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5761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docx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一模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ATP的合成是生物有机体中主要的化学反应之一,而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的参与,该酶的作用机理是参与生物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的推动下合成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外膜和原核细胞的质膜上

B.ATP合成酶跨膜部位呈疏水性,有利于与膜结合部位的稳定

C.H+跨膜驱动ATP合成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

D.ATP的合成在细胞中时刻进行并与ATP的水解处于动态平衡

2.某些两亲性分子(如磷脂),分散于水中时会自发形成一类具有封闭双层结构的有序组合体,称为囊泡。

在一些细胞中囊泡用来储存、运输和消化细胞产品和废物。

如图表示某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囊泡甲中产生的物质都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

B.核膜是双层膜结构,物质进出细胞核都是通过核孔进行

C.内吞泡和分泌小泡的形成都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

D.囊泡能否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取决于膜的流动性

3.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分化、衰老、死亡等几个阶段。

研究表明,人类面临着三种衰老:

第一种是生理性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所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

第二种是病理性衰老,即由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使衰老现象提前发生。

第三种是心理性衰老,人类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产生“未老先衰”的心理状态而影响机体的整体功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和衰老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B.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力下降,加速病理性衰老的发生

C.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DNA被截断导致的衰老属于生理性衰老

D.细胞死亡都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4.科学家研究细胞分裂时发现,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黏连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将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黏连蛋白分解。

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该动物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而划分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黏连蛋白被水解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图1中甲、乙、丙、丁细胞分别对应图2中的a、c、b、e细胞类型

C.图1中乙、丁细胞的名称分别是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图2中c类型细胞也可以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5.穿梭育种是近年来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育种采用的新模式。

农业科学家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具有抗病高产等优良特征的新品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基因频率存在差异,为作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穿梭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可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这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C.穿梭育种充分地利用了禾本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穿梭育种克服了地理隔离,使不同地区的水稻和小麦的基因库组成完全相同

6.下图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基本流程,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

其基本原理是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单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需要分别加入四种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B.若样本RNA中U占碱基总数的18%,则DNA中每条链的A占该链碱基总数的18%

C.若①产生100个DNA,则②复制了n次后,可以产生200×(2n-1)个荧光分子

D.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繁殖过程所需要的酶都是病毒RNA控制合成的

7.Na+、K+是神经细胞产生电位变化的重要离子。

神经元膜内的K+通过K+通道向外扩散并最终达到膜内外动态平衡的水平。

静息状态下,Na+可以通过极少量的Na+通道内流,中和部分由K+建立的膜电位。

Na+-K+泵可以将进入胞内的Na+主动泵出细胞,并将扩散至胞外的K+主动泵回胞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K+等在细胞内外的不均等分布及选择性的跨膜移动,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B.静息电位时,离子通过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使膜电位稳定,跨膜的净流动速率为零

C.Na+-K+泵可防止K+和Na+的扩散造成胞内K+浓度持续下降而Na+浓度持续增加的现象

D.降低膜外

Na+浓度会减弱Na+通道作用,并使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值加大

8.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等顺行性信号分子以及突触后神经元释放的逆行性信号分子是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依赖物质。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逆行性信号分子,能够调节突触强度。

在海马神经元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结合,引起Ca2+内流,在钙调蛋白的作用下,一氧化氮合酶(NOS)被激活,生成的NO扩散至突触前末梢,调节突触强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

B.若在海马神经元培养液中加入NOS的抑制剂,突触后膜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C.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导致NO扩散并调节突触强度的过程属于反馈调节

D.谷氨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9.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均能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样变等,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肥胖抑制SHBG的合成使FT含量升高促使患者表现多毛、男性化

B.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糖尿病

C.IGF、胰岛素及下丘脑分泌的LH均能作用于卵巢泡膜细胞使雄激素分泌增多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与卵巢泡膜细胞分泌雄激素的方式不同

10.“多营养层次”是一种海水生态养殖新模式,即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

下图是某渔民设置的“多营养层次”海水生态养殖模式中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牡蛎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

B.“多营养层次”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

C.海参活动范围小,估算其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

D.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海带等植物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11.“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通过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人畜粪便、农田秸秆和废弃的农产品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废弃物农业”改变了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

B.堆肥和沤肥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提高了有机物含量

C.有机肥料含有的有机物可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无废弃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能减少环境污染

12.2022年3·15晚会节目播出了土坑腌制“老坛酸菜”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高度关注。

某同学尝试自己制作酸菜,制作时向酸菜坛中加入了一些“陈酸菜水”,用质量百分比为5%的食盐水进行腌制,并在不同的腌制时间测定了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提供乳酸菌

B.酸菜“咸而酸”的原因是食盐和乳酸所致

C

制作酸菜时,乳酸菌繁殖会导致坛内长出一层菌膜

D.不同的腌制时间,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相同

13.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

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获得脱毒苗,通常需要对外植体进行茎尖组织培养

B.通常需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C.通过液体培养基来大量培养高产细胞系,可以实现对辣椒素的工业化生产

D.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还是芽,需要通过平衡生长调节剂的配比进行调控

14.吴茱萸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EVO),为研究EVO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

研究发现,EVO不仅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还能影响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最终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培养胃癌细胞,需将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B.加入胰蛋白酶制备的胃癌单细胞悬液,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C.p53可能是一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EVO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D.患者服用EVO后,胃癌细胞中Caspase-3的含量会增加

15.亚洲棉的突变型光籽和野生型毛籽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发现,亚洲棉某突变体的光籽表型与8号染色体的~880kb至~903kb区间相关,研究人员根据野生型毛籽棉的该区间设计连续的重叠引物进行PCR,产物扩增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提取该突变体和野生型亚洲棉的全部染色体DNA进行PCR

B.上图中PCR产物的鉴定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进行的

C.据图分析可知,分子量较大的扩增产物与点样处的距离较小

D.该突变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6对引物对应区间发生了基因突变

二、选择题:

16.细胞周期的调控关键在分裂间期。

有2个起决定作用的控制点,从G1期进入S期和从G2期进入M期。

这2个转变过程都是由一种称为成熟促进因子(MPF)的蛋白质复合体所触发的。

组成MPF的是两种蛋白:

cdc2的激酶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

cyclins有2种:

S-cyclin和M-cyclin。

其调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cyclin与cdc2结合导致细胞进入有丝分裂过程

B.细胞周期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需要核糖体不断地合成细胞周期蛋白

C.cdc2可以反复起作用,所以细胞周期过程中不需要重新合成

D.受精卵分裂时MPF转化的速度明显快于造血干细胞

17.某种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黄色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灰色色素的合成,当两种色素都不存在时,该动物毛色表现为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该动物的毛色表现为褐色,但当配子中同时存在基因A、B时,配子致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动物的基因型共有6种,不存在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个体

B.某黄色个体与灰色个体杂交,后代中四种体色均可能出现

C.该动物的所有个体中,配子的致死率最高为25%

D.褐色个体间杂交后代中褐毛:

黄毛:

灰毛:

白毛=4:

3:

3:

1

18.图1表示桃树植株在不同条件下休眠进程和深度的差异。

已知第一颗芽萌发所需时间≥10d时,表明芽已进入休眠状态。

图2表示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时期桃叶芽中GA3含量/ABA含量的值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短日照条件下生长的桃树植株最先进入休眠状态

B.由图1可知,在短日照+GA3、自然条件+ABA条件下桃树植株都能进入休眠状态

C.分析两图可知,GA3含量/ABA含量的值较低可能会造成桃树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D.分析两图可知,短日照可能会引起桃树植株内部脱落酸含量减少

19.氮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它们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间不断迁移变化。

氮元素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是一切生命结构的重要原料,氮循环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氮循环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循环是指氮气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B.所有生物都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大气中的氮进行生物合成

C.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硝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合成含碳有机物

D.氨化作用主要靠分解者完成,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20.为探究某物种的等位基因“CST1”与“cst1E81K”的功能,科研人员将表达CST1和cst1E81K的质粒分别导入无法吸收葡萄糖的酵母菌(以麦芽糖为碳源),经处理后再将其接种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酵母菌在接种前的处理是对其进行等浓度梯度的稀释

B.在含葡萄糖类似物的培养基上,导入CST1的酵母菌存活率最高

C.据图推测,CST1的功能可能是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

D.导入cst1E81K的酵母菌葡萄糖吸收速率大于导入CST1的酵母菌

三、非选择题:

21.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玉米每展现一个叶片称为一个叶龄,植株自下而上展现的叶片数称为相应的叶龄。

玉米的叶龄与玉米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农业生产中可以依据叶龄,采取间苗、施用矮化剂(防倒伏、提高种植密度)、追肥等方法调节其生长发育,实现高产稳产。

科研工作者以某品种玉米12叶龄期不同部位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研究不同叶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平均值)的变化,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叶片

光补偿点(μmol•m-2•s-1)

光饱和点(μmol•m-2•s-1)

叶绿素a(mg•g-1)

最大净光合作用(nmolO2•g-1•min-1)

新叶(11-12叶)

16.3

160

8

0.41

997.1

成熟叶(6-10叶)

14.8

260.7

0.72

1875.2

衰老叶(3-4叶)

15.1

237

1

0.51

1007.3

(1)实验室可将色素提取液置于分光光度计中测量色素含量,色素提取时可在研钵中加入5-10ml的_____________,然后迅速研磨。

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卟啉环中的镁离子可以被氢离子取代,导致叶绿素被破坏,试分析色素提取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与新叶相比,玉米成熟叶最大净光合作用较大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

研究者适当降低了测量温度后发现三组叶片的光补偿点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接受的太阳能之比。

请提出玉米种植时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

(4)CO2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之一。

研究者在光饱和点加倍供应CO2,光合作用强度并没有倍增,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2.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Ⅱ、Ⅲ、Ⅳ号为常染色体。

已知果蝇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棒眼(A)对正常眼(a)为显性,也位于X染色体上;展翅(E)对正常翅(e)为显性,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1)研究人员通过染色体拼接技术使某果蝇的Y染色体上也含有R基因,该技术引起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

要鉴定该果蝇是否是纯合子,可选择_____________果蝇与其杂交,若后代_____________,说明该果蝇为杂合子。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灰身棒眼雌果蝇品系BBXsAXa,s为人为加入的隐性致死基因,始终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s基因纯合(XsXs或XsY)时使胚胎致死。

该品系果蝇与黑身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获得F2,则理论上F2成活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3)已知E基因纯合致死。

研究人员欲探究控制灰身和黑身的等位基因是否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现有表现型为灰身展翅、黑身正常翅、灰身正常翅的个体若干,请写出探究方案并分析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肠道菌群与肿瘤密切相关:

一方面可促进肿瘤的形成;另一方面益生菌群能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与激活,且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产生重要影响。

免疫检查点是指免疫系统中存在的抑制受体和抑制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TLA-4(表达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PD-1(多种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和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能在多种肿瘤细胞上表达)。

(1)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NF-κB信号通路,已知该通路与Bcl-xL、Bcl-2等抗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推测肠道菌群对肿瘤形成有促进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T细胞需要信号刺激才能被充分激活,已知CD28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信号刺激受体,CTLA-4和CD28有共同的配体(配体能与受体结合),CTLA-4作为免疫抑制受体抑制T细胞活化的可能机制是_____________。

(3)在肿瘤患者体内PD-1与PD-L1的表达均上调,分析由此出现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针对上述免疫逃逸,科研人员研制了免疫受体抑制剂,以_____________(填“阻断”或“促进”)免疫检查点分子与配体的结合。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中富含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小鼠与缺乏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小鼠相比较,应用PD-L1抑制剂后,富有双歧杆菌的小鼠中肿瘤的生长速度减缓,对照小鼠对PD-L1抑制剂治疗无明显反应。

若要进一步验证上述益生菌的作用,需要进行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___。

24.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群落中部分鸟类在不同空间层次中的相对密度及主要食物,结果如下表。

物种

相对密度

主要食物

树冠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地表层

林鸽

330

3

-

-

栋树等高大乔木的果核和种子为食

长尾山雀

118

139

20

11

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

沼泽山雀

20

152

79

8

各种昆虫及其幼虫、卵和桶等

大山雀

24

196

98

3

各种昆虫

乌鸫

2

6

86

45

(杂食性)昆虫和蚯蚓、植物种子和浆果

(1)森林中植物、动物、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组成生物群落。

若要推测鸟类的物种丰富度,需要统计调查区域中鸟的_____________。

(2)没有两种鸟的生态位是完全重叠的,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长尾山雀生态位的描述为:

“长尾山雀生活在森林群落的各个空间层次,以树冠层和灌木层为主,主要以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

请对该同学的描述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

(4)由于森林火灾,生境遭到较大程度

破坏,对林鸽种群影响较大,预测其遗传多样性将下降,理由是_____________。

25.基因驱动是指特定基因有偏向性地遗传给下一代的自然现象。

研究发现,叶用莴苣(俗称生菜)细胞中的FANCM蛋白能够阻止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的发生,科学家借助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原理如图1所示),研发出人工FANCM基因驱动系统,从而在叶用莴苣中实现了外部引入的基因多代遗传。

图2表示利用基因驱动技术获得FANCM突变基因的过程,利用同源定向修复功能,可以使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也插入基因驱动元件,从而获得FANCM基因纯合突变体。

(1)图1中gRN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为确定图2中基因驱动元件是否完整插入FANCM基因,最好选择的两组引物是_____________(从图2中P1~P4四种引物中选择)进行PCR。

(2)图2中科研人员首先构建了基因驱动元件,将其导入叶用莴苣细胞中,需要将其DNA序列插入到Ti质粒的T-DNA内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为提高导入成功率,常利用___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

(3)用FANCM基因纯合突变体作为母本与野生型父本杂交,F1中有多达7%的植株为纯合突变体。

请解释纯合突变体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利用基因驱动技术获得FANCM基因突变纯合体,在叶用莴苣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是_____________。

(5)遗传学家研究发现,基因驱动技术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使突变基因在该种群群体之间传播,某些生物学家曾提出把这种技术应用于消灭一些入侵物种,从而保护那些濒危物种,一些遗传学家立即呼吁增强这种技术的管制。

请从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角度简要谈谈你对该技术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高三练习

一、选择题: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二、选择题: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ABC

【18题答案】

【答案】AC

【19题答案】

【答案】CD

【20题答案】

【答案】AC

三、非选择题:

【21~24题答案】

【答案】

(1)①.无水乙醇②.色素提取时,研磨叶片会导致液泡中的有机酸释放破坏叶绿素(需要答出有机酸),碳酸钙可以中和酸性物质,保护叶绿素

(2)①.成熟叶叶绿素a含量高②.温度降低导致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的降低速率高于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的降低速率(需体现出二者比较)

(3)使用矮化剂提高种植密度,通风等

(4)受先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限制;催化CO2固定的酶数量限制

【25~27题答案】

【答案】

(1)①.染色体结构变异②.白眼雌③.雌果蝇全部为白眼

(2)①.3/7②.1/11

(3)选取多对灰身展翅和黑身正常翅个体杂交,在F1中选择灰身展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获得F2,观察F2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灰身展翅:

黑身正常翅=2:

1,则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若灰身展翅:

灰身正常翅:

黑身展翅:

黑身正常翅=6:

3:

2:

1.则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28~31题答案】

【答案】

(1)通过激活NF-kB信号通路增强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2)CTLA4与配体的亲和力强于CD28(或CTLA-4与CD28竞争性结合配体),能阻止CD28話化T细胞。

从而降低T细胞的话化

(3)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PD-1分子一旦被PD-L1激活。

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

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4)①.阻断②.给对照组小鼠口服含有双歧杆菌的益生菌

【32~35题答案】

【答案】

(1)①.细菌、真菌②.种类数(种类和数目)

(2)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或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食物资源)

(3)不恰当因为一个物种的生态位包括这个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因此还要补充“与沼泽山街、大山雀、乌鸫等具有竞争关系”

(4)森林生境遭到破坏。

森林的环境容纳量降低。

种群的基因库减小,遗传多样性将下降

【36~40题答案】

【答案】

(1)①.识别并结合DNA特定序列②.P1、P3和P2、P4

(2)①.T-DNA可以插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