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0015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docx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第一段歌曲内容并能按歌词表演的基础上,学习听辨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

在教师动作的提示下,学习有节奏地做鸭走、游水等动作。

2、借助观察的经验,尝试根据歌词内容创编不同的小鸭子躲藏的动作。

3、在成人的提醒下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扮演小鸭子时,躲好后不随便移动,等鸭妈妈唱完最后一句时,才能走回座位。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观察小鸭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过它们游水,走路。

2、鸭妈妈头饰一个。

3、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鸭妈妈头饰,引起幼儿兴趣,复习表演第一段歌词。

1、出示鸭妈妈头饰:

这是谁?

上次鸭妈妈教小胖鸭子唱了一首什么歌?

我们一起边唱边表演。

2、引导幼儿用手部动作和身体动作来表现鸭的造型。

3、小胖鸭子是什么样的?

请几位小朋友表演,我们学一学。

4、他们是怎样捉迷藏呢?

“头儿钻到水里,尾巴在水上”是什么样的?

谁来做一做?

我们大家一起学习。

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学习游戏玩法。

1、鸭妈妈带小胖鸭在哪里捉迷藏?

2、创编曲二的身体动作。

鸭妈妈没来找小鸭时,小胖鸭在池塘干什么?

3、练习有节奏地鸭走、游水等动作。

小胖鸭是怎样走路的?

谁来做动作,学一学?

小胖鸭是怎样游水的?

大家一起学一学?

4、讨论游戏玩法,建立游戏规则。

鸭妈妈来找小胖鸭时,小胖鸭怎样不被妈妈发现?

我们学一学。

三、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做游戏,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

1、教师扮鸭妈妈,幼儿扮小胖鸭,教师哼唱并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变化动作。

2、教师演唱曲一第二段歌词,进一步发展游戏情节。

鸭妈妈唱到“我可爱的宝宝,跟我回家吧”时,小胖鸭子到哪里去了?

他们的家在哪里?

3、播放磁带,带领幼儿完整地做游戏,提示幼儿游戏结束前的规则。

等鸭妈妈唱完最后一句什么歌词时,小胖鸭才能走回家?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

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的有趣意境,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多彩的颜色产生浓厚兴趣。

2、学习仿编诗句:

xx躲在xx里,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插图,红、黄、蓝、绿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

小朋友,我们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幼儿躲藏,老师来找。

二、欣赏诗歌

1、师:

你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调皮的太阳也喜欢玩,他会和谁一起玩呢?

让幼儿带着疑问欣赏诗歌一遍。

2、后问:

你觉得这首诗有趣吗?

什么地方最有趣?

三、演示教具,请幼儿再次欣赏

1、提问:

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

太阳数数时,颜色们在干什么?

哪几种颜色躲起来了?

躲在哪里?

太阳又没有找到它们?

2、跟着录音,幼儿拿出颜色标志学说:

xx颜色躲在xx里。

3、让幼儿手拿颜色标志,说说:

绿色还可以躲在哪里?

黄色、白色、蓝色还可以躲在哪里?

4、老师提问:

紫色、粉红色这些颜色可以躲在哪里?

四、分组仿编诗句

1、让幼儿小组仿编诗歌的第二段。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合作、分工完成任务。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老师帮助幼儿提炼诗句。

活动反思: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才会活跃、有效、成功。

课上完后感触颇多。

1、教学时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捉迷藏,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学习了十几减9的经验来计算“13-8”的结果。

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一个一个的减算出结果的,有用破十法算出结果的,有用做减法想加法算出结果的,还有用平十法算出结果的,由于学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

这样让学生亲历了新知的形成过程。

2、讨论交流、优化算法

在探索算法这个环节教学时,我没有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如:

“谁听懂了他的想法?

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你知道为什么可以这么算吗?

”“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对算法的多样性,还比较模糊。

课上完后没有进行合理的总结和适当的练习。

3、利用媒体理解算理,突破难点

破十法和平十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算理,为了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当学生讲到一种算法时,请学生复述后,我就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难点。

但有些方面还没有处理好,比如:

一味的追求算法的多样化,而忽视了对其中两种方法的强化,导致了个别孩子连一种方法都说不清楚。

在计算时到底用什么方法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还有个困惑的地方,就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到底要不要教给他们一种固定的方法呢?

我觉得应该还是有必要的。

4、在组织教学方面还需要加强。

如学生的听课习惯还没有养成,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把学具当玩具玩。

应该努力的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喜悦的心境中投入学习。

对学生的评价比较苍白,应该不断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3

目标:

认识捉迷藏游戏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避免伤害。

准备:

幼儿用书。

过程:

1、导入。

你们喜欢玩捉迷藏游戏吗?

可捉迷藏游戏中也会有危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看看图画书。

涛涛和文文在玩捉迷藏,看看谁在躲?

涛涛第一次躲在哪里?

你觉得有危险吗?

噢,涛涛躲在窗帘后,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拉线缠绕颈部,很容易导致窒息。

涛涛又躲到哪里去了?

危险吗?

躲在柜子上很容易掉下来摔伤。

这次涛涛又躲到哪里了?

床下危险吗?

如果文文躲在冰箱里,会发生什么危险?

3、故事《会动的箱子》。

老师讲述故事,提问:

如果文文没有去掀纸箱,躲藏在里面的涛涛会有什么危险?

4、小卫士闯关,回答对与错。

捉迷藏时,可以躲在冰箱里。

在马路上捉迷藏。

在工地附近捉迷藏。

捉迷藏时,藏在停放的汽车下面。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4

(一)内容简介

森林里,花格子大象艾玛和小鸟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小乌怎么也找不到艾玛,它找到的都是格子花纹、彩色的船、帐篷、衣服、皮球、旗子等东西。

那艾玛到底藏在哪里呢?

请你帮小鸟在这本开洞的彩色图书里一起找找吧!

(二)主题分析

有趣的“捉迷藏”游戏让孩子们发现了格子花纹的特别,欣赏到格子画的魅力,并且感受了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三)情节分析

“捉迷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小鸟和艾玛也要玩这个游戏呀?

故事一开始就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森林里,小鸟到处找艾玛,在好多地方都发现了像艾玛身上的格子花纹,可是飞过去一瞧,都不是艾玛。

在有趣的画面里,孩子们完全融入到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中,化身为故事中的角色之一,和小鸟一起去寻找艾玛。

在屡次发现与失败中,孩子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格子花纹的特别,情节也渐渐推至高潮。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

原来艾玛哪里都没找到能躲起来的地方,又回到了出发的地点。

(四)角色分析

这是一本开洞的书,孩子一边读,一边寻找着秘密。

在翻开下一页时,对隐藏在里面钓东西一直猜测,再翻过一页后就可以看到类似艾玛身上格子纹的东西。

故事中最快乐就是小鸟和艾玛“捉迷藏”的心情,带给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惊喜,越来越期待读完它,找到每一个洞洞后面的秘密。

孩子们在欣赏图画书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当成小鸟,完全融入到故事的情景之中,猜测艾玛究竟藏在哪里。

欣赏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找到了格子纹的秘密。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这是在热带丛林里发生的故事,画面的色彩采用了红、黄等暖色系,画面色彩鲜艳、柔和,给人以明亮和温暖,非常切合森林里小动物们生活的温馨场景。

画面构图简单而又奔放,童趣十足。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小鸟每看见~次格子花纹,旁边总会有一个动物在“指点江山”,有的用手势,有的用眼神,有的用体态,这同样也能引导小读者细致地观察画面。

(六)语言分析

艾玛系列图书主要是一种色彩的语言,但也有许多优美的文字。

贯穿始终的几句话就是“哎呀,你好啊我还以为"、“小鸟,太好玩了”。

故事中有三组词汇,第一组是打招呼的相关词汇,如:

你好啊;第二组是对话式的表达,如:

我以为第三组是表达心情的词汇,如:

太好玩了。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初步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歌曲情境的提示下,学习歌唱游戏的玩法。

3.在游戏过程中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追逃时注意安全。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眼罩一个

2.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玩歌唱游戏的兴趣。

(1)教师:

有一只小老鼠,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他蒙上了眼睛,走进房间,东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伙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开心极啦!

(2)教师:

看看我这只小老鼠是怎么找到小伙伴的哦!

2.教师边演唱歌曲,边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并初步熟悉歌词内容及歌曲旋律。

(1)教师清唱歌曲两遍,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2)教师第三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结束时的对话。

(3)教师第四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结束时两个小伙伴要做亲热的动作。

(4)教师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了解完整的游戏玩法。

3.在教师的带领下,个别幼儿尝试摸小伙伴。

4.引入猫捉老鼠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

(1)老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教师:

房间里除了老鼠,还会有谁呢?

老师继续示范玩游戏,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用手指动作表现老鼠尾巴、猫尾巴。

教师:

如果请你用手指表现小老鼠洗洗的尾巴,可以怎么做?

教师:

怎么用手指表现小猫粗粗的尾巴呢?

(3)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尝试游戏。

师幼共同游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摸尾巴。

5.幼儿完整玩游戏。

小百科:

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也称捉迷藏。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6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利用保护色躲避敌人、保护自己的本领,而昆虫生活环境复杂,形体相对较小,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

有关昆虫“保护色”的这个活动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认知型科学活动。

如何摆脱老师传授、孩子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是我设计活动时思考的重点。

皮亚杰认为: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

因此,活动中我以枯叶蝶等几种昆虫为桥梁,通过看看、猜猜、找找、藏藏几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与材料、与教师、与同伴有效互动,获得有关经验,达成活动目标。

刘占兰教授认为,在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学习是前科学概念的学习,而不是准确科学概念的学习。

因此,在活动中我没有刻意教给幼儿“保护色”的概念,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让幼儿真正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本领。

另外,根据中班幼儿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思维具体形象等特点,我利用交互式白板、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给幼儿提供间接的、虚拟的操作体验,帮助幼儿间接经验的获得和提升。

教学策略1、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增加活动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活动中交互式白板的有效运用,使幼儿的学习变得直观、有趣,增加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机会,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提升了幼儿观察、猜测、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2、“捉迷藏”的游戏情境贯穿始终,让幼儿体验寻找、躲藏的乐趣。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创设了“小鸟找,昆虫藏”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昆虫能利用身体的形状和颜色隐藏自己的本领;运用“寻找躲藏的昆虫”和“昆虫捉迷藏”两个游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参与中加深对昆虫“保护色”的理解。

3、有效的师幼互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

在活动中,我精心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关键提问和简洁准确的小结,采用“反问”、“追问”等策略激发幼儿深入思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判断、验证一步步得出结论,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

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幼儿动手动脑,注意培养了幼儿专注、认真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对昆虫及其“保护色”产生兴趣,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活动重点

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活动难点

根据对昆虫“保护色”的认识,帮助昆虫隐藏在合适的地方。

活动准备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图片、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1.谈话调动原有经验,引发探究昆虫的兴趣。

提问:

你见过什么昆虫?

在哪里见到过?

2.寻找花园里的昆虫,初步了解“保护色”。

找找看,花园里都有谁?

为什么有的昆虫一下子就能找到,有的很难发现它?

小结:

原来昆虫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就不容易被发现。

3.观看视频和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1)观看视频,简单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几种昆虫利用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初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枯叶蝶:

这是什么?

会有什么变化?

——观察后教师讲解枯叶蝶的典型特征。

尺蠖:

猜猜看这里会有谁?

仔细观察又有什么新发现?

——观察、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花螳螂:

猜猜看,美丽的花里藏着什么小秘密?

——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小结:

枯叶蝶藏在树叶中,尺蠖藏在树枝上,花螳螂藏在花朵里,这样藏起来真安全,小鸟根本就找不到。

(2)出示昆虫图,请幼儿找出隐藏在各种背景中的昆虫,进一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小结:

自然界中有些昆虫就是这么奇妙,它们能把自己巧妙地隐藏在周围的环境中,让敌人很难发现它。

用这样的本领保护自己,可真了不起。

3.幼儿操作,运用有关“保护色”的经验帮助昆虫藏起来。

玩白板游戏:

昆虫捉迷藏。

请幼儿在白板上操作,根据昆虫的颜色、形状将昆虫藏在背景图中。

4.观看视频,拓展动物保护色的经验。

除了昆虫,自然界里有很多动物也有这样保护自己的本领,我们一起看一看。

刚才你看到动物们是怎么隐藏自己的?

它们隐藏自己的本领大不大?

结束语:

还有许多动物都有这样特殊的本领呢!

回家以后可以查查资料,找找看,再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7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在表达时常常把一些方位词混淆,而且在交流、表现这些方面还不够大胆、大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如纸箱、桌子、雨伞等)和幼儿共同创设多样的语言情境,让孩子在提供的情境中积极互动,学习正确使用上、下、前、后、里等方位词不断获得新的语言经验,成为主动探求并积极参与语言加工的创造者。

教案目的:

1、能在中正确掌握空间方位词:

上、下、前、后、里。

2、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乐于和同伴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

教案准备:

1、森林场景、小动物玩具若干

2、课前与幼儿一起自制小猫胸饰若干

3、学习歌曲“找小猫”

教案过程:

一、以到森林游玩,音乐进场。

二、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寻找小动物:

“找找小动物们在哪里?

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2、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大胆讲述。

(二)寻找猫宝宝胸饰

“那我们先去找找我们自己做的猫宝宝胸饰藏在哪里了,每个宝宝找一个胸饰,找到的宝宝自己将胸饰戴好,然后坐在草地上告诉同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猫宝宝胸饰的。

1、请幼儿自由寻找并且鼓励幼儿和伙伴交流。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在哪找到猫宝宝胸饰的?

三、“捉迷藏”:

1、交代规则:

“宝宝们听到音乐响起来了就在森林里找一个舒服的地方躲起来,等音乐停下来时,宝宝们就要躲好了。

妈妈来找你们时被妈妈找到的宝宝要告诉妈妈你躲在什么地方?

会完整告诉妈妈躲在哪里的宝宝,妈妈奖励他一个大苹果。

没有被妈妈找到的宝宝要继续躲好不要发出声音。

2、师幼共同

提问:

刚才宝宝们躲在哪里?

(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并能用正确的方位词大胆地表述)

四、结束部分

“宝宝们今天玩得开心吗?

现在天黑了,我们坐车回家吧!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区别物体的不同方位,探索并表达物体在周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

2、进一步萌发对动物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通过前期活动所积累的某些动物特征的经验。

2、“捉迷藏”场景。

活动过程:

一、花园找动物,感知方位

1、说说看见的动物

提问:

今天,赵老师带你们来小花园,和一些动物玩游戏。

你在小花园里找到了谁?

它在哪里?

(感知上下、前后方位)

小结:

原来每个动物都在不一样的地方。

有的动物在树的上面,有的动物在树的下面。

有的在花丛的前面,有的在花丛的后面。

2、找找看不见的动物

听声音

提问:

这是谁的声音?

谁来找找这两个动物在哪里?

找到了,说说它们躲在哪里了?

小结:

原来它们躲在花丛的后面,身体全都被挡住,就不太容易被找到了!

二、和动物捉迷藏、迁移经验

1、幼儿藏动物,找动物

(1)部分幼儿藏动物

(2)部分幼儿找动物

要求:

找到了,要说说你在哪里找到的动物。

2、幼儿玩捉迷藏

(1)男孩子先来躲,女孩子来找。

要求:

要说清楚,找到了谁,他在哪里?

(2)交换玩游戏。

小结:

下次我们再来玩捉迷藏,看看谁能把自己藏得最好,最后才被发现。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躲在××(地方)”,正确使用方位词:

里、外、上、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兴趣

活动准备1、课件:

趣味练习--寻找隐藏的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请几个小朋友藏起来,分别学小动物的叫声。

教师:

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谁在叫?

小动物们躲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把他找出来好吗?

2.请小朋友听声音,把藏起来的“小动物”找出来。

二、展开

1.出示课件:

寻找隐藏的小动物

教师:

小动物在和我们玩儿捉迷藏呢,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画漂亮的画里,

就藏着这些小动物,是哪些小动物呢?

2.幼儿通过观察,找出五种小动物,并说明理由。

教师:

你怎么知道这是大象?

从哪儿看出来的,它藏在了哪里?

(1)幼儿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讲述完整。

(2)教师操作画面,让隐藏的小动物走出来。

3、课件游戏:

寻找隐藏的画

(1)教师:

刚才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通过观察,把藏起来的小动物都找到了。

又有一些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你还能找到它们吗?

(2)教师操作图画,幼儿描述。

引导幼儿完整描述小动物玩捉迷藏的过程,

“小鸟藏在花丛里”

“鸵鸟藏在椅子下”

“乌龟藏在书包上”

4、请幼儿玩捉迷藏,其他幼儿描述找出该幼儿。

三、结束

教师:

小动物们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有时间咱们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10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尝试用不同的图形表现各种物体的基本形态。

3、大胆利用各种线条和色块丰富画面,初步学习色块装饰画。

活动准备:

1、教具:

各种几何图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记号笔、绘画纸、油画棒、范例若干。

2、学具:

绘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3、经验准备:

有图形拼搭的游戏。

活动过程:

1、“几何图形”来做客。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跟它们见见面?

那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吧!

*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

*看,你们认识它们吗?

我们一起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各种图形的名称。

2、“几何图形”变魔术。

*现在,这些几何图形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教师利用几何图形快速在纸上画出小鸟的基本形态。

*你们看,变成了什么?

是哪些几何图形变的?

这只小鸟变得怎么样?

*你们想用几何图形来变魔术吗?

你想变出什么呢?

可以用哪些几何图形来变?

*请幼儿自由讨论,然后个别幼儿来示范。

谁愿意到前面来变一变?

*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情况做简单。

3、“几何图形”捉迷藏。

*现在几何图形变的小鸟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了,你们愿意吗?

请幼儿闭上眼睛。

*出示小鸟的色块画。

*看看小鸟躲到哪里去了?

你们发现小鸟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上丰富的色块。

*你们喜欢这幅画吗?

为什么?

漂亮在哪里?

*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色块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幼儿说,师边示范边讲解。

*想一想,除了用横线和竖线来变方格,还可以用什么线条变出方格来?

幼儿说出一种线条,教师就出示线条图片。

*教师:

这些几何图形可以变出许多不同的物体,各种线条也能变出不同的方格来,方格里涂上漂亮的颜色就变成了漂亮的色块。

你们想来试一试吗?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介绍作画材料。

*教师提要求:

(1)先想好你要用几何图形变出什么物体。

(2)画的物体要大大的,并画在画纸的中间。

(3)线条画出来的方格也要大大的,涂色块时颜色要均匀,而且一种颜色的色块要隔开来,这样画出来的画才漂亮。

(4)画好后,你可以说一说你用什么几何图形变出了什么物体,它躲到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色块里了。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11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趣味练习-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

1、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3、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

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4、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5、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

1、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2、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捉迷藏》幼儿园教案12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有没的语言和描述的意境。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3、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重点:

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难点:

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经验:

1、配套磁带,《幼儿画册》

2、散文诗内容的图片3,红、黄、蓝、绿和白色标记多张

一、提问,引出课题

提问:

小朋友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喜欢玩吗?

太阳也喜欢玩这个游戏,猜猜看他会喝水一起玩?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捉迷藏》

1、教师有感情地念散文诗

2、引导幼儿了解散文诗的名字和诗中出现的主要角色。

3、初步感受散文诗的有没。

提问:

你听了这首散文诗后,感到什么地方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