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3827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docx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

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

1、货币需求

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

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

即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

即M=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

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A。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B。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

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A。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

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C。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

5、下列B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B、收入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B。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

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C。

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

8、M=KPY是属于B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B、现金余额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

9、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A。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股票D、只持有商品

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D。

A、预防动机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C、交易动机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

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的A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谨慎动机

12、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C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公共权力动机

13、惠伦发展了凯恩斯的B的货币需求理论。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谨慎动机

14、在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分析中引入资产组合理论的是,这是B提出的观点。

A、凯恩斯B、托宾C、鲍莫尔D、马克维茨

15、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B的需求。

A、宏观的货币需求B、存款货币C、微观的货币需求D、名义货币需求

16、下面是的货币需求减少的因素是B。

A、价格上升B、预期价格上升C、收入增加D、非货币资产的收益下降

三、判断题(16题,每题1分)

1、弗里德曼认为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影响极小,而凯恩斯则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T

2、弗里德曼把许多资产都视作货币的替代物。

T

3、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对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的机会成本的变动不敏感。

F

4、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

F

5、在货币政策方面,凯恩斯派认为,经济动荡的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反复无常地变动货币增长率。

F

6、收入不变,如果人们的持币要求增大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就放慢。

T

7、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实际上已经考虑到持币的动机和持币的机会成本(利率)问题的作用和影响。

F

8、弗里德曼把货币的流通速度看成常数。

F

9、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就是使得分析更加精巧了。

利率也成了影响交易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

T

10、詹姆斯•托宾、阿伦•梅尔泽和莱德勒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确实敏感。

T

11、罗杰斯(Rutgers)大学的博多(MichaelBordo)和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经济学院的乔伦(LarsJonung)考察了很多国家近一百多年来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情况。

他们的结论是,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都呈倒V字形。

F

12、凯恩斯强调了利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F

13、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T

14、惠伦研究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中利率的作用。

F。

15、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F

16、平方根法则描述了收入和利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F

四、填空题(32题,每空1分)

1、在几乎所有的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先是随着货币化的深入下降,然后又随着金融创新和经济的稳定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2、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它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个基本原理。

3、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的交易需求。

4、费雪的交易数量说认为,价格水平仅是由_货币供给_决定的,

5、剑桥学派同意货币具有两种职能即_交易媒介_和_财富贮藏_。

6、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_交易动机_、预防动机和_投机动机。

7、鲍莫尔模型第一次分析了_交易性货币需求_与_利率_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著名的_平方根_公式。

8、惠伦模型认为,影响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有_非流动性成本_、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_和_收入和支出平均值及变化状况。

9、弗里得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要特点是强调_恒久性收入_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

10、单位货币在一年中被用来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平均次数,即为_货币流通速度_。

11、费雪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在经济意义上有较大差别,表现为前者仅考虑了货币的_交易媒介_功能,而后者不仅考虑货币的_交易媒介_功能,还着眼于价值贮藏功能。

1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认为,对实际货币金额的需求是由_国民收入_和_利率_两因素共同决定的。

13、所谓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有收入或财富,

二是持有货币的愿望。

14、衡量各资产优缺点的标准主要是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货币是收益性最低的资产。

15、买卖债券的交易成本上升会导致货币需求变大。

16、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型,交易型货币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上升的幅度。

17、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其他变量。

18、根据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然引起物价水平作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19、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MV=PT。

20、现金余额说由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首先提出。

著名的剑桥方程式为M=KPY。

21、在剑桥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的比例。

22、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23、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会增加。

24、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时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他认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

25、美国经济学家托宾进一步拓展了资产组合理论,对凯恩斯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26、托宾的资产选择中,资产的选择范围有两种:

现金和债券。

27、托宾认为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不是预期收益的极大化,而是投资组合效用的极大化。

28、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

29、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种持久性收入。

30、从理论上说,鲍莫尔模型是对凯恩斯的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从政策意义上说,该模型对凯恩斯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31、相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认为利率不影响货币需求与他选择较宽的货币口径也有关系。

32、收入取得间隔越久,货币需求越大。

五、计算题(2题,每题8分)

1、按200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今后十年经济增长率应保持7%的速度,计划每年调价幅度为2%,货币流通速度年递减率为2、5%,试计算货币需求量增长率。

解:

(1+0、07)(1+0、02)/(1-0、025)-1=11、94%

(评分标准:

答对8分)

2、设有如下资料:

明年的经济形势预测如下:

①经济增长率为10%;②物价变动率为15%;③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试计算:

①明年的货币需求增长率、②如果物价变动率控制在1位数,其他条件不变,货币需求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解:

(评分标准:

每步4分,共8分)

六、简答题(8题,每题10分)

1、简述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特征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有下列特征:

第一,相对稳定,可以预计;

第二,货币主要充当交换媒介;

第三,对利率不太敏感,因为这两种用途所保留的货币是经济主体在生活和生产中所不可缺少的,机会成本再大也得保持;

第四,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评分标准:

每点2、5分,共10分)

2、简述投机目的的货币需求特征

投机目的的货币需求具有下列特征:

①货币需求难以预测。

因为它随着人们对未来情况的估计不同而不同,由于市场行情和人们心理活动的变化莫测,故这种货币需求难以预测。

②货币主要充当贮藏手段职能。

凯恩斯假设经济体系中只有两种金融资产:

货币和债券,人们在对金融市场做出预测的基础上,权衡具有流动性且有贮藏功能的货币所带来的效用与收益的债券带来的效用后,才决定他们是以货币还是债券作为自己资产的保存形式。

③对利率极为敏感。

现实生活中债券未来的市场价格是随利率的变化呈反方向运动的,所以凡是预计未来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涨的人就会抛出货币买进债券,变为多头,以备日后债券价格真的上涨时用高价抛出,此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少;反之则相反,成为空头,此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加。

④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

如现行利率高,则预期未来利率下降,证券价格上升,人们就用货币买入证券,货币需求减少;反之,货币需求增加。

(评分标准:

每点2、5分,共10分)

3、简述流动性陷阱假说

①由凯恩斯提出,他推断,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一定要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一定要下跌的预期,此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储藏起来,此即为流动性陷阱。

(5分)

②这时增加的货币供给被增加的无限膨胀的货币需求陷阱所吞噬,利率不再进一步降低,想通过央行放松货币供给,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凯恩斯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之所以更看重财政政策而轻视货币政策,原因即在于此。

(5分)

4、简述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贡献

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

一是强调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有影响;

二是认为利率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非是使人们得出持币或持券的单一抉择,由于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意味着风险的存在,人们的抉择实际上是一个资产组合的比例和结构的选择问题。

(每点5分,共10分)

5、请把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做比较

①与古典的货币数量论的比较

不同点: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马克思认为是PQ/V决定M,P是在生产领域决定的;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是M决定P,是商品和货币在流通领域碰到一起决定的,主要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多少。

(2分)

相同点:

与费雪交易方程式在研究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方面基本相同;在研究纸币流通时,归根结底,货币供给都影响价格,在这点上至少相似。

(2分)

②与凯恩斯派和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A、研究角度方面,马克思研究的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研究除得出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外,还包括对于作为资产的货币的需求。

(2分)

B、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方面,马克思主要考虑收入等规模变量,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还考虑非货币财富收益率等机会成本变量。

(2分)

C、马克思直接考虑货币的流通速度作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见其公式的分母),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都是间接考虑。

(1分)

D、马克思对于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以简单商品生产为前提的,对于现代信用经济和金融经济情况下货币的需求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要复杂些,设置的变量要多些。

(1分)

6、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面临哪些新问题

我国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已经明显落后于经济现实,因为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分)

①只考虑交易性货币需求,不考虑预防性和投机性货币需求。

(3分)

②以货币的流通速度相对稳定为前提。

(3分)

③以经济结构、支付习惯及经济市场化程度处于相对稳定作为假设前提条件。

(3分)

所有这些,由于经济社会条件都变化了,因此,传统货币需求理论及其测算方法就需要根据新情况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调整。

7、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异同点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异同点有下面几点:

①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从表面上看来似有差异,但实质是相同的:

二者都说明商品价格P与货币数量M成正比;其次,两个方程式中的两个变量K与V关系为:

K=。

(2、5分)

②剑桥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经济主体的主观意志和需要,即人们在权衡持有货币、投资和消费几方面收益基础上决定应持有的货币量,并由此产生对货币的需求;而费雪交易方程式则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客观的商品交易量。

(2、5分)

③剑桥学派实际重视货币储藏手段职能,费雪交易数量说则重视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

(2、5分)

④剑桥方程式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而费雪方程式则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

(2、5分)

8、简述费雪交易方程式的缺陷

①在全社会总商品交易中,存在商品赊销和抵消交易,此时它们并不需要货币,但是到期债务偿还则需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因此,费雪方程式推出的求名义货币需求量公式既有多计又有遗漏之处,需修正。

②只注意货币需求取决于全社会的商品交易量,忽视了微观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

③公式中M所表示的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事实上,公众货币需求不仅限于交易与支付之用,他们还把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

而且流通中货币与储藏手段货币难以划分界限,因此作为货币需求量应包括由储藏手段引起的货币需求量。

④中间交易环节极难计量统计,因此,现代货币研究者都以国民收入(Y)或国民生产总值代替交易量T。

⑤最后,现金交易论在商品运动与货币运动的关系问题上,把货币运动放在第一位,实际经济活动中,处于第一位的是商品运动,没有商品的运动,就没有货币运动,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颠倒。

(评分标准:

每点2分,共10分)

七、论述题(3题,每题15分)

1、试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

答案要点:

①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分)

②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2分)

③通过对人们持有闲置货币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的投机以获取利润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得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2分)

④于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表示为:

M=M1+M2=L1(Y)+L2(r)。

(1分)

⑤根据凯恩斯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

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

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成反向变动。

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出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4分)

⑥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4分)

2、鲍莫尔怎样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其政策意义何在?

答案要点:

①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鲍莫尔的存货模型通过分析发现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是递减函数。

(4分)

②鲍莫尔认为人们持有现金与企业持有存货一样,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在不影响正常交易情况下,应力求保持现金余额的成本降至最低。

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包括两项:

一是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二是因变现而支付的佣金。

(4分)

③基于上述基本分析,鲍莫尔推导出著名的平方根公式。

M=

(4分)

④鲍莫尔模型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A、从理论上说,该模型是对凯恩斯的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1、5分)

B、从政策意义上说,鲍莫尔的存货模型对凯恩斯学派以利率作为中介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上的支持。

(1、5分)

3、试分析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

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①收入。

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

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②价格。

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

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③利率。

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就不愿持有货币而愿意购买生息资产以获得高额利息收益,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则愿意手持货币而减少了购买生息资产的欲望,货币需求就会增加。

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

④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

动态地考察,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

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

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

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⑤金融资产选择。

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

所以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以及公众的资产多样化选择,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减都有作用。

⑥其他因素。

如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