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2902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docx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

曾奇峰讲课文稿精神分析

弗洛依德当年说过这个世界上有3种不可能的职业:

第1种是治理国家的统治者,你不管怎么做,都有一部分人会反对你。

有一个阿拉伯谚语说:

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遭到50%的人的反对,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

第2种不可能的职业是做父母亲,你不管做得多好,都会有毛病。

而且,孩子也会挑剔你。

比如你让孩子练钢琴,你逼得厉害了,孩子肯定说你小时候虐待他;你不逼他,他也肯定把你和其他人比,说你做得不好。

所以说,做父母不可能做得很完美。

第3种是做精神分析师或做心理治疗师,你也不可能做得完美。

但是,从关系的角度看,不是做得太好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有人问“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三者有什么区别?

从属性上来说,根本就没有心理医生这个说法。

我们现在口头上所说的心理医生是用来科普的。

像我们做专业的人,以后强烈建议大家不要使用“心理医生”这种说法。

只有三种准确的说法: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

其实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极其微小,如果硬要说它们的区别就是心理咨询师做的工作具有很多的引导、指导、劝告和教育的味道。

而心理治疗是非治疗性的,是直接重建一个人的人格的。

它们的区别是前者搞得浅点,后者搞得深点。

没有医学背景的人,一样也可以做心理治疗,因为这个治疗并不是药物治疗。

你只要心理学的知识学得多,而且经验比较丰富,帮病人搞得深的时候,这就叫心理治疗。

实际上是如果心理咨询师做得足够熟练的话,你说帮别人做心理治疗也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就像《走西口》的歌里唱的“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花流。

有句话儿要对你说,走路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

”因为大路上人多些,赚钱的机会也多些。

所谓正宗的心理治疗的大路就是三个:

第一个是精神分析,真正的明门正派;还有行为主义;然后是人本主义。

现在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听说过哪个学派是第四思潮。

虽然有好多学派都说自己是第四思潮,像认知治疗。

还有一个叫“超个人心理学”,大家听说过吗?

他们说自己搞的是所谓的第四思潮。

我们现在只说有三大思潮。

有一些小的学派,我觉得也是名门正派,而且在今后也会有好的发展,认知治疗算一个,我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学家庭治疗。

我都恨不得要从精神分析改学家庭治疗,因为家庭治疗的确是来得快,而且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国情。

精神分析就稍微阳春白雪了一点。

再说精神分析的所谓的慢,精神分析的确是慢,因为弗洛依德当年给他病人做治疗动不动就是8年、10年,甚至一辈子。

对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来讲,好像这种慢是不太适合的。

但是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

正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了,我们总有一些事情要慢一点。

大家觉得呢?

刚才有个同学说得真好,要用这6天的时间和外界隔离一下,做这种慢效率,而且又花钱的事情,这对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非常有好处的。

最近好像流行一本书叫《慢活》――慢慢地活着。

正因为太快了,所以要有些东西让我们慢慢地活着。

特别是像精神分析是一个帮助我们内省我们的精神世界,看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这样一个学问,或者说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世界不一定太快了就是好的,比如说早泻,太快了就不好,这是众所周知的。

另外,精神分析在学生的咨询中一样是非常有用的。

因为现代精神分析的来源是对婴儿、儿童的研究。

也就是说,它直接看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怎样形成的。

所以说它是一切心理治疗、一切心理咨询的根本,因为它是看精神世界是怎么来的。

越是小的小孩,他的精神世界的沉淀就越少。

所以用精神分析的眼光看他,可以说清澈如水。

你真的是清楚地看到,他的问题是怎么来的。

我举个例子,我治疗的最小的儿童神经症是5岁的孩子。

具体的症状是,一摸到白色的纸,浑身就像触电一样的感觉。

他妈妈把他领来找我。

我就拿了张白纸给他摸,他真的就是一抖,这绝对是装不出来的。

然后我问是什么原因?

妈妈说是孩子去参加一个绘画班,那天导师是要求画苹果,而这个孩子却要画猴子,老师就训了他一顿。

于是他就出现了一个症状,那就是一摸白纸,浑身就像触电一样。

大家有没有看到症状和刺激的诱因的直接的联系?

这就是所谓的清澈如水。

如果成年人发展出这个症状,你要挖他的根子就非常非常遥远,这就为什么对成年人的治疗要困难一点。

然后我就对那个孩子说,小朋友,以后你只要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如果你不想画什么,我们绝对不会强迫你。

这个男孩就说,好啊好啊。

然后我就说,你再摸摸这张白纸,有没有触电的感觉?

他再一摸,完全就没有了。

所以我只用了20分钟就把这个症状搞定了。

但是如果这个孩子35岁的时候还有类似的心身症状的话,那可能就不是20分钟可以搞定的,可能就要20次,或者80次才能搞得定。

不过这个小孩我真的觉得对不起他,因为我花如此快的速度把他搞定了之后,在享受胜利的喜悦。

可是谁都没想到,2个月之后他又来了,他妈妈带他来,结果又出现这种情况,然后我又用了20分钟把他搞定了。

是怎么搞定的呢?

我教了他一招,当他出现触电感觉的时候,就用脚趾在地上神不知鬼不觉地一抓,把电放到地底下去,我告诉他这就是绝招。

他在我面前试了一下,我一喊“放电”,他脚一抓,手上的电就下去了。

大家有没有看到暗示的味道?

暗示是催眠的搞法,催眠是精神分析他“爹”。

那小孩觉得自己学了很深的功夫,很高兴地就走了。

过了10分钟我下楼,到了护士吧台那边去。

护士跟我说,那个妈妈真的是急死人了。

我问怎么了?

她说这个妈妈带他下去之后,还不相信她儿子已经好了,她从护士站拿了张白纸,对她儿子说,我就不相信你真的好了,你再摸摸、再摸摸。

大家看看这个妈妈想干什么?

担心他没好。

天下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病,这是精神分析揭示的一个明显的现象。

或者反过来讲,这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就是父母亲爱孩子,不恨孩子。

而这个分析告诉我们父母一样地会仇恨孩子。

而且,你仔细看的话,这真的是血淋淋的关系。

从事我们这一行的看见最悲惨的事情就是,你亲眼看见亲人间的相互惨杀,但你就是没办法。

而且,最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正在相互惨杀。

这个孩子的病本身是和他妈妈的人格和妈妈的教育有关系的。

当我把他治好后,就让他妈妈觉得没有什么口舌来插手这个孩子的事务了,所以她一定要再把孩子的症状给暗示出来。

我当时听护士说后大惊失色,因为这个病人实在是太好治了,电话号码等联络方式都没留下,这个病人永远就这样消失了。

这大概是我7、8年之前的一个病例。

当我有时候还想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就有点不舒服。

从那事以后,只要是在我面前出现的病人,哪怕是谈5分钟,我都要他们留下电话号码和病历。

当出现类似的情况下的时候,可以追踪。

所以精神分析在对学校的学生进行精神分析的时候,也是同样有效的。

别说中小学生,就连对幼儿园的孩子做咨询也是有效的。

当你有了精神分析的眼光之后,随便做什么都会有了分寸感。

因为精神分析我给它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做精神考古学。

用这样的眼光一看,真的可以知道你在大概几岁的时候有什么创伤,这个创伤需要怎样才能把它搞定。

如果没有精神分析的东西,你在下手的分寸和考虑各种关系的最本质的原因的时候,就可能会迷失方向。

所以你学了精神分析后,真的没有必要在额头上打几个字―精神分析师。

你有了这个眼光,然后你随便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一个人不学精神分析会犯什么样的错误呢?

有一次我给武汉的心理咨询师讲课的时候,他们强烈要求我和他们一起看一个录像,是劳动部搞的心理咨询师教学录像。

我一般是不看那个的,但他们逼着我看,看着看着我实在很生气,就把录像关了。

为什么生气呢?

因为那段录像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就是一个50多岁的男的,是国内的著名的大学教授,他说有时候我们的来访者会假装自己的症状好了来欺骗治疗师,这个时候你要警惕。

和他合作的一起演这个录像的他的学生,一个女的,大概30岁出头,也是我的学生,生活中我和她很熟的,而且她也在我这儿做自我分析,她实际上有很好的精神分析底子的。

她就问,老师,我刚好有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15岁的男孩,他妈妈送他来咨询,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学习成绩总上不去,虽然很努力,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基本上不跟别人打交道,一个人玩。

女治疗师就给男孩做了5、6次的咨询,效果很好。

这男孩跟她说,我现在第一学习成绩要好些了,第二是我开始喜欢和别人玩了。

这个女治疗师很高兴。

结果过了两天,这个妈妈又跑过来,跟这个女治疗师说,实际上治疗效果不好。

妈妈说,我儿子学习成绩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有所下降。

第二,他还是不跟别人玩,整天都在想着完成你给他布置的家庭作业。

这个女治疗师听了之后,就非常的沮丧、失败,甚至有点愤怒。

这个时候她的老师就跟她说:

对,你这种情况呢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

下次那个男孩再到你这儿来,你一定要跟他谈谈,他为什么要说自己好转,用这种方式来欺骗你。

我看到这儿真的是非常生气,因为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有一点大家一定要记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心理疾病,一切心理疾病都是关系的疾病。

我们看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真的没有必要把他脑袋打破,看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们只要看这个人的关系,然后就可以知道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几天我会花很多时间把这句话的大概意思说一说。

如果这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的话,他也是关系出了问题。

最主要的关系就是他和他母亲的关系。

肯定是他母亲做了什么,才让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和不和别人玩,这可以是肯定的。

也可以说,这个孩子处于挫败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中。

这个妈妈就有可能有能力使别人产生挫败感。

比如这个治疗师只和他妈妈只接触了一会儿,治疗师就已经感到被挫败了。

所以这个妈妈真的符合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克夫、克子,还克治疗师。

她有那种人格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女人。

有些女人你一跟她打交道,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意气风发,可以一直往前冲,就是真正能够滋养另外一个人的心理的能力。

但是有些女人你跟她打交道就觉得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学历低了、钱少了,房子也买不起。

反正觉得除了自己糟糕以外,就没有别的长处了。

这种女人就是毒药,你跟她打交道这辈子要少活10年,她有这种人格的力量,使用冠冕堂皇的力量来谋杀你。

这不是她故意的,而是她不知不觉地这样做,这跟她的成长是有关系的。

然后让我更生气的是,如果那个女治疗师在下次男孩再来的时候真的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要骗我等等等等,那么这个孩子就丧失了最后一个接收帮助的机会。

他心里想,我在努力地讨好你,和你发展关系,为什么你还说我骗了你呢?

这样,最后一次连接的可能就中断了,所以没有精神分析对这个问题肯定是看不清楚的,看不清楚它的动力到底是怎么样的。

我们再看看这个妈妈对她孩子的评论,1、2个星期时间能不能判断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就下降呢?

我觉得是不能的。

要花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判断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下降。

考试只有3到5分的差异,这个妈妈就很在乎了。

这样子就把这个毛病抓住不放,实际上是想这个孩子变得继续糟糕,这是第一。

第二,男孩在家里面整天做治疗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不是相当于和治疗师的一种关系?

那就是已经不是不跟别人玩,而是在跟别人玩了,对不对?

在象征层面就是心里装着一个人了,这是走出自我封闭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但是这个妈妈因为这种情况而感到嫉妒了,因为孩子整天想着治疗师而没想着她。

有很多父母亲把孩子送到精神分析师那里做治疗,他们就不希望孩子被医生治好,因为治好的话他们会嫉妒这个医生,那个明显可以说会嫉妒。

所以父母亲亲经常会成为治疗的极大的干扰。

我再说一遍,同样地也不是他们有意地这样做,而是他们不知不觉地这样做。

精神分析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恰好就是这种不知不觉的东西,就是一个人他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如果你把这部分展示给一个人看了,你就会让这个人非常非常地惊奇,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么做。

再举个例子,就是我最近治疗的一个家庭,父母和22岁的儿子。

这个儿子的问题非常简单,就是大学3年级,10门功课不及格,好像是稍微多了一点哦。

于是他们一家专程去武汉,在去的前一个晚上,3个人谈的非常地不开心。

他们到我这儿来的时候说,这孩子在中学的时候非常的优秀,高中的时候曾经因为学习成绩下降被父亲用皮带抽了一顿,最后成绩是慢慢上去了。

大家有没有看到他父亲有点“敢死队”的味道?

就是拿刀在后面盯着,你不打的话我就把你杀死,这就是父亲的形象。

我叫他们3个人分别地陈述,他们就当着我的面,连续地――武汉话叫“搅”,大概就是啰哩啰唆地责备了孩子10分钟以上。

我让妈妈说,等妈妈说完了我就问这个孩子,你妈妈跟你说的话你熟不熟悉?

儿子说,熟悉啊,从小到大就是这样说的。

我说,她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儿子说我心里很难受。

然后我又问妈妈,你刚才在说的10几分钟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她说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这也叫感觉吗?

也叫。

但我挖的不是这个。

我问还有没有别的感觉?

她说还有很痛心的感觉。

我于是又朝相反的方向引。

我说我是单位的领导,我有时说我职工的时候,特别是连续地说的时候,我会有快感。

大家听清楚了吗?

我问她,你在说儿子的时候有没有过瘾的感觉?

她强烈地否认。

然后我说,再仔细想想,体会一下,有没有快感,有没有过瘾的感觉?

假如孩子在各方面都好了,你就没有机会再说他了,你会不会憋着?

这个妈妈沉默了好长时间,还是非常勇敢地说,其实人都是一样的,说别人的时候都会觉得愉快。

大家听清楚了吗?

只不过她以前不承认而已。

我反过来又跟她儿子说,你刚才也看到了,你妈妈说你的时候,虽然你觉得很痛苦,但她却觉得很愉快、很过瘾。

但是你愿意忍受痛苦,还是经常让你妈妈过过瘾?

这个时候,儿子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下来了。

他说,我愿意,因为她是我妈妈。

紧接着哭得最厉害的是他的妈妈,泣不成声地哭着。

我最后还跟妈妈说了一句。

有人说精神分析干预的力度上不够,你们看看我的干预的力度怎么样?

我跟妈妈说,你如果没有别的爱好,没有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自己的事业的话,你如果不找一个出口,你会憋生病的。

如果你还是想通过说说你儿子而心里感到舒服一点的话,儿子也愿意的话,我建议你还是继续这样说他。

大家闻出来味道没有?

我如果这样跟她交代了话,她以后还好不好意思继续这样说?

她就搞不下去了,是不是?

大家觉得这个例子怎么样?

我觉得语言的力量真的是比刀枪、绳子厉害多了。

大家觉得呢?

然后,这个爸爸就在旁边感慨,唉,我跟他们说了20多年,没有改变。

医生一说,就使得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紧接着爸爸又要挽回自己的面子,那个家庭关系复杂得要命。

我跟他们说了22年,你一个医生2个小时就搞定,实在太伤了他的自尊,对不对?

一个男人就像一个家庭的国王一样,他不希望别人太过加入他的内政。

不管你是谁,虽然我是主动请你医生帮忙,但是你忙帮得太大、太好的话,他也会自然而然地反抗的。

这也是精神分析要管的潜意识。

他说,唉,我也是当过老师的,你们心理学的东西我也知道。

我心里像,这个东西应该支持,太打击他的自恋也不行。

随后我又接着对着孩子说,我说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3门功课不及格,这是真的,几次想自杀。

那你现在10门,真的实在是压力太大了,我深有体会。

这个孩子能感觉到我跟他之间的共情。

我说,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现在还活着没有自杀,你主要的精神支撑的来源在什么地方?

谁在帮你度过难关?

他说,就是跟我一样不及格的难兄难弟们。

大家想想,这些人对他的支持真的是非常非常地大。

我绝对相信没有这些人,他活不下去。

大家想想在青春期,我们从朋友那里获得了多少的力量呢?

然后我就又问他,大家看看干预的强度。

我说,从道义上来讲,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时候,应该来自血缘的亲戚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比如说爸爸、妈妈。

那你能告诉我,在你这样艰难困苦的时候,你爸爸妈妈为你做了什么吗?

半天没回答!

因为他不好说。

然后我就接着问,在这种情况下我绝对不会客气,我说你还是应该告诉我,或者要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为你做了什么没有。

他点头说做了。

我问,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有利于你度过难关的,还是有可能不利于你度过难关?

他说,我爸爸妈妈所做的所谓的事情,除了让我更伤心、更难受以外,没有别的作用。

都是负数。

大家想想,他的爸爸妈妈听了后会怎么样?

实际上在他困难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不仅没有为他承担一部分责任,反而还在背后捅刀子,就是搞得他更加难受。

这是可以想象的,因为就在前一个晚上,他们已经谈得非常非常地不高兴了。

好,大家再看看这个爸爸的反应。

他说,唉,你那些所谓的难兄难弟,那都是互相会产生消极影响,不会给你什么真正的帮助。

如果你一辈子和他们打交道的话,一辈子都会失败的。

大家有没有看到爸爸又在保护自己?

他为自己在儿子处在困难的时候,不仅没有帮儿子,反而捅了儿子刀子这一点感到不能接收,这个事实他是不愿意看到。

为什么我们为这些人做治疗的时候,他会阻抗呢?

因为这个过程对他来说太痛了。

太痛,他就不愿意看到这一点。

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个爸爸的自我保护?

他的内心的自我价值是不高的,只有他和妈妈所做的事情才是真有好处的。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来自难兄难弟的帮助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是爸爸妈妈不仅没帮忙,还帮倒忙。

所有这些东西,仔细想想,都有惊心动魄的味道。

这就是有位同学说的,一个人所不知道的自己。

这就是对父母亲作了点野蛮分析之后、措施之下,一定会有所改变。

大家可以再稍微体会一下这个案例。

关于自我分析是否有用。

我想讲两句话。

第一句话,自我分析当然是可以的。

第二句话呢是,自我分析不能替代被他人分析。

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在自我分析时,如果你没有新经验进来,那就相当于自己和自己玩,这样就有可能一下子自己的某一个部分占上风,一下子自己的另外一个部分占上风,都不过是自己的某一个部分占上风而已。

如果你找另外一个人分析的话,真的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是你会从这个人身上获得一种新的经验,它会成为你的人格的新的组成部分。

台湾人提了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我最近几年碰到的最有水平的问题。

他说,在自我分析过程中有没有移情?

我想了一天,脑袋都差点想破了,最后的答案就是,在自我分析中间,只有移情。

所以,没有移情是不行的,因为只有移情,就没有新的经验的进入,或者说没有新的客体的内化。

另外,还有同学问精神分析的发展主脉。

我想讲讲整个心理治疗发展的主脉。

几百年前,巫婆神汉-那是我们搞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祖宗。

假如几百年之前大家跟他们学习的话,基本上就是学习占卜、口里念咒语啊,这个维持了非常长的时间。

大家轻易不要否认这些东西的作用,有些东西真的是靠这些东西可以解决,它肯定是种治疗方法,只不过治疗方法稍微原始了一点。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我以前会用科学的精神科的医生的所谓的眼光来看这些事情,但是最近我把自己的心情放得稍微中立了点。

一个星期之前我有个经历,大家不要和其他人讲哦。

在某一个城市讲课的时候,当地有个搞催眠的跟我讲,他间接地认识一个灵魂附体的女孩,说很神,问我要不要看一下。

我说当然去啦。

然后那天我们就到那个女孩的家里去了。

我以前也经常去这样的地方,去干什么呢?

去诊断一下那个人是否有精神分裂症,然后强行把他带走。

通常情况下会有两个镖形大汉在我身边,带着医院里专门捆人的绳子去的。

这样的事情不知搞过多少次了。

但是这一次呢,把我的心态放得比较中立,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外面敲门,一个女的开门,当时把我吓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她满脸都是黑颜色的膜,大概是在做美容什么的。

实际上是一个19岁的女孩,个子长得很高。

我进去的时候心还在咚咚咚地跳。

我算的内容就……只跟大家说一点,帮我算完的时候把我的小包一看,她问这里面有照相机吗?

然后我心里一惊,的确有照相机,那是我在离开酒店的一刻装进去的,我想照张相后作为资料。

我说是有。

她要我拿出来看一下。

我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是孙悟空告诉她的。

她说另外一个人也说神了。

我对算命还是知道一点点,现在的算命一般都是这样说的,一个女的去算命,然后算命的跟她说,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有很多小人搞你的鬼,大家是不是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是这样子的?

他就会说很模糊的话,然后你总能往上套上去一点点。

这个女孩玩得不是这个套路,她玩的是什么套路呢?

一开始就说,你当过兵,那个人的确当过10年的兵。

然后她揉眼睛又说,镜子不能挂在门后,把它取下来。

我心里就想,这一招的确是险了一点点。

我再看边上那个人,脸色发青,他家的确是在大门的后面放了一面镜子。

然后她又说,你老婆是不是喜欢养小动物啊,养画画草草的?

基本上是养一个死一个。

她又说对了,真的是神啊!

不过对这个东西,我们要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我在咨询室内是不可能用这个东西的,这些人的确是现在心理治疗师的祖宗。

大概在200年前的时候,有人就从这种巫术里面提炼出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就叫催眠,实际上用的是暗示。

弗洛依德在18几几年的时候就去巴黎学习催眠,相当于我们在什么地方去进修。

他觉得催眠真是一个好东西,有一幅图大家看过吗?

沙赫特催眠一个女病人,那张图片里有无数个病人,弗洛依德是作为学生一起参与的,他当时觉得很好,回到维也纳就用了催眠。

用着用着就发现了催眠很大的毛病,催眠是医生有意地把一个东西植入病人的内心里面,弗洛依德在这个基础上就发明了自由联想和精神分析的解释,是把病人已经有的东西挖出来,催眠是丢进去,大家觉得两者之间是不是有本质的不一样啊?

所以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引论》最后一节就讲到,催眠暗示和精神分析的区别,精神分析比暗示的效果更持久、更深刻。

精神分析基本上涉及到人格的问题及重建,跟催眠时以催眠师为中心的治疗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所以这个是心理治疗划时代的变化。

所以我刚才说催眠是精神分析他“爹”。

如果你会精神分析的话,催眠你学不学都可以。

但是你学了催眠,但没学精神分析,就等于把别人催眠催到朦胧状态,这不算很大的功夫,你催进去再说什么话,再朝哪个方面走,这就需要强大的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好,到这里就是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的、科学的心理治疗体系就建立了。

我刚才在说“科学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因为我经常遇到一些大学教授啊,一些搞研究的人,他们想精神分析是不是科学,因为精神分析有好多是没办法实证的,它都是观察的结果。

有一次我烦了,在去年弗洛依德诞生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我当时就说精神分析不是科学,因为现代科学太落后,不配谈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研究人的爱恨情仇的,跟科学没关系。

可以这样说吗?

如果两个人恋爱,你能把两个人的爱情量化吗?

或者说我是怎么样爱我女儿的,这个可以量化吗?

我估计在几百年之内都不太可能,即使是可能被量化了,但我都会坚决反对这样做,这是对我情感的侮辱。

我只要知道自己爱谁就可以了,不需要你来做科学的检测。

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真的是非常落后。

我是从来不相信心理测量学那些东西的,而且从诊断学角度来说,永远都是我们最后给病人下诊断,而不是靠某一个心理测量的结果下诊断。

我做诊断基本上不需要心理测量,最后判断这个病人到底是患什么疾病,肯定不是靠心理测量的结果,心理测量只能说是一面模糊的镜子。

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又慢慢地发展出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等东西。

刚才有同学问,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最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精神分析是看这个人是怎样形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它的目光在过去;而人本主义呢,特别是马斯洛这样的人,他们会用非常清晰的语言说,,精神分析忽略了一个人此时此刻的雄心壮志和改变自己命运和性格的能力,这个就是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区别。

人本主义是非常注重现在和未来的。

但是这两个我也不觉得有矛盾,两个加起来就完美了,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都覆盖了。

我一直都觉得学派之争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不同的学派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语言讲精神的不同的部分而已,它们加起来才会变得更加的完整。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区别。

简单地说弗洛伊德搞的是个人潜意识,荣格搞的是集体潜意识。

弗洛伊德搞得浅一些,而荣格搞的深一些。

荣格的东西在人类学上使用得非常广泛。

什么叫集体潜意识?

就是远古传下来的、人类的共同的记忆。

比如,我们这些人晚上的胆子小一些,白天的胆子大一些。

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没有钢筋水泥的房子来保护自己,人类的体格不够其他动物健硕,视力在晚上又不好,所以晚上更易感到害怕。

这些东西渗透到人类的心灵深处,所以现代人晚上胆子小些,有更多的恐惧。

有个美国精神分析师人来中国访学,中国人招待他吃饭,桌上有堆积成山的吃不完的东西。

这个美国人就分析说,中国人在集体潜意识中,中国人肯定有无数次的大饥荒,所以导致了食物的代偿性的需要。

如果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区别用一个西瓜表示,那么西瓜最表面的薄薄的青颜色的一层皮,就是非常薄的意识层面,而里面就是潜意识。

意识是由潜意识决定的,或者说决定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