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4049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0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 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docx

8嘉兴学院纺织导论第八章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及成型原理薛元

本章知识要点

了解非织造材料的概念及加工过程,理解非织造材料与传统纺织品的结构差异性,掌握非织造材料主要生产工艺方法,了解非织造材料的主要产品及其性能。

第八章非织造材料的概念、成型方法及应用

 

第一节非织造材料的概念及加工原理

一、非织造材料的定义

非织造材料也称非织造布、无纺布、不织布或非织布,属产业用纺织品新材料领域。

非织造材料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高分子聚合物、纤维集合体进行固结而形成的新型柔性材料。

由于采用的原料、工艺和设备的多样性,非织造材料可以是片状、块状和网状等形态,所以这里的“布”只是表明其属于一种新型纤维制品。

非织造材料生产具有工艺流程短、产品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产量高、产品品种多、应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等优点,融合了纺织、造纸、塑料、化工、皮革等工业技术,充分利用了现代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和成果,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也正因为上述特点,非织造布工业虽然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才开始商业化生产,但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被喻为纺织工业中的“朝阳产业”。

二、非织造材料的加工原理

非织造材料种类很多,且不同的非织造工艺技术都具有其相应的工艺原理,但从广义角度讲,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用其工艺过程来描述,一般可分为四个过程:

①纤维/原料的选择;②成网;③纤网加固;④后整理。

下面分步介绍。

(一)纤维/原料的选择:

纤维/原料的选择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成本、可加工性和纤网的最终性能要求。

纤维是所有非织造材料的基础,大多数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都可用于非织造材料。

原料包括粘合剂和后整理化学助剂,粘合剂主要用于使纤网中的纤维间相互粘合以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完整结构的纤网。

但是,一些粘合剂不仅可作为粘合用,很多情况下,它们同时可以作为后整理助剂,比如用于涂层整理、层合工艺等。

(二)成网:

将单根纤维形成松散的纤维网结构称为成网,此时所成的纤网强度很低,纤网中纤维可以是短纤也可以是连续长丝,主要取决于成网的工艺方法。

(三)纤网加固:

纤网形成后,通过相关的工艺方法对处于松散状态的纤维网加固称为纤网加固,它赋予纤网—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外观。

(四)后整理与成形:

后整理在纤网加固后进行。

后整理旨在改善产品的结构和手感,有时也为了改变产品的性能,如透气性、吸收性和防护性。

后整理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

机械后处理包括起绉、轧光轧纹、收缩、打孔等。

化学后整理包括染色、印花及功能整理等。

非织造材料加工的工艺路线见图8-1。

图8-1非织造材料基本加工路线

三.非织造材料的分类

由于非织造材料的多样性,其分类方法可以按照成网方式、纤网加固方式、纤网结构或纤维类型等多种方法进行。

一般基于成网方法和加固方法,其分类见图8—2。

 

图8—2非织造材料基于成网方法和加固方法的分类

1、按照成网方法分类

非织造的成网技术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即干法成网、湿法成网和聚合物挤压成网法。

⑴干法成网:

干法成网一般是指通过机械成网或气流成网工艺使天然纤维或化学短纤维成网的工艺方法。

①机械成网:

用锯齿开棉机或梳理机(如罗拉式梳理机、盖板式梳理机)梳理纤维,制成一定规格和面密度的薄网。

这种纤网可以直接进入加固工序,也可经过平行铺叠或交叉折叠后再进入加固工序。

②气流成网:

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让纤维在一定的流场中运动,并以一定的方式均匀地沉积在连续运动的多孔帘带上,形成纤网。

纤维长度相对较短,最长80mm,纤网中纤维的取向通常很随机,因此纤网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梳理成网或气流成网的纤维网经过化学、机械、溶剂或者热粘合等方法制得具有足够尺寸稳定性的非织造材料。

纤网面密度可由30g/m2到3000g/m2。

⑵湿法成网:

以水为介质,使短纤维均匀地悬浮在水中,并借水流作用,使纤维沉积在透水的帘带或多孔滚筒上,形成纤网。

湿法成网利用的是造纸的原理和设备,即以水为介质,天然或化学纤维首先与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得到均一的分散溶液,随后在移动的凝网帘上沉积,待多余的水分被吸走后,仅剩下纤维随机分布形成的均匀纤网,纤网可按要求进行加固和后处理。

湿法非织造纤网面密度从10g/m2到540g/m2。

⑶聚合物挤压成网:

聚合物挤压成网利用的是聚合物纺丝设备直接纺丝铺网,形成非织造布纤网的工艺方法。

代表性的纺丝方法有熔融纺丝、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成网工艺。

一般将高聚物的熔体或溶解液通过喷丝孔形成长丝或短纤维。

这些长丝或短纤维在移动的传送带上铺放形成连续的纤网。

纤网随后经过机械加固、化学加固或热粘合形成非织造材料。

大多数聚合物挤压成网的纤网中,纤维长度是连续的。

该法包括纺粘法和熔喷法,纤网面密度范围可以从10g/m2到1000g/m2。

2、按照纤网加固方式分类

纤网的加固方法有机械加固、化学粘合和热粘合加固三大类。

非织造布纤网加固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最终使用要求和纤网类型。

⑴机械加固法:

通过机械针刺的方法使非织造布纤网中纤维相互交缠,进而加固非织造布纤网的工艺方法。

该法包括针刺法、水刺法和缝编法。

⑵化学粘合:

以粘合剂乳液作粘结剂喷洒在非织造纤网上,经烘干后将非织造纤网固结的工艺方法。

⑶热粘合:

通过热辊或热空气使非织造纤网中的热熔纤维受热熔融,在交叉点或轧点熔融后在固化,在纤网随机排列的纤维交叉点形成加固点,使非织造纤网固结的工艺方法。

热轧工艺的温度、压力、时间等条件决定了纤网的手感和柔软性。

该工艺方法可用于粘合干法成网、湿法成网或聚合物纺丝成网的纤网。

第二节非织造材料与传统纺织品的结构差异

一.非织造材料与传统纺织品的形成差异

不同于机织、针织、编织和簇绒等传统织物生产工艺,非织造材料没有纱线成形的中间步骤,而是由纤维网或薄膜直接制成织物。

非织造织物与传统织物加工过程比较见图8-3。

 

图8-3非织造织物与传统织物加工过程的比较

传统的织物成形首先需要将三维形式的纤维集合体进行开松、梳理制成条子,然后再将条子进一步抽长拉细制成一维形式的纱线,最后将两组以上的纱线进行交织形成二维形式的织物。

非织造织物的成形采用了类似纸张制造的工艺,它是将三维形式的纤维集合体进行开松、梳理后制成纤维网,再采用合适的方式将纤维网进行固结形成薄而柔软的二维形式的织物。

从织物制造过程中纤维形式的演变来看,非织造织物的形成过程简洁而合理,其加工的工艺流程较短,织物的生产成本较低。

但由于织物中纤维取向较为复杂,排列紊乱,因此纤维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较低,导致非织造织物的耐久性较传统织物要差一些。

(一)传统纺织品结构特征

①构成主体是纱线(或长丝);②是由纱线交织或编织形成的规则的几何结构。

 

机织物针织物

图8-4传统纺织品的结构特征

传统的机织物和针织物是以纱线或长丝为基本材料,经过交织或编织形成规则的几何结构,如图8-4所示。

机织物中经纬纱互相交织并挤压,抵抗外力作用变形能力强,所以机织物的结构一般都比较稳定。

针织物中,纱线形成圈状结构并相互连接,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组成线圈的纱线相互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转移性,因此针织物一般具有良好的延伸性。

(二)非织造材料结构特征

虽然非织造布的加工过程主要是成网和加固,但由于加工工艺方法的差异性,造成非织造布结构有很大差异,并表现以下结构特点:

①非织造布中纤维排列有的呈二维排列的单层薄网几何结构,有的呈三维排列的网络几何结构;②纤维之间的结合也有不同的方式,如纤维与纤维缠绕而形成的纤维网架结构;纤维与纤维之间在交接点相粘合的结构;由化学粘合剂将纤维交接点予以固定的纤维网架结构;③非织造布的外观也有布状、网状、毡状和纸状等。

图8-5征非织造材料的四种典型结构模型,其中:

(a)理想结构模型;(b)点状结构模型;(c)片状结构模型;(d)团状结构模型。

 

(a)(b)(c)(d)

图8-5征非织造材料的结构模型

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非织造材料内部纤维纤维排列以及相互缠结、作用的情况,(参见图8-6非织造布的结构)可以归纳出非织造材料内部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①构成主体是纤维(呈单纤维状态);②最终的织物是由纤维组成网络状结构;③必须通过化学、机械、热学等加固手段使该结构稳定和完整。

 

粘合法非织造布水刺法非织造布

图8-6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

非织造布的加工过程主要是成网和加固,但由于非织造布结构会有很大差异,并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性能特点。

但从总体上看,非织造布中纤维排列有的呈二维排列的单层薄网几何结构,有的呈三维排列的网络几何结构。

纤维之间的结合也有不同的方式,如纤维与纤维缠绕而形成的纤维网架结构;纤维与纤维之间在交接点相粘合的结构;由化学粘合剂将纤维交接点予以固定的纤维网架结构,从而形成布状、网状、毡状和纸状外观的非织造材料。

第三节非织造材料主要生产工艺方法

非织造材料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干法成网、湿法成网和聚合物挤压法成网三大类,且每种方法的工艺又可多变,各种加工方法之间还可以互相结合,组成新的生产工艺。

而每一类中又根据加固方式的不同分化出多种不同的工艺和产品,以下将介绍几种典型的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和产品。

一、针刺非织造布生产工艺

针刺非织造布由于其与毡制品相似,有时称为机械毡制品或针刺毡制品。

与毡制品(主要由羊毛制成)不同之处为针刺非织造布可以由任何一种短纤维制成。

非织造针刺加固的基本原理是:

用截面为三角形(或其它形状)且棱边带有钓刺的针,对蓬松的纤网进行反复针刺,刺针上的钓刺就带住纤网表面和里层的纤维随刺针穿过纤网层,使纤维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缠结,同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和纤维的上下位移对纤网产生一定的挤压,使纤网受到压缩。

当刺针刺入一定深度回升时,由于针刺的顺向使这些纤维又脱离刺针而近乎垂直地留在纤网内,使已压缩的纤网不会再恢复到原状。

经过针刺后,纤网中纤维与纤维之间相互紧密地缠结而产生较大抱合力,最终成为成品。

针刺非织造材料加固原理见图8-7。

 

图8-7针刺非织造材料加固原理

针刺非织造材料加工设备的主要部分是装有大量带有倒钩的刺(这种倒钩与鱼钩上的倒钩稍有相似)的针板。

该针板做上下振动。

在刺针的作用下,纤网中的纤维互相缠绕,重复该过程,纤维便形成相互缠结的块状材料。

如果纤维是热塑性材料,就可以通过热熔提高非织造布的拉伸强力(参见图8-8)。

针刺非织造材料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由烯烃类纤维制成的室内/室外用的地毯为最普遍的针刺织物。

其他应用包括土工布(作为土木工程结构的一部分,如路基、地毯和过滤布等。

 

图8-8生产针刺非织造布的工艺过程

二、粘合非织造布生产工艺

(一)热熔纤维粘合法:

如图8-9所示,为非织造布热熔粘合工艺。

非织造材料纤网被传送到送入热轧辊,在上下热辊作用下低熔点纤维熔融,使纤网内相互交叉的纤维形成点状固结。

(二)粘合剂喷洒粘合法:

如图8-10所示,为非织造布粘合剂粘合工艺。

非织造材料纤网被传送带送入粘合剂喷嘴下,粘合剂被均匀喷洒在纤网上,然后被送入烘箱中烘燥,使纤网内相互交叉的纤维形成片状固结或团状固结。

(三)粘合剂浸渍粘合:

如图8-11所示,为非织造布浸轧粘合法工艺。

非织造材料纤网被送入轧辊,然后,粘合剂被均匀喷洒在纤网上,然后被送入烘箱中烘燥,使纤网内相互交叉的纤维形成片状固结或团状固结。

 

图8-9非织造布热熔粘合工艺图8-10非织造布粘合剂粘合工艺

 

图8-11非织造布浸轧粘合法工艺

粘合非织造布是最早的非织造布,出现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早期。

粘合非织造布又分为热熔纤维粘合,粘合剂喷洒粘合,粘合剂浸渍粘合,粘合剂印花粘合等。

绝大多数的非织造布都是用粘合法制成的。

它们可以用任何一种短纤维制成,通过形成纤维网并粘合纤维而制得。

纤维网通过机械成网(例如梳理机)、气流成网(干法)或使用液体处理纤维(湿法成网)而形成。

纤维的粘合可以用粘合剂来完成,如果是热塑性纤维则可以通过热熔粘合。

粘合非织造布上的纤维排列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交叉的或随机排列。

在粘合加工过程中,粘合剂通常经过喷洒、浸渍或印花附着在纤网表面或内部。

在喷洒法中,粘合剂大多停留在材料的表面,因此喷洒法制得的非织造材料蓬松度较好。

在浸渍法中,粘合剂均匀分布在纤网表面和内部,使纤维彼此之间粘合牢固,制得的非织造材料手感僵硬。

在印花法中,未印花区域纤网中没有粘合剂,因而制得材料具有柔软、膨松和通透性好的特点。

粘合非织造布广泛地用做即弃型产品,例如烹饪帽、医院和发廊的保护罩、免洗床单、毛巾、桌布和装饰织物等。

三、水刺非织造布

水刺工艺与针刺工艺原理相似,所不同的是将钢针改为极细的高压水流,利用水流的穿刺力使纤网中的纤维相互缠结,从而使纤网得到加固。

水刺加工工艺较简单.产品中无粘台剂、无环境污染,在加工中纤维不受损伤,产品不容易起毛和掉毛,具有吸湿、柔软、外观与性能接近于传统纺织品,手感和悬垂性好等特点,广泛用在医疗卫生、用即弃产品、服装衬、化妆材料及电子擦布等。

图8-12所示为水刺加工原理和工艺过程。

 

水刺头

 

图8-12水刺加工原理和工艺过程

四、纺粘非织造布

纺粘非织造布是由连续挤压的长丝形成纤维网而制得(聚合物挤压纺丝成网法)。

纤网由任意取向的长丝纤维组成,通过热粘合、机械缠结、粘合剂粘合加固或是通过侵蚀纤维表面使其粘合。

这种非织造布的产量在各种非织造布中排名第二。

图8-13所示为生产纺粘非织造布的工艺过程。

 

图8-13纺粘非织造布的工艺过程

纺粘非织造布的重量、柔软度和悬垂性可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

它们的最终用途广泛,包括土工合成材料、油毡基材、医疗用品、过滤材料、尿布和卫生巾面料、农作物覆盖材料及包装材料等。

通常纺粘非织造布拥有其纤维所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而且,绝大多数的纺粘非织造布可缝成皱纹最小的产品。

它们都有非常好的重量比强度和抗穿刺性。

图8-14所示为纺粘非织造布的外观形态。

 

图8-14纺粘非织造布的外观形态

五、熔喷非织造布

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过程和纺粘非织造布的纤维挤压很相似(聚合物挤压纺丝法)。

可是通过喷丝板后,熔融的聚合物被高温热空气高速喷吹,使长丝受到极度拉伸形成极细的短纤维,并凝聚到多孔滚筒或帘网上,因为纤维聚集时处于粘着状态,结果就形成了有附着力的网状结构,熔喷法非织造材料是最早的超细纤维,也是至今直接纺得的最细的超细纤维。

其潜在的缺点包括纤维强力低和耐磨牢度差。

这种材料的最终用途包括绝缘、过滤和电池隔膜。

图8-15所示为生产熔喷非织造布的工艺过程,图8-16所示为熔喷非织造布用作吸油材料。

图8-17所示为一次性使用帽子和吸尘器除尘袋。

 

图8-15熔喷非织造布的工艺过程

 

图8-16熔喷非织造布吸油材料

 

图8-17一次性使用帽子和吸尘器除尘袋

六、湿法非织造材料

湿法成网是采用改良的造纸技术,将含有短纤维的悬浮浆制成纤网的方法。

湿法成网可以使用长度在20mm以下难以纺纱的天然纤维、化学纤维,还可以混用造纸用浆粕,作为纤维网加固的辅助粘合手段。

水流状态下形成的纤网,纤维呈三维分布,杂乱排列效果好。

纤网不但具有各向同性的优点,而且均匀度优于干法成网和纺丝成网,产品应用于医疗、过滤、水溶性绣花底布及农用材料等。

图8-17为湿法非织造布一次性使用帽子和吸尘器除尘袋。

第四节非织造材料及其应用

非织造材料使用的纤维原料除纺织工业所使用的原料都能使用外,纺织工业不能使用的各种下脚原料、没有纺织价值的原料、各种再生纤维都能使用。

一些在纺织设备上难以加工的无机纤维、金属纤维(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不锈钢纤维等)也可通过非织造方法加工成工业用产品。

此外,一些新型高性能、功能型纤维(如耐高温纤维、超细纤维、抗菌纤维、高吸水纤维、极短的纤维素纤维、纸浆等)都可用于非织造布工业。

另外,除加工方法的多样性,非织造材料的后整理工艺变换更多,如印花.染色.涂层.叠层.轧花等。

不同性质的涂科,会赋予非织造材料不同的性能,即产生一种新的产品。

除此之外,非织造材料还可以和其他织物复合叠层,产生各种各样的新产品。

因此,非织造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1、医用卫生保健类非织造材料:

主要应用包括手术衣、帽、口罩、纱布、绷带、棉球、包扎布、胶带、病员床单、枕套;妇女卫生巾、纸尿裤、失禁尿垫、化妆和卸妆用材料、擦镜布、茶叶袋等。

图8-18和图8-19所示分别为婴儿尿裤、医院手术衣和手术床单。

 

图8-18.婴儿纸尿裤图8-19.医院手术衣和手术床单

2、服装、制鞋与办公类非织造材料:

主要应用包括衬布、垫肩、劳动服、防尘服、保暖絮片、鞋材、合成革基布、书籍封面、薪俸、标签、软磁盘衬等。

图8-20所示为制鞋与服装保暖材料。

 

图8-20制鞋与服装保暖材料

3、家用领域非织造材料:

如地毯、贴墙布;购物袋、沙发内包布、床罩、床单、窗帘等。

图8-21所示为家用纺织品材料。

 

图8-21.家用纺织品材料

4、工业用布类非织造材料:

如电池隔膜、过滤材料、抛光布、电器绝缘布、车门内衬、隔音毡、隔热垫、各种工业揩布等。

图8-22所示为过滤材料与电池隔膜。

 

图8-22过滤材料与电池隔膜

5、土木工程、建筑类非织造材料:

如加固、加筋、过滤、分离、排水用土工布、屋面防水材料、球场人造草坪等。

图8-23所示为土工合成材料。

 

图8-23土工合成材料

 

思考题

⑴简述非织造材料的概念及其加工工艺过程。

⑵按照成网或加固方法如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⑶简述非织造材料与传统纺织品的结构差异。

⑷试列出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⑸简述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实训题

⑴用显微镜观察、比较非织造布与牛仔布内部纤维排列、取向结构,并归纳出其特点。

⑵市场调查,有哪些生活日用品使用了非制造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