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3315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docx

心得体会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班级

姓名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学号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运用构件及其运动副联接常用符号和机械中常用机构的简图符号,正确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

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意义;

3.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学会判断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

二、实验内容:

机构运动简图是用国家标准规定的简单符号和线条代表运动副和构件,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出的表示机构的简明图形。

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在分析研究现有机械和构思设计新机械时都需要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1.绘制三个机构的运动简图,测绘对象:

1)油泵――摆杆式油泵、摆块式油泵;2)冲床――滚子式、滑块式;3)插齿机――从曲柄开始到插齿刀;4)牛头刨床――从小齿轮开始画起。

其中,1、2必做,3、4选其一。

对于油泵,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尺寸测量,然后按比例画出其机构简图;对其余机构则绘出机构示意图。

2.计算所画机构的自由度,判断其能否成为机构?

3.在东6D座参观常用机构的电动模型,观察各机构的运动。

三、实验步骤:

1.分析机械的组成情况和运动情况:

确定机械是由多少个构件组成?

哪个是原动件和机架?

哪部分是执行构件和传动部分?

2.沿着运动传递路线,分析两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3.适当地选择运动简图的视图平面;

4.选择适当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在原动件上标出代表其转动方向的箭头,并从原动件起,按传动路线标出各构件的编号(1、2、3、······)和运动副的代号(A、B、C、······)。

5.绘制完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其自由度后,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方可离去。

四、注意事项:

1.上课时自带直尺、橡皮、铅笔和画草图用的白纸。

2.课堂上只要求画出各机构简图的草图,草图应画在自带的白纸上。

五、实验报告:

1.直接将报告填写在后面作业纸上。

2.将课堂上所绘制的各机构简图的草图,按机械制图的要求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或机构示

意图。

3.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列出公式,并写明其活动构件数、各级运动副的数目。

4.说明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为什么?

5.将有教师签字的草图附在实验报告后一同按时交上。

六、思考题:

1.在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机构运动简图与机构示意图的区别?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姓名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班号

成绩

实验日期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姓名

机构创新设计搭接实践学号

一、实验目的

1、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

3、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实验内容(自行选题,要有创意;或从以下内容中择一)

1、观察工程实际中遇到的产品,或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装置,分析其功能,提出改进设计方案。

说明方案的特点,进行设计,并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利用实验室所给的散件模型化,验证方案的正确性;

2、将目前用人手完成的动作用机构来实现,给出方案进行设计,并将设计方案在实验室搭接出

来;

3、从“机构构思与搭接”一书中选择题目进行设计和搭接,以班为单位到精仪系馆3401室找李

老师购买。

三、进度安排

第1周:

布置任务,调研,制定设计规划,看录像。

建议三人为一个小组,其中一人做总体协调工作

(组长),将题目分为三个部分,每人一部分。

第2周:

方案论证,给出2-3个设计方案,论证给出较优的方案;绘制总体方案图纸,进行必要的运

动分析和其它计算。

第3周:

尺度综合与分析,建立尺度综合的数学模型;给出计算机程序框图及变量说明表;给出力、

力矩(原动机)的曲线;进行改进设计;进行初步搭接。

第4周:

进行搭接(制),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用数字相机照相。

整理设计说明书,要求每一组写出一

本说明书,小组成员分别负责编写自己承担部分的内容,由组长负责整个说明书的组成。

(周五交设计报告)

第5周:

开始答辩,5-10分钟/组。

四、设计报告要求

1、问题的提出:

提出功能要求;为什么提出该项设计,其背景和意义。

2、设计要求:

要实现哪些功能;需要哪些执行构件;稳定性、机构优化。

3、基本工作要求:

机构选型;尺度综合;位置分析;静力分析;绘制机构简图4、运动要求:

运动协调性;结构紧凑。

5、选择动力源:

动力源转速或位移速度。

6、搭接出所设计的机械或机构,采用数字相机拍照。

(尽量用低副机构,若采用高副机构由学生

应用硬纸等设计制作)

7、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本课程设计参考书目。

8、进行答辩。

五、地点

地点:

东6D座

六、考核方式

书面报告30%;搭接30%;难度及创意10%;答辩30%第二篇、机械原理实验报告210人内容参考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成绩批阅人

实验名称: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根据实际的机械或机械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学会用机构运动简图来表达机械系统设计方案。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运动是否确定的判定方法。

3.联系人类的生产、生活,提出一种可以完成某些功能的机械结构,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三、实验结果

第1页

四、问答题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1、一个正确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答:

它能准确的表达机构运动特征以及机构中的活动构件,运动低副,高副的个数,还能以此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2、机构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各会产生什么结果?

答:

1)若F>;0,而F>;原动件数,则机构可以运动,但构件间的运动不确定。

2)若F0,而F原动件数,则构件间不能实现确定的相对运动或产生破坏。

3、在本次实验中是否遇到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等情况。

在机构自由度计算中你是如何处理的?

说明它们在实际机构中所起的作用。

答:

没有

1)复合铰链:

由m个构件汇集而成的复合铰链应当包括(m-1)个转动副

2)局部自由度:

计算机构自由度是局部自由度应当合并不计,可减少高副元素接触处的磨损。

3)虚约束:

预先将生产虚约束的构件个运动副去掉,然后进行自由度计算,可改善构件的受力,增加机构的刚度。

五、体会与建议

体会:

在进行试验时,深刻体会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从人们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要得到真知就必须进行实物上的操作,这点特别是在绘制“创新机构”的简图中体现出来,有些部件的运动状态并非靠个人的想法便能描绘出来,各个构件间的关系也要在相当谨慎的态度下才能确定,否则之后的自由度计算便会出现差池。

建议:

希望可以多几次这样的实验安排,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结合理论。

第2页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成绩批阅人

实验名称:

齿轮范成原理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渐开线齿廓的形成过程,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

2.观察渐开线齿轮加工时的根切现象,了解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三、原始数据

四、实验结果

第3页

五、问答题

1、齿轮切齿时,什么条件下产生根切?

如何避免?

答:

1.根切现象是因为刀具齿顶线(齿条形刀具,不包括圆角部分)或齿顶圆(齿轮插刀)超过了极限啮合点(啮合线于被切齿轮基圆的切点)而产生的。

2.避免方法

1)选用Z>;Zmin的齿数2)采用X>;Xmin的变位齿轮

3)改变齿形参数,如减少hax或加大a均可使Zmin减小以避免根切,由于又可以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当ZZmin时为避免根切,须采用变位根切,即X>;0:

;而当Z>;Zmin时,也许一定的负变位(X0)也不至于产生根切。

2、在用齿条刀具加工齿轮过程中,刀具与轮坯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哪些要求?

答:

当齿条刀具的分度线(中线)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做纯滚动时,刀具的线速度v等于轮坯分度圆的线速度wr,即v=wr。

3、用同一把齿条刀加工标准齿轮和正变位齿轮,定性分析以下参数m,α,r,rb,ha,

hf,h,p,s,sa的异同,试解释原因。

答:

m=m’

α=α

r=r=mz/2rb-rb’=mzcosα/2

ha=haxmha’=m(hax+x)∴ha≠ha

hf=m(hax+cx)hf’=m(hax+cx-x)∴hf≠hf’

h=m(hax+cx)h’=ha’+hf’∴h≠h

p=p=πm

第4页

s=s=πm/2

sa=da(s/mz+invα-invαa)sa’=da’(s/mz+invα-invαa)da=d+2hada’=d+2ha’

∴sa≠sa

4、若加工负变位齿轮,其齿廓形状是否会发生变化?

如何发生变化?

为什么?

答:

不会发生变化对于负变位齿轮;X0其分度圆齿厚比标准齿轮小,变位齿轮的齿形随变位系数的改变而变化较大,实际上其分度圆压力角仍等于刀具节线压力角,即等于刀具的齿形角α,其基圆半径不变,因此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齿廓曲线,均应为同一基圆所产生的同一条渐开线,只是它们分别应用同一渐开线的不同段而已。

六、体会与建议

体会:

此次实验使我们对齿轮齿廓的形成有了形象的认识,也了解了产生根切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对我来说结合《机械原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对齿轮这一章有了感性的认识。

附图:

范成齿形图

第5页第三篇、齿轮范成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II)实验报告班级姓名

学号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实验研究日期xx年11月10日

(理论课)任课教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和加工方法;

2、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要求:

1、根据所给参数,利用实验室提供范成仪的搭接件,构造出齿轮加工装置。

2、掌握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3、掌握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好剪刀、铅笔、圆规、三角板、量角器和绘图纸(或其它厚纸)等用具。

1)根据个人所分配到的题目安装好齿轮范成仪,进行齿轮范成。

2)在所范成齿轮上标出db、d、da、df、p、s、e、pb、pn;

3)观察所范成的齿轮,发现并解决范成法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产生的问题4)分析比较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2、范成齿轮的参数如下:

a组:

1)m=15,α=20︒,Z=10,hax=1,cx=0.25

2)m=10,α=20︒,Z=18,hax=1,cx=0.25b组:

1)m=15,α=20︒,Z=6,hax=1,cx=0.25

2)m=7.5,α=20︒,Z=20,hax=1,cx=0.25c组:

1)m=10,α=20︒,Z=9,hax=1,cx=0.25

2)m=10,α=20︒,Z=15,hax=1,cx=0.25

四、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内容

使用范成仪范成图纸齿轮,此次实验选用b组齿轮范成,其中标准齿轮半个,发生根切现象的齿轮半个,变位后消除根切现象的齿轮半个。

2、实验装置及参数测量

下表为实验计算参数和实验参数

3、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图纸纸板与托盘的固定问题,螺栓太松纸板会转动,太紧会损坏纸板,解决的方法是在纸板与螺帽之间再放一小纸板,既可以保证纸板的牢固又不会损坏纸板。

另外在范成过程中,纸板的边缘翘起,不能顺利与刀具错开,解决的方法就是,每当刀具的一个齿进入啮合区时注意将纸板边缘压住,使其顺利错开。

其次,在使刀具齿廓中线与分度圆相切的过程中精度不够,解决方法是将直尺的一个边缘与刀具齿廓中线对齐,使直尺的一边与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

在测量齿厚和槽宽的操作中,由于均需要测量各圆弧长度,纸板中心被穿透无不方便进行圆心角测量,因而在测量中运用渐开线的产生原理,让直尺在对应圆弧上做纯滚动,测量直尺滚过的距离,即为要测量的数值。

4、现有范成装置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范成装置存在的问题也是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即纸板的固定问题。

改进的方案1:

是将中心固定改为多点固定,用三个小螺栓将纸板平整地固定在托盘上,避免相对托盘转动和翘起。

改进方案2:

将固定纸板的螺栓用针来代替,将纸板扎在托盘上(托盘上相应位置打针孔),避免损坏纸板,同时方便操作。

改进方案3:

刀具加长,免得移动刀具。

5、实验总结

此次实验通过范成法范成齿轮进一步掌握了范成法原理以及范成仪的使用,巩固了根切原因和变位原理。

通过对仪器的使用回顾了机构的相关知识,对仪器的设计有了进一步认识。

通过对各参数的计算和测量,对齿轮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更加熟练地掌握。

此外,在这次实验中,不仅要求实验前参数计算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小困难也对我有所帮助。

6、思考题

1)范成法切出的齿廓曲线全部是渐开线吗?

在图上画出其渐开线部分及根切部分。

答:

范成法切出的齿廓曲线不全是渐开线,基圆内部不存在渐开线。

渐开线部分及根切部分见图纸。

2)标准齿条型刀具的齿廓与普通齿条相比,有什么不同?

x

答:

标准的条形刀具的齿廓与标准齿条相比,刀具齿轮的顶部高出了cm一段,用于切制出被加工齿轮的顶隙。

这一部分齿廓是半径为ρ的圆角刀刃,用于切制被加工齿轮靠近齿根圆的过渡曲线。

第四篇、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第五篇、实验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绘与分析实验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绘与分析实验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

2、

3、掌握用机械通用量具测定齿轮参数的过程;掌握和理解渐开线齿轮的若干重要概念和计算公式;掌握齿轮的设计方法,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理解测定齿轮参数的方法在工程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实验对象

模数制正常齿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ha=1、c=0.25)两个(奇数齿和偶数齿的齿轮各一个),最好是有齿顶降低(σ>;0)的变位齿轮,条件不具备,亦可用标准齿轮代替。

xx

三、实验工具

游标卡尺、0—25mm公法线千分尺、25—50mm公法线千分尺。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

1.确定齿数z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齿数z可直接从待测齿轮上数出,数三遍。

得:

Z1=22,Z2=34

齿数z为偶数,da和df可用游标卡尺在待测齿轮上直接测出。

如图3-1所示。

同一数据应在不同位置上测量三次,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

2.计算全齿高h

对于偶数齿:

h=(da-df)(mm)

所以,h1=1/2(71.88-58.24)=6.82(mm)

H2=1/2(91.18-79.82)=5.68(mm)

3.测定公法线长度W’k和W’k+1

公法线Wk的长度是在基圆柱切平面(公法线平面)上跨k

个齿(对外齿轮)或跨k个齿槽(对内齿轮)在接触到一个齿的右齿面和另一个齿的左齿面的俩个平行平面之间测得的距离。

个距离在两个齿廓间沿所有法线都是常数。

首先,根据被测齿轮的齿数z,从直齿圆柱标准齿轮的跨测齿数和公法线长度表(附表1)中查出相应的标准齿轮的跨测齿数k:

K1=3,K2=4

然后,按图3-4所示的方法测量出跨测k个齿时的公法线长度Wk及(k+1)个齿时的公法线长度W’’

k+1。

为减少测量误

差,在齿轮一周的三个相同部位上测量三次,并取其算术平均值。

如下图:

图3-4公法线的测量方法示意图

4.推算被测齿轮的参数

(1)确定模数m和压力角α

按公式Pb=W’=πmcosα(mm),由测量得出的Wk和Wk+1–Wk’’’

k+1

值计算出被测齿轮的齿距Pb

b1P=8.833(mm)Pb2=7.41(mm)

在基圆齿距表(附表2)中查出与计算出的Pb相近的值,视为Pb的准确值,同时查出与之对应的模数m和压力角α。

α1=20°,m1=3

α2=20°,m2=2.5

(2)求变位系数x和移距量X

先求标准齿轮的公法线长度Wk值:

齿轮的压力角α=20°,则可查附表1中对应于m=l时的z和k的公法线长度值,再乘以被测齿轮的模数值m,得:

Wk1=23.0655(mm)

Wk2=27.0215(mm)

根据求出的Wk值和测量得出Wk值,即可按下式推算出被测Wk-Wk齿轮的变位系数x=2msinα’,移距量X=xm,得:

x1=-0.0626(mm),X1=-0.1879(mm)

x2=0.2132(mm),X2=0.5329(mm)

(3)求齿顶高系数ha,和齿顶降低系数σ:

1)先在不考虑齿顶降低(即认为σ=0)的情况下,由公式

x第六篇、《机械原理》课程实验大纲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大纲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实验室名称:

机械实验中心

一、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二、学时数

课程实验4个,8学时;创新实验3个,27学时。

三、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本实验是《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必要的补充和拓展。

通过实验验证、巩固、加深和拓展课堂讲授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掌握一些有关的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一些常用机构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控制等有一个清晰的感性认识,验证有关理论,了解有关实验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程序,训练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四、考核与评分

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以百分制评分。

五、实验项目表

六、实验项目内容与要求

1.典型机构的直观认识与创新联想实验内容:

指导学生参观机械原理模型陈列柜,引导学生创新联想,并进行答疑。

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文字解说和思考,熟悉典型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并进行有意识的创新联想。

2.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内容:

泵类四杆机构模型测绘,仔细观察机构的组成及运动传递方式,区分各个运动单元,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区分原动件与从动件,确定运动副的种类及数目,正确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实验要求:

熟悉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绘制选定的几个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或机构示意图,并计算自由度,回答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题。

3.齿轮范成加工实验内容:

利用齿轮范成仪(m=18mm,压力角α=20o,hax=1,cx=0.25)对不同参数的齿轮轮坯(标准直齿轮:

m=18mm,z=17;m=18mm,z=9。

变位齿轮:

m=18mm,z=9)绘制出标准齿形,根切齿形和正变位齿形。

实验要求:

掌握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廓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的形成过程,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回答实验指导书中的思考题,完成实验报告。

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定实验内容:

测量并计算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

实验要求:

通过测量和计算,巩固有关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渐开线性质等知识,掌握量具使用方法。

回答实验报告中的思考题,完成实验报告。

5.双自由度平面五杆机构的分析计算与轨迹控制实验内容:

了解双自由度平面五杆机构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主要功用和操作方法,写出所要实现的轨迹方程,推导运动关系式,用G代码编制控制程序,调试程序并画出预定轨迹。

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双自由度平面五杆机构轨迹设计和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有用G代码编写控制程序的基本能力。

6.平面六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运动参数测定实验内容:

对平面六杆机构进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编程计算并绘制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利用平面六杆机构运动参数测试系统,测定出相应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实验要求:

掌握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常用方法,了解运动参数测试系统的组成、测试原理和操作方法;根据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7.IRB1400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实验内容:

对IRB1400机器人进行运动分析,推导逆解公式;用手动工作模式或自动工作模式控制IRB1400机器人的关节运动,使末端执行器实现预定的位姿,使手部掌心走出预期的轨迹。

实验要求:

了解IRB1400机器人的构造、动作原理和运动控制原理;初步掌握机械手运动分析的方法;掌握机器人的示教控制方法;按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七、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丁福生,张纪元·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上海:

上海海事大学,xx.72.孙桓主编·机械原理·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xx.5第七篇、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洪建平徐双满编

房海蓉审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xx年2月

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2

实验二、平面连杆机构设计与特性分析实验…………………………………3

实验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绘与分析实验…………………………9

研究型实验(选修)典型机械系统及机械原理示教板演示实验……16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

学习机械工程首先要了解机械。

什么是机械?

什么是机器?

什么是机构?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机构创新设计?

在《机械原理》理论课上已从理论上给出了准确的概念和方法,而实验课则从实践出发重点提供认识机械系统、进行方案分析、设计实践的工程环境,通过以下实验环节可以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设计方法和运用方法。

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

在机械原理设计过程中,无论是进行新机构的设计,还是对现有机械进行运动和动力的分析,都需要画出能表明其组成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运动简图是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简单符号和线条代表运动副和构件,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出的表示机构的简明图形。

参见机械原理教材(常用运动副的表示方法、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如果不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机构运动简图是机械设计的一种工程语言,所以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它的绘制方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运用构件及其运动副的常用标准符号,正确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2、通过学习确定机构的运动副类型和构件数,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判断运动链的构成能否形成机构的确定运动。

3、增进对机构组成原理的了解,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工程意义。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牛头刨床、冲床及其它各种机构模型;

2、工具:

钢板尺,卡尺,卡钳等;

3、方格纸(16开)一张,草稿纸,及绘图用具(自备)

三、实验步骤:

1、分析机械模型的组成情况和运动情况:

找出主动件和从动件,驱动主动件使机构缓慢运动,确定哪部分是执行机构和传动机构?

理解该机械的实际功能。

2、确定活动构件数目以及固定构件(机架):

沿着运动传递路线,从主动件开始,依次分析俩构件相对运动的性质,。

3、确定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

从主动件开始,按照运动的传递顺序,仔细观察联接构件之间的接触性质,以分清运动副是低副还是高副。

4、合理选择视图平面:

一般选择与绝大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作为视图平面。

5、画出草图:

按所选的视图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画出机构运动简图,从主动件开始,用数字(1、2、3……)依次标注各运动构件,用字母标注各运动副(最好是用大写字母A、B、C……代表高副,用小写字母a、b、c……代表低副)。

6、计算机构自由度:

F=3n-2Pl-Ph

式中: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