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74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第四章满分宝典文档格式.docx

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或者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起来.固体药品的取用原则有如下三条:

1.“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

具体说就是:

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

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学生取用固体药品的基本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且,常以实验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当然,笔答题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固体药品的取用操作、注意事项和取用原则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方面的题目,就必须熟记固体药品取用的工具、原则、操作要领及方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等等.对于图文并茂的题目来说,既要阅读并理解好文意,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图示信息;

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推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3.液体药品的取用

【知识点的认识】液体药品的取用,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粗略的取用,此时可用倾倒法.倾倒液体时,需要注意的是:

1.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残留在瓶塞上的污物污染原瓶里的药液.

3.手拿容器的中上部,并使其稍微倾斜.

4.使瓶口紧挨着容器口,边倒边看,让液体沿器壁缓缓地流入容器底部.

另一种是准确的量取,此时需要用量筒和胶头滴管配合量取.也就是,一开始可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需要注意的是:

1.选择的量筒与所量液体的体积越接近越好.

3.倾倒至快接近刻度时,一定要换用胶头滴管来滴加.

4.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如果俯视读数,读数比真实值偏大,仰视则相反.液体药品的取用原则有如下四条:

1.“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具体说就是:

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

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1ml~2ml)取用液体.

既不能倒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4.安全原则,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水清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镜.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学生取用液体药品的基本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且,常以实验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当然,笔答题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注意事项和取用原则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方面的题目,就必须熟记液体药品取用的工具、原则、操作要领及方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等等.对于图文并茂的题目来说,既要阅读并理解好文意,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图示信息;

4.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如图所示,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它根据滤纸能够透过液体和溶于液体的物质的特殊功能,将混合物分离开来的;

常用来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等等.所需器材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等.要想过滤,首先要制过滤器,具体如图所示:

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后,展成圆锥形,用水润湿倒贴在漏斗内壁水即可.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

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过滤的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滤液浑浊的原因分析等等.题型有操作题、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和滤液浑浊的原因分析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过滤的方法、原理、所需器材、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

然后,结合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者图示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好实验方案,或者是按照给出实验方案,进行细心探究即可.

5.蒸发与蒸馏操作

【知识点的认识】蒸发如图所示:

,它是为了得到溶于水中的可溶性固体而进行的基本使用操作.所需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等.蒸发的操作注意事项有以下五条: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

蒸馏如图所示:

,它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的方法,使低沸点物质先蒸发,再冷凝而得以分离的一种操作.所需仪器有蒸馏瓶(蒸馏烧瓶)、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温度计、橡皮塞、锥形瓶、尾接管、石棉网等.其操作注意事项也有以下五条:

1.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以用其它热浴加热),使之均匀受热.

2.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3.

3.配置附件(如温度计等)时,应选用合适的橡胶塞,特别注意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

4.蒸馏时最好事先在瓶底加入少量沸石,以防暴沸.

5.蒸馏完毕必须先关闭活塞后再停止加热,防止倒吸.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蒸发和蒸馏的操作注意事项,以及蒸发的实验操作等.题型有操作题、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和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蒸发和蒸馏的操作方法、原理、所需器材及操作注意事项等等;

6.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知识点的认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是指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并且,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就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硫等)、氮的氧化物(如二氧化氮等)、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2.人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燃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

4.森林火灾、意外事故火灾等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空气污染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空气污染源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对这一块知识考查重点.其中,有害气体的来源是这块考查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尤其是空气的污染及其污染物的来源等;

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7.电解水实验

电解水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用品有:

水槽、试管、直流电、石墨电极(正极不能用铜等金属或与氧气反应的电极)、12V的直流电源.

2.实验过程及现象:

按照上面的实物图所示,连接好装置.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一般不加氢氧化钠溶液,容易起泡沫).闭合电路后,会看到试管内的电极上出现气泡,过一段时间,与电源正(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氧气的密度为1.429g/mL,氢气的为0.089g/mL;

通过计算可得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

1,氢,氧两种分子和原子个数比都是2:

1).可简单概括为:

“正氧负氢1:

2,质量比为8:

1”.

3.该实验结论或推论有:

(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水(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1,两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

1、体积比为2:

1.(3)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

2H2↑+O2↑.(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聚集后直接构成物质)(7)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9)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氢气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构成;

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⑾水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氧气和氢气是纯净物中的单质.⑿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电解水时的误差分析,即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

2,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

(1)氧气、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造成的.由于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的稍大些,导致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

2.

(2)电极的氧化造成的.当使用金属电极进行实验时,由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有可能有一部分氧气在电极处与电极发生了反应,使氧气损耗了一部分;

导致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

2.(3)电极产生副反应等造成的.如用稀硫酸溶液作电解液,可能会有下列副反应发生:

H2SO4=H++HSO4﹣,在阴极:

2H++2e=H2;

在阳极:

2HSO4﹣﹣2e=H2S2O8(过二硫酸),H2S2O8+H2O=H2SO4+H2SO5(过一硫酸),H2SO5+H2O=H2O2+H2SO4;

生成的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不易放出氧气.从而使生成的氢气增多了,导致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

2.

克服的办法是,在电解液中加入碱比加入酸的误差会小些.或者事先将电解液用氧气饱和,可以消除因溶解度不同而产生的误差,或者电极不能是金属或易与氧气、氢气反应的,等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有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有时还会以如图所示的图示信息的形式呈现,让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和分析后,来解答该实验的用品、象、结论或推论、误差分析和改进完善措施等,或者是补全其中的部分空白.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凭借着电解水这一非常典型的实验情景,来考查学生对具体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析、推断和归纳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误差分析、改进完善措施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

并且,还要充分理解所涉及到的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性质等,以及有关的理论知识(如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区别、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基本类型,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填写即可.

另外,对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或推论的总结,如果从化学式的意义,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区别、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基本类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方面来考虑、理解的话,就会事半功倍了.对于误差分析来说,一定联系着氧气和氢气的溶解性、氧气的氧化性,以及增强导电性的物质的性质等;

来分析探究之.对于改进完善措施,可以从气体溶解性及其饱和溶液,将试管换成带刻度的仪器或专用的水电解器,电极不能是金属或易与氧气、氢气反应的等方面来考虑改进.

8.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

【知识点的认识】水的组成是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

8.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应的电解水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水的组成;

有时还会直接询问让学生回答,或直接表达出来让学生判断正误.并且,经常与电解水实验、物质的组成和类别、水的化学式的书写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水的组成及其相关问题的分析、探究和解答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结合电解水实验、问题情景,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水的组成及其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示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9.水的性质和应用

水的性质和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水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部分.

1.物理性质是: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形的透明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相对密度最大1g/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还有,水能够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

2.化学性质有:

(1)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水能够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碳酸等相应的酸;

(3)水能够与氧化钙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等相应的碱;

(4)水能够与氧气、铁等金属发生反应,使金属锈蚀;

(5)水与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利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

C6H12O6+6O2.(6)水能够跟较活泼金属或碳反应(即氧化性),使氢被还原成氢气;

例如,2Na+2H2O=2NaOH+H2↑,Mg+2H2O=Mg(OH)2+H2↑,C+H2O高温¯

CO+H2,等等.

至于水的应用可以是非常的广泛,它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都比较熟悉,就不多说了.农业上用水在浇灌农作物,使之进行光合作用等;

工业上用水作原料、制冷或洗涤等;

化学实验中常用水作反应物、制冷、溶解物质、稀释浓溶液、洗涤仪器、灭火或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等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以及有关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电解水实验、灭火的原理、光合作用、生石灰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或水煤气、金属的锈蚀、活泼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根据水的密度、常温下的状态和溶解性,来分析、推断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或者是选择收集装置;

并且,还经常考查其固态形式﹣﹣干冰的制冷作用,二氧化碳的前三个化学性质,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尤其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来推断其收集的方法,或者是选择收集装置的方法,以及干冰的制冷作用等;

还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

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0.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知识点的认识】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就是指氢气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该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还会有水雾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点燃¯

2H2O.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否则,会可能发生爆炸.具体的验纯方法如图所示,用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使试管内可能尚未熄灭的火焰因缺氧而熄灭(以防尚未熄灭的氢气火焰点燃氢气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氢气,使氢气发生器发生爆炸),然后才能再收集氢气(或另取一试管收集).收集好后,再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再移开,看是否有“噗”声,直到试验表明氢气纯净为止.

另外,由于氢气燃烧时放热多,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并且,来源是水,比较广;

所以氢气被誉为未来最理想的最清洁的高能燃料.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氢气的可燃性,以及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电解水实验、氢气的用途、氢能源、氢气的验纯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氢气的可燃性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根据氢气燃烧时的现象,来分析、推断氢气或其燃烧产物等;

并且,还经常关联着考查氢气的验纯、清洁高能燃料等,以及有关的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氢气的可燃性,尤其是根据氢气燃烧时的反应现象,来推断氢气及其产物、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法和技巧;

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图示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1.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

【知识点的认识】水的净化是指将自然界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状态的水,可通过各种途径净化处理的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情景或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分析后,选择、填写与混合物的分离、水的净化等相关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并且,经常与混合物的分离、过滤、蒸馏、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明矾的性质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操作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或者分析探究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2.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知识点的认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际上就是将自然界的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具体净化的方法、原理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情景或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分析后,选择、解答与混合物的分离、水的净化等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混合物的分离、过滤、蒸馏、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明矾的性质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操作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混合物的分离、水的净化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或者分析探究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3.硬水与软水

硬水与软水

【知识点的认识】所谓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

,就是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烧杯中产生泡沫的情况(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鉴别水质软硬,还可以在洗净的容器中把水煮沸,然后倒出水,观察有水垢是硬水,无水垢是软水.

硬水的危害: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硬水软化的方法:

将硬水软化,实际上就是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之软化成软水.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

,采用蒸馏的方法,就可降低水的硬度,使之软化,制取蒸馏水(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而生活中通过煮沸水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情景或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分析后,选择、解答与硬水、软水等相关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