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6932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参考教案一.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参考教案一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马过河参考教案一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四周、如果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导蹦、甩的书写。

2.匹、昨、周容易写错。

3.4、5自然段是教学重点。

4.第7自然段中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的话。

以及第8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既也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5.明白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认读生字。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匹p!

、磨m^坊、刚没m^小腿、为w6i难。

三、教学过程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

1.请你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看谁能读准下面字的读音?

一匹磨坊刚没小腿为难

p!

m^m^w6i

3.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不出错。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中写了几个小动物?

如:

课文中写了小马、小马的妈妈、老牛和松鼠4个小动物。

(2)想一想,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学生能简要回答出:

课文写了小马驮着半口袋麦子去磨坊,路上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它不知河水是深还是浅,就去问老牛、松鼠,结果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小马不知怎么办才好,就回去问妈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亲自去试,终于趟过了河。

(三)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并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4、5自然段是教学重点。

(二)第7自然段中小马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的话,以及第8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通过理解课文,明白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自然段。

读一读这一段,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有一天,老马让小马干什么呢?

请你读一读第2自然段。

如:

老马让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很愿意。

2.同桌同学分角色练习读老马和小马的对话,看谁读得好。

3.指名分角色读这段,师生评议。

如:

同学读出了小马接受任务时高兴的心情。

再如:

同学读得很好。

一听他的声调就是一匹老马在说话,他还读出了老马见小马很愿意做事的高兴的语气。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

请你读一读第3自然段。

(1)学生阅读该段后可以说出:

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得很急,小马为难了。

(2)想一想什么叫为难?

如:

为难就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结合课文说一说,小马遇到困难后是怎么想的?

如:

(1)我能不能过去呢?

(2)想问妈妈该怎么办。

(3)它想到可是离家太远了。

3.谁能把小马为难的心情读出来?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河水流得那么急,又不知深浅,离家已经很远了,小马是怎么做的呢?

请你读读第4自然段。

学生阅读后回答: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老牛在河边吃草,就跑过问老牛自己能不能趟过河去。

2.阅读并理解老牛说的话刚没小腿。

(1)自己读一读,了解句子的意思。

(2)边读边想,刚没小腿是刚没谁的小腿?

如:

这里指老牛很高大,河水刚没过它的小腿。

3.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小马的话呢?

学生通过联系上文,体会小马的心情,能用为难、着急的语气来读小马的问话。

4.分角色读这一段。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是怎么做的?

请你读读第5自然段。

如:

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

2.突然出现了什么情况?

请你读读松鼠和小马的对话后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后回答:

松鼠说水很深,还淹死过它的伙伴呢,因此它不让小马过河。

3.同桌同学分角色读松鼠和小马的对话看谁读得好。

4.指名读这段,师生评议。

如:

同学读出了小马吃惊的语气。

再如:

同学在读松鼠的话时,语气再急切点就好了。

5.(出示插图1)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看图想一想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集体讨论:

(1)它们说得不对。

因为老牛很高大,河水对它来说很浅,刚没过它的小腿,这并不能说明水真的很浅;松鼠很矮,河水对它来说很深,还淹死过它的伙伴呢,但对老牛来说却不算什么。

因此,松鼠的话也不可信。

(2)它们说得对。

因为老牛和松鼠的身材不同,它俩对河水深浅的看法也不一样。

它俩的话,对它们自己来说是对的。

(六)学习第6自然段。

1.遇到困难,小马可没有像你们那样开动脑筋,仔细分析老牛和松鼠的话。

咱们看看他是有什么表现?

请你读读第6自然段。

2.学生阅读后发现听了松鼠的话,小马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回家问妈妈。

3.有语气地读读这一段。

(七)学习第7自然段。

1.读一读第7自然段,了解大意。

2.找一找,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了什么?

请你用笔划出来,读一读。

(1)指名读小马的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的话。

(2)想一想,从她的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如:

我懂得了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认真思考,亲自试一试找出正确的答案。

(3)师:

别人的话是不是都不要听呢?

生:

别人说的话对,当然要听。

但是当你遇到和小马差不多的情况时,就不能光听别人说,因为那样就不知道听谁的好了,就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去试试。

有时别人说的话也不一定对,要认真分析,判断正确和错误。

3.分角色读这段。

(八)学习第8自然段。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

请你读读第8自然段。

2.如:

小马来到河边,刚抬起前蹄,松鼠又来警告它,可是小马亲自去试,终于趟过了河。

3.想一想,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

学生结合插图,联系上文可以说出:

因为小马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所以对它来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九)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二)会用四周,如果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指导蹦、甩的书写。

(二)匹、昨、周等字容易写错。

三、教学过程

(一)自学生字。

1.请你自己分析下列字。

匹、蹦、半、麦、如,周、伯、昨、伴、甩、啦

2.谁愿意做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些字?

如:

(1)匹、蹦、如、伯、昨、伴、啦、麦可以用结构方法或加偏旁方法来记。

(2)半可以用加笔画的方法来记。

把十加上点、撇、横就是半。

(3)甩可以用换一笔方法记。

把用的竖变成竖弯勾。

(4)周可以用缩短一笔加偏旁的方法来记。

把用的竖,下边不出头,再在下边加上口,就是周。

3.说说下面字哪容易写错?

匹、昨、周

(1)匹的竖弯勾易错写成。

(2)昨左边的日字旁不要写成目。

(3)周里边上半部分是土不是士。

(4)说说匹的笔顺是什么?

4.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匹。

外边的匚分别占了上半格、左半格、下半格的一半。

的竖写在竖虚线上。

请你自己在本上练习写写。

(2)怎么才能把甩字写漂亮?

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甩的第四笔要落在横虚线,起笔在竖虚线上,把上边的托起来。

(3)观察蹦的结构和笔画,谁愿意在黑板上写一写?

写后师生评议。

(二)造句。

1.用四周造句。

(1)请你读读书上的句子,说说四周是什么意思?

如:

四周是周围的意思。

(2)请你仿照书上的句子,自己造句。

(3)造句举例:

房屋的四周种满了鲜花。

站在街心花园向四周望去,你能看到许多晨练的人。

(三)读句子,说说两句话中哪两个词意思相近。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相近的词是立刻和连忙。

因为它们都是时间短,动作快的意思。

(四)作业。

1.写生字。

2.读课文。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