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0824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量豆子

中班科学糖不见了_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量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量豆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杯子测量的方法来测量豆子。

2.能把实验结果记录到记录表内。

3.能积极的参加到量豆子的活动中来。

活动重难点

重点:

学习用杯子测量的方法来测量豆子

难点:

能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每小组两袋绿豆若干纸杯子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问题

师:

绿豆村的东边住着一位王爷爷,西边住着一位陈爷爷。

有一天啊王爷爷去市场买了一袋绿豆背回家,陈爷爷也到市场买了一袋绿豆回家。

王爷爷说:

“我的绿豆多!

”陈爷爷说:

“我的绿豆比你多”两位爷爷决定比一比谁的绿豆多,于是,他们就坐着一粒一粒的数了起来。

数了很久,才数了一点点,也没有比出来是谁多谁少。

师:

我们小朋友来帮帮这两位爷爷吧,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的绿豆多呢?

现在后面的桌子上都放了两袋绿豆,袋子上面都有一和二的序号,请小朋友到自己的组里去试试,看看你能分出来哪袋绿豆多吗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

你是用什么方法的啊?

师:

用眼睛看,

两袋绿豆提手上看看哪袋重

二、分组实验,哪个口袋的豆子多

师:

现在请小朋友们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来说说刚才啊,你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来测量

幼:

把豆子提手里看看那个重

用眼睛看,把豆子都倒在桌子上看看,哪袋的豆子多

师:

小朋友们的都很棒,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们现在啊,看到桌子上面还放着,几个白色的一次性杯子,我们想想能不能利用杯子,知道哪袋的绿豆比较多,现在就请我们的每一小组的小朋友一起去试一试吧(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师:

你们这一组想得到了什么好办法啊?

幼:

用杯子盛一点绿豆然后在,数一数杯子里的绿豆数量

师:

你们组想到什么好方法了吗?

幼:

把杯子装满绿豆,看看能装多少个杯子

师:

嗯,你们的想法很棒。

我们介绍给其它组的小朋友们试一试吧

师:

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请问你们想到办法了吗?

我刚才看到啊,这一组的小朋友们的方法很棒。

请这一组的小组长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

幼:

把袋子里面的绿豆装到被子里面,装的满满一杯,看能装几杯(教师帮助介绍)

师:

这个方法还像很好用,我们重新来试一试吧

三、填写记录表

师:

我们小朋友都知道结果了吗?

现在我们手上呢,有一张记录表,上面画着两个口袋,代表了两袋绿豆,把一杯绿豆就用一个圆圈表示,几杯绿豆就在口袋的下方画上几个圆圈,然后剩出来的绿豆,就用黑点表示。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把自己小组里面的绿豆数量记录下来

师:

记录好了的小朋友就请拿着记录表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做好。

我们来看一看你的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

四、集体看老师实验,总结实验结果

师:

现在请一位小朋友带着你的记录表上来看看,你的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

这位小朋友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个袋子里面的豆子比较多,我们现在请这位小朋友把自己组的绿豆拿上来,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个样的

(教师动手实验)

师:

我们这位小朋友是实验做得很成功,我们用杯子量绿豆的方法,很快的就能帮助王爷爷和陈爷爷谁袋子里的绿豆比较多。

真是一个好办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认识天气预报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

“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

”“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

(2)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

(1)教具:

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

(2)学具:

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

“小朋友,你们好!

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

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

到你们这儿,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是多少啊?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15℃,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感受一下天气吧?

(2)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动室外去观察、感知天气特点,并学习用晴天(或阴天、雨天)来描述当天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的幼儿可能会说出当天的天气类型和气温)。

(3)“喜羊羊”:

“过几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气怎样。

小朋友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气呢?

适时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回忆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气的基本途径。

2.通过讨论,幼儿学习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感知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1)教师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截图,启发提问:

“图中有谁?

”(天气预报员和天气图标。

)“天气预报员告诉我们什么?

”(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

)“除了看电视,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气预报?

(2)幼儿根据经验回答。

(3)教师逐一出示报纸、手机、网络等三种天气预报截图,让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天气情况。

(4)简单复习已有知识“小动物气象员”,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了解。

指导语:

“除了天气预报,在以前的科学活动中,我们知道了有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还记得它们是谁?

是怎么预报天气的?

幼儿回答。

师小结:

鱼儿上浮、蜻蜒低飞、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现象都是动物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5)讨论,进一步了解天气预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指导语:

“除了晴天,还有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呢?

”(雨天、阴天、多云天气。

)指导语:

“如果明天是周末,天气预报是晴天,你想做什么?

如果预报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儿认识天气图标,能准确说出其名称并操作相关学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气预报图的天气图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结合操作学具,认识晴天、雨天、阴天、多云、晴转多云等天气图标。

指导语:

“这个图标画了什么?

表示什么?

你手上有与这个相同的图标吗?

请把它举起来,和同伴互相看看举得对不对。

(2)出示北京和广州的城市图片(教具),其中有过去一周内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

要求幼儿根据图意,正确找出学具中与教具图片相对应的天气图标,并大声说出正确的天气图标名称。

(3)引导幼儿了解天气图中的气温如8℃,在播报时要念成“8摄氏度”;如果图中的气温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摄氏度”。

4.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尝试按要求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

(1)指导语:

“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气预报员那样播报天气呢?

大家一起想想播报天气时要说些什么呢?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

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

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

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

(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

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

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

(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

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

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

(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幼儿园小班拉拉小手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拉拉小手科学教案

设计意图:

我们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每月都开展混龄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混龄活动的形式多样,如各区域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幼儿在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伙伴的过程中,表现出稳定的活动兴趣、平和而自然的交往方式,因此,我们在更多领域和范围内尝试混龄活动,以促进幼儿是社会性、认知等多方面能力的更好发展,远足活动也因此应运而生。

活动目标:

1、学习帮助、分享和感谢,提升与不同年龄幼儿交往的体验,增强理解他人、善于与人合作的意识。

2、进一步了解季节的变化,体验、表现夏天的美丽。

3、锻炼体能和自控能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老师:

“今天,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和中小班的没弟弟妹妹一起到长泾公园去游玩,你们高兴吗?

现在老师请每个大班的哥哥姐姐与一位中班的弟弟妹妹、一个小班的弟弟妹妹拉起小手,小朋友要仔细看看拉的.是谁,一定要记清楚了。

(幼儿自愿结对)

(2)老师:

“现在老师提一个要求,看谁记得最清楚:

我们走在马路上时,好朋友的小手不能分开,看哪对好朋友小手拉的最紧。

”“准备好了吗?

出发。

二、跳集体舞

到达长泾公园的一块空地,老师:

“孩子们,我们能在这里做什么呢?

”(集体跳邀请舞《找朋友》3——4遍之后,请幼儿休息一下)

三、玩游戏:

钻洞洞

(1)老师:

“我们来问问大班的哥哥姐姐,你们玩过钻山洞的游戏吗?

(2)老师:

大班小朋友玩钻洞洞游戏,中小班的小朋友认真看。

(3)老师:

“中、小班的小朋友看清楚了吗?

”鼓励孩子用手臂做洞洞,用身体和脚做洞洞。

(4)请孩子们尝试做个大洞洞,能够让好朋友从这个洞洞中钻过。

四、欣赏美景

(1)老师:

大班夏老师发现前面有更美丽的景色,我们去看一看。

(提示好朋友拉好小手,到长泾公园中心广场)

(2)老师:

这里真美丽,看看都有什么?

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用什么办法给它记录下来?

(引出绘画活动)

(3)老师:

等会儿画的时候,大家可以自由组合。

(4)幼儿自由组合绘画创作。

五、结束活动老师: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给身边的小朋友看一看,然后收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