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1553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docx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一册)

2011年5月

附录Ⅰ炮制通则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均称为饮片。

饮片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净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

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可供饮用的净水。

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药典炮制通则和下列有关要求。

中药炮制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工制和其他制法五大类。

一、修治和饮片切制

(一)修治

为了除去杂质、虫蛀、霉变及非药用部分,提高清洁度,便于切制和加工,药材需要进行修治。

主要方法如下:

1.拣是把混在药材中的杂质、虫蛀和霉变品及非药用部分拣去,或将药材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类,以使药材洁净和便于进一步加工处理的净制方法。

常用手工操作或与筛簸交替配合使用。

拣有2个作用:

(1)出去杂质、虫蛀和霉品:

如乳香、没药、五灵脂中肠含有木屑、砂石等,藿香、紫苏、淡竹叶中常夹有、腐叶及杂草等,可通过挑拣以洁净之。

(2)将药材分档:

如天南星、半夏、白芍、白附子、白术、大黄、木通等可通过挑拣来分档。

2.簸将药物放在簸箕、竹匾等工具内扬簸,利用药物与杂质的轻重不同,通过上下簸动,使之除去杂物皮屑及非药用部分。

3.筛是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或箩,筛除药材中的泥土、砂石等杂质,或对药材进行大小分档,或筛去炮制辅料(麦麸、河砂、滑石粉、蛤粉、米、土粉等)的净制方法。

有时筛与簸同时合用。

筛簸工具有簸子、竹匾或畚箕等。

4.去皮是将药材的皮壳与肉或仁分开。

有些药材皮壳与肉或仁在临床上有不同作用,必须分开;有些药材只用肉或仁而必须去皮(壳)。

如砂仁、豆蔻、扁豆等必须皮与仁分用;鸦胆子、使君子、榧子等是用肉(仁)而去皮(壳)。

5.去毛是因有些药材表面生茸毛,而毛会黏附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呕吐,所以必须去除。

去毛和方法有以下多种:

(1)刷:

用硬毛刷子刷去表面的绒毛或污物。

如枇杷叶去毛。

(2)刮:

用刀或锋利的玻璃片、瓷片等利器刮去表面的毛状物、附着物或不可供药用的粗皮。

如虎骨、豹骨去筋肉;肉桂、厚朴去粗皮。

(3)燎:

用火焰燎烧,再用刷子刷净,有些质硬而有毛茸的药材,如鹿茸的去毛茸等。

(4)烫:

将沙子炒热至200~300℃后,加入药材拌炒,使毛茸烫焦,再用刷子刷净,如马钱子的去毛茸等。

(5)炒:

用热锅炒制药材,使表面附有的硬刺和毛须去掉。

如香附等,可将锅烧热,把药材的毛须炒焦后筛去。

如苍耳子、金樱子、刺七厘等,亦可用此法将硬刺去掉。

6.剔用刀或锥子等适当的工具,挖去药材深部缝隙内不可入药的部分或杂质异物。

如猪苓中挟携的碎石和砂泥的剔除。

7.抽用水先将药材湿润,待木心与皮部易分脱离时,然后进行愁心。

如牡丹皮、巴戟天的去心等。

8.碾用石碾或鉄碾船(槽碾)等工具将药材碾成粗粉或出去外面的非药用部分。

如白蒺藜去刺等。

9.劈用刀或斧头将大块或坚硬的药材劈碎,以便使用或再次加工,如苏木、降香、油松节的加工等。

10.压榨用手工或机械挤压药材中的油或取其鲜汁。

如巴豆、千金子去油,生姜榨取姜汁等。

11.制绒用捶打、推擂,将有些纤维性药材,捣成棉絮状物。

如艾绒、麻黄绒、大腹皮的加工等。

12.拌衣用拌的方法,为某些药材拌衣,如朱砂拌衣,即将朱砂细粉均匀地拌在某些药材上,如朱茯神、朱麦冬、朱灯芯的加工等。

二、切制

为了使药材与溶剂的接触面增大,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使炮制的辅料(如酒、醋、蜜等)易于渗入药材组织内部,需对药材进行切制。

切制后饮片还便于干燥、贮藏及调配。

切制分手工与机械切两种:

①手工切是将经浸、润适当的药材,用切药刀根据不同的要求切成片、块、段,或用刮刀将角质类药材刮成丝,或用镑刀、刨子将坚硬的骨角质类药材镑成薄片,如镑鹿角、羚羊角等。

②机械切是将浸润适当的药材装入切药机内,切成厚薄均匀的饮片。

切制主要方法有:

1.切片切制品大小厚薄的规格通常为:

(1)极薄片:

厚度为0.5mm以下。

适用于木质类及动物骨、角质类得药材。

常用的药材有羚羊角、鹿角、降香等。

(2)薄片:

厚度为1~2mm。

适用于长条形的,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宜破碎的药材。

常用的药材有白芍、乌药、槟榔、当归、天麻、三棱等。

(3)厚片:

厚度为2~4mm.适用于含粉性的药材和质地松软、黏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

常用的药材有茯苓、山药、天花粉、泽泻、丹参、升麻、南沙参等。

2.切丝细丝宽2~3mm,宽丝宽5~10mm。

细丝适用于皮类药材,宽丝适用于叶类药材。

常用的切成细丝的药材有黄柏、厚皮、桑白皮、陈皮等。

切成宽丝的药材有枇杷叶、淫羊藿、荷叶等。

3.切段长为10~15mm,也有写切成5~10mm的短段,或切成15~30mm的长段。

适用于黏液质较重的质软而黏的,不易切片的以及全草类;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药材。

常用的药材有薄荷、荆芥、党参、青蒿、怀牛膝、北沙参、广藿香、石斛、芦根、麻黄、忍冬藤等。

4.切块每粒为8~12mm3的立方块。

适用于煎熬时易糊化的药材。

常用的药材有阿胶丁,葛根块、茯苓粒等。

切制品的干燥温度,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超过80℃,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60℃为宜。

5.粉碎主要方法有:

(1)打、捣杵(俗称桩):

将药材放入石缸或铜缸内,用力打碎或捣碎。

如捣砂仁、草果、川楝子等。

(2)机械粉碎:

将药材用机械粉碎。

(3)研:

用乳钵或球磨机、铁研船等将药材研成细粉,如研三七、麝香、枯矾、硼砂等。

(4)锉:

用锉将坚硬的药材锉成丝或粉末,如羚羊角等。

(5)粉碎的规格:

筛号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①最粗粉:

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并能在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②粗粉:

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并能在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③中粉:

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并能在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④细粉:

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能在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⑤最细粉:

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能在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二、水制

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如酒、醋等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

目的是使其清洁、软化、便于切片、粉碎,或借以减低药材的毒性和副作用。

主要方法如下:

(一)抢水洗(淘洗)

是用清水洗涤药材,随洗随捞,除去泥沙等杂质;或将药材盛入箩筐等盛器中,在清水中淘洗。

应用抢水洗可软化切片的方法,适用于质地疏松,芳香性的药材,如防风、细辛、陈皮等。

洗时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切片后应注意及时干燥,防止霉变。

(二)浸泡

是将药材加清水或其他液体,如酒、醋、姜汁等浸泡至适当的程度,目的是使药材柔润,便于切片,如乌药、槟榔,或为了减低毒性,如半夏、天南星。

但浸泡的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药材的粗细、质地以及气候等不同情况适当掌握,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三)渍

是用清水洗净后,再用适量的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如酒、醋、盐水、米泔水、甘草水等)渍至药透汁尽的药材处理方法。

适用于质地松软或经水泡后易降低疗效的药材,经浸渍软化后,便于切片,如大黄、木香;或浸渍后改变其药性,如萸黄连等。

(四)润

是将洗净或浸泡的药材,装入适宜的容器中,通过经常喷水或用润药机保持一定湿度,进行闷润,让水分徐徐渗入药材组织内部,使其润软透心,便于切制,如大黄等。

(五)漂

是让药材在较多的水中停留长时间,并经常换水或用长流水漂洗的方法,叫做漂。

以漂去药材某些有毒物质或盐分、咸味、腥味、麻辣味等杂质,如半夏、南星、紫河车等。

(六)水飞

是不溶于水德矿物、石类及贝壳类得药材常用的处理方法。

其方法是将不溶于水的药材与水共研,再加入多量的水进行搅拌,由于搅拌时水德旋转作用,使较粗的粉末和颗粒即下沉,微细的粉末则混悬于上部,倾出悬浮液置另一容器中,粗粒再清水继续研磨,再飞,直至全部都悬浮液为止。

最后待各次的悬浮液完全沉淀后,倾去上面清水,分出下面的潮湿粉块,干燥,刮去靠底部的一层带有泥沙的杂质,研细,如水飞朱砂、珍珠、炉甘石等。

三、火制

将药材直接或间接置火上加热,使其干燥、松脆、焦黄或成炭的方法,统称为火制法。

主要的方法如下:

(一)炒

将药材置锅内加热翻动称之为炒。

有清炒或加辅料炒2种。

1.清炒根据炒得程度不同,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3种。

(1)炒黄:

将药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微黄,有香气溢出即可。

如炒白术。

(2)炒焦:

将药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材表面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有焦香气味。

如焦山楂。

(3)炒炭:

将药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炒至外成焦黑色,内成焦褐色,喷洒清水少许,灭尽火星。

炒炭必须注意“存性”,如炒成灰,则药效损失,如地榆炭。

2.辅料炒可根据辅料的性质不同分为固体辅料炒和液体辅料炒2种:

(1)辅料为固体:

将药材与固体辅料统至炒制容器内拌炒。

根据所用辅料不同,可分为米炒、土炒、麦麸炒、沙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等。

①米炒:

可减低药材的毒性,增强药效。

将大米与药材置热炒制容器中共炒或先将湿米炒至冒烟时,再放入净药材,轻轻翻动至大米呈焦黄色或微带焦斑时,取出,筛去焦米,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大米20kg。

如米炒斑蝥、米炒党参等。

②土炒:

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先将土(赤石脂、灶心土)的细粉,置炒制容器内炒至灵活状,加入净药材同炒至药材表面挂土色,透出药材的香气,取出,筛去多余的土粉,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土20kg。

如土炒白术、山药等。

③麦麸炒:

能缓和药材燥性,去除不良气味,并能增强疗效。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材用麦麸熏炒的方法。

先用中火或武火将炒制容器烧热,再讲麦麸均匀撒入热炒制容器中,至烟起时,投入净药材,快速均匀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炒制药材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麦麸10~15kg.如麸炒白术、麸炒僵蚕。

④沙炒(砂烫):

用砂作中间体,取其温度高,受热均匀,可使坚硬的药材经砂炒后变松脆。

将净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炒至轻松状,倒入净药材饮片,不断翻动,至药材饮片鼓起或色黄酥脆,立即取出,筛去沙子。

如炒穿山甲、狗脊、龟板等。

砂的用量以覆盖药材为度。

⑤蛤粉炒(蛤粉烫):

与药材共制可除去药材的腥味,增强疗效。

将蛤粉置炒制容器内,炒至滑利时,倒入净药材饮片,翻炒至药材表面鼓起酥脆时,取出筛去多余的蛤粉。

如烫阿胶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蛤粉30~50kg.

⑥滑石粉炒(滑石粉烫):

用以拌炒药材,能使要擦受热均匀。

将滑石粉置炒制容器内,炒至轻松状,投入净药材,用武火炒至表面鼓起或酥脆,取出,筛去多余的蛤粉,放凉。

如烫象皮、刺猬皮、鱼鳔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滑石粉40~50kg.。

(2)辅料为液体(炙):

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称为炙。

根据辅料不同,主要的方法如下:

①蜜炙:

可增强药材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作用。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将药材与炼蜜(加酒或开水适量)拌匀,略润后,倒入锅内,用文火炒制药材表面呈老金黄色或微带焦斑,不粘手为度;另一种方法是将炼蜜置锅内,另加适量冷开水加热至沸,再倒入净药材,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呈老金黄色,不粘手为度。

除另有规定外,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炼蜜25~50kg.。

如蜜枇杷叶、蜜炙黄芪、蜜炙甘草等。

②酒炙(又称酒炒):

引药上行、改变药性、缓和苦寒性能,增强活血通络作用,矫味娇臭等。

将净药材与黄酒或米酒拌匀,放置闷润,待酒被吸尽后,倒入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黄色或微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黄酒10~20kg.(酒用量酌减)。

如酒炙黄柏,黄连、黄芩、当归、川芎等。

③醋炙(又称醋炒):

引药入肝,增强药材散瘀止痛的作用,娇臭矫味,降低毒性等。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待炮制品与米醋拌匀,润至醋被吸尽时,倒入锅内,用文火炒干或至规定的程度,取出,放凉;另一种方法是待炮制品置锅内,炒至表面熔化发亮(树脂类)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溢出(动物粪便类)时,喷洒定量米醋,炒至微干,起锅后,摊开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米醋20kg.。

如醋炙延胡索、醋炙五灵脂、醋制芫花等。

④盐炙(又称盐水炒):

引药入肾,增强药材补肝肾的作用。

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先将食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然后取盐水与待炮制品拌匀,润至盐水被吸尽后,倒入锅内给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另一种方法是先将净药材置锅内,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食盐2kg.。

如盐炙补骨脂、小茴香、巴戟天等。

⑤姜汁炙:

温中散寒,止呕化痰,降低药材苦寒之性。

姜汁的制法有两种:

Ⅰ榨汁:

取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水适量再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滤过,取滤液。

Ⅱ煮汁:

取干姜,捣碎后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取滤液。

将姜汁与净药材拌匀,润至姜汁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或上过蒸制)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制品,用鲜姜10kg或干姜3kg。

如姜炙黄连、竹茹、厚朴等。

.

⑥油炙:

使药材酥脆,易于粉碎、减低毒性、增强疗效。

方法有两种,一种将油倒入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沸,然后倒入待炮制品,炸至呈黄色、焦黄色、疏松时捞出,这种方法称油炸;另一种方法是将待炮制品与油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称油炒)或放在火上烤(称油酥)至药材表面呈黄色、焦黄色、疏松、亮为度。

摊开、放凉。

如油炸马钱子、羊脂油炙淫羊藿等。

⑦甘草汁制:

可减低药材的毒副作用。

甘草汁制法:

甘草汁为甘草饮片加适量共煎去渣而得的黄棕色至深棕色的液体。

将净药材与甘草汁拌匀,润至药汁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药材用甘草6kg。

如甘草制远志、甘草制吴茱萸等。

(二)煅

是将待炮制品直接或间接放在火上煅烧,利用高温处理药材的方法。

煅的目的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低毒性和副作用,除去杂质或使药材松脆,便于粉碎和煎煮。

煅的方法很多,根据药材性质和具体要求,可分为几种煅法,即直火煅、锅煅、焖火煅、罐煅、煅淬等。

1.直火煅是将药材直接放在无言炉火中煅至红透或疏松,如煅磁石、煅龙骨等。

此法适用于质地坚硬、矿物及贝壳类药材。

2.锅煅是将药材装于适宜的耐火容器内用武火煅烧,如煅明矾、煅皂矾、煅礞石等。

此法适用于质地坚硬、矿物及贝壳类药材。

3.焖火煅(又叫扣锅煅)是将净药材置锅内,上盖一小锅,于两锅接口处,周围用湿纸条贴紧后,用盐泥封固,并在小锅面商贴上白纸条,然后置炉火上,上压一重物,先文火后武火进行煅烧。

待纸变深黄则为煅透,停火,冷透,隔日取出药材。

此法适用于质地轻松,炒炭易灰化的药材,如煅灯心草、煅荷叶、煅血余炭等。

在煅烧过程中,如发现有大量浓烟从锅缝冒出,应及时用盐泥填封,防止空气进入,以免药材灰化。

4.罐煅(又叫坩埚煅)是将净药材装入特制的砂锅中,置无烟炉火中,用武火煅至红透。

如煅龙齿、煅炉甘石等。

5.煅淬是将炮制品煅至红透,趁热投入定量的淬液中淬之,取出,再煅再淬,如此反复煅淬至酥脆为度,如煅淬自然铜、煅淬赭石等。

(三)煨

分面煨、纸煨、滑石粉煨3种

1.面煨是将净药材用湿面皮包裹,埋入热滑石粉中,煨至面皮呈焦黄色有裂隙,闻到药材固有的香气为度;或置锅内与热砂同炒至面皮表面焦黄色,闻到药材香气,取出,筛去砂,剥去面皮。

如煨肉豆蔻、煨甘遂等。

2.纸煨是将净药材用湿草纸或吸油纸均匀地隔层分开,置温度较高的炉台上或烘房、炭火、热滑石粉中,煨至闻到药材固有香气,油尽,取下,去草纸。

目的是出去药材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物质,以达到提高疗效,缓和烈性的目的。

隔纸烘煨,如煨木香、煨天麻;纸浆裹煨,如煨葛根、煨诃子等。

3.滑石粉煨是将净药材埋入滑石粉中用文火煨至规定的程度,取出,放凉。

但这样的处理方法,常使药材焦化或受热不均匀,以致成熟的程度不同,目前较少采用,并有所改革,如隔纸烘,麦麸炒等,亦可以利用纸张、麸皮吸收部分的挥发成分,而达到同样的目的。

(四)烘(焙)

是将药材置锅内,于近火处,置金属板或铁丝网上,用火加热,慢慢蒸去水分,可用烘房或烘箱进行,便于控制温度。

如虻虫、蜈蚣、壁虎等。

(五)火燎

是将药材放在无烟火焰上,短时往返灼烧,使药材表面或毛茸等迅速受热焦化,而内部不受影响,以达到去毛的目的。

如鹿茸、金毛狗脊燎去毛邓。

四、水火共制

是用水(或液体辅料)与火共同加热,以改变药材性质与形态的方法。

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蒸

可增强药材的疗效,改变药性,亦可软化药材,利于切片。

是将药材置适宜的蒸制容器中,与水蒸气上蒸之。

由于所用的辅料不同,又可分为清蒸、酒蒸、醋蒸等。

蒸可增强药材的疗效,改变药性,如生地黄清热凉血,酒制后则滋阴补血。

生黄精有刺激咽喉的作用,蒸熟后则除了可减轻刺激性外,还有补脾胃润心肺的作用。

如蒸木瓜,亦可软化药材,利于切片。

(二)煮

可减低其毒副作用,亦可增强疗效。

是将药材与清水,或液体辅料(如醋、药汁等)共煮。

可减低其毒副作用,如醋制乌头。

亦可增强疗效,如乌豆汁制何首乌(炖、蒸)。

(三)淬

使药材质地变得松脆,便于煎出或增强疗效。

是将煅或砂炒的药材趁热迅速投入水或液体辅料(醋、药汁等)重,使药材质地变得松脆,便于煎出或增强疗效。

如醋淬磁石,鳖甲等。

(四)燀

分离不同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

是将种子类药材置沸水中浸煮片刻,随即捞起,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其目的是除去非药用部分,如桃仁去皮(燀桃仁);分离不同的药用部分,如燀白扁豆。

五、其他制法

(一)法制(又叫复制法)

将净药材加入辅料按照一定的炮制程序处理,其目的是减低或消除药材毒性,增强疗效。

如法制天南星、半夏等。

(二)发酵

将药材经过适当处理后,置于适宜的地方,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其发酵生霉,改变原有的性质,以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

如胆南星,淡豆豉、六神曲等。

(三)发芽

将需要发芽的药材洗净,稍浸泡,在适宜的温、湿度下,使其发芽,待芽长到一定长度时取出,直接晒干或烘干。

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等。

在发芽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带入油腻,以防烂芽。

(如发酵、发芽过程中,发现有黄曲霉菌,应挑拣或禁用)。

(四)制霜

药材通过去油,凝结或其他加工方法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结晶,称为制霜。

其目的是降低药材的毒副作用。

如巴豆霜、千金子霜、西瓜霜等。

(五)提净

通过重结晶提纯,将药材中杂质除去的方法。

如皮硝制芒硝。

(六)油炙或油酥

将油倒入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沸,投入药材(油炸),或将药材涂油,置火上烤(油酥)至呈黄色或焦黄色疏松时取出。

如油炸(油酥)猴骨、豹骨等。

 

附录Ⅱ炮制的常用辅料

中药炮制过程需要用到辅料,常用辅料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二大类。

一、液体辅料

(一)蜂蜜

是指参照《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的蜂蜜。

用炼蜜,即将生蜜加适量水煮沸,滤过,去沫及杂质,适当浓缩而成。

蜂蜜具有补益脾胃,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缓中止痛,解毒,矫味矫臭等作用。

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味极甜。

要求室温(25℃)相对密度应在1.349以上。

还原糖不少于65%,蔗糖不超过8%,水分不超过25%,已发酵、酸败者,不能药用。

常用蜂蜜炮制的饮片有甘草、麻黄、紫菀、百部、白前、枇杷叶、款冬花等。

(二)酒

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酒。

有黄酒、白酒两类。

黄酒以绍兴酒为好,白酒含醇量45°以上的粮食酒为宜。

酒是良好的溶剂,能溶解生物碱类、苷类、鞣质、有机酸、挥发油、树脂、糖类,以及部分色素(叶绿素、叶黄素)等多种成分,因此,饮片经酒制后,能改变其组织的物理状态,有利于成分的浸润、溶解、置换、扩散等溶出过程,对某些饮片还有吸附作用,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酒辛、甘、大热,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的作用。

为澄清,具特有的芳香气味。

要求含醇量应符合标示浓度,甲醇量不得超过0.04g/100ml,细菌数黄酒≤50个/ml,大肠菌群≤3个/100ml。

有沉淀、杂质或已发酵、酸败者,不能药用。

酒多用作炙、蒸、煮等辅料,常用酒制的饮片有黄芩、大黄、白芍、白花蛇、当归、地黄、常山等。

(三)醋

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醋。

醋是以米、麦、高粱或酒糟等酿制而成。

主要成分为醋酸,占4%-6%,尚有维生素、琥珀酸、草酸、山梨糖、灰分等。

醋味酸、苦,性温。

具有引药入肝、散瘀止血、理气止痛、行水、消肿、解毒、矫味、矫臭等作用。

醋应澄明,无悬浮物及沉淀物,具有特异气味。

总酸量不得低于3.5%,不得检出游离算。

醋多用作炙、蒸、煮等辅料。

常以醋制的饮片有延胡索、甘遂、商陆、大戟、芫花、柴胡、莪术、香附等。

炮制饮片不能使用醋精等化学醋。

(四)食盐水

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食盐,加适量的水溶化,经过滤而得的澄明液体。

食盐味咸、性寒、具有强筋骨、清热、凉血、解毒、防腐、矫味、矫臭、软坚散结、引药下行等作用。

食盐应为白色,味咸,无可见的外来杂物,无苦味、涩味,无异臭。

氯化钠含量≥96%。

常用食盐水制的饮片有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车前子等。

(五)生姜汁

为姜科植物鲜姜的根茎,经捣碎取汁;或用干姜,加适量水共煎去渣而得的黄白色液体。

姜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多种萜类及苯基链烷基化合物,其中包括姜油酮、姜酚、生姜酮、姜烯酮等。

另外尚含有多种氨基酸,淀粉等。

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止呕、化痰止咳、解毒等功效。

饮片经姜汁制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常用姜汁制得饮片有竹茹、草果、半夏、黄连、厚朴等。

(六)甘草汁

为甘草饮片水煎去渣而得的黄棕色至深棕色的液体。

甘草的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及甘草苷、还原糖、淀粉及胶类物质等。

性味甘、平。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

常用甘草制得饮片有远志、半夏、地龙等。

(七)黑豆汁

为大豆的黑色种子,加适量水煎煮去渣而得的黑色混浊液体。

黑豆的主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色素等。

黑豆性味甘、平。

具有活血、利水、滋补肝肾、养血祛风、解毒等功效。

常用黑豆汁制得饮片有何首乌。

(八)胆汁

是牛、猪、羊的新鲜胆汁,为绿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黏性,有特异的腥臭气。

胆汁性味苦、大寒,具有清肝明目、利胆通畅、解毒消肿、润燥等功效。

与饮片共制后,能降低毒性、燥性和增强疗效。

常用胆汁制得饮片有天南星。

(九)油

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食用油(花生油、芝麻油、羊脂油)等。

食用油的性味甘热,能温散寒邪、益肾补阳。

常用来炸炙坚硬或有毒的饮片,使之酥松易碎,减低毒性。

常用油炙的饮片有马钱子、淫羊藿等。

凡混入杂质或酸败者不可药用。

(十)米泔水

即大米加水搓擦所得的淘米水,为淘米时第二次滤出的灰白色混浊溶液。

也可以以2kg米粉加水100kg,充分搅拌代用。

米的性味甘、凉。

具有益气、除烦、止渴、解毒等功效。

主要用于降低饮片燥性。

常用米泔水制得饮片有苍术、白术等。

其他的液体辅料还有吴茱萸汁、萝卜汁、鳖血、石灰水等。

可根据临床需要选用。

二、固体辅料

(一)河沙

为洁净干燥的中粗(20目左右)河沙。

河沙可作中间传热体拌炒饮片,使坚硬的饮片膨胀,质地变酥脆,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并可破坏其毒性,以及除去非药用部分。

久用后发黑者或炮制不同的饮片时,应注意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