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3219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

1.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

2.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

3.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

4.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

5.初步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

6.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

1.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较多,因此要强调基本概念,而不是过多地讲具体的计算网络中所使用的专用设备。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因此应尽可能地讲述较新的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致很快地过时。

3.本课程工程性较强,教学中应使理论联系实际和重视实验环节。

1.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熟练掌握: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掌握:

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

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的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

1.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90学时,5学分。

其中授课54学时,实验24学时,社会实践12学时。

二、文字教材与其它媒体的配合

1.本课程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实验教材两部分,文字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媒体,着重反映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形式上要便于自学。

2.录像教材配合文字教材的讲授,内容重点在于复习指导。

3.VCD光盘配合文字教材,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

4.CAI课件作为新的网络教学媒体,采用HTML样式表、Java等格式编写,可以在互连网上使用也可以直接以光盘从微机中使用。

三、主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

建议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     教学内容            授课  实验  社会实践

1 (参观互连网络中心)                    4

2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导言         8   4

3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      10  4

4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子网     12  4

5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中的高层服务     12  8

6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与相关技术  12  4

7 (社会调查)                        8

 

1.考核

本课程采用笔试和实验(含社会实践)两种考核方式,笔试由中央电大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实验由各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电大完成。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计算机网络导言 (8学时)

1.为什么使用计算机网络

2.网络系统的组成

3.互连网络标准体系

4.计算机网络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现存世界上计算机互连网络的主要标准。

TCP/IP协议基本概念。

掌握:

计算机网络所提供共享的硬件、软件、信息三类资源。

了解:

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网络,关于计算机网络和互连的技术新进展。

1.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 (10学时)

1.物理层

2.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

5.应用层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开放式系统和互连模型的概念,横向规程控制信息流和纵向数据流的概念,每一层的基本功能分工,服务和接口的概念。

掌握:

相关技术术语,每一层的具体功能,连接的概念,成帧、装配报文分组、纠错、地址、路由选择和活动窗口的流控制的概念或工作机理。

了解:

ISO/OSI七层开放式系统互连国际标准。

1.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子网 (12学时)

1.通信子网概述

2.数字通信基础知识

3.局域计算机网络

4.城域计算机网络

5.广域计算机网络

6.网际互连技术

7.端-端的通信(TCP)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通信子网的组成,调制/解调制、编/解码的概念,TCP/IP规程的主要内容,IEEE802.3协议,组网连接的主要几种方式。

掌握:

通信子网和高层应用分离的原则,主要物理通信信道的种类及性能,几种重要的信道复用技术,波特率和比特率的概念。

了解:

虚拟网络的概念,许多新的网络技术与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

1.计算机网络中的高层应用 (12学时)

1.计算机网络高层应用概述

2.网络应用服务平台

3.电子邮政服务

4.WWW多媒体信息发布服务

5.文件传输与终端仿真服务

6.其他网络高层应用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主要网络高层应用服务如Telnet、ftp等,特别是网络应用服务平台的构成,电子邮政技术,WWW信息发布技术。

掌握:

客户/服务器模式和浏览器模式。

了解:

其他互连网络应用如网络目录服务,BBS,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Java语言。

1.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与相关技术 (12学时)

1.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2.计算机网络安全

3.网络数据库接口技术

4.代理服务器技术

5.电子商务

6.网上教育

7.网上办公

8.有关的法律法规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网络管理主要内容,网络运行时的安全知识。

掌握:

网络数据库接口,代理服务器技术。

有关法律法规。

了解:

知识产权知识,电子商务,网上教育和网上办公。

1.社会实践 (12学时)

1.参观互连网络中心(4学时):

在实验1前安排参观一个网络中心,要求了解该网络由哪些硬件设备构成(设备名称、功能、主要技术指标),运行何种网络操作系统,了解网络规模及网络类型,以及该网络提供什么服务,画出硬件设备连接图。

2.社会调查(8学时):

课程学习结束后,调查当地政府或大型企业有关计算机网络

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情况,了解当地计算机市场网络产品的销售,并利用已掌握的网络知识,写出有关的调查报告。

1.实验内容 (实验总学时数24)

实验1:

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印象(4学时)

要求:

参观互连网络中心后,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关“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讨论,建立起计算机网络初步的概念,以及互连网络平台组成的大致概念。

实验2:

使用互连网络技能之一(4学时)

要求:

在互连计算机网络机房上机,要求使用常用的工具上网检索几个指定信息,用telnet登录一个服务器并用ping访问并比较就近的站点和远处的站点,看其响应时间和传输速率等增加对网络的感觉,用户间收发电子邮件等。

实验3:

使用互连网络技能之二(4学时)

要求:

在互连计算机网络机房上机,要求使用ftp下载文件,网上新闻,电子公告板服务等。

实验4:

局域网络的安装与管理(8学时)

要求:

前5小时在实验室范围内的二台微机的基础上安装一套局域网(或者是Novell,或者是NT网络),后3小时试用其若干网络管理命令来改变用户的使用权限或使用环境等。

实验5:

网络安全实验(4学时)

要求:

在PC-Linux上设置比较感受各种口令(容易记忆但易破译的,难记忆却不易破译的),在选择好的PC代理服务器上配置体会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命令如报文分组过滤等。

2.关于社会实践和实验的说明:

1.上述社会实践和实验内容必须进行;安排的五个实验中至少应做三项且考核及格者,方允许参加理论考试。

2.实验课设备:

一般微机工作站具备CPU型号在486/66或以上、内存在16MB或以上、硬盘在400MB或以上即可;网络服务器配置要求CPU型号在486/66或以上,内存要求在32MB或以上,硬盘要求在2GB或以上即可。

软件要求服务器配置Novell或NT操作系统,以及Linux操作系统和在Linux上运行的代理服务器软件;微机工作站配置Windows95或以上操作系统。

3.联网条件:

当地若已有教科网,可以用局域网互连方式直接联入者最佳,如不具备条件,可采用拨号方式与当地的教科网平台或中国电信的163网连接进行相关实验。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我系面向全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

该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技能及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能力,并为各专业学生学好后继课程提供支持。

(二)教学目的

计算机基础作为我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如下:

1.使学生对计算机文化有一定的理解。

2.能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基本问题。

3.为后继计算机应用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4.培养学生主动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学和接受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

课堂教学时数:

30学时,上机时数:

30学时。

(四)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上机实验并指导、实验报告、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

(五)面向专业

全校各专业。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特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安全知识和预防病毒的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所使用的不同的进位计数制以及不同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二)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和特点;计算机的运算基础及信息表示;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基本概念;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

教学重点: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不同计数制的数之间的转换方法;计算机中数的表示;软件系统的组成及操作系统的功能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

不同计数制的数之间的转换方法;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

2.微型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4.计算机的分类

第二节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1.计算机的特点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第三节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数制

2.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第四节数据与编码

1.ASCII码

2.汉字编码

第五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结构

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软件系统和计算机语言

1.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关系

2.系统软件

3.应用软件

4.计算机语言

第七节计算机的分类及硬件

1.主机

2.外存储器

3.输入设备

4.输出设备

5.其他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二章Windows操作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掌握通过WindowsXP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WindowsXP所具有的功能;熟悉WindowsXP的界面特点和操作基础;掌握WindowsXP中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以及汉字的输入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操作环境的演变与发展、图形用户界面、文件管理、程序管理、计算机管理、使用联机帮助系统、使用中文输入法。

教学重点:

WindowsXP的操作界面;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难点:

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

第一节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

1.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

2.启动技术

3.关闭计算机

4.切换用户或重启系统

第二节键盘和鼠标的操作

1.键盘操作

2.鼠标操作

第三节桌面的使用方法

第四节自定义桌面

1.更改桌面主题和背景

2.自定义Windows的外观

3.调整屏幕分辨率和颜色质量

第五节开始菜单的组成与操作

1.开始菜单的组成

2.设置开始菜单

第六节任务栏的组成与操作

1.任务栏的组成

2.设置任务栏

第七节窗口与菜单操作

1.窗口的组成

2.窗口的操作

3.菜单的操作

第八节对话框的组成与操作操作

1.对话框的组成

2.对话框的主要操作

第九节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1.使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2.以不同的方式显示文件

3.以不同的方式排列文件

4.查看或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

5.一些特殊的文件夹

第十节移动、复制、删除和恢复文件和文件夹

1.选取文件和文件夹

2.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3.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4.使用回收站

第十一节创建与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1.新建文件夹

2.更改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

3.重命名系列文件

第十二节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第十三节文件夹选项的设置

第十四节使用与设置输入法

1.添加、删除输入法

2.自定义输入法快捷键

3.更改输入法属性

第十五节使用中文输入法

1.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

2.动态键盘的使用

第十六节安装、卸载Windows组件

第十七节使用任务管理器

1.使用任务管理器终止程序或进程

2.终止任务管理器不能终止的进程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上机实验指导、实验报告、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三章Word排版知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具备的强大编辑排版图文混排功能;熟练地编辑文档、生成表格、插入图片、动画和声音等。

要求学生了解Word2003的功能;熟练掌握利用Word2003输入文本、对所输入文本进行编辑和格式设置以及打印输出的基本方法;掌握文档中表格处理方法和图形处理方法;能够通过Word2003建立、编排、打印图文并茂的文档。

(二)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Word2003概述、文档的基本操作、在文档中处理表格、图形处理、邮件合并、样式与模板的使用、文档的综合处理。

教学重点:

通过Word2003建立、编排、打印图文并茂的文档。

教学难点:

文档中的表格处理、图形处理以及邮件合并等。

第一节Word窗口组成及操作

第二节文档基本操作

1.文字的输入、编辑

2.表格处理

3.图形处理

第三节word工作环境

1.创建文档

2.打开文档

3.保存文档

4.退出Word

第四节编辑文档

1.输入文本

2.输入符号

3.修改文档

4.选取、删除文本

5.撤消、恢复、重复操作

6.移动与复制

第五节插入公式

第六节设置文本格式

1.更改文字的外观

2.设置上、下标

第七节设置段落格式

1.段落格式的处理

2.设置行距和段间距

3.使用格式刷

4.制表位

5.边框和底纹

第八节使用样式和格式

1.样式的概念

2.样式的分类

3.样式的应用

4.创建新样式

5.查看与修改样式

第九节项目符号与编号

1.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

2.中断、删除、追加编号

3.使用多级编号

4.设置编号格式

第十节查找与替换

1.一般查找和替换

2.特殊查找和替换

第十一节长文档的编辑技巧

1.在大纲视图中建立纲目结构

2.使用“链接到标题样式的多级符号”建立纲目结构

3.抽取目录

第十一节浏览长文档

1.使用文档结构视图

2.改变文档显示比例

3.拆分文档窗口

4.定位文档

第十一节设置页眉页脚

1.创建页眉和页脚

2.同一文档中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3.首页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4.去掉页眉和页脚中的横线

第十二节分栏排版

第十三节页面设置

第十四节设置页码

1.插入页码

2.插入包含章节编号的页码

第十五节插入分隔符

第十六节打印文档

1.打印预览

2.打印文档

第十七节排版图片

1.插入图片或剪贴画

2.设置图片格式

3.裁剪图片的边缘

4.插入艺术字

5.绘制图形

6.图形对象的操作方法

第十八节使用文本框

1.插入一般文本框

2.使用文本框与自选图形制作题注

3.使用文本框实现插图与图题排绕

4.创建文本框链接

第十九节创建表格

第二十节合并和拆分表格、单元格

1.合并表格和单元格

2.拆分表格和单元格

第二十一节编辑表格

1.在表格中选取文本

2.表格的整体移动和缩放

3.使用菜单命令增加、删除单元格

4.使用键盘编辑表格

5.设置表格列宽和行高

第二十二节表格中的文本排版

1.表格中一般文本的排版

2.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方向

3.单元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

4.根据内容或窗口调整表格

5.指定文字到表格线的距离

第二十三节表格的跨页设置

第二十四节表格在文档中的排版

第二十五节表格的自动功能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上机实验指导、实验报告、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四章Excel电子表格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Excel2003的功能,熟练掌握表格的建立、编辑、格式控制、打印输出等基本操作;掌握数据图表的建立、和编辑;进而能够对数据表完成计算、统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管理工作。

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建立表格、编辑表格、对表格进行格式化、打印输出表格等;熟练地建立和编辑数据图表。

(二)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簿的基本操作;表格的格式化;数据图表的建立和编辑;数据的管理与应用;Excel2003的高级应用。

教学重点:

表格的建立与编排;数据图表的建立与编辑。

教学难点: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图表的建立与编辑。

第一节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

1.数据的编辑

2.统计分析

3.图表功能

第二节Excel的工作环境与基本概念

1.Excel窗口界面

2.Excel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Excel的基本操作

1.创建电子表格

2.文件的保存

3.区域选取与命名

4.浏览工作表

5.工作表的操作

第四节编辑工作表数据

1.数据的移动和复制

2.数据的填充

第五节工作表的格式化

1.格式化数据

2.调整工作表的列宽和行高

3.设置对齐方式

4.添加边框和底纹

5.使用自动套用格式

第六节工作表的打印

1.页面设置

2.打印

第七节公式的运用

1.认识公式

2.公式的创建

3.认识函数

4.公式的移动和复制

第八节图表功能

1.创建图表

2.修改图表

3.修饰图表

第九节Excel的统计与分析

1.数据清单的概念

2.筛选数据

3.排序数据

4.分类汇总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上机实验指导、实验报告、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五章PowerPoint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学会使用PowerPoint2003软件的基本功能,能用它制作图文并茂、视觉效果好的演示文稿。

通过本章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学会使用PowerPoint2003软件的基本功能,会制作具有基本功能的演示文稿。

(二)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演示文稿的功能,PowerPoint2003工作环境,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定制演示文稿的视觉效果,设置演示文稿的播放效果。

教学重点:

定制演示文稿的视觉效果,设置演示文稿的播放效果。

教学难点:

定制演示文稿的视觉效果,设置演示文稿的播放效果。

第一节演示文稿的功能

1.幻灯片的制作

2.幻灯片的放映

第二节工作环境与基本概念

1.PowerPoint窗口界面

2.相关概念介绍

第三节制作一个演示文稿

1.幻灯片的制作

2.保存演示文稿

第四节制作一个多媒体演示文稿

1.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对象

2.插入声音和影象文件

第五节定制演示文稿的视觉效果

1.使用幻灯片母版

2.更改配色方案

3.应用设计模板

第六节设置演示文稿的播放效果

1.幻灯片中对象动画效果的制作

2.播放效果的设置

3.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演示文稿

4.播放演示文稿

第七节演示文稿的输出与发布

1.打印演示文稿

2.打包演示文稿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上机实验指导、实验报告、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六章网络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Internet的基础知识;掌握

Internet和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学会网络资源的利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Internet的基础知识;WWW浏览器及电子邮件的使用。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通信的原理。

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

3.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4.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5.计算机网络术语。

第二节因特网基础知识

1.因特网简介

2.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

3.因特网的组成

4.因特网地址和域名

第三节如何连入因特网

1.选择入网的方式

2.拨号入网的基本条件

3.ADSL宽带接入

第四节因特网上的信息服务

1.www信息资源

2.信息搜索

3.文件传送FTP

4.远程登录Telnet

5.电子邮件

6.网络电话

第五节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概述

2.危害网络通信安全的因素

3.安全措施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上机实验指导、实验报告、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应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掌握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技术基础,掌握常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

通过本章内容的讲授,学生应对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有个基本认识;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有个基本了解。

掌握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技术基础,掌握常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技术基础,常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