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701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docx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

Documentserial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

附件24:

2010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建设项目申报表

所属学校(加盖公章)沈阳农业大学

课程名称(中文)电路理论

(英文)CircuitTheory

外语语种英语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所属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专业代码081902

开设学期第三、四学期

课程负责人吴仕宏

申报日期2010年3月

教育部财政部制

二○一○年一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空缺项要填“无”。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开设学期是指在教学计划中的开课学期。

五、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吴仕宏

性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硕士导师

学位

工学博士

行政职务

教研室主任

所在院系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通信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邮编

111016

研究方向

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

1-2

教学

情况

近两年来授课、教学研究情况

1.近两年授课与教学情况

对象

开课时间

课程名称及其它教学任务

学生人数

周学时数

总学时数

本科生

电路理论CircuitTheory

(2007级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交运、食品、土木、生工专业本科生、双语授课)

187

215

341

280

4

4

4

4

44

44

44

44

硕士生

机电一体化

(研究生2009级)

6

4

36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03级、2005级)

11

13

共计13周

共计13周

指导研究生

2008-2010

指导硕士研究生

4

两年毕业1人

2.近两年来申请者负责或参加的教学研究情况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主持或参加

是否完成

沈阳农业大学教改项目

电路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

2009-2010

主持

进行中

沈阳农业大学教改项目

省级精品课电路理论课程完善与发展

2007-2009

主要完成人

已完成

沈阳农业大学教改项目

电学科双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07-2009

主持

已完成

沈阳农业大学教改项目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05-2007

主持

已完成

辽宁省教育厅

电路辽宁省精品课

2003-2007

专题负责

已完成

3.发表教学论文、会议报告的情况

1)“开展电路理论双语教学培养电学科复合型人才”2007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电路理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2009电子电气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电工电子课程建设交流,中国东北地区电工学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2009,哈尔滨

1-3

学术

研究

1.近两年来申请人负责的科研项目情况(部分)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主持或参加

是否完成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

辽宁垄作高留玉米茬免耕破茬清垄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2009-2012

主持人

进行中

沈阳农业大学中青年导师基金

基于MATLAB多频带小波变换的直流输电系统谐波抑制研究

2007-2010

主持人

进行中

辽宁省教育厅

东北垄作高留茬玉米免耕播种通用机的试验研究

2005-2009

主持人

已完成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

农村电网高可靠性供电及供用电节电关键技术研究

2006-2010

子课题负责人

进行中

2.近两年发表学术论文

近两年(2006-)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被EI收录2篇。

代表性论文如下:

1)StudyonaNewApproachofHarmonicSuppressionBasedonFuzzyController,ProceedingoftheIEEE2009InternationalWorkshoponIntelligentSystemsand(EI收录)

2)HarmonicSuppressionandSimulationBasedonMatlab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andSoftwareEngineering2009(12)(EI将收录)

3)吴仕宏,李宝筏,包文育2006玉米免耕破茬室内试验装置的研究设计农机化研究2006(4)108-109

4)吴仕宏,包文育,李宝筏2006东北垄作玉米免耕破茬试验装置的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8,37(4)657-659

5)吴仕宏,李宝筏,包文育.2007.新型垄作耕播机破茬清垄装置的研究.农机化研究,

(1):

116-118;

6)吴仕宏,陈莹.无线数据采集仪在地温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农机化研究2009

(1)

3.近两年出版着作

1)《电路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8万字,主编

2)《电路》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

1-4

外语

水平

双语

教学

国外学习经历;双语教学经历(含课程名称、学时数、学生数、开设时间)

1.国(境)外学习和工作经历

至获国家留学基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进行电路与系统双语教学研究工作。

2.外语水平

申请人曾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出国前在东北师大接受半年的英语培训,获国家留学基金委

颁发的英语合格证书,出国后又系统地接受双语教学培训,取得结业合格证书,英文达到四会,曾两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用英语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2008年12月经辽宁省教育厅认证,获得了双语教学资质证书。

3.双语教学经历

申请人2003年至今,一直坚持使用双语讲授“电路理论”,是沈阳农业大学最早使用双语授课的教师之一,对双语授课的推广做出了一定贡献。

申请人八年间共计讲授双语课超过1730学时,教授的学生数约2362人门。

下表是申请人讲授过的双语课列表:

课程名称

课时

授课对象

人数

开课时间

电路理论

54

计算机02级本科

34

电路理论

54

电子信息工程03级本科

27

电路理论

54*3

生工、食品03级本科

187

电路理论

54*4

生工、食品03级本科

261

电路理论

54*3

生工、食品04级本科

352

电路理论

54*4

电气、农建、水利05级本科

288

电路理论

54*3

土木、食品、环境05级本科

215

电路理论

54*4

农电、电气、电信、计算机06级本科

311

电路理论

54*3

农电、电信、计算机07级本科

248

电路理论

54*3

食品、土木、生工07级本科

215

电路理论

54*4

农电、水利、交运08级本科

331

获奖

情况

近两年申请人获奖情况

“新型垄作耕播机破茬清垄装置的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09

撰写的博士论文《东北垄作免耕播种工艺与机具的试验研究》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2007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另外申请人在2003-2005期间曾获

•主讲的电路理论课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沈阳农业大学校级优秀一类课;2003

•撰写的论文《电路双语教学初探》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

•撰写的论文《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中谐波的影响及其抑制方法》获辽宁省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贰等奖2004;

•“保护性耕作机具——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贰等奖2005

•2003年主持的电工电子技术课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第六次一类课;

•主持研制的《电工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获沈阳农业大学第二届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三等奖,2005

•2003年12月所讲授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被沈阳农业大学评为优秀;

2003年12月在校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中讲授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获校青年教师优秀课二等奖

参加的《电路理论》课程精品化建设与实践获沈阳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申请人于2005获沈阳农业大学“电路理论”双语教学课教学质量优秀奖,是沈阳农业大学首批双语教学主讲教师,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双语教学课程。

2.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纪建伟

教授

农业电气化

与自动化

主讲、教材建设、课件建设

丁文彦

1963.9

副教授

农业电气化

与自动化

习题更新和题库的建立

教学网站建设

杨萍

讲师

信息技术

习题更新和题库的建

立教学网站建设与管理

黄蕊

助教

电气工程

主讲、教材建设、课件建设

YanbinLi

教授(外聘)

传感器技术

合作交流

2-2

主讲

教师

情况

除课程负责人外的其他主讲教师情况简介(国外学习经历;近两年来授课、教学研究情况)

1.纪建伟博士教授

自2007年加入申请者的双语教学团队,开始电路理论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学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着,申请人多年年均课堂教学超过100学时,每年指导13名以上本科生进行论文工作。

近两年授课情况:

-电路理论,54学时/年,电气工程本科生,农业生物环境监测与控制工程,40学时/年,农电博士生,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40学时/年,计算机专业、农电专业硕士生;

-电路理论,54学时/年,电气工程本科生,计算机接口技术,40学时/年,计算机专业、农电专业硕士生;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54学时/年,电子信息、电气工程及农电本科生,设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40学时/年,蔬菜专业博士生,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40学时/年,计算机专业、农电专业硕士生;

-电路理论,54学时/年,电气工程及农电本科生;

国外学习经历: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派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作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期间参与了自动控制原理和植物荧光检测方法两门课程教学工作,积累了较好的英语授课的技能。

教改立项:

参加辽宁省“十一五”教改课题,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多元立体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奖情况:

1、“农作物叶部病害计算机图像识别方法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应用”,2008年辽宁农业科技贡献二等奖,一级证书,本人排名第1。

2、“五味子丰产配套栽培及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200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一级证书,本人排名第3。

3、沈阳农业大学青年教师优秀课

教材和实验室建设:

《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2007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3主编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2008年3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2主编

科研水平:

纪建伟系沈阳农业大学信电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科研院长,博士后,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农业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作委员,中国农电学会自动化委员会委员。

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教育部留启动学基金课题,交通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及辽宁省农业重点推广课题及辽宁省教育厅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

近年来一直从事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施园艺的环境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主持和参加的课题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辽宁农业科技贡献二等奖一项。

2006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派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作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

期间,较系统地学习了叶绿素荧光检测技术,并在园艺生产链直接参与了叶绿素荧光监控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近3年结合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其中EI收录论文6篇,ISTP收录论文2篇。

纪建伟双语教学经历:

课程名称

课时

授课对象

人数

开课时间

电路理论

54

电气工程06级本科

30

电路理论

54

电气工程07级本科

65

电路理论

54

机制07级本科

54

电路理论

54

电气工程08级本科

30

丁文彦硕士副教授

自2007年加入申请者的双语教学团队,开始电路理论双语教学的习题更新、题库的

建立和教学网站建设,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申请人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教学效果出

色,现任省级精品课程《电路理论》的主讲教师。

讲授课程《电路理论》(II)获沈阳农

业大学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年度教学质量评价优秀奖。

申请人多年年均课堂教学

超过380学时,每年指导10名左右本科生进行论文工作,曾被沈阳农业大学评为一、二

等奖。

近两年授课情况:

-电路理论

(二),196学时/学期,本科生

-电路理论,176学时/学期,本科生

-电路理论

(二),196学时/学期,本科生

-电路理论,176学时/学期,本科生

教改立项:

课题“省级精品课程《电路理论》的完善与发展”获沈阳农业大学—,年度教学研究立项,B类资助(2000元)

教材和实验室建设:

主编“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电子与电气技术》,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36万字。

教学研究论文:

1.在电路理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时代教育》2007年第9期,第一作者

2.网络教学在提高电路理论课程教学质量中的作用,《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第11期,第一作者

科研水平:

近年在国家和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EI收录两篇。

多次任全国统编教材主编和副主编。

已毕业的研究生5名,现在指导硕士研究生3人,研究方向为生物环境监测与控制工程以及地方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进行欧姆加热杀菌技术和脉冲强光杀菌技术的研究以及电力网通讯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和参加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两项。

2009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论文类)。

3.杨萍硕士博士在读讲师

自2007年加入申请者的双语教学团队,开始《电路理论》课程的双语教学。

2006年8月参加了辽宁省教委在东北大学举办的“双语教学基本技能培训”。

多年年均教学工作量超过610学时,每年指导2-8名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

国外学习经历:

-就读澳大利亚Deakin大学信息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

近两年授课情况:

2008年,专业外语,36学时/年,本科生

2008年,计算机引论,36学时/年,本科生

2008年,电路理论,46学时/年,本科生

2009年,电路理论54/年,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一)64学时/年,本科生

2009年,计算机网络技术(I)54学时/年,本科生

2008-2009年,电信专业软件实习,计算机专业网络课程实习,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及科技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

教改立项:

1、参加校级双语教学立项“电学科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2007-2009

2、参加校级青年基金“基于Multisim10的辅助教学系统—电子信息专业主干课程虚拟实验仿真平台的开发和研究”,2007-2009

获奖情况:

1、“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沈农604选育与推广”,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沈阳农业大学首届教师英语口语大赛,获优秀奖,

3、参编《韩英中计算机辞典》,辽宁民族出版社,沈阳农业大学三等奖,

4、2008年,课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一)》获“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三等奖。

教材和论文:

1、副主编《电路基础》,高等学校“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1次印刷

2、主编《专业外语》,自编教材,本科生用,2008-2009

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7篇论文,其中ISTP检索二篇,EI检索一篇。

教学论文如下:

1、“高等学校应用多媒体教学利与弊的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第一作者

2、“Applicationof6-UsingModeinComputerEducation”,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Science&Education,2009,第一作者,EI检索

杨萍双语教学经历:

课程名称

课时

授课对象

人数

开课时间

电路理论

54

食品和能源08级本科

75

电路理论

54

水工08级本科

74

黄蕊硕士助教

自2009年加入申请者的双语教学团队,开始《电路理论》课程的双语教学,申请人在课堂教学上表现出色,在校教学反馈上经常受到学生的好评,是一位非常具有培养潜质的青年骨干教师。

国外学习经历:

-韩国昌原国立大学硕士学习

近两年授课情况:

-电路理论,54学时/年,本科生

-电路理论,54学时/年,本科生

-电路理论,54学时/年,本科生;

电子与电气技术,54学时/年,本科生

-电路理论,54学时/年,本科生

教材:

《电子与电气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丁文彦主编,2009年9月,黄蕊编写一章

科研水平:

从事电路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过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KOSEF项目,参与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联合资助合作研究项目。

在韩国学会发表过16篇文章,韩国KSCI杂志发表论文一篇,发表国际会议论文4篇,SCI一篇。

指导本科生实验毕业设计:

每年指导本科生电路方面实验,通过实验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分析。

每年指导两名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

黄蕊双语教学经历

课程名称

课时

授课对象

人数

开课时间

电路理论

54

食品和能源08级本科

75

电路理论

54

环境、包装08级本科

74

3.课程描述

3-1本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

1.教学理念

培养国际型人才,增强其日后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适应我国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加快我国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保证电路教学内容和深度不低于中文授课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在有能力的同学中使用双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以适应国外学者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通过电路课程双语教学,使学生从单纯学习英语转变到如何使用英语方面,即不仅学到专业知识,同时还学到专业英语,同时为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采用原版教材,同时考虑国外教材和国内教学之间的差距,采用相应的教辅资料、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首要保证教师讲授流利,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那些较难理解的重要概念和定义都给出中文解释,保证90%以上的同学能够听懂和理解课堂内容,授课时做到语速慢、吐词清晰且讲解透彻,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跟上老师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目标

1)在八年双语ElectricCircuits教学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在三年之内,完成在全校工科平台课学习电路课程有能力的同学中推广化工原理双语教学;

2)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方向的不同,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

3)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4)办出我农业院校的双语教学特色,结合原版教材和我校中文教学的教学大纲,形成我校特有的英语教学讲义,经过几年的使用和完善后,力争建设成正式的出版教材;

5)辐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使之成为信电学院双语教学系列课程;

6)2-3年培养出一名电路双语教学青年教师。

3-2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使用双语授课,内容与安排同现有的正常教学大纲相同,绝不牺牲电路理论的教学内容而单纯追求使用英语。

电路理论是电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我校非电工科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我校基础平台课之一。

电路理论的教学安排在第3学期和第4学期进行,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家长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现在的大学生英语水平逐届有所提高,但相对于一流大学我们农业大学的学生的英语水平略显薄弱,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中英文各占50%的双语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适应专业基础课程英文授课。

教学内容上首先讲授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先直流后交流的顺序逐步介绍直流、单相及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通过实验,不断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电路理论双语课与电路理论实验课同步,使得学生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性知识与实验课的感性知识结合,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在讲授电路基本方法时,不拘泥于教材现有的内容,而是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国外在求解电路方法上的一些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动态,比如中文教材没有介绍的超节点,超网孔求解电路的方法和三元一次方程组利用行列式将前两行在第三行的后面重复写一遍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的元素均为串直线的方法开阔了学生眼界,启发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电路理论的兴趣。

在教学安排上,包括非电专业在内的各专业电路理论共54学时,电专业电路二64学时(包括实验)共计118学时。

本学期正在对电路二试行双语授课。

主要讲授的内容和安排如下:

Chapter1BasicConceptsandBasiclawsofcircuitanalysis8hr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8学时)

andcircuitdiagram电路和电路图

direction:

Resistive,InductiveandCapacitiveElements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sourcesandtheirequivalenttransform独立电源及其等效变换:

电压源;电流源;电源的等效变换。

’slaws:

Kirchhoff’scurrentlawandvoltagelaw;Branchcurrentanalysis

基尔霍夫定律:

电流定律;电压定律;支路电流法

sources受控源

Chapter2Analysisoflinearresistivecircuit12hr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12学时)

Analysis节点电压法

叠加原理

sourcestheorems等效电源定理

’sTheorem戴维南定理

’sTheorem诺顿定理

Chapter3ACSinusoidalCircuit10h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