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2897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

《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就业心态.docx

大学生就业心态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报告

市场营销81邹源孟会计92薛亚娇

市场营销81谭志娟工商管理91沈浩锦

农林经济91袁浩茹

摘要:

大学生就业是现在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业难,害怕就业已成为困扰广大大学生的沉重心病。

该报告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京农业大学的百名学生的就业心态进行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解决与措施。

关键字:

大学生就业心态总结与建议

毕业生就业是现在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解、掌握大学生就业心态,也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要求,帮助、指导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的的就业,最近,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项研究课题精组织,学院学生积极配合,对南农百名大学本科生的就业心态,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初步提出具体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南京农业大学百余名大学本科生。

2、调查时间:

2011年3月。

3、调查方法:

根据与大学生就业所密切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设计专项调查问卷,在校园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大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选择回答问卷。

经过统计整理,对调查问卷选择完整的107份,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共有24个问题,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1、大学生对当前社会就业情况的认识及了解,包括对现今就业前景的态度认识,对目前就业的大学生心态的把握,影响当前就业状况的因素的了解等。

2、大学生自己面对就业的态度与规划,包括对今后就业的心态的分析,就业的目标与要求的把握,就业的行业的选择,就业地理区域的挑选,所就业后薪酬的要求等。

3、大学生对就业可能遇到挫折的心理准备及就业能力的锻炼状况,包括:

对将要碰到的挫折有足够的认识,可能直接导致自己求职失败的原因,求职所需要的各种素养和能力的把握等。

4、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与就业的看法,包括对专业的选择状况,对就业时与专业不对口的看法等。

5、大学生对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的看法,包括对就业指导课上课情况的满意程度,及对就业指导课的要求与期望等。

三、调查情况分析

1、对大学生看待当前就业的心态有喜但更忧

喜的是大学生已经对当前就业有一定了解,且至少有52%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持比较乐观及乐观态度,有至少48%的大学生认为当前“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工作”,而且能够适当了解什么在影响着当前就业,其中认为学校教育有73%,所学专业有62%,国家政策有55%,家庭教育有41%,另外长相、性别、个人经济条件各占11%左右,还有其他7%。

而更忧的是还有49%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持比较悲观及悲观态度,还有4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困难大,就业形势严峻,不一定找到工作”。

2、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有一定的认识与规划,已经具有良好的就业态度,但还是有一定的忧虑

在看待就业规划的问题上,有57%的大学生认为“重要”,但也有28%的大学生认为“不太确定”,9%的认为“不重要”,6%都“没考虑过”。

而面对就业的目标问题上,有59%的大学生认为“获取学习与生活的平衡”更重要,有44%的人想“谋求发展空间”,31%的想“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另有37%需要“个人兴趣得到满足”,而34%的只是想要“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还有的21%的想“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剩下的是考虑其他。

不过有67%的大学生希望在“中等及以上城市”工作,有21%喜欢呆在“小城镇”,只有8%的选择“农村”,剩余的选择其他。

在选择的行业方面,至少有59%的大学生选择如“金融、证券、保险等的商业贸易类”,有15%的想要在“政府机关”工作,另分别6%的选择“房地产业”和“医药食品业”,选择“IT与通讯业”、“电力、石化等能源业”、“新闻出版业”、“旅游交通航空业”都只有2%。

第一份工作是事业的开始,其中有41%的大学生觉得“干什么都行,先实现自食其力,并尽早积累实践经验”,同样有27%的认为“我并不急着挣钱,但很在意第一份工作对我职业之路的积极意义,它能够让我学到东西,享受职业的快乐,因此我更关注单位的文化氛围”,但有21%的觉得应该“非常看重,应该精挑细选,不能委屈自己”,可是有11%的人觉得“在哪工作不重要,但干什么很重要,毕竟这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啊”,虽然每个人的想法不尽相同,但却都有自己的思考,这才是值得欣慰的。

什么才是决定自身就业成败的呢?

在调查中列前三的是“较多的实习”、“人际关系”和“多项技能证书”,分别有50%、42%和40%,而选“平和的心态”的有30%,“名校及高学历”却只有20%,与“运气”是一样的,另有极少觉得是其他。

而在面对就业时首先考虑时,36%的大学生考虑的是“工作环境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考虑“工资待遇问题”与“地理区域是否有发展前途”的各有25%,只有14%的考虑“是否与专业对口”。

而进一步关于工资问题,各有40%的大学生选择月薪“1500-2500”与月薪“2500-4000”,10%的希望有“4000-6000”的月薪,而在“1500一下”与“6000以上”各有5%。

3、对于在求职遇到困难与挫折,大学生基本都能保持正常的心态,能认识到自己的欠缺与需要

在求职不如意的情况下会怎么做,有52%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边工作边寻找理想工作”,还有32%的“会调整期望值,但比一定降低标准”,选择“继续深造”的只有9%,但也有7%的人认为“不管其他工作,一心找寻理想的工作”。

而面对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有39%的大学生觉得是“能力不足”,同样“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也有39%,认为“求职方法欠缺”的有13%,有9%的人认为是“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而觉得自己最欠缺的素质时,有26%的大学生觉得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同样的还有26%的“沟通协调能力”,有20%的认为是“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另有7%的选择“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4%的另有想法。

而觉得用人单位最关心大学生条件的问题上,64%的认为是“专业技能”,差不多的是60%的“综合能力”,选择“工作经验”和“个人素质”的分别有39%和34%,还有18%的选择“学校名气”,16%的选择“发展潜力”,只有5%的选择“学习成绩”。

4、大学生基本认识到了专业与就业的关系

找工作时,面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性质问题时,有67%的大学生认为“与专业要有关联性,不一定对口”,有15%的认为要“先找份工作,不管是否对口”,还有13%的希望“根据喜好来选择工作”,但仍有5%的觉得“工作一定要与专业对口”。

5、大学生对于高校就业指导课还有一定的信任度

在对高校就业指导的看法时,有52%的大学生觉得“没有太大作用”,但仍有32%的认为“虽一般,但有一定作用”,还有8%的认为“非常有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还有8%的“说不清楚”。

而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有什么希望时,有63%的大学生想要获得“用人单位信息”,53%的希望获得“应聘技巧”,还有44%的希望进行“职业规划辅导”,14%的希望进行“求职心理辅导”,另有20%想了解“专业出路”,剩下7%觉得还有其他更重要。

四、总结与建议

1、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还是比较好的,也比较重视就业心态的调节。

通过对以上问卷的调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多数大学生面对就业的严峻现实,重视就业心态的调节,“通过努力”等心理状态就是成就就业应有态度。

在调查中,很多学生也充分意识到当今就业的影响因素,了解到了许多社会的状态。

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有悲观的心态,主要还是只看到就业中的劣势而没有看到其中的优势环节,但还是可以通过适当的调节消除的,树立信心是第一步,要始终保持和增强自信,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也是对大学生们的考验。

2、很多的大学生认为职前规划是重要的,这是值得欣慰的。

虽然也有部分处在迷茫之中,但是好的规划必需的,固然迷茫,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能随波逐流,要高度重视。

在这之中,目标的确定是第一步,很多的大学生选择“获取学习与生活的平衡”、“个人兴趣得到满足”、“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谋求发展空间”等,其实不管目标有多大,只要有动力就好,只要有所选择,就说明他们有积极地就业心态。

在此基础上,再讨论目标的大小,上述数据可看出大学生的目标其实不能说多宏大,但蛮贴近生活的。

至于很多人选择在大中城市,喜欢从事商业类的和政府的工作,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偏高的,如果能与自身匹配,这才是恰当的选择,不然只是好高骛远而已,希望能够从自身能力思考。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了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从数据上也可看出很多的人的思考很具理性,认为“先就业再择业”。

而对于“文化氛围”,这是主观的感受,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其实就行了;至于“精挑细选”和“不能委屈自己”,毕竟自己是要就业的,是要高度竞争的,选是必须要的,但有时苦点更能锻炼自己,工作不是享受。

很多大学生都意识到了实习经历、交际沟通、技能证书等对于就业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值得欣慰。

所以,不断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也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不能一味追求过度,,关键还是在于把握,要有对应性的培养,一项技能不是每项工作都适用,毕竟“运气”也是可以改变一生的。

在调查中,面对就业时首先考虑什么时,最多考虑的是关于自身发展的问题,其次在是工资、专业对口等其他,说明我们大学生已经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问题,也充分说明如今大学生心理的成熟程度已经很明显了,能够自己分析就业问题。

而在月薪的要求方面基本集中在1500-4000之间,也看出大学生对于当今社会的认识,不在一味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很理性,月薪索取也很恰当。

3、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也早就意识到就业中会存在各种的困难,不在一味高要求,重在把握“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只有少数坚持自我而不求变通或选择再造而逃避。

只有认清现实,正视自我之后,再做的决定才是适合自己的,不是在逃避的,那是再坚持或深造也无可厚非。

通过问卷,大学生普遍认为能力与专业知识的不足是最困扰就业的两大因素,而在最欠缺的素质中则是实习经验和沟通协调能力为最。

但是我们会困扰会欠缺是因为我们不去弥补,能力、实习经验可以锻炼,专业知识、沟通协调可以作为培养。

不过,在这些方面学校也应适当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至于其他应聘技巧、抗压能力是很容易训练的,关键在于自己,大学生应该好好把握大学生活,把握自己。

对于用人单位的要求理解上,大多数大学生的理解也比较合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工作经验肯定是比较关注的,但是在如今中国,学习成绩也是其关注的重点,虽然已经有下降趋势,但一定高的学习成绩肯定容易在群人中突出,同样的还有学校名气,也有相当的作用。

大学可以很轻松,但是为了将来就业,有时候就应该多学多练多争取。

4、通过调查可知,绝大多数人倾向于就业时不一定要专业对口,但要求有关联性,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很有理性,都很会分析,当然真正就业时是如此也行。

但还是要注意,可能找的工作就是完全没关联性,但却可以去从事,这是需要好好的把握。

我们要学会变通,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其他能力,这样可能就会走得更好。

5、从调查的数据可知,很多大学生对现如今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不满意,但却对其仍抱有一定的期望。

很多大学生希望获得各种用人单位的信息,还有各种的应聘技巧、职业规划辅导、就业心理辅导等,这些都应是各高校应该注重的,只有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才能教得更好,更让学生满意。

同时也应注重不同专业的就业出路,毕竟学生选读不同专业的结果都是一个,为了就业。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并特别强调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而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则首次提出了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一方面给了正在漫漫求职路上的我们很多鼓励和信心,一方面也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十二五”期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

对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素质,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应该放平自己的心态,不一定要一下就走到很高的位置,要首先具备一定的社会对接性,掌握的工作经验和有一定的经历之后,再提升自己。

除此之外,高校本身也应该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多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用人单位的信息、应聘技巧、职业规划辅导、就业心理辅导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