个方面来评价作者的观点。

1、观点的准确性

作者做每个辩论的基础是什么?

观点是正确地被证明的吗?

如何证明的?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对期刊文章(或学生的论文)进行评论时对准确性问题非常敏感。

十分常见的一种方法是作者可能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设计一个实验或列举证据来检验另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然后得出结论说原来的理论是正确的。

因此,在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确保你自己不仅对理论的检验很有说服力,而且评价的是一个正确的理论。

2、观点的内在的一致性

各个观点互相矛盾吗?

各个观点与作者的总论点矛盾吗?

在正确性上,要特别注意观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要特别注意观点和其他观点之间一致性问题。

3、观点的研究假设

作者提出观点时的研究假设是什么,尤其是作者没有告诉读者或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假设是什么?

这些研究假设现实吗?

这些研究假设是增强了还使减弱了观点的影响?

4、观点的推论含义

每个观点的含义是什么,尤其是作者忽略的含义是什么?

这些含义增强了还使减弱了观点的影响?

这些含义与其他观点的含义一致吗?

5、观点的重要性

某个观点是重要的吗,是你想在文章中详细描述的那个观点吗?

或者这个观点不重要,因此不值得一提,或只需要一带而过?

学生论文常见的缺点是强调所有的观点,不管是否重要。

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减少论文整体的影响力。

(五)文献综述的整理和写作

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它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1、整理和写作文献综述的目的

(1)整理和写作文献综述有很多的目的,它使你能够:

①让你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便你对正在研究的问题进行定义和限制范围;

②为你的研究提供历史的延续性;

③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④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评估有潜力的研究方法;

⑤将你的发现跟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建议。

(2)从以上所列举的目的看来,文献综述是对一个研究领域的探索,它可以为一项研究提供准确的定义和框架。

大多数的学生在他们刚开始进行阅读之前,都不是自己所选择领域中的专家。

文献综述就是让学生掌握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的基础知识。

最终成文的文献综述所反映的正是这一基础研究的成果。

因此,一个好的文献综述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探索的范围。

文献综述告诉读者的是该学科领域中已有的研究,让他们为之后你的研究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2、整理和写作文献综述的要求

一个好的文献综述不仅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还应该达到以下的要求:

①比较和对照不同的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

②把持有相同结论的作者放在一起;

③对方法论部分进行批判;

④留意观点之间的分歧;

⑤突出经典研究;

⑥突出研究中的差距;

⑦说明你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之间的联系;

⑧说明你的研究与文献之间的整体关系;

⑨总结文献,得出你自己的结论。

3、整理和写作文献综述的方法

(1)当你阅读时,脑海里应该有一些特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比较宽泛,也可能比较明确,这类问题有助于你以积极的态度、集中精力来处理资料。

如果你知道要找什么,就没有必要总结全篇文章或整本书。

脑海里一直保存着一份问题清单,可以加强你的分析能力,同时帮助你对所阅读的资料保持客观态度。

下面的问题是针对实验方法举例的:

①作者试图发现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该研究如此重要?

③要衡量的是什么?

④你从样本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⑤数据是如何收集的?

⑥结果是什么?

⑦作者做了些什么结论,他们的发现有何贡献?

⑧你觉得这些发现是否成立?

⑨你如何将这些发现应用到你自己的工作中?

(2)当结果有冲突时,你会发现以下的问题是非常有用的:

①所用的程序有什么相似之处?

②所使用的衡量工具有区别吗?

③项目是如何进行评估的?

这些问题将构成你的文献综述的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问这些问题会减慢你的阅读速度,因为你要花时间去思考。

然而,批判性工作开始越早,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就会越容易。

如果你能在阅读和思考的同时,用自己的话语做些详尽的笔记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在开始写作前,你确实是下了苦功做了些工作的。

3、做笔记

你的笔记应该反映你在阅读中所思考的问题。

文献总结有它们的用处,但不可以把它们当作构建文献综述的模块。

做笔记和做批判性评论才更有用。

要记住的是,尽管做笔记很化时间,但其中绝大部分都可以在今后被直接利用。

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用电脑代替手写来记笔记会更加实用。

比起阅读时只想不写,记笔记让你有一种进度感。

(1)笔记的方法

①记笔记时可以将记笔记的纸张从中分为两栏。

②在一栏中总结作者的结论和论据。

③在另一栏中记录你对阅读内容的思考。

④对方法论进行评价。

⑤把你的项目和你阅读的文献联系起来。

⑥比较和对比其他作者的观点。

⑦记录你对该资料的想法。

⑧甚至“论证混乱”或者“这一点我不明白”之类的评语也会有用。

(2)用双栏系统有如下好处:

①让你一直集中思考主要问题和意见。

②区别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减少抄袭的风险(你自己的想法在一栏,而另一栏的所有信息都必须注明出处。

③你更有能力过滤资料,更具批判态度。

在两栏中分别使用不同颜色的笔——一个用作你自己的想法,而另一个记录别人的话。

如果能将笔记记录在卡片上就更好了。

(3)只要你能遵循以下标准,至于你采取何种方式组织和记录笔记倒并没有什么关系:

①明白你自己和其他作者的想法的不同之处。

②确保你的笔记清晰可读。

③记住要注明文献的出版细节,包括页码,以防你需要再次查看原始资料,或者在文献综述中引用它们。

4、避开抄袭

因为文献综述是建立在他人的劳动成果之上的,你必须非常小心地区分作者观点和你自己的观点。

认真记笔记,注明出处,都是确保正确引注的最佳方法。

你必须清楚什么时候该注明出处:

当你用自己的话来陈述别人的观点却没有注明这是他人的观点,就被视为抄袭。

只要是从别人的书中获得的,哪怕是用你自己的话写出来的,都必须注明出处。

当你抄录其他作者的原话而没有使用引号标注,则属剽窃。

剽窃既可以在抄袭观点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出现。

即便你提供了出处,你还是需要在文中使用引号标明这是作者的原话。

否则,你的行为还是属于剽窃。

引用原话应标明页码。

5、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

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按以下几个步骤写作:

第一步:

概括归纳。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

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和表述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

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第二步:

摘要。

不同的学科对引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不同。

虽然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摘要,但研究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

其做法包括:

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第三步:

批判。

文献综述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与知识的多少,还要看自己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观点与看法如何。

阅读文献时,要避免外界的影响甚至干扰,客观地叙述和比较国内外各相关学术流派的观点,方法,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评价其优点与不足。

要根据研究的需求来做批判,注意不要给人以吹毛求疵之感。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写作的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引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准。

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纳为:

代表性,显著性,相关性,适时性和简捷性。

第四步:

建议。

文献综述的最后步骤是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议。

根据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其他专业,领域可能给予本专业,领域的影响,根据在纵横对比中发现的主流和规律,指出几种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对其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案等,并说明成果的可能性等。

还要指出的是,阅读和分析已有的其他专业研究人员的文献综述,可以高效率地获得有益的观点和建议。

但是,这类集中介绍研究成果的综述性文章只能作为新的研究的基础或参考点,不能被用来替代自己的独立研究。

6、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搜集文献不全面。

文献资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物质基础,选定综述的题材后要大量的搜集和阅读有关的中文和外文文献。

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