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0545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docx

青虾养殖管理技术

青虾春季高产优质养殖要点

   一、适时虾种分养

  随着天气的回暖,当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虾开始脱壳,这时虾体容易碰伤染病。

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晒池,并采用漂白粉、活性碘等药物快速消毒,有青苔、绿藻、兰网藻的池塘还得用硫酸铜全池喷雾一次。

池中无集虾沟的要人工挖出一条沟系,既有利于积水晒池,又便于集虾起捕。

每亩放养量视虾的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10~20公斤。

  二、水质养殖管理

  已放养青虾的池塘水位不易太低,最低水位保持在60厘米以上,间隔7~10天添加一次新鲜水。

水质偏瘦的池塘要堆放经发酵后的有机肥料200~400公斤,鸡粪颗粒 5-10公斤。

起到培育肥水,增加天然动物性饵料,减少池中出现三害(青苔、臭绿沙、兰网藻)的作用。

如池塘肥力较足,则在气温升高后施用一次无机肥,每亩5~7.5公斤。

同时,池中应适当培育和移栽水生植物,占总面积的30%左右,过多时要及时清除。

  三、做好饵料投喂

  天气晴朗水温升至18℃以上时,要及时投喂饵料。

开始每天一顿,天气正常后增至上下午各一次,喂自配青糠、麦麸、豆饼或全价青虾颗粒饲料,并添加小杂鱼、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投饵料占虾存塘量的6-3%。

做好投饵后的检查工作,根据虾每日的吃食情况,及时增减调整投饵量,既要防止浪费,又要防止投饵不足。

  四、防止虾病危害

  放养后,正常虾塘三月中旬可以使用漂白粉、活性碘全池泼洒一次,防止因碰伤引起的细菌性感染。

检查时虾体(时)如发现有纤毛虫病出现,必须先采用“纤虫净”杀灭寄生虫,然后间隔5-7天再使用一次杀菌类药物(如二氧化氯)杀灭细菌,防止黑鳃病、红点病。

  五、防浮不可忽视

  春季虽不会像夏季高温出现大量缺氧浮头情况,但在气温骤升后,如遇长时间阴雨天气,又加之水位浅、水质差,药物使用不当、大量兰藻死亡后沉淀腐烂、干塘后没晒池滥塘养殖、虾种放养过多、虾体得病等情况,就容易引起缺氧浮头。

因此,仍需要勤察看虾塘,注意天气及水质的变化,不盲目使用药物,注意经常添加新鲜水,切实做好防浮工作。

放养密度高的虾塘,在气温升高时要在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防止因缺氧浮头造成死虾。

梅雨期青虾池塘养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出处:

溧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作者:

朱火生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1-12-1314:

08:

00

 

  进入梅雨期后青虾池塘养殖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因前期大旱,进入雨期后池塘水位大增,青虾应激反应严重。

  2、雨期光照不好,池塘上下水分层,底层缺氧严重,极易造成亚硝酸盐偏高。

  3、雨期饲料极易霉变,误食后青虾易生病。

  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勤开增氧机,使水体上下对流,有效地解决了池内上下水分层造成的底层氧债问题。

  2、每7天泼洒增氧快线一次,减少底层缺氧,增加水体溶解氧。

  3、每10-15天泼洒分解底改素、调水解毒灵、解毒碧水康等水质改良剂,有效地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4、尽量减少饲料库存,在饲料中加入保肝药物和VC、免疫多糖等,增加青虾体质。

池塘养殖青虾高温期管理技术措施介绍

出处:

中国水产养殖网综合作者:

佚名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2-06-1319:

09:

00

  1、水质调节   

  高温期间,水质容易恶化,影响青虾生长。

为降低水温,此时应加深池水,最低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另外,为防水质恶化,一般5-7天换水1次。

   

    2、饵料投喂   

    每天投饵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的9点前和下午的4点后,投饵率为3%-6%,并做好投饵后的检查工作,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投饵量,既要防止投饵不足,更要防止投饵过量,沉积池底而败坏水质,诱发虾病。

   

    3、疾病防治   

    高温季节,各种病原体异常活跃,青虾易患各种疾病,因而预防虾病显得格外重要,每月可以使用漂白粉或活性碘溶液全池泼洒一次,防止细菌感染。

如有纤毛虫出现,必须先用“纤虾净”杀灭,然后间隔一周再使用一次杀菌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

   

    4、严防浮头 

    青虾不耐低氧,对水体的溶氧要求较高,而缺氧导致青虾浮头泛塘往往是青虾养殖失败的常见原因,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另一方面要加强巡塘,密切注意天气及水质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十一月份以后青虾养殖管理要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出处:

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作者:

杨威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4-11-2814:

42:

00

  作者:

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杨威

 

  自10月下旬至11月为秋冬季节转换阶段,气温不断下降,青虾开始进入越冬期,生长面临严峻考验。

青虾越冬是发展青虾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现阶段做好青虾养殖越冬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一、越冬前准备

  1、当前青虾摄食减退,但不是停食,应投喂高质量饲料,2~3天投喂一次,以保证青虾越冬所需能量。

  2、11月中下旬用“纤虫净”、强氯精等预防杀灭纤毛虫及细菌。

  二、越冬期间注意事项

  1、水质管理:

越冬期间要加强水质的调控,透明度控制在25~30cm,溶解氧保持在3mg/l以上,PH值在7.5~8.5之间。

如果水太清,可以使用茶粕肥水,100斤茶粕放生石灰1~2斤或食盐1斤混匀,浸泡1天以上,10斤/亩全池泼洒,这样在肥水的同时也可杀灭池塘中的野杂鱼,茶粕具有促进脱壳的作用,因此使用时要避开脱壳高峰,也可定期使用专用生物肥全池泼洒肥水。

  2、水位控制:

进入12月份应适当加深水位,平均水位控制在0.8~1米,保持池水稳定,以防水温变化过大对虾造成应激。

  3、饵料投喂:

青虾越冬期间仍需摄取少量食物,因此继续做好饲料投喂工作,一般在晴暖天气每亩投喂颗粒饲料1~2斤,每周投喂两次,饲料要求少而精。

  4、日常管理:

保证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质、水色变化、虾活动摄食情况等,并做好塘口记录,冰冻天气要及时插入草把,以防缺氧造成损失。

控制青虾过度秋繁技术

出处:

江苏科技报作者:

王丽珍中国水产养殖网 2008-07-2513:

54:

00

    青虾性成熟早、繁殖力强,每年秋季产卵繁殖。

秋季抱卵,亲虾日常所摄食的营养大部分用于胚胎发育,生长速度自然会减慢;再者,产生的大量秋繁苗与亲虾争食、争空间,必然会相互制约生长。

到年底起捕上市时,子孙代虾占很大比例,规格难以提高,而且很不均匀。

因此,控制青虾过度秋繁是提高青虾商品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手段之一。

  购优质苗 

  到青虾原良种场购苗,切忌为省成本而多年自繁自育,避免经多次近亲繁殖,青虾的有害基因不断纯合,使苗种品质越来越差,性成熟越来越早,商品虾规格越来越小。

  对青虾苗进行中子辐照 用低剂量的中子辐射辐照0.8-l厘米的虾苗,通过激活幼体内聚合酶的活性,使青虾的性腺发育滞缓。

  控制池水温度 

  夏秋时节适当加深池水水位到1米以上,并增加池中水草覆盖面积。

用这种方法可通过控制一定时间内的有效积温而推迟青虾的性腺发育时间。

  控制换水频率 

  高温时,每7-1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池水总量的1/4左右即可,换水过勤 会因频繁的水流刺激加快虾的性腺发育速度。

  推迟放苗时间 

  5-6月份放养的青虾苗,在9月左右将产生大量的子一代青虾。

而把放养时间选择在青虾将要秋繁时,即在7月上旬左右放苗,通过突然改变青虾的生存环境而使秋繁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泼洒石灰水 

  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20-25公斤化浆全池泼洒,通过石灰水在一定程度上快速提高pH值,使幼嫩的仔虾和尚未变态的蚤状幼体超过其耐受程度而死亡。

  控制池塘水质 

  在9月秋繁季节,将池水水质适当调“瘦”,透明度掌握在40厘米以上,这样所产的虾苗因得不到充足的浮游生物饵料,成活率将大大降低。

  搭养鲢、鳙鱼种 

  在青虾池中搭养每公斤20-30尾的鲢、鳙鱼种各10公斤左右。

鲢、鳙鱼种滤食掉池中大部分浮游生物,而青虾变态前的蚤状幼体又是鳙鱼种的“美餐”,这种方法也可在较大程度上控制青虾苗的数量。

 

秋季气温下降青虾病害增加技术管理很重要

出处:

镇江市丹徒区水产站作者:

倪明玮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1-09-2215:

25:

00

  1、病害防治。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的下降,青虾进入病害发生季节。

危害青虾的病害主要有红腿病和黑鳃病。

红腿病是目前青虾养殖的主要疾病,发生于每年的8月下旬到9月下旬,初发病时附肢、背甲、尾柄处有一至几个红点,以后逐渐增多至整个附肢,病虾爬上浅滩死亡,开始大虾死得多,后期9月中旬后,小虾死亡率渐高。

防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预防。

池塘中水质要清,没有发生的池塘,定期用消毒剂(二氧化氯)进行消毒。

用内服药物拌料投喂;二、治疗。

每天用内服药拌料投喂。

黑鳃病主要采用水体消毒的方法预防和治疗。

  2、加强投喂。

今年夏季气温不高,导致个体偏小。

近期气温有所回升,加大青虾的摄食量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在晴天时加大投喂量,促进生长。

  3、去掉过多的水草。

夏季为了不使水质过肥,导致泛塘,池塘中种植了水草。

随着气温的下降,水质不再是主要危险因素,反而水质要适当肥一点,因此要将过多的水草去掉一部分,保留20%-30%的覆盖面。

池塘养殖青虾高温期管理措施

出处:

西郊镇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站作者:

王朝阳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1-08-2215:

37:

00

  1、水质调节

  高温期间,水质容易恶化,影响青虾生长。

为降低水温,此时应加深池水,最低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另外,为防水质恶化,一般5-7天换水1次。

  2、饵料投喂

  每天投饵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的9点前和下午的4点后,投饵率为3%-6%,并做好投饵后的检查工作,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投饵量,既要防止投饵不足,更要防止投饵过量,沉积池底而败坏水质,诱发虾病。

  3、疾病防治

  高温季节,各种病原体异常活跃,青虾易患各种疾病,因而预防虾病显得格外重要,每月可以使用漂白粉或活性碘溶液全池泼洒一次,防止细菌感染。

如有纤毛虫出现,必须先用“纤虾净”杀灭,然后间隔一周再使用一次杀菌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

  4、严防浮头

    青虾不耐低氧,对水体的溶氧要求较高,而缺氧导致青虾浮头泛塘往往是青虾养殖失败的常见原因,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另一方面要加强巡塘,密切注意天气及水质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秋冬季节精养青虾需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目前,正是秋冬季青虾放养的关键季节,抓好底质、种质、饵料、水质控制,切实做好防病、防浮头是青虾年底增产增收的重中之重,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有关青虾精养的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抓好虾池基础建设 

抓紧放养前的干池、清塘、除害、晒池工作,改变只养不晒塘的做法。

因为养殖一年后池中产生大量细菌,池中污泥增多易使虾缺氧浮头。

宽大池埂要进行改造,单薄池埂要加高加宽。

适宜的池塘面积为8亩~10亩,水深1.2米~1.5米,并要有一定面积的虾滩,中间有集虾沟,进排水系统相配套。

池底每亩用60公斤~7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利用太阳光曝晒15天~20天。

 

二、及时培肥 

培肥主要是培育前期水质,使虾苗放养后能有适口适量的开口浮游动物,主要施用经过发酵的有机肥料,每亩150公斤~250公斤。

另外,提倡施用鸡粪颗粒肥料,原理是该肥料经过高温消毒处理,施后不易污染水体环境,且鸡粪中含有钾肥元素,有利于虾甲壳生长。

施肥时间在放虾前4天~5天比较适宜,老池塘每亩施10公斤~15公斤,新池塘15公斤~20公斤,全池泼洒。

如放养后水质仍清淡,可再增施肥5公斤~7.5公斤,达到池水肥、活、嫩、爽,防止青苔、兰网藻出现。

 

三、合理放养 

青虾秋季放养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初,虾苗选择太湖培育野生虾苗,原理是野生虾抗病力强、规格整齐、上市率高。

放养规格为1.5厘米~1.8厘米,亩放量为6万尾~8万尾。

放养后10天~15天套养花白鲢夏花800尾~1000尾,鳊鱼800尾~1000尾。

 

四、投饵和水质管理 

放养虾苗应选择晴天,下塘时若池中有适口适量红虫,1天~2天内可不投饵料,待红虫被吃光后再投喂饵料。

饵料应选择优质青虾专用饲料,如大江牌饲料。

前15天~20天投喂破碎料,中期为1号料,后期为2号料,并增添动物性小杂鱼。

亩产秋虾100公斤,需用颗粒饵料150公斤,小杂鱼50公斤或螺蛳750公斤,饵料系数1.8~2,饵料成本500元~600元。

 

五、做好防病、防浮头及其他管理工作 

青虾苗放养15天~30天后,选择晴天每亩施用生石灰4公斤~5公斤,如发现细菌性虾病可以施用二氧化氯或“强氯精”,一般每亩施用200克。

池中水草应保留三分之一,出现青苔则可补肥,出现绿沙兰藻可补放花白鲢肥水鱼。

每6亩~7亩可用一台3000瓦增氧机,放养后20天,每天中午开机1小时~2小时,阴雨天半夜和清晨开机,要确保做好防浮工作。

进水口应采用双道网(60目、80目),严格过滤野杂鱼。

 

青虾春季高产优质养殖技术要点介绍

出处:

作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2-06-1416:

06:

00

  一、适时虾种分养 

  随着天气的回暖,当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虾开始脱壳,这时虾体容易碰伤染病。

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晒池,并采用漂白粉、活性碘等药物快速消毒,有青苔、绿藻、兰网藻的池塘还得用硫酸铜全池喷雾一次。

池中无集虾沟的要人工挖出一条沟系,既有利于积水晒池,又便于集虾起捕。

每亩放养量视虾的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10~20公斤。

  二、水质养殖管理

  已放养青虾的池塘水位不易太低,最低水位保持在60厘米以上,间隔7~10天添加一次新鲜水。

水质偏瘦的池塘要堆放经发酵后的有机肥料200~400公斤,鸡粪颗粒 5-10公斤。

起到培育肥水,增加天然动物性饵料,减少池中出现三害(青苔、臭绿沙、兰网藻)的作用。

如池塘肥力较足,则在气温升高后施用一次无机肥,每亩5~7.5公斤。

同时,池中应适当培育和移栽水生植物,占总面积的30%左右,过多时要及时清除。

  三、做好饵料投喂

 

  天气晴朗水温升至18℃以上时,要及时投喂饵料。

开始每天一顿,天气正常后增至上下午各一次,喂自配青糠、麦麸、豆饼或全价青虾颗粒饲料,并添加小杂鱼、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投饵料占虾存塘量的6-3%。

做好投饵后的检查工作,根据虾每日的吃食情况,及时增减调整投饵量,既要防止浪费,又要防止投饵不足。

  四、防止虾病危害

  放养后,正常虾塘三月中旬可以使用漂白粉、活性碘全池泼洒一次,防止因碰伤引起的细菌性感染。

检查时虾体(时)如发现有纤毛虫病出现,必须先采用“纤虫嘉”杀灭寄生虫,然后间隔5-7天再使用一次杀菌类药物(如嘉超氯)杀灭细菌,防止黑鳃病、红点病。

  五、防浮不可忽视

  春季虽不会像夏季高温出现大量缺氧浮头情况,但在气温骤升后,如遇长时间阴雨天气,又加之水位浅、水质差,药物使用不当、大量兰藻死亡后沉淀腐烂、干塘后没晒池滥塘养殖、虾种放养过多、虾体得病等情况,就容易引起缺氧浮头。

因此,仍需要勤察看虾塘,注意天气及水质的变化,不盲目使用药物,注意经常添加新鲜水,切实做好防浮工作。

放养密度高的虾塘,在气温升高时要在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防止因缺氧浮头造成死虾。

青虾生长旺期做到"四抓"

出处:

山东科技报作者:

张永中国水产养殖网 2008-06-2515:

02:

00

青虾活体运输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运前准备

  1.详细调查沿途环境:

调查沿途水源、水质情况,确定换水或暂养地点。

换水一般以清洁的河水、湖水和井水为好,其它水源要经处理才能利用。

同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尽量不在大风、暴雨、雪天、气压低的天气运虾。

  2.制定周密运输计划:

运输前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运输虾的数量、规格和用途;起运地点、运输路线和装运方法;起运和到达时间;押运人员的组成和具体分工;运输途中补水、换水、喷水、增氧等管理措施及各种运输器材和备用工具。

  3.活虾暂养准备:

暂养时间短可选用网箱存放,网箱放置在底部平坦,泥质较硬,水流较缓,水质较好,背风向阳,震动声小,水深2米以上的河沟或湖泊中。

需较长时间暂养的,可选择大小适宜的池塘,并事先清淤、杀菌消毒,池塘靠近水源和公路,以便于管理和装运。

  二、运输方法

  1.活水船运虾。

就是在普通船的船舱前后开孔,让河水因船的前进而由前孔进水,后孔出水,使船舱内的水由“死”变“活”。

在河水环境不污染的地区和温度低的季节,装载密度和成活率都较高。

此法适宜水网地带运商品虾、幼虾和亲虾。

  2.活水车运虾。

这是用运鱼车运虾,由汽车、活鱼箱、增氧系统组成。

运输时要注意水质和水温,中途加水或换水一定要注意水质。

此法运量较大,适应范围广,装载量大,灵活方便,而且能进行常年运输。

  3.干湿法运虾。

装虾工具有蟹苗箱,塑料盘和帆布袋等。

蟹苗箱为杉木框架,以铁纱窗为底,四周开有气窗,用于通风和喷水,可重叠装运,上需加盖。

塑料盘即普通的食品周转箱,四周有孔。

蟹苗箱和塑料盘底部铺棕片、丝瓜筋或海绵,洒上清洁水,然后将活虾轻轻放在上面装车启运,运输途中每隔30分钟左右喷洒1次水,保持一定的湿度。

帆布袋内装一定量的虾和水,装在汽车或摩托车上运到目的地。

此法最适宜短途、低温季节商品虾的运输,运输量大,成本低,效果较理想。

  4.尼龙袋充氧运虾。

采用双层尼龙袋,规格42cm×60cm左右。

运虾前先检查尼龙袋是否漏气,然后注入1/3空间的新鲜水,再放入活虾,接着充氧、扎紧、装车运输,并配制小型轻便携带式气瓶,同时带备用尼龙袋及用水。

在运输途中发现氧气袋轻微破损,应及时用胶布贴好。

此法适宜运输虾苗或亲虾,也可运幼虾。

  三、注意事项

  1.注意虾的体质。

要挑选健壮、无病无伤的虾,因病虾和瘦弱虾对缺氧等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经不起运输刺激,易造成死亡。

对亲虾和虾苗在运前要进行检疫,防止将疫病带入新的养殖区。

  2.加强管理和检查。

起运前和运输途中要检查装虾容器是否有破损现象,虾的活动是否正常。

活水船还要检查水流是否畅通或水流急缓程度。

  3.避免蜕壳时装运。

由于软壳虾极易死亡,应避免幼虾大量蜕壳时装运。

春季后虾进入生长阶段,此时运输,就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本文已被浏览4471次)

青虾养殖之越冬管理技术

     

  1、选好越冬池  

  越冬池要选用比较规则、避风向阳、水深1.2米以上的池塘,池中放些水花生之类的水草或柳树枝、瓦片、砖块等隐蔽物。

每亩可放养水草150-200公斤,柳树枝25-35公斤。

    2、合理放养  

  放养时间在12月中下旬,选择晴暖天气进行放养。

亲虾要挑选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体形标准的大虾,规格为:

每公斤雌虾200-500尾、雄虾140-240尾,雌雄比为2:

1,以亩放养15-25公斤为宜。

幼虾越冬,亩放养每公斤2000-3000尾的幼虾20-40公斤。

    3、适时投饵  

  

  在晴暖天气,水温10℃以上时,适量投些米糠、豆饼、砸碎的螺贝类等,投饵量在虾体重的2-4%,低于10℃可减少投饵或不投。

    4、加强管理  

  整个越冬期间,要有专人管理,定期巡塘,检查亲(幼)虾越冬、摄食情况,虾窒息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做好防污染、防敌害工作。

如有结冰现象,应及时将冰敲碎或在冰上钻洞,严防因缺氧造成青死。

青虾健康养殖须重视的几个关键因素

 

  青虾养殖自1992年以来在江、浙发展迅速,2000年仅浙江省青虾养殖面积几十万亩,成为稻田名特优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

虽然青虾养殖技术得到快速推广,但在养殖中,由于某些环节的疏忽,青虾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青虾的规格、品质、产量有所下降,从而影响青虾养殖的产量、商品率、经济效益。

本人根据多年的养殖、研究,认为青虾养殖要持续健康发展,须重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重视养殖环境

  青虾是一种环境适应性较强的品种,在天然环境下其对水质要求不高,抗病能力较强。

但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随着养殖密度的增长,单位体积中的青虾数量较多,加上饲养管理方法上欠科学,水质环境较差,易诱发病害。

从目前青虾养殖中可见,不管是池塘养殖还是稻田养殖,水深在0.5m左右比水深1.2m的养殖效果差,商品虾规格小、壳色差,且易多发病害。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养殖环境,第一,选择好养殖地,水源清爽、无污染。

第一,准备好养殖池,养殖池面积6-10亩,水深1.20-1.5m,坡度1:

1.25或1:

1.3。

如稻田养殖须挖虾沟,宽3-5m,沟深1m,坡度同前。

第三,养殖池要每年彻底清塘,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00-150kg,或7.5-10kg溴氯海因,彻底杀灭野杂鱼和致病菌。

  二、重视苗种质量

  青虾的自繁特性使得其苗种来源较广,通常产自湖泊、江河、沟渠、水库的天然青虾苗是青虾养殖苗种的主要来源。

近以随着青虾养殖技术的推广,池塘青虾人工繁殖技术得到普及,养殖户为贪图方便或节约成本,连年不更换种虾,连年不清塘,养殖虾自繁自育,近亲繁殖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其性状退化、规格小、抗病性差等。

青虾苗种质量的好坏北朝鲜直接影响成虾的品质和养殖产量,虾苗以外荡天然繁殖的创办虾为佳,规格整齐,体色晶莹,弹跳力强。

人工繁殖要以外荡大规格抱卵虾为亲本,有条件可采取两地优质雌雄种虾交叉繁殖,以提高子一代的性状。

  三、重视合理放养  

  合理掌握放养量是提高商品率的关键。

从养殖情况看,正确过数、合理放养的池塘产量高、规格大、商品率高、效益好。

而自塘繁育的由于无法估计放养量,投饲量不准确,商品率低,效益不够理想。

6-7月份放养的虾苗,规格宜在14000-16000只/kg,亩放5万—7万尾。

如购抱卵虾自繁的,最好不要以抱卵青虾代替仔虾直接入池,应设立繁育池专塘繁殖,待仔虾体长1cm后过数放养。

避免放养量过大或过小。

  四、重视水质管理

  青虾虽易养易管,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水质的好坏将影响青虾的生长和商品虾的品质。

从实践看,管理马虎,水浅、水质差、野杂鱼多往往是养殖产量低、养殖效益差的主要因素。

在管理中,首先要重视清杂,做好清塘和进排水管理,防止野杂鱼进入养殖水体影响青虾摄食;其次要管理好水质,仔虾阶段水色以油绿色为好,水质保持嫩、肥,透明度以25-30cm为宜;成虾阶段要勤换水,水色以嫩绿色为佳,水质保持活、爽、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0-35cm。

同时,每隔半个月泼洒生石灰一次,提高pH值和增加水中钙离子,促进青虾健康快速生长。

  五、重视饲料质量

  青虾是杂食性的水生动物,食性较广,自然条件下以植物碎屑、水生昆虫和各种动物尸体为食。

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优质饲料是养殖高产的关键。

目前一些养殖户盲目节约生产生产成本,以清糠、麦麸、豆粕等为原料投喂或粗加工成颗粒料投喂,结果饲料散失多,水质难控制,产量较低,商品虾规格小。

青虾饲料应以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为主,做到正确掌握投喂量,少散失、多利用,减小饲料系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淤泥沉积,实施

健康养殖。

[pagecute]

  六、重视病害防治

  在近年的青虾养殖中,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