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5628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docx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

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提高讲解

功和机械能全章巩固、提高

【学习目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

2.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

3.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

4.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5.能解释一些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6.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

此情况叫“不劳无功”。

(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

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3.功的计算:

(1)公式:

一般式W=Fs;常用式W=Gh(克服重力做功)或W=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单位:

焦耳(J)

4.注意事项:

(1)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山脚顺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

(2)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要点诠释:

1.判断物体做功的依据: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重点抓住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有“成效”。

2.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

(2)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

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

(3)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

物体在竖直向上运动h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

再如: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前运动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fs。

要点二、功率

1.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式:

,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使用公式计算功率时,必须注意W和t的对应关系。

W为在t时间内所做的功,而t为做W这么多的功所用的时间。

4.推导式:

,式中F为做功的力而v为速度。

5.单位:

瓦(W)

要点诠释:

1.注意区别功与功率。

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

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

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

也就是说:

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

2.由P=W/t变形为P=Fv可知:

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要点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能):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简称能。

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

不同。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动能:

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让同一个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处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越快,木块B被撞得越远。

所以,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实验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

所以钢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结论: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4.势能:

(1)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例如:

举高的铅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举高的夯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

(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质量、高度

(3)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4)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

弹性形变

要点诠释:

1.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因此,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

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要点四、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1.机械能: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的转化: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滚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滚摆由上向下运动时,高度降低,速度加快,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时,高度升高,速度减慢,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蹦床上的运动员从高处下落、接触蹦床、弹起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运动员接触蹦床后,床面发生弹性形变,运动员的动能转化成蹦床的弹性势能,运动员被弹起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运动员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机械能守恒: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

4.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

利用水能、风能发电。

要点诠释:

1.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的理解:

(1)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3)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可以分两个层次理解:

(1)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在转化后总量守恒。

【典型例题】

类型一、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背着书包静止B.费劲力气也没能将杠铃举起

C.将地面上的砖块往上叠放D.沿着水平方向搬运花盆

【总结升华】

(1)此题考查了力是否做功的判定。

(2)力做功必须同时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不做功的情况一般有以下三种:

①有力无距离,如D选择项以及搬而未动,举而未起;②有距离无力,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③有力也有距离,但距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如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运动。

【变式】在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关于力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没有推动汽车,人的推力对汽车做功了B.马拉车前进,马的拉力对车做功了

C.足球在水平面上滚动,重力对足球做功了D.起重机吊着重物静止,钢绳的拉力对重物做功了

类型二、功及功率的计算

2.某型号两栖步兵战车,它匀速直线行驶10s通过路程100m,战车功率为1.1×106W,在这一过程中,战车行驶的速度为m/s。

做功J,牵引力为N。

【答案】10;1.1×107;1.1×105

【变式】一吊车在2s内将1500N的货物提高2m后,在空中停留了3s,又在5s内沿水平方向将货物移送了10m,则10s内吊车的功率为(  )

A.300WB.2000WC.3000WD.1500W

3.为了增强免疫力抵御H1N1甲型流感,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山.小明用了20min登上山顶,爸爸用了25min登上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1.5倍,则小明与爸爸登山时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

A.5:

6B.6:

5C.15:

8D.2:

3

【总结升华】先根据公式W=Gh写出两人登上山顶做的功的表达式,再根据

写出两人的功率表达式,最后两功率之比即可。

【变式】在中招体育测试中,李强的跳绳成绩是1min跳180次。

他的质量为50kg,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6cm,他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W。

(g取10N/kg)

类型三、动能与势能

4.下列现象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答案】C

【变式】许多同学都很喜欢设计和参加“多米诺骨牌效应”活动(按一定距离拌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块骨牌后,其它所有骨牌会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

骨牌倒下时,转化为,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张骨牌,下一张骨牌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越来越快。

(选填“动能”、“重力势能”)。

类型三、机械能守恒

5.如图所示,小球从左端最高点A摆至最低点B的过程中,能转化为

能。

在转化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机械能总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小球由最高点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速度变大,高度下降,故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总量不变。

【变式】(2012梅州)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由静止从光滑曲面的顶端自由滑下,若它在顶端的重力势能为65J,则滑到底端的动能是(  )

A.35JB.50JC.55JD.65J

【答案】D

6.为了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为探究猜想一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方案如下(以下所有弹簧被压缩

后都未超过其弹性限度):

①将A、B两根外形完全相同,材料不同的弹簧分别按图甲安装好;

②将小球置于弹簧A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3cm(见图乙),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1;

③将小球置于弹簧B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3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在同一位置的同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2;

④比较S1、S2得出结论。

(1)比较以上实验数据,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无关。

(2)请将探究猜想二的方案补充完整。

①将弹簧A按如图13甲安装好;

②将小球置于弹簧A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2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3;

③。

④。

【思路点拨】

(1)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是否有关,是通过木块被弹开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

能的多少,若被弹出的距离相同,则说明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材料无关,若被弹出的距离不相同,则

说明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材料有关;

(2)③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是否有关,改变弹簧被压缩的长度,其他条件不变,测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④比较两次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得出结论。

【答案】

(1)S1不等于S2,S1等于S2;

(2)③将小球置于弹簧A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改变,放

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在同一位置的同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4;④比较S3和S4得出结论

【解析】

(1)比较以上实验数据,若S1不等于S2,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若S1等于

S2,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无关;

(2)补充实验步骤:

③将小球置于弹簧A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改变,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在同一位置的同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4;④比较S3和S4得出结论。

【总结升华】本题为探究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了解与掌握,属于难题。

【变式】如图是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A、B、C撞击后陷入沙坑的情况,在此实验中,mA=mC<mB,铁块所处的初始高度hA=hB<hC

(1)我们可通过观察木桩被打进沙坑的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通过比较铁块A、C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铁块的有关。

【答案】

(1)深度

(2)高度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多选)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A.拧紧的钟表的发条   B.扔在空中的橡皮  C.在桌面上的弹簧    D.充满气的气球

2.1J的功就是(  )

A.把质量为1kg的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

B.把重1N的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

C.在1N力的作用下,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

D.在1N力的作用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m时,此力对物体做的功

3.如图所示的几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C.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D.司机推汽车汽车却纹丝不动

4.某同学家住高层住宅,当他乘坐电梯从一层匀速上升至十五层的过程中,他的(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5.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它们的牵引力F甲:

F乙=3:

1,速度V甲:

V乙=4:

1,车重G甲:

G乙=2:

1,则在相等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W甲:

W乙为(  )

A.3:

1B.6:

1C.12:

1D.24:

1

6.四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他们突发奇想,决定以功率最大者获胜,他们同时出发并在山顶进行评判.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  )

A.体重最大的一个B.时间最短的一个C.速度最大的一个D.做功最快的一个

7.(2012江苏无锡)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下滑,在这一过程中,他的()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机械能保持不变D.机械能一定减少

8.(2012十堰)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

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他们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

9.“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

如图所示,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的一根弹性橡皮绳。

当人下落至图中Q点时,橡皮绳刚好被拉直。

那么,在人越过Q点继续向下的过程中,人的动能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10.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重100N的物体,用20N的水平推力使其在10S内前进20m,则在此过程中(  )

A.推力做了2000J的功B.推力的功率是40W

C.摩擦力是100ND.重力做功为2000J

二、填空

11.如图所示,用力F提水桶:

①由井底提起H高度;②提着水桶不动;③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s;④爬上长为L、高为h的楼梯.以上四种情况,力F对水桶有做功的是(填序号);若s>L>H>h,则做功最多的是(填序号)。

1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水往低处流”是把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能。

13.功率相等的两辆汽车,走完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

2,则两车牵引力之比为

,做功之比为;若两汽车的功率之比为2:

3,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4.下列物体中只具有动能的是___________;只具有势能的是___________;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___________。

  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15.小敏和小王分别把图甲中三个质量均为1千克、边长为30厘米的均质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按图乙堆叠起来。

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每人至少要做功______焦。

比赛中小敏快于小王完成堆叠,则堆叠过程中小敏做功的功率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王。

               

16.在打捞海底沉船时,常用水下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船上物品。

若机器人在水下运动时,所受海水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机器人在水下以0.5m/s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时,所受海水阻力为

N,机器人水平推进力做功的功率为W。

三、简答与实验探究

17.如图所示,小雨在公园里滑滑梯,他分别沿三条长短不同的路径滑到地面.在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

力的情况下,他到达滑梯最底端时的速度是相同的,请解释原因。

18.(2012安徽)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