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6101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题.docx

《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题.docx

试题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 

  <<教育基础知识>>是广大有志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参加公开招聘的必考科目,我们专门组织专家编写了《教育基础知识指南》一书,供考生考前复习。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考试所占比例约为:

教育学基础知识40%,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40%,教育法规20%。

 



(一)教育学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

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 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6.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著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

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美国教育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结构主义”“发现法”。

 8.“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起源是:

生产劳动。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狼孩”说明遗体本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13.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14.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过教育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1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演学制。

 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葵卯学制。

 1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1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年。

 18.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中。

 20.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征。

 21.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2.教师各课三方面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3.教育过程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25.知识能力谁为主两种教育论:

形成教育论(能力为主 )、实质教育论( 知识为主). 26.《学记》中:

“学而 等”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 《学记》中:

“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27.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方式。

 

28.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在清朝末年。

 2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30.我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31.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32.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3.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4.对学生的知、情、意 行的培养顺序,就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35.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检查,特点是实践性。

 36.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37.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组织培养班级体。

 3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形成正确的舆论。

 4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  

(二)心理学 

1.个性心理特征构成:

能力、气质、个性。

 2.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意识。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4.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谈梅生津。

 5.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6.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需要。

 8.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分高尚和低级。

 9.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10.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言的客观学习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如看见红旗、立即认识它。

 12.“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人”写成“丫”对比。

 13.远物模糊,近物清楚是空气透视。

 14.感觉限与感受性是反比关系。

 15.看书用红笔划重点,利用知觉选择性。

 

16.坐车,近物快,远物慢。

月亮同方向是运动视差。

 17.云彩飘动,好象月亮在行,云彩没动,这是诱动。

 18.注意特点:

指向性,集中性,注意是组织特性。

 19.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20.客体复杂,任务多,注意范围狭窄。

 21.医生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是思维的间接性。

 

22.“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思维灵活性。

 23.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的主要是掌握概念。

 24.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25.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6.看到“天安门”想到城楼是表象。

 

27.长系列教材,中间内容记忆效果差,是双重抑制干扰。

 28.“由骄兵想到必败”是因果联想。

 29.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艾宾浩斯。

 

30.操作技能的特点: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31.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是操作整合。

 32.智力是一般智力的综合。

技能是一种熟练。

 33.遗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34.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35.当人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达到迁移程度,才能促进能力发展。

 36.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是才能。

  MA(智龄) 37.IQ(智商)= ——-——*100  CA(实龄) 

38.在全人类中,智力是常态状态分布。

 

39.出乎意料的夸张情景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40.情绪、情感内的中介是需要,心理基础是认识,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心境—激情—应激. 

4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42.“眨眼反射动作”是不随意动作。

 

43.意志行动心理过程:

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44.“机敏、迅速合理处理问题的品质”是意志的果断性。

 45.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4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式目标冲动 47.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4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生理特性。

 49.人的个性中核心成分是性格,性格是社会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50.“自私与秉公、勤劳懒惰、自负与自卑”是态度性格特征描述。

 51.“不达目的不罢休”意志型性格。

 52.阿德勒提出性格的优越与自卑类型划分。

 53.持消极人性观的心理咨询流派是精神分析。

 54.自由联想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

   

 第三部分:

教育法规。

 

 主要包括:

教育法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教育法概论包括教育法及教育法的基本涵义、教育法的体系和教育法律的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 第1组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A.对 B.错 答案:

B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

C 3.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

 第2组题 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A.对 B.错 答案: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认识过程 答案:

C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的 D.匀加速的 答案:

A  第3组题 

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A 2.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

C 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

D  第4组题 

1.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A.对 B.错 答案:

2.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答案:

A 3.“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急 D.理智 答案:

第5组题 1.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A.对 B.错 答案:

A 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答案: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答案:

B  第6组题 

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A.对 B.错 答案:

B 2.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教育途径是( )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答案:

C 3.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答案:

 第7组题 1.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A.对 B.错 答案:

B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答案: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答案:

C  第8组题 

1.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A.对 B.错 

答案:

B 2.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最近效应 答案:

B

答案:

3.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 ) A.信度 B.效度 C.智商 D.常模 答案:

 第20组题 1.行动研究法的操作步骤和程序一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A.对 B.错 答案:

2.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虚拟直观 答案:

3.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答案:

D  第21组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A.对 B.错 答案:

A 2.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大学》 B.《中庸》 C.《春秋》 答案:

A 3.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答案:

B  第22组题 

1.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A.对 B.错 答案:

A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上课 B.备课 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答案:

A 3.在全人类中,智力呈( )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答案:

 第23组题 1.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唯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A.对 B.错 

答案:

B 2.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答案:

B 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

A  第24组题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A.对 B.错 答案:

2.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答案:

C 3.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 A.个性心理条件 B.心理过程 C.生理条件 D.个性倾向性 答案:

 第25组题 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A.对 B.错 

答案:

A 2.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答案:

C 3.一般地,教学中的感知可以区分为如下方式( ) A. 学习感知、生活感知 B. 课内感知和课外感知 C. 直接感知、间接感知 D. 形象感知、抽象感知 答案:

C  第26组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A.对 B.错 

答案:

A 2.“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答案:

C 3.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答案:

 第27组题 1.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A.对 B.错 答案: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课堂教学 答案:

3.“矫正错误”是注意的( ) A.选择功能 B.整合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和监督 答案:

D  第28组题 

1.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A.对 B.错 答案: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答案:

C 3.“灵感或顿悟”是( ) A.创造思维 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答案:

 第29组题 1.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A.对 B.错 答案:

2.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 A.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答案:

A 3.鲁班发明锯是借助(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 D.原型启发 答案:

D  第30组题 

1.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结论。

 A.对 B.错 答案:

A 2.课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学生自愿选择的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答案: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后像 答案:

B  第31组题 

1.负强化就是惩罚。

 A.对 B.错 

答案:

B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答案:

C 3.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专业引领 D.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答案:

 第32组题 1.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A.对 B.错 答案:

A 2.气质类型( ) A.有好有坏 B.都是好的 C.无好坏之分 答案:

C 3.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 ) 

A.基于学校 B.在学校中 C.为了学校 D.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 

答案:

D  第33组题 1.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A.对 B.错 

答案:

A 2.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 ) A.能力类型差异 B.能力水平差异 C.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 

答案:

C 3.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答案:

 第34组题 1.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A.对 B.错 答案:

3.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 A.创造能力 B.抽象概括能力 C.观察力 答案: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答案:

B  第35组题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

 A.对 B.错 答案:

2.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 ) 

A.“登门槛”效应 B.低球技术 C.留面子效应 答案:

A 3.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答案:

 第36组题 1.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A.对 B.错 答案: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答案:

C 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为学服务 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答案:

 第37组题 1.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A.对 B.错 

答案:

A 

2.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形成了正确舆论 C.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开展了班级工作 

答案:

B 3.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什么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答案:

A  第38组题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A.对 B.错 答案:

2.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答案:

C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 A.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 D.心理特征 答案:

A  第39组题 1.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A.对 B.错 答案:

A 2.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C.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答案: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答案:

B  第40组题 1.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A 2.主体教育在教学领域里的实践,最相关的一项是( ) 

A. 主体性教学 B. 尝试教学 C. 反思教学 

答案:

A 3.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答案:

 第41组题 1.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A.对 B.错 答案: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            

  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  

 第一部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 A. 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 A. 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 A. 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D.自我临近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 A. 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 

A. 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 A. 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 A. 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 

A. 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 A. 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 形象思维 B.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